神曲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但丁  页数:665  字数:930000  译者:田德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故事叙述主人公但丁本人在三十五岁那年突然迷失了正路,仿徨了一夜之后,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的小山脚下,刚欲登山,却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危急之中,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他,并引导他去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后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引导他游历天国。《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曲是但丁游历过程和见闻的记载。《神曲》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给了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并显现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译 本 序地 狱 篇炼 狱 篇天 国 篇译 后 记

章节摘录

  炼狱篇内容摘选  第一章  我的天才的小船把那样残酷的大海抛在后面,现在要扬帆向比较平静的水上航行。我要歌唱人的灵魂在那里消罪,使自己得以升天的第二个王国①。  啊,神圣的缪斯啊,让死亡的诗在这里复活吧,因为我是属于你们的②;让卡利俄佩稍微站起来,用她的声音为我的歌伴奏吧③,当初可怜的喜鹊们感受了她那声音如此沉重的打击,以至于失去了被宽恕的希望④。  我刚一走出了使我伤心惨目的死亡气氛⑤,凝聚在直到第一环⑥都明净无云的天空上那种东方蓝宝石般⑦柔和的颜色,就顿时使我的眼睛重新感到愉快。那颗引起爱情的美丽的行星使整个东方都在微笑,把尾随着它的双鱼星遮住⑧。我向右转身,注视另一极⑨,看到四颗除了最初的人以外谁都未曾见过的明星⑩。天空似乎由于它们的光芒而显得喜气洋洋:啊,北方的陆地呀,自从你失去了能看见它们的眼福后,你是多么空虚呀⑾!  我刚一停止注视它们,把身子稍微转向大熊星已经隐没的另一极⑿时,就瞥见一位老人⒀独自站在我面前,他的容貌看来是那样值得人对他毕恭毕敬,就连儿子对父亲应有的尊敬都比不上它。他的胡须很长,和两绺垂到胸前的头发一样花白⒁。那四颗神圣的明星的光芒把他的面孔照耀得那样发亮,我看他就好像太阳在前面一般⒂。  “你们是什么人,由那条阴暗的河逆流而上,逃出了永恒的牢狱⒃?”他抖动着令人肃然起敬的长须说,“谁引导你们来着?或者什么是你们的明灯,照着你们走出那使地狱之谷永远漆黑的深沉的夜⒄?难道地狱深渊的法律就这样被破坏了⒅吗?还是天上改换了新的法令,使你们被打入地狱者来到我这山崖?”  我的向导于是抓住我;用话、用手、用眼示意要我低头,双腿下跪,表示恭敬,随后就回答他说:“我不是自己要来的:一位圣女(19)从天上降临,我应她的请求,作为这个人的旅伴扶助他。但是,既然你想要我更详细地如实说明我们的情况,你的要求我是不可能拒绝的。这个人还没有看到他的最后一夕,但由于他的痴迷,他距离这个时刻已经很近,眼看就要到了(20)。正如我所说的,我是被派到他那里去救他的;除了我所走的这条路以外,没有别的路可以救他(21)。我已经让他看到一切罪人(22);现在打算让他去看那些在你的监管下消除自己的罪孽的灵魂。我是怎样带他来的,要说给你听,话就长了;从天上降下的力量帮助我引导他前来见你,听你的指示。现在但愿你肯准许他来。他是来寻求自由的(23),为自由舍生的人知道自由如何宝贵;你是知道的,因为在乌提卡为自由而死你不以为苦,在那里你丢下了你的外衣,它在那个伟大的日子将大放光明(24)。我们并没有破坏永恒的法律,因为这个人是活人,我也不受米诺斯管束(25);我是在你的玛尔齐亚的贞洁的明眸闪光的那一环里,她的神情表示她仍在恳求你,啊,神圣的胸怀呀,承认她是你的妻子(26):为了她的爱,请你俯允我们的请求吧:让我们走过你的七重王国(27)。如果你允许在下面那个地方提到你,我就把你的恩惠报告给她(28)。”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神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7条)

 
 

  •   但丁的喜剧是我的最爱.在一切书中惟独不能少了神曲和沙恭达罗.看那么贵,少吃几次肉也买了.真的是珍藏品,但是值得细品.出版社的精品,另外,喜欢神曲的人不要只读一种翻译.王维克的翻译也不错,更有古味.
  •   等待这本书已是两年多了,没想到最后能在当当上觅到。田老先生的译著堪称经典,买了好多版本的《神曲》此为最佳,而且还是2002年第一版的!订完货第二天上午就送到了,服务很好
  •   好看好看很实用
  •   关注好久了,一直没有货,终于有货了果断出手,用了一张上次送的券,260对这本书来说太划算了。书很大气,包装印刷精美,但是没有盒子,只是裹了一层防震塑胶,略显不足,不过毕竟咱买的是书,不是盒子,给个五分
  •   书绝对是好书,值得收藏。田老先生的这个译本是译成了散文的形式,并没有译成诗体,但是我觉得这样很好,适合我阅读。也许缺少了原来诗的韵律,但谁让咱不懂意大利文呢,能读到这么好意境的译文,实是一大幸事了!为了买到这本书,等了好久才只能区域购买,结果找到东北的朋友,让把书先寄到他那里,他再给我快递过来,快递费40大洋啊!
  •   绝对收藏
  •   这个译本真的很棒!译者的文笔,无愧于这个价格
  •   字体印刷也很棒!目前还没发现错别字。要买的话还是早点,目前我买到的这本品相10品。时间再长的话估计就不一定很好了。黄梅天刚过,应该晒下
  •   绝对值得收藏的一本拿好书,插图精美,注解详细,田德望老师的翻译,此版本已寻觅好久了。
    虽然价格不菲,不过值得花这份钱买这样一本好书。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恐怕就是不是中英对照吧!
  •   包装精美非常新的书。大开本,厚实。真的是珍藏品,值得细品。当当服务很好。
  •   忍不住买了一套收藏,确实值这个价,因为书印得比较大。。。
  •   书质量很好,纸张也很到位,图片也很清楚。16K本吧。303这个价格已经算很超值了。至少我觉得。而且7,8年前的书到现在都没有贬值本身说明了一切。赞
  •   要真的读透,还要掌握很多知识,历史、哲学、神学、文学等等。。。。。翻译的也很不错,注释也详尽!当初买这个版本因为便宜,其实性价比很高!
  •   作为收藏,是精品!
  •   今天终于收到了在当当网买的《神曲》和《西游记》了。费尽了一个月的周折,终于寄到。两本书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精装本,带盒子的。最喜欢的出版社。翻译和学术都非常地认真和严谨,一字一句,都是审之又审的。装潢方面也比较朴素,好书!心中那个喜啊~~《神曲》是好不容易有货的,虽然寄来盒子有点破损,但这么便宜买到这么好的书,也就算了,也不影响里面的书的品质,书还是非常的新的。大开的书页,厚实。爱!!
  •   拿到之后,只有一本书,是用塑料封装的..没有书盒子啊..现在买的都没有吗?
  •   我就不明白,对于一本300多块钱的书来说连和盒子都没有,当当也真牛逼,直接包一个塑料袋就寄过来了,而且连绕一圈泡沫缓冲下都没,结果造成了书脊下方裂开将近2厘米。以后求我都不来这里买东西了,烂!
  •     除了我对《地狱篇》的评价依然可以套用在这本上,我越发觉得惊奇的是但丁对心上人贝阿特里切的痴情。
      
      但丁九岁的时候初遇8岁的贝,就喜欢上了,过了些年月,两人长大了又重逢,但丁一下就陷进去了,但但丁又不表白,两人又没交往,而且两人根本连联系和交际都稀少得很,贝嫁给别人,贝去世。但丁痛不欲生,然后用了一生去各种歌颂心上人并且各种(其实并没有建立在两人任何意义的交往上的)痴情,在神曲中(至少我读完的前两本中)他一点也不提人家根本不喜欢他已经嫁人了两人没啥交际的事实,各种表达贝的完美,贝对他的爱,以及他对贝的爱。
      
      ……这真是太惊人了。而且但丁也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可以一点到晚谈情说爱的文艺的年轻人,但丁是玩政治的,在政治上公正无私地料理过自己的朋友,吃过苦,见过太多黑暗的争斗,并且自己也胜利过也失败放逐过。但丁写神曲的时候老大不小了,绝不是那种年轻人的想当然。
      
      我真的很惊讶。
      
      《炼狱篇》贝出场了,但丁对贝那种奔腾缠绵的深爱入骨的痴情真是在字里行间肉麻热情地不行,这就是男人对自己女神的想法啊,可以和现在国内那些喜欢韩国男歌手的小女孩们去比了。
      
      这种让我惊讶的执着不仅在爱情上,还在但丁的信仰上。整本书对上帝的坚信让我不是很能理解,那种无条件无怀疑地拥护上帝的一切,自贬人类和把上帝奉为所有方面的绝对第一和正确……我真的不能理解。而且他还写的有鼻子有眼,要不是我一直很注意清醒几乎都要被洗脑了,真的感情太到位描述太详细可以以假乱真了。
      
      但他明明看见了那么多这个信仰的虚伪阴暗面啊。但他明明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神曲》这个封建迷信经典巨作其实是他虚构的啊,他写的时候难道真的一点都不会有“其实《圣经》也可能是人这样编出来的”的想法吗?
      
      我被震惊了。不过无论如何,但丁要不是这样,也写不出《神曲》,他伟大就伟大在这里。
      
      但这个命题不能反推,就是不是你这么匪夷所思的痴情(这种痴情其实好意淫啊)+迷信就能成为但丁这么伟大的人的。但丁他很热爱国家人民,但丁他很勇敢很有才华文化,这也是他伟大的原因。
  •     一 概括:序曲,人生迷途在一个黑暗森林,山顶光亮象征理想希望,遇到豹(淫欲)狮(强暴)狼(贪婪),维吉尔是仁智的象征,用理性知识消除恐惧。分地狱炼狱天堂三章。
      二 思想性:
      满隐喻和象征性,鲜明的现实性和倾向性,采用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方式,内容映进现实,让世人历经苦难摆脱迷途,寻求政治道德的解脱。
      1借助中世纪处置谋杀犯的酷刑,宣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教会干涉世俗终将消失,表达了新兴市民阶级必将摆脱中世纪束缚与宗教神学桎梏的需求。
      2歌颂现实生活,鼓励人们在现实中遵循理性,
      3赞扬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实的斗争兴趣,以人为本,重现实生活价值。
      4反对中世纪蒙昧主义,提供文化尊重知识,歌颂人的才能与智慧。
      5局限性:歌颂现实生活为来世永生的准备,揭发教会又不完全反对神学。
      三 艺术特色:
      1多层次色彩的形象描写,表达诗人精辟抽象的哲学神学观,又赋予巨大的真实性,使人如临其境;
      2多姿多彩的鲜活人物刻画,高度写实的艺术形象,有象征性和寓言性,个性鲜明;
      3写人绘景时,采用源自日常生活的自然界的通俗比喻,产生不寻常的效果;
      4隔行押韵连锁循环,民间流行的格律三韵句;
      5用俗语写作,促进意大利语言的统一。
      四 主题:
      从字面上,讲人死后的灵魂状态;从寓言上,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道德上,讲堕落人们的道德拯救;从神秘上,讲人类如何超越现实困境走向完善之旅的思考。是一部人类精神向圣爱其实的灵魂之旅之作。
      五 寓言性质
      1亡灵预言书:讲述彼岸的亡灵故事,让人行善。
      2人生寓言:森林篇是彼岸的折射,个人叙述森林经历,表达对现实生存的思考,人的原欲导致的命运多舛。
      3摆脱迷途的方式:用知识和理性可以避免人犯错,外在性的只能灭原欲,人要从宗教信仰达到内心至美。
      神曲借用了双重身份:主人公是自述者,诗人是讲述者。文本与现实的二元性融合,“这些见闻,正待我的正确记忆来叙述。”
      
  •     田老十八载抱病坚持译出此书,可钦可佩;所做的注释详细、专业。
      如果我国有个学术翻译奖(我确实觉得应该单立学术翻译奖,因为学术书难译,读者又不多,吃力不讨好。译者肯拿出时间出一个准确的译本,实在不容易),此书当之无愧。但获得我国文学翻译类最高奖项,不解。
      这不是散文的问题。散文一样可以写得清通可诵,符合我们中国人阅读习惯。
      重复一句,这不是否定田老的功绩,翻译跟翻译不一样的,《神曲》宗教、哲学内涵深刻,本身又是诗,是硬骨头。但忍不住发出一个不和谐之音,田老驾驭汉字的能力远没有达到纯熟地步。
      
  •      小学时囫囵吞枣地看过一遍,只记得跟聊斋一样神奇。如今再细读时,从多个角度思考,又多了一番回味。
      
       首先以另两位名人对但丁的评价开头:
       但丁与莎士比亚平分了现代的世界,再没有第三者存在。
       ————T.S.艾略特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可见但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再定义一下中世纪的时间段,以我对法国历史和文学史的了解(欧洲大部也应该差不多),中世纪为公元5世纪至15世纪(大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东晋、南北朝时期至明朝中期,可见欧洲在黑暗愚昧中挣扎时,中国正是鼎盛)。
       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相当于元朝中期),是欧洲由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他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幼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在钻研各种学问的同时,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佛罗伦萨各方面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接触。1300年但丁被任命为佛罗伦萨市最高行政会议的六名行政官之一。由于党争非常激烈,他所代表的白党后来被反对派黑党击败,但丁被叛终身流放,最后客死他乡村。他的代表作有抒情诗集《新生》和长诗《神曲》。他的创作广泛、深刻而富有戏剧性地描绘了从封建中世纪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意大利的社会和政治的变革,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杜雷(Gustave Doré)(1832-1883)(相当于清朝后期),1832年1月6日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被公认为数百年来最优秀的插画家。年轻时他就立志以插画为业,他擅长素描并完全靠自学成才,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天分。15岁时他的第一本作品《赫克斯的业绩》问世,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后不断有作品问世,数量可观。1883年死于中风。杜雷精彩的版画无疑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实际上,这也是他对经典的“再读”,只是他运用了和我们不相同的话言——线条。
      
       《神曲》是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作者记叙了自己在幻想中(以中世纪特有的梦游形式)游历了地狱、炼狱(净界)、天堂三界的故事。
       诗中叙述但丁在“人生旅途的中途”,即1300年,35岁时,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时分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他正一步步朝山顶攀登,忽然三只猛兽(分别象征淫欲、强暴、贪婪的豹,狮,狼)扑面而来、但丁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弗吉尔(Virgile,又译“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年轻时的恋人贝·丽采(Beatrice,又译“贝娅特丽丝”)的嘱托来帮助但丁走出迷途,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
      
      地狱 
       地狱共九圈,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诗人幻想地狱在位于北半球的中心的圣城耶路撒冷的地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深渊。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其实古代许多哲学家和文学家都在此列,如荷马、贺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只因他们生在耶稣之前而不知上帝,竟被安排在地狱候判所,何解!?)。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贪食、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这些描写无疑对警示世人为人正直、谦虚、善良是有巨大的作用的,但期中也有令我愤懑的刑罚,例如:
       为真爱而牺牲的灵魂,与那些荒淫无度的人同划入色欲圈,永世在空中被狂风吹得急速翻滚着撞向山壁,直撞的血肉模糊;
       所有的异教徒都被安排在燃烧的坟墓里灼烧,包括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和主张尽情享受感官生活的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就是说不论品格,只要与基督教教义不同,都被归为异类(异教)。想到我们中国人曾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异教徒群(相对于他们基督教来说),岂不是连候判所都没资格待,而要被贬入这第六层地狱去了么?(地狱第八层又把穆罕默德拿出来说事,这一层第九沟的灵魂忍受着肢体被生生撕裂的痛苦,因为他们犯了离间罪,分裂教派就属于这种罪。)
       (插一句题外话,西方神话似乎对人兽杂交特别情有独钟,如冥罗督(又译“弥诺陶洛斯”)<传说克里特岛之王妃与一头公牛交配后产下的牛头人身的怪物>、人马兽(因为对他们的映象一直不错,暂且忽略其起源吧,不然又会觉得恶心)、哈比鸟<鸟身女面>、斯芬克司<狮身人面>等等,莫不是希腊文化受到古埃及动物崇拜的影响?)
      
      净界 
       炼狱(又称净界)共7级,加上净界山和地上乐园,共9层。炼狱则是一座雄伟无比的高山。这座高山是卢奇菲罗被逐出天国向地球坠落时,南半球海底的土地为了躲避他而从水中涌出形成。它立于海洋中,是南半球唯一的陆地(莫非是澳大利亚?开玩笑哈),也是南半球的中心,和北半球的耶路撒冷遥遥对峙。
       生前犯有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的灵魂,按人类7大罪过(傲慢、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特别在这里修练洗过,而后一层层升向光明和天堂。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娅特丽丝出现。贝娅特丽丝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水,以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取新生。
      
      天堂
       随后,贝娅特丽丝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在九重天之上是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一闪,讯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看的过程中有两点感想:
       1.“圣彼得又说:‘我看到那个庞尼菲斯八世篡夺了我的位子,他使埋葬我的地方成为污血之沟,垃圾成堆。……不过我们也不要担心,因为上帝以前曾使西比红战胜汉尼拔,使光荣归于罗马,也许不久后他就会对他们加以惩罚吧!”这岂不是一个圣人借公职以泻私愤?再者,又是惩罚谁呢?又是如汉尼拔之流的异教!“光荣永远归于罗马”,别国、别的信仰都一钱不值!这个上帝果真如此狭隘吗?!
       2.中世纪的人们已对距离地球较近的几颗行星有了些许了解。但丁描写的天堂的几层的顺序就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其中水、金、火、木、土的位置基本正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不过太阳被安排在地球的位置就匪夷所思了,天海冥那时还未被观测到,所以诗人想象的恒星天(太阳系外繁多的星系)和水晶天(宇宙)也算有点道理。
      
       当然,《神曲》意义不单单在宣扬基督教义上,它主要通过在地狱、炼狱(净界)、天堂三界的所见所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显示了争取人格独立的人文主义光芒,也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仁爱以及万物有序的理想的追求。
      
       以下是较为完整的意义,摘自网络:
      1.《神曲》是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作品.但丁创作该作品的意图有两个:首先,歌颂他终生爱恋的娅特丽丝;其次,试图创作一部作品,把个人遭遇和祖国以及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书写个人迷途知返,悔过自新的过程和给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即其思想内涵是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
      
      2.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深刻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严厉揭露和批判.
      
      3.暴露了教会僧侣颠倒善恶,犯罪造孽的种种败行劣迹,痛斥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基督徒等丑恶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树立了导致人民"走上邪路"的坏榜样.但是但丁并不否认基督教信仰本身,相反但丁将宗教信仰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在诗中,象征理性,知识的维吉尔只能在地狱,炼狱里充当诗人的引路人,而象征信仰,虔诚的贝娅特丽丝才有资格带领诗人进入天堂(信仰高于理性).这是但丁对人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态的深度思考.
      
      4.但丁热情歌颂现实生活的意义,认为现实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实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价值. 5.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文化,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路.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推崇备至.他在诗中把荷马奉为"诗人之王",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
      
      5.对新兴市民阶层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等,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予以严厉的遣责.
      
      6.采用了精确的结构和对称的布局.《地狱》《练狱》《天堂》各33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100歌,计14233行.这三个境界的结构也异常匀称,严谨,共有9层.每部曲的最后一行都以"群星"一词作韵脚,彼此呼应.这种安排建立于数字3(三位一体)和10(完美)对中世纪文化所具有的神秘的,象征意义上.
      
      7.《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3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贯穿全诗始终.但丁摒弃中世纪文学作品贯用的拉丁语,采用俗语写作《神曲》,这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丰富意大利文学语言起了重要作用.但丁本人因此被誉为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
      
      神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1.)创作风格受古典文学,尤其是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如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来到罗马城所在地后,女先知西比尔带领他游历地府,见到父亲的亡魂.父亲指点他看到未来;他的后裔将是罗马国家的缔造者.在地府他还见到了狄多等人.
       2.)结构严密,层次清晰,采用多层次,多色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学,神学观点.他把地狱,练狱,天堂各分为9层,蕴含着深邃的道德涵义义.在描绘不同境界时,采用不同的色调.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境界,色调凄幽,阴森;炼狱是悔过和希望的境界,色调转为恬淡,宁静;天堂是至善至美境界,笼罩在一片灿烂,辉煌之中.
       3.)塑造了多姿多彩,形象鲜活的人物,对主人公但丁苦苦求索的品格和丰富复杂的精神境界刻画细微,饱满.
       4.)在写人绘景时,善用通俗的比喻.
      
      最后奉上几张杜雷的插画:(请移步至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46a840100d6ab.html)
  •     神曲
      1.它的贪婪欲望从来不会得到满足,它在饱餐后会感到比在饱餐前更加饥肠辘辘。(欲望是沟壑)
      2.这猎犬食用的不是土地和钱财,它据以为生的是:智慧、美德和仁爱(吞噬美好)
      3.伤害你的心灵的是怯懦
      4.
      我要救你从这猛兽面前脱险,
      这猛兽竟敢阻挡你径直登上那壮丽的高山。
      那么,你这是怎么了?
      为何,为何你又踟躕不前?为何你心中仍让那怯懦的情绪纠缠?
      为何你仍无胆量。你仍坦然?
      5.
      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
      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
      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
      6.嫉妒、贪婪、骄横,
      正是燃烧人们心灵的三个火星。
      7.你的学说认为:事物越是完美,
      就越会感到快乐和伤悲。
      8.
      我现在只希望您能明白,
      只要我的良心对我不加责怪,
      我已经准备好听任命运女神随意安排。
      这种预示对我的耳朵已不新鲜,
      因此,我让命运女神任意移动她的轮盘,
      就像让农夫任意把他的锄头挥动一番。(我已认命)
      9.x奸罪?!
      10.但愿你的灵魂能长久地把你的肢体指引,但愿你的声名在死后仍能大放光明
      11.这也是为美狄亚报仇雪恨
      12.
      “现在你该改掉这偷懒的毛病”
      老师这样说道:“因为不论坐在羽绒垫上还是躺在被子下,都同样不能天下扬名;
      一旦没有声名,虚度此生的人
      就会在世上流下自己这样的残痕:
      犹如水中的泡沫,空中的烟云。
      因此,站起来吧:用打赢
      一切战役的精神来战胜辛劳,
      只要不想萎靡不振,随沉重的身体倾倒。
      应当顺着更长的阶梯向上爬;
      13.
      我拥有的气息比你感觉到的还要足,
      并且说道:“走吧,我是刚强有力,无所畏惧。”
      14.伟大的哲人们曾这样宣称:
      凤凰涅槃,死而复生,
      15.便抬起双手,用手指做出淫秽的嘲弄手势(想知道是怎样的手势=_=可以教我么)
      16.
      自从我的母亲给了我血肉之躯,
      我所从事的活动
      就不是狮子的勇猛,而是狐狸的奸计。
      我精通种种狡诈伎俩和阴谋诡计,
      我如此神妙地运用机谋,
      声名甚至远扬到世界的尽头。
      17.因果报应
      18.
      正像一个人梦见自己遇上不幸,
      他尽管已在梦中,却仍渴望做梦,
      他希望那是梦境,却又好像那并不是梦,
      19.
      他们以为我这样做是想吃东西,
      便立即纷纷起立,
      说道:‘父亲,倘若你要把我们吃掉,
      这会使我们的痛苦大大减少:
      你曾把这些可怜的血肉给我们穿上,现在就索性把它们剥掉。’
      20.
      魔鬼一心只想用智力作恶行凶,
      这邪念一旦产生,便会用他的本性赋予他的魔力,
      掀起浓雾与狂风。
      21.维吉尔与但丁...好CP?
      22.他用那宽大的剑锋在我额前划了七个“P”字(七部哈利波特吗*、*)
      23.
      因此,读者啊,我不愿你
      因为听到上帝要人们如何偿还孽债,
      便把良好的心愿丢弃。
      你不要计较受苦的形式,
      要考虑事后的补偿;要想到: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
      受苦的期限也不会超出那伟大的审判。
      24.
      我活在世上时绝不会如此礼让,
      因为我一心所追求的
      就是出类拔萃的伟大理想。
      25.
      尘世的声名无非是一股清风,
      时而吹到这里,时而吹到那里,
      正因为它变换方向,也变换人名。
      26.
      当时,她对居鲁士说道:
      “你既然如此渴血,我就用血来把你灌饱。”(好设定0'0)
      27.身前孽,死后偿。这倒是和中国古代思想相合
      28.
      这就使对美食之爱不致
      在他们胸中引发过度的欲念,
      对凡属正义之事则永远饥饿难填。(某人你懂了么)
      29.因为严厉的怜爱味道就是带有辛酸苦痛。
      30.
      倘若由于我的死去,你就丧失了最大的欢愉,
      那么尘世还有什么东西
      该使你产生要把它获取到手的情欲?
      31.生命不过是向死亡奔驰。
      32.地狱,天堂,宇宙
      33.既然我是肉身,而世间无法设想
      一个体积如何能把另一个体积容忍,
      这就必然是使物体渗入物体之中,
      这也便会进一步燃起我们的热望(脑补...)
      34.经验往往是你们的艺术长河的起源
      35.但是,他却说:“你要缄默,且让岁月流过”
      36.生命毕竟苦短难长
      
  •      但丁神曲果然是神一般的玩意,全书洋洋洒洒的,竟然有五百八十多页之多。是作为西方继《圣经》之后的极畅销作品,旷世之作,其内涵,怕是只有真正研究西方历史方面的人才能领略其真正内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读书人》里有关于作者阅读《神曲》的内容,大江健三郎阅读《神曲》,是把原文与译文一通摆上台面,对其中的语句含义进行详读,由于《神曲》的原文是以意大利文作为载体的,所以神曲使但丁毫无悬念地进入意大利世人的伟大殿堂。记不得大江健三郎看的原文版是英文还是意大利文了,总之,其阅读的方式,已经超出了普通读者阅读的范围,堪称专家级研究。在对于书中的字句进行比对的过程之中,对于某些字句的使用,译者的翻译,以及自己的观点,相互切磋着,得到更加精到的阅读体验,亦使其能够从中阅读到作者的思想,与但丁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堪称一绝。当然,假如运用此法进行阅读,多有时候是会容易厌倦的,只有真正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才能坚持着将这件事进行下去。话说大江健三郎是花了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部诗篇巨著的阅读工作的,每天下午三时开始,固定在案头的阅读,三年如一日,养成了一个堪称变态的习惯。而自他十几岁开始以此法学习,致出书时的70+岁,天天如此,自成一体的习惯与毅力,令人不得不佩服!
      
       上面讲远了。对于这本书的感觉,可能是由于以往还从未阅读过此类以诗歌为题材的作品,且书中涉及宗教神学的内容,欧洲历史的例子亦俯首皆是,阅读起来着实能够满足自己对新鲜事物的满足感。
      
       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本书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诗人描述了他在1300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
      
       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开头阅读还是有些小不适应的,阅读到了后头,渐渐习惯了这一题材的写法,也才渐渐翻着页,跟诗人小小地交流一番。跟以往的书本不同,一首诗的段落并未十分清晰,阅读的节奏感不如有段落的文章来得自然,所以需要磨合一番才能有所适应。
      
       全书读下来,确实如书本前面所形容那般,或许是接着书前的序言,才能引导着我坚持把这书大概阅读下来,毕竟我们的母语不是意大利语,且翻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足,读起来似乎不多感受如书中所讲的ABA,BCB,CDC诗的韵律。《神曲》通篇以格律严谨的三韵句写成。但是但丁根据民间诗歌的格律创作的,每行包含六个音步,每三行为一组,每组中第一行与第三行押韵,而第二行则与后一组的第一行、第三行押韵,也即韵脚的安排为aba、bcb、cdc…这种形式既适宜于叙述和描绘,又能用来辩驳和抨击,用它些警句也很得力。。可能是因为只是初读,对于里的典故未及详读,注解也未及细读,所以算是建立的对书本的大概轮廓认识,待他日有机会,定再次细读一番。
      
       但凡看及类似神曲书中内容的东西,都会令人很是抓狂。《第七封印》便是类似的一部电影,看完后真的相当一头雾水。看此书的第一感觉便是如此,庆幸的是,看完此书过后,大可缓解此感觉,凡是一头雾水,只不过是因为少接触罢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而且《神曲》确实是一部相当不错的读物,从中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西方知识、历史、文化以及思想。看书的过程之中,有一个念头,神曲就是一部白日梦的故事书,其在地狱、炼狱、天堂的旅行,像极了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的《西游记》!!
      对!就是西方版的《西游记》!其被捧得地位高高地,并且在许多方面,能做为很好的研究材料,既成全了但丁、也成全了历史…
  •        “欲走向罪恶之门的人,请越过我。”
          ——《神曲》
          大天使长路西法因为受到诱惑,而堕落成魔。在地狱门之前,引诱死魂灵步向最后的噩梦之渊。
         或许是,在基督徒的眼里,连噩也是一种罪责。所以圣经上才有这样一句话,
         “他(罪恶)必定恋慕你,你必制服他.”
         这句话,是在该隐被放逐之时,神留下的警喻。大概是说,人将永与噩,与罪纠缠,如果你不能赢过,那么便会沦为其的奴隶。
         你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凝视着你。大概是这个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其实佛教和基督教在某些教义上颇有些相似,都是劝人向善,虔诚礼神。可是对于诱惑和罪责,基督教主张反抗,佛教却主张放下。究竟谁是真章,大概是各有各的说法了。
         自己对于鬼神之类,并没有虔诚的敬畏之心。对于命理天数,从来也是嗤之以鼻。可是拜读过圣经,也看过一些有关佛教教义的书籍,觉得里面有些东西,于苦难中挣扎的世人,于幸运中得意的世人,依然有他存在的普世价值。
         所以就算在哲学唯物论昌明的今天,有关神鬼之说的各类宗教,还是让很多人追随信仰。
         有人说,宗教是人在意愿上达不到满足之时的一种寄托。这句话被很多人认可,可是细细思量,却又并不是这样。前面说过,宗教之所以让人信服,是因为在这之中存在的一种被人接受的普世价值。
         比如说善恶有报,“恶人终究会被自己脚下的石头绊倒”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孔子对于报应之类的说法。
         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反问道,“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可后人断章取义,就只剩下“以德报怨”了。
         甚至于那些把儒学奉为经典的人来说,也都认为,对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这种做法,都是不赞同乃至反对的。
         其实扯到普世价值,不管是宗教,哲学还是其他,均有相通的地方。
  •     【按语: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的《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Boccaccio 1313-1375)为示崇敬,冠以“神圣的”称谓,后来的版本就都以La Divina Commedia(即《神曲》)为书名了。《神曲》虽是幻游类文学作品,但实际上隐喻繁多、思想深刻,尤其《炼狱篇(Purgatorio)》和《天堂篇(Paradiso)》中有关爱与自由意志、理性与爱的关系的神学论述极为精深,在某种意义上,酷似稍早的阿奎那(1225-1274)的《神学大全》的部分的文学表述。里面的迷宫太繁复了,这第二次阅读也只是初读了一下而已,根本没来得及考察那些复杂的注解。记得大学时也拜读过一次,对第一句话“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深有印象。】
      
      
      地狱篇(Inferno)
      
      在人生的中途,但丁迷失了正路,走进了幽暗的森林。(这是一个梦中幻游么?)虽然但丁试图走上朝往天国之路,但豹子(肉欲)、狮子(狂傲)和母狼(贪婪)三野兽逼迫但丁退回森林。惶恐受困之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gil)的灵魂前来解围,帮助但丁另觅路径:原来维吉尔受身居天堂的贝雅特丽齐(Beatrice)之托,带领但丁游历地狱(Inferno)和炼狱(Purgatorio),然后交由贝雅特丽齐继续引领但丁游历天堂。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1.维吉尔自身呆在地狱的第一圈称为Limbo之地,在诗中象征着理性和哲学,最多只能引领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而天堂则只能由象征信仰的贝雅特丽齐来引领,而Beatrice生前是但丁倾慕爱恋之人。2.选择维吉尔是很恰当的,因为维吉尔的名著《埃涅阿斯纪》中曾有埃涅阿斯(Aeneis)在女先知引领下游历地狱的经历,因此也可以说但丁的《神曲》是在维吉尔处获得灵感。
      
      
      
      地狱(Inferno)门口写着“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抛弃一切希望吧,你们这些由此进入的人。”【但丁:《神曲 地狱篇》,黄文捷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下同】在地狱门口到处都是叹息和哭泣的声音,是一些被上天驱逐,而地狱也不收留的灵魂,“这是一群胸无大志的懦弱之徒,他们得不到上帝以及上帝的敌人的欢心。”【21】
      
      
      
      经过Acheronte河,地狱的第一环(cerchio)是林勃(Limbo):生前有功德但为异教徒的人(或未受洗的婴儿):“生活在无望之中,心愿永远得不到满足。”【28】耶稣曾从此地带走亚当、亚伯、诺亚、摩西、大卫。随后但丁碰到过荷马、贺拉斯等;赫克托尔、埃涅阿斯、凯撒、萨拉丁(Saladino);大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塞内卡等。
      
      
      
      Minos坐镇在第二环,他审核亡灵的罪孽并排定该呆在地狱哪一环。第二环是犯淫欲罪者,譬如海伦、狄多(Dido),阿基里斯(Achilles)和Cleopatra。但丁还与弗兰切斯卡攀谈了下:“是爱迅速启示我那高贵的心灵,使我得知他爱上我那美丽的身躯…爱是用什么办法,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使你们洞悉那难以捉摸的情欲?”【41-42】第三层是犯贪食罪者;第四层是犯吝啬罪和挥霍罪者。第五层是犯易怒罪者。
      
      接着过一个斯提克斯沼泽,到达Dite城,在天国使者帮助下进入,这第六环是异端邪说的信徒和伊壁鸠鲁学说的信徒。其中包括背离正道的教皇Anastasio II,。
      
      第七环分成三个小圈,都是施暴者。第一圈是对他人施加暴力者;第二圈是对自己施加暴力者,即自杀者和挥霍无度者;第三圈是对上帝,对自然,对艺术施加暴力者:渎神者、鸡奸者和高利贷者。
      
      接着是一个悬崖,到达地狱的第八环,分为十个房间或恶囊,里面充斥着淫媒、奉承、买卖圣职者(教皇尼古拉三世)、占卜家、贪污者、伪善者(该亚法)、偷窃者、阴谋者、制造分裂的人、假冒伪善者。这里但丁特别谴责了教皇。也对佛罗伦萨的堕落进行了谴责。穆罕默德也呆在这一环,“那人竟被劈成两半:从下巴一直劈到屁眼。”【244】
      
      穿过一个巨人井,就达到地狱第九层,也就是最后一层。分为四个小环。第一环是该隐环:叛卖亲属者;第二环是叛卖国家者;第三环是托勒密环,是叛卖宾客者;而第四环是犹大环,是叛卖恩人者待的地方。但丁将布鲁图斯(Marcus Junius Brutus)和卡西乌斯(Cassius)与背叛和出卖耶稣的犹大一起安置在地狱最深层,让人蛮吃惊的;虽然这些鬼魂曾“背叛教会与帝国”,但曾说过“我爱凯撒,我更爱罗马”的布鲁图斯毕竟是为了捍卫罗马的自由而刺杀凯撒的,怎么也不应该算是至大的恶者。
      
      奇怪的是地狱到底后,沿着魔鬼Lucifer的身体就爬出去,翻转一下,就似乎到了炼狱外。
      
      
      
      炼狱(Purgatorio)
      
      但丁这一路是“把那如此可贵的自由找寻。”【《炼狱篇》第4页,下同】在炼狱山外围碰到了炼狱的看守人,兵败自杀的Cato,提示说需要以灯芯草(谦卑)系腰才可以前行。炼狱的外围的海滨上先是碰上被逐出教会、临终忏悔而蒙神赦罪的Manfredi。接着过了一个悬崖,发现了Belaqua,他是因为懒惰而迟至临终才忏悔者;还有暴死前才忏悔的Cassero和Montefeltro等人。在与孤零零的灵魂诗人Sordello攀谈时,Vigil说“我是维吉尔,我并无任何其他罪愆,只是因为我缺乏信仰而不能升天。”【60】最后碰上因忙于尘事而迟至临终才忏悔的Visconte。
      
      随后就到了炼狱山的大门,穿过三级台阶:白色(内心反省)、深黑色(口头忏悔)和火红色(行动贯彻)。天使守门人用宽大的剑锋在但丁额前划了七个P字(peccato,罪过,七宗罪:骄傲、贪婪、贪色、贪食、愤怒、嫉妒和懒惰,恰与炼狱山的七层剔罪之地相当)。
      
      第一环是骄傲者,有Oderisi:“我活在世上时…一心所追求的,就是出类拔萃的理想。”【108】等到了第二环,但丁额前的P已经消失了一个。第二层是嫉妒者,有Sapia和Calboli等人。第三环是炼净愤怒者之地,有伦巴第人Marco Lombardo。这里但丁借Marco之口解释了神圣罗马帝国道德与政治败坏的原因:1.首先辩护了自由意志,“上天….曾赐予你们分辨善恶的明灯和自由意志…若说是当今世人走上歧途,原因正在于你们,要从你们身上来找寻。”【164】2.区分了教权和王权,并将罪恶归于教权吞并王权。“罗马曾把世道造就良好,它通常有两个太阳,它们使世人看到两条大道:一条是世俗之道,另一条是上帝之道。其中一个已把另一个消灭;而宝剑也与牧杖相连;用专横的手段,把一个与另一个拴在一起,必然乱成一团。…罗马教会由于把两种权威集于一身,就跌入泥坑,玷污了自己,也玷污了所负的只能。”【165】
      
      接下来在路上Vigil讲述了爱的理论:神就是爱,因此爱永不缺乏。爱分为自然之爱和心灵之爱。而心灵之爱涉及选择。“自然之爱永不会犯错,但另一种爱可能因为目标不正,或是过分强烈,或是不够强烈而把大错铸就。”【176】下三层骄傲、嫉妒和愤怒就是因为目标不正,而本层就是因为懈怠懒惰,上三层将是因为爱得过于沉溺(贪财、贪食、贪色)而受罚。在接下来也最重要的第18首中,但丁解释了爱与自由意志的关系。“实体形式本身蕴含着一种独特的能力(心灵中潜在的认识能力和潜在的爱)。【从田德望译本】…这最初的愿望(自然之爱)不必受责,也不值得赞扬。…要由那天生的潜力(理性或自由意志)来把计献,它应当守住那接受与否的门槛。这便是那原则:要根据它来找出理由,判断你们的功过,依照你们所接受和选择的爱是善还是恶。有些人在论述时能触及根本问题,他们就发觉这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在你们心中点燃任何一种爱都是事出必然,但你们身上也存在着潜力,能把它监管。贝雅特丽齐把这高贵的能力看成是自由意志。”【185-6】这一环碰上的是怠惰者San zeno修院的院长。
      
      第五环是贪财者,教皇Adriano V,还有Stazio。这里每当一个灵魂炼净,就发生地震飞升。第六环是贪食者,有Bonagiunta;第七环是贪色者炼净之地,有Guido Guinizzelli,他说:“我们的罪孽包括男女两性,但是,因为我们不遵从人类法则,却像野兽一般,对情欲惟命是从,我们要使自身受辱蒙羞。”【282】
      
      最后就穿过炼狱,登山了地上乐园(伊甸园),这时Vigil说,“你如今来到这样一个地方:在这里,我依靠我自身的力量,已不能进一步辨别方向。我曾用才智和技巧把你领到此地;现在,你可以把你的喜好当作向导。…你现在有了自由、正直和健全的意志。”【296】
      
      之后由Matelda引领但丁穿行伊甸园,并解释了亚当的堕落:“至高无上的善只喜欢它自身,它造出那个善良而由能行善的人…由于他的过失,他曾在此只停留不久;由于他的过失,他曾把诚实的欢笑与舒畅的游戏变为哭泣与辛劳。…这里,人类之根是天真无邪,这里,一切果实应有尽有,春天永存。”【305-307】
      
      之后Beatrice出现,Vigil消逝。Beatrice责备但丁的爱懈怠,“等到我从肉体升为精神,我的美丽与德行也随之倍增,对他来说,我却不再是那么珍贵,也不再受到欢迎;他调转脚步,走上并非真正的道路,他追求那些虚假的善的形象。”【330-1,但丁从信仰之路转向哲学之路】但丁忏悔:“你的面容刚刚隐没,眼前的东西就以其虚假的欢乐,诱使我走入歧途。”【339】浸入勒特河(Lethe)(忘记生前之恶),到达彼岸。又在欧诺埃河(Eunoe)中饮水(记起生前之善)。
      
      
      
      天堂(Paradiso)
      
      在Beatrice的带领下,但丁在小舟中飞向天堂。天堂分为十层。第一层是月球天(cielo luna)。在解释月球斑点时,Dante提及了感性、理性和信仰的进阶认识模式。虽然月球天是最低阶的,但“天上每个地方都是天堂,即使至善的恩泽并非以同一种方式,降落到你们身上。”【31】这里有Piccarda,她曾誓言守贞,但后为家庭所迫而出嫁。是信誓不坚定的灵魂。这里但丁引用了Buridano’s mule的例子,并解释了意志在此承担的严酷责任:“因为倘若不愿从命,意志就不会软化,而是会采取如自然促使烈火向上燃烧那样的做法,即使暴力上千次要把它压下。因为倘若意志屈服,不论其程度大小,都是助长武力;而这些灵魂正是这样做的,她们本可以逃回那神圣之地。”【41】
      
      第二层是水星天,上面有追求建功立业的查士丁尼皇帝(iustiniano),似乎但丁在这里表示了对君士坦丁东迁的不满。“他们生前曾力图进取,以求随之而来的声名和荣誉:既然这些欲望是立足凡界,这就使得他们走上歧途,那真爱的光辉,也就必然不会强烈地朝上照耀。”【67】在解释“正义的报复何以受到正义的惩罚”【81】时,但丁陈述了耶稣拯救的神学:救赎和发奋merit都不可少。
      
      第三层是金星天,上面是那些多情的灵魂,譬如Carlo Martello,谈及“生来本该腰系宝剑的一个人去献身宗教,而又使本该布道传经的一个人去称王为君。”【96】这里但丁还谴责了教皇和枢机主教不效法拉撒勒人耶稣,而是专门研读《宗教法规》。
      
      第四层天是日天,上面是智慧的灵魂。有阿奎那、大阿尔伯特、所罗门、Lombardo、安布罗修斯、奥古斯丁、波埃修斯、Isidoro.这里多明我会会友阿奎那赞美了圣方济各(Francesco d’Assisi,1182-1226)对贫穷的爱,而谴责了自身的多明我会的堕落和贪恋;然后圣方济各会会友波那文都来赞美了圣多明我,而谴责了自家方济各会的堕落。
      
      第五层天是火星天,是为信仰而战亡的灵魂所居之地。有但丁的太曾祖Cacciaguida,解释了佛罗伦萨古老家族的没落与衰亡,并提示了但丁流亡的命运。“你也同样不得不从佛罗伦萨只身远去…你将会撇下一切最珍惜的可爱东西。…你将会亲身体验:别人的面包是多么苦涩难咽,从别人的楼梯上下又是多么步履维艰。”【223】
      
      第六层天是木星天,上面是公正贤明的灵魂。解释了上帝的正义:对于未曾听闻耶稣的人的惩罚是否公正?警告不要判断,而不信仰基督的人不能升入仙境,但那些高呼“基督啊,主啊”的人却在审判时可能离基督更远。
      
      第七层天是土星天,上面是沉思默想(vita contemplation)的灵魂。有圣十字架修远院长pietro Damiano.还有圣本笃。
      
      第八层天是恒星天。这里不再出现对话的享福者,而是基督的胜利和对玛利亚的赞美。彼得查考但丁关于Faith的问题;雅各考察但丁关于hope的问题;约翰考察但丁关于Love的问题。还碰到了亚当。圣彼得谴责了腐败教皇。
      
      登上第九层天水晶天或原动天,“这重天没有其他归属之处,只有把神的心意作为归属。”【339】有天使的凯旋。解释了天使等级。
      
      第十层天是净火天,即上帝所居之地。这里却有亨利七世(Heinrich VII, 1275—1313),“那位崇高的亨利就将坐到那个座位上面,他在尘世将会成为皇帝,而他又将在意大利准备好欢迎他之前,便前来重整意大利的河山。”【377,将历史上终究籍籍无名的Heinrich Vii放在天堂最高之层,而将刺杀独裁者凯撒的Brutus放到地狱的最底层,可见但丁的神曲表达了多么急切的政治主张,对于意大利的统一寄予了何等的盼望】这里有圣Bernardo.最后见到上帝,“我从它的深处看见,在宇宙中被撕得七零八落的那些东西,在它里面则依靠爱而连为一体。”【408】三位一体和化为肉身,这用光圈和色彩来形容。最后“我想看清…但是,我自己的羽翼对此却力不胜任:除非我的心灵被一道闪光所击中,也只有在这闪光中,我心灵的夙愿才得以完成。…但是,那爱却早已把我的欲望和意愿转移,犹如车轮被均匀地推动,正是这爱推动太阳和其他群星。”【410】
      
      江绪林 2013年2月7日星期四
      
  •     最近老看到一个说法,说时人之作别读太多,那些现在风靡一时的作品,价值当中水分太大, 百年之后不知什么德行。更有饱学之士开出书单,说有几本书值得每几年就拿出来通读一遍 (1),这当中就有但丁的《神曲》。
      
      说来最初对《神曲》感兴趣还是高中,张雨生歌词里一句“谁不在等待他的贝德丽采?”让我想一窥这部中世纪古书的神采。那时只有新华书店里朱维基的译本可看,买来之后,发觉自己明显对里面多雷画的插画更感兴趣(那么多扭曲的人体!),以至于要借着这些插画把那满篇的意大利人名、婉转的修辞和晦涩的引经据典囫囵吞下去。第二次遭遇《神曲》是在大学的欧洲文学史课上,当时用的教材是Norton的文选,具体哪段早已不记得了。那时候,读《神曲》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丁和塞万提斯弥尔顿们一起被塞进了笔记本。
      
      重新拿起《神曲》一是受了上文所说的饱学之士的启发,二也是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有一套田德望先生倾十八年心力从意大利语直译的版本,在汉语世界里可以说绝无仅有。相比起之前从英语转译的版本,相信中间隔膜又少了一层。因此趁着三十岁的当口,把重读《神曲》作为今年的一个任务。
      
      打开田译《神曲》,最先注意到的自然是这个译本采用的散文体。《神曲》是但丁用三韵句写成的中世纪史诗。既然是诗歌,为什么到了田先生这里变成了散文?这一点田先生自己在序言里说的很清楚,“就主观条件来说,译者不是诗人,而《神曲》却是极高的诗,如果不自量译成诗体,恐怕画虎不成,使读者得到错误的印象,以为但丁的诗也不过尔尔。”田先生甚至说,暂且把它翻成散文,等将来我们国家出了诗才与语言能力兼备的翻译家再把这部杰作译成诗体,这种谦卑恐怕会令现今那些动辄号称“最好的译本”的译者们汗颜。
      
      欧美的译本中也有散文体的精品,比如美国但丁大家辛格尔顿的译本。所以说译成散文本身并不是个问题。但田先生自己也承认,把诗译成散文“等于是用白水代替存放多年的美酒,”味道必有不如,这一点我在阅读中也是深有体会。比如“地狱篇”中有两处公认的经典,一是第十歌中所描绘的吉伯林党领袖法利纳塔,二是第二十六歌中表现的尤利西斯的最后旅程。前者把一个受到但丁尊敬的领袖人物的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后者则更是全诗人文主义光芒的闪耀之处,被称作“马勒勃尔介泥潭中矗立的金字塔。”
      
      但单纯从田译的散文中,很难体会出这两处的美。比如对法利纳塔的描述“只见他昂首挺胸直立,似乎对地狱极为蔑视;”以及尤利西斯的自述“对我的儿子的慈爱,对年老的父亲的孝心以及会使潘奈洛佩喜悦的应有的恩爱,都不能战胜我渴望阅历世界,体验人类的罪恶和美德的热情,”与下面的诗体英译本比起来,在力量上都逊色不少:
      
      “My eyes were fixed on him already. Erect,
      he rose above the flame, great chest, great brow;
      he seemed to hold all Hell in disrespect.”
      
      “Aeneas came and gave the place that name,
      not fondness for my son, nor reverence
      for my aged father, nor Penelope’s claim
      
      to the joys of love, could drive out of my mind
      the lust to experience the far-flung world
      and the failings and felicities of mankind.”
      
      尤其是尤利西斯这段,我在阅读这个英译本时几乎是第一时间被它吸引,反复重读几遍。我想这便是诗歌的力量 。(2)而且我读的这个John Ciardi的译本不一定算得上是名家名译,不过他探讨体例选择的文字也值得参考。首先他果断放弃了严格的三韵句(即aba, bcb, cdc…),因为英语里面没有那么多韵来完成地狱篇的约1500个三韵句。但同时他又认为“留一些韵是必要的,”因为但丁的思维倾向于以每三行为一个小结,这些小结决定了整部诗的节奏。因此他选择了一种较松散的押韵方式(aba, cdc, efe…)来保持这种节奏。
      
      形式的问题在讨论《神曲》时几乎是绕不开的。但丁把它分成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每一部分为三十三歌(加上介绍性的第一歌整100歌),每一歌由一个个三韵句组成。但丁作为一个中世纪诗人,对于三位一体在诗中的数字化表现持着一种几乎神圣的态度。因此,这种形式的失去,对于全诗的表现来说,自然是有损失的。但丁自己对于全诗的形式与内容的匹配也有多处明确的表达,比如在“地狱篇”第三十二歌的开头,他就写道:
      
      “假如我有粗旷刺耳的诗韵,适于描写这个被其他各层的岩石阴惨的洞穴,我就可以把我的构思的结晶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而在“炼狱篇”中他干脆用诗句直接提醒读者,他马上要开始采用更高华的风格。对他来说,全诗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如果说,把《神曲》以另一种语言完美地呈现出来的难度不亚于但丁从地狱到天堂的艰难跋涉,那么田德望先生的散文译本就如同是把她放在了地狱门外的林勃之中,那里有人类理性之光照耀下的高贵城堡,但诗性的“贝德丽采”还没有眷顾她。中文世界需要一位维吉尔把这部诗歌带到璀璨星空之下。
      
      说田译《神曲》以理性之光照亮了这部史诗是毫不夸张的。读过这个译本的人,一定会对全书注释之精、之厚、之博印象深刻,以至于阅读田老师的注释成为了与阅读诗歌本身同样令人愉悦的事情。这些注释不仅采各家之长(包括时人的注释,如卜迦丘、佛罗伦萨无名氏;当代意大利学者如萨配纽以及英美学者如辛格尔顿),而且还加入了译者自己对于这些注释的辨析与思考,充满思辨的光彩。这与一些译本偏重于某一种注释(如万戴里)有很大的区别。以这样翔实的注释,几乎可以说田译版本是中文世界中《神曲》的百科全书。
      
      我2000年入学时,恰逢田德望先生辞世,当时还记得院里发了讣告、举行了追悼。只是那时,大一新生的我并不知道,田先生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一笔财富。
      
      
      (1)据说彼德.德鲁克每五年把莎翁全集拿出来读一遍
      (2)这并非是要说田译在文字上是糟糕的。比如田译的开头“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就是极好的文字。
  •     想读,却没有勇气,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个阅读能力
      书店里发现这一套系列书在打折。我只买了其中几本。
      没买的就像《神曲》《唐璜》《海涅诗集》等等啦,反正就是需要思考才能阅读的书我都没买。
      
      初中的历史老师曾给我们介绍过这本书。所以一直好奇。
  •     “受造恒久永罚永夜。入此地者,弃绝一切希望(C3,10)。”但丁读出地狱之门上的刻字。然后他跟随好老师维吉尔,但丁写尽每一种罪——嗜食者,好淫欲的,贪财好囤积的,愤怒、异端、暴力待己又亵神的,纷争者,背誓者,还有远航的尤利西斯。每一种罪他都找了罪人,他叫出他们的名,但《神曲》却不是只有指责,充满恨意的诗。但丁的忏悔虔诚,每一行都像用灵魂里汩出的血所写。然而如果不是他心存希望,地狱之后炼狱之后天堂,这些血就只是地狱冰层上的污物。因此地狱篇结束于“洞口开处我见着天堂的光,我们就与星光重逢(C34, 139)。”
      
      读到这句时,我感觉就像长久的病患突然痊愈,难以言说的喜悦升起——干枯的树干里流过新的汁液。J.R.R. 托尔金曾造过一个词,叫“反浩劫”,他说当一切灾难到最深处,好的事却突然发生,很快胜过一切黑暗。地狱篇的尽头就是一种反浩劫。但丁看过了所有罪,到达地狱最深处——路西法穴居的冰层。他看魔鬼享用自己的仆从布鲁图斯和卡修斯——地狱最荒蛮最残忍的惩罚。然后他和维吉尔走过拐角,突然就又看见星光了。这是一个优雅的反浩劫,我几乎能看见诗人疲惫的脸上新的微笑。
      
      这是《神曲:地狱篇》的结局,那么它的开始呢?它始于但丁的忏悔,这点像刺进我灵魂的长矛。一个人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将罪人放在地狱,然后像逛动物园一样参观他们?我本以为把人写进地狱的但丁会有无数怨恨,会恶毒地报复每一个仇人。他确实写了罪人被惩罚,但不仅如此——地狱始于但丁意识到自己的罪:
      
      “荷马,诗圣。贺拉斯,贤者。奥维德和卢坎。我与他们同名,他们荣耀我,欢迎我(C4,90)。”
      
      初读会觉得但丁的自大到头了,他竟妄想与最伟大的诗人们齐名。但细读后有一点无法绕过——无论如何但丁是一个清醒的基督徒。他必定有地狱的概念,而这些诗人在欢迎他来到地狱。加上但丁对罪人们的描述,“他们渴望渡河,圣怒刺入,恐惧就变成渴望。因此没有好灵魂渡过这河……”——罪人们渴望地狱,地狱欢迎他们。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但丁心里明了:他最大的渴望,就是他最大的罪。他的渴望里包括了对贝尔特丝的欲望,对自身学识的骄傲,对他人的妄自审判,四处游荡,提供假保证因此无家可归——这些都是但丁的罪。
      
      但忏悔不是惩罚自己,更不是弱者的自怜,而是谦卑地观察自己的灵魂。我没有见过比忏悔的灵魂更勇敢的了。因为在地狱中,一个人可以保持骄傲,不顾一切地继续厮杀,就像他在地上做的事。他可以杀死所有试图靠近的恶魔,像他习惯的那样。没有什么能伤害他,就连地狱的火也融化不了他冰冷的心。这没有什么难的。但一个忏悔的人,心中除了走出地狱的希望,再无其它。烈火可以伤害他,恶魔可以吞吃他,但他们带不走他的希望。
      
      但丁的忏悔刺进我的灵魂,因为我也写地狱(虽然我写的比不上他的十分之一惨烈),我翻来覆去地写,却从来没意识到我写地狱这件事本身多么荒谬。多么可笑,我竟然认为我能自找试炼,然后活下来,多么骄傲。我沉湎在欲望之中,在编织谎言又不自知。我的地狱必须写完,我只能希望我能跟着好老师学谦卑。
      
      在地狱门边但丁看见了旁观者的灵魂。他们“既不亵圣又不赞美……这些天使不反叛,也不信靠神,只为自己(C3, 40)。”天堂驱逐他们,地狱也不收留。他们是天堂之战时袖手旁观的天使,不敢跟随路西法,亦不敢为上帝而战。但他们是我们,尤其是这个时代,我们分散地蜷缩在城市里,弱小了。我们有最好的旁观工具,书籍、屏幕、监视器。旁观似乎不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恶,但我哑了,在读到这句诗时。因为产生非旁观文化的根基已经没有了,人工业化到现在,自然世界已经终结——整个美国还务农的人少于2%——人们活在城市里。我们仍不知道这种改变的最终结果,但它必定不同于先前。
      
      向导维吉尔叫但丁别再看旁观者了,走吧。他们走过把淫欲写进律法好除去责难的女王,他们走过在地上如狗般进食的嗜食者,好战者的叹息化为血河上的泡沫,砂石之上火雨落,如雪降于无风山崖。揽财的教皇伯尼菲斯八世,异教徒法林那坦,偷盗者凡尼……当但丁开始细数他的仇人们,甚至将他的老师也置于地狱,疲乏和仇恨就渗进。这些诗节将地狱篇拖得太长,几乎是走不出去的黑洞。
      
      黑暗积聚到顶点,但丁见到与自己敬仰的英雄尤利西斯。尤利西斯是拉丁语中的奥德修斯,而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模仿了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尤利西斯和狄俄墨得斯在烈火中受苦,又带着仇恨和愤怒。但丁看见了自己,他写道,“‘他们的话中有智慧,’我说,‘老师,我请求你一千次,求你允许我停留,待到火焰逼近;你看我渴求它(C26, 65)。’”
      
      尤利西斯是“美德和学识的信徒(C26, 120)”,他跨越了海格力斯立的碑,那碑上写着:人不能越过。尤利西斯在海上孤独航行,无处可归,在此地狱篇达到悲剧的极点。真正的悲剧是理解美的失落,它纯粹得没有愤怒,不是“但丁斥诉罗马天主教压抑学识”,它不是呻吟哭喊自身的损失,它是一种理解——但丁理解了尤利西斯的选择。不过关于悲剧,最后一点我私自留给自己:我认为悲剧是亏缺了的,它不是故事的全部,也不是最美的。好的故事有好结局,那是我相信的事。
      
      我不能断言但丁是否也这么认为。但《神曲》更为确切的翻译该是《神的喜剧》,它有好结局,它用直白的语言所写——但丁用意大利语而不是拉丁语写作。它是一个读完让人能大笑的故事,噢啊哈,地狱篇结束于“洞口开处我见着天堂的光,我们就与星光重逢。”
  •     从地狱到炼狱,从炼狱到天堂。跟随但丁的脚步,我参观了中世纪欧洲基督徒们心目中的死后世界。
      凭借中译本,实在难以体会到他优美的语言和整齐的韵律,只好从勉强接近的内容里似懂非懂地咀嚼他的思想世界。
      实话是,看《神曲》让我感到无比痛苦。这并非是因为来自一本大部头名著的压力,或是译文语言的生涩,而是思想上的不兼容让我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忍受故事里的种种。我钦佩于作者无穷的想象力,而他想象力的源泉——基督教却使我难以接受。
      就像一个虔诚的教徒无法理解无宗教信仰人的想法,同样,我对于信徒们的思想更加迷惑。人们以自己的形象生造出一个神来,供奉他,崇敬他,并传下一系列的故事说明自己是他造出来的子嗣——这在我看来有些不可理喻。我可以理解宗教存在的意义,它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安宁和归属感,消除了由于未知和混沌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就好像大树了解到自己深深扎根于土壤里,便能心安理得地稳稳立于大地上。但我却不明白人们为何会信奉一个自己臆想出来的神,并严格遵守着自己定下的一套规则——就像画地为牢。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与党多年来苦口婆心的唯物论教导不无关系,但在此之外,我也有些不同于其的想法。准确来说,我并非一个完完全全的无神论者,这当然和民族文化也有一定关系。这个世界如此精巧地运转,让我不得不想象是不是有那么一个更高的存在创造了这一切。他或许就是被称为“神”的那种力量。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我心目中的“神”却和基督教中的上帝大不相同。
      《神曲》里塑造的上帝形象似乎是仁爱的,却又是苛刻的;似乎是博大的,却又是狭隘的。他圈出一块地盘,把那叫做天堂,只允许符合他定下的条件的人进去。这样的上帝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拥有着无穷力量的人,坐拥天地成为一个至高而专制的君王。他规定人在凡世间不得贪婪、好色、易怒、傲慢、嫉妒、愤怒……更不可以不侍奉上帝。凡是违反他的规定的人,死后便会被扔进地狱饱受煎熬或是在炼狱里面壁思过。——在这里,我看到几个明显的悖论:若是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那么所谓贪婪、好色、易怒、傲慢等等的“罪过”不也是上帝自己创造的吗,他又为何会摒弃他自己的创造物呢;再者,因为这些原因而将人放逐到地狱去忍受折磨的这种行为本身,不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残忍吗;更何况,既然已经成为了世间至高无上的存在,上帝又怎么会在意渺小的人类对他的态度呢?就如同大象又怎会关心蚂蚁是否每天按时以它之名对它祈祷呢。
      想起前几年看的一本书《与神对话》,里面讲的似乎是新的西方宗教思想。那个作者所描绘的上帝才更像是一个无上神明的形象,他说“无论你做什么,都不为错,只因一切都为我的创造。”或许这样的宗教观缺少了制约罪行、引人向善的作用,但当一个宗教考虑到作用问题时,它就已经不纯粹了。——而我眼中的基督教正是如此。人们以自己的意愿订立下一系列的条款,要求其他人去遵循;而为了保证条款被严格遵守,他们又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出一个自相矛盾的神明,他博爱仁慈,却又暴戾残酷;他至高无上,却又斤斤计较;他赋予人们以各种天性,却又要求人们克己禁欲……
      这一切的磨难和为了避免磨难而自我克制,在我看来不过是人们的臆想和自虐。基督教和儒家学派一样,它们的存在是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谁不想要一个人人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如果以人的角度来看,那些使人们在地狱里煎熬的罪行似乎的确是“错”的;但站在人类以外的立场上,没有什么是对,也没有什么是错。
      若是贪吃就尽管吃吧,上帝才没闲工夫管这些呢。
      
  •     注目先:中二气息有,小清新有。
      
      我对“经典”总有一种畏惧感,特别是看到序言中所言“博大精深,汪洋恣肆”就更害怕了,而且在没有信仰只依靠理性的情况下果然读到炼狱篇后几首就读不下去了,这使本人更加汗颜无地自容。
      但是这丝毫没动摇我对这作品的看法:简直就是中二病全开嘛,妄想了大量世界观,随意决定了大量人物的前程(虽然我不反对给那群家伙来点惩罚),还把自己得不到手的美女和大量后宫在脑内补完了,我要是基督教的开发商耶稣基督一定一定把这个同人封了,别以为你事事让着我我就看好你,说这是旧时代的最后一首诗一点也不为过。
      而新时代的第一首的原因大概也就是它是除了《圣经·雅歌》之后第二个歌颂爱情的诗篇,虽然不得不藏着掖着。更重要的一点,虽然是中二病,但是这也是人性的体现,虽然是比《圣经·启示录》更离谱的设定,但也是个性的发散(完蛋了高考阅读写多的后果),简而言之就是还是有所谓“文艺复兴的光芒”的。
      说起来但丁应用典故颇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名著稀少的原因吧,除非你有路遥的才华,否则就先“腹有诗书”再来“气自华”吧。
  •     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特别是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丶这本书写了地狱、天堂和净界的情况、写出了人应有的报应和归宿,真实的写出了灵魂的游荡。 丶隐
  •     一个感伤的诗人,对地狱的绝望抱有牧歌式的欣赏,以此完成人间无法实现的报复,仇恨何其深大。炼狱遥遥提供可救赎的希望,亦不过走兽蓄养之。天堂的讴歌竭尽能事,没有一丝人间烟火,而是否值得留恋,正亦非常可疑,谵妄更有甚于前者。
      
      惊诧于译本(黄文捷译;花城出版社)之粗劣而示人毫无愧怍;前言不搭后语,句意断而不属,诗文之美荡然无所有,如此无味的文本后面竟然有着如此貌似详尽的注释,本末倒置亦可称极矣。
  •     让无聊的我来从《神曲》之《地狱篇》分析下但丁同学的心理吧。
      
      首先,这家伙非常之自恋。他坚信自己拥有高人一等的道德品质,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对的,坚信自己在文学上的伟大才华一定会被后人认可,甚至把自己和荷马、维吉尔、奥维德、贺拉斯等并列。其实还有一点明显的证据:这文不但是第一人称,而且这个第一人称的“我”就是但丁自己。现在起点网上虽然有一堆 YY种马文,但很少WSN会让YY小说的主人公直接是第一人称的自己吧(不是虚构人物)……但丁你如果在现代早就被嘲讽而死了……
      
      其次,这家伙眼中的世界黑白分明,他的感情很极端,恨的人会非常恨。并且,他毫不掩饰这种极端的感情,直接把他的仇人全部打入地狱受酷刑。
      
      再次,他有强烈的道德洁癖。的确,他个人在道德上应该没什么问题(除了精神出轨),但他眼睛里揉不得沙子,非要强迫别人都和他一样道德洁癖,凡是达不到严格道德要求的在他看来都有罪。所以,即使是他的恩师,他也毫不留情把其打入地狱受苦刑,仅仅因为他的老师不信仰上帝。所以,我感觉,但丁在现实中应该是受人尊敬,但没有多少人会喜欢的,因为他严格律己,却不能宽以待人。他唯一非常喜欢的人貌似只有纯洁无瑕的Beatrice了。问题是他根本不了解B 的真人,一切只是他距离产生美的YY。
      
      而且,这家伙有明显的女性崇拜倾向。搭救他的可是三位圣女呀,包括圣母玛利亚,以及他的梦中情人Beatrice。(居然是美女救英雄,囧)大约他受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女性观影响颇大。另外,他幼年丧母,可能会有一些影响?
      
      另外,但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我觉得他热爱到了有点不理智甚至“地方保护主义”(?)的地步……比如凯撒明明就是个异教徒嘛,杀了那么多人,却被安排在候判所里享福,而为了民主而刺杀他的两个勇士却被打入地狱的最底层,被撒旦咬着……我估计奥德修斯这么倒霉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他是攻打特洛伊的人,谁叫意大利的始祖是个特洛伊人呢?(不过这种强烈的爱故乡情结,可能在那时比较普遍?地狱里不少幽魂虽处在酷刑之中,还对故乡念念不忘,忙着向但丁打听情况。)
      
      然后,这家伙很禁欲,强调精神,蔑视肉体,并且把这当成真理,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这样。他能一辈子爱着B,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种柏拉图就是他的追求。如果他真娶到了B,恐怕就不会有《新生》和《神曲》了,但他也许会另外塑造一尊女神像来供自己膜拜。
      
      还有,他应该很渴望有一位拥有兄长、父亲、师长的形象的人,对他有无微不至的关爱(保护他、安慰他、教导他)。维吉尔是他在《神曲》中按这个要求塑造的,但丁在维吉尔面前时常露出娇羞(?)、软弱可怜等种种情状。(话说作为腐女我真的很想把他们CP了)但丁的父亲对他非常不好,想获得父爱的补偿,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般来说,越缺乏什么,就会越着重书写什么。我个人的感觉是,但丁在当时一定很缺乏精神上的知音,也一定没有惩罚自己的仇人的希望。他深觉人生短暂、留下的时间不多,因此穷尽心力为自己营造一个永恒的梦幻。
      
      可怜的孩子啊……
      
      当然,但丁同学还有一个很突出的心理特质:富于幻想。说实话,他的某些想象力真的蛮强大的,仅是地狱、炼狱、天堂的各层体系就庞大得令人叹为观止了,地狱里不同种类的罪人的刑法设计得也颇为巧妙。这种大手笔大构架,搁在现在怎么也能算是架空小说里背景设定控那一种了。说但丁同学不沉溺于幻想,那是骗人的。
      
      唉,人间的世事,要多么令他失望,才会逼着他在晚年写下这么一部全是幻想的皇皇巨著呢?他早年写的《新生》《飨宴》《论俗语》《论帝制》可都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啊。
  •     读过好几个人翻译的,我觉得《神曲》翻译的最好的那本应该是,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朱维基,翻译的那版。
      
      现在我还珍藏此书。
      
      保留了很多原文的同时,加以很多的注解。 在原文中
      
      提到了好几本名著比如《湖上的兰塞洛特》《依尼特》
      
      以及大诗人浮吉尓为什么会在地狱而不是天堂的原因,
      
      等等诸如此类的,在后译中都没有写到。
      
      
  •   18 我也看过这句话。 28 ....我...做错了什么吗...(⊙_⊙) 33 同脑补...我边看艋舺边脑补...
  •   - -~~~~~唉
  •   30岁你就能读懂了,十几岁的时候读着味如嚼蜡。30岁之后觉得字字珠玑。理解伟大的文学作品需要阅历呀
  •   其实上帝只不过是想看马戏团的表演。
  •   谁也不知道上帝怎么想,也不知道上帝会不会 “想” 。
  •   还不如直接怀疑上帝的真实性,这样多简单~
    话说你最近在研究神学么?
  •   我在读时也深深痛苦的感到你说的问题 而且我觉得 如果出发点是超验的 目的是先启的 那么人类还有存在并奋斗的必要么 只是为了做上帝的忠奴?
  •   @ Adrift
      
    我相信世界是有一个创造者的,但我不确定是不是像人们所说的“上帝”。
    没有,只是和基督徒朋友聊了聊。
  •   @懒风
    都说濒死的时候,人们会产生一种洞悉世间一切奥秘的感觉。
    也许只有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知晓这些问题吧。
  •   @ Cat❤Lover
    唯物论来讲,万物皆有起源,很科学,唯心论者事物由心生又怎么讲。信徒如果是唯心论者。科学的信徒岂不也是将科学臆想出来并信仰的一群人么。不过这个臆想比较高明罢了。
  •   @ Cat❤Lover
    呵呵,你好像在科学与信仰之间摇摆不定的样子。因为你不确定到底该寄托给谁。言辞冒昧敬请见谅~
  •   不要被唯物论拖进洞里了。
    你说的没错,不过寄托也没那么重要。不过是闲暇时候的自娱罢了。不管怎么想,太阳照常升起。
  •   看来呢,漂泊着找不到根的孩子仿佛已经习惯了~
  •   没什么不好+1
  •   我觉得但丁好像基督教高端黑一样,不过耶稣之前的名人竟然都有罪实在很233
  •   @七曜
    表面上并没有黑的样子,实际上是腹黑wwwww
  •   “我不爽的人统统下地狱吧”
    啊如何脑补是妹子的话倒是很病娇萌
  •   那他老师也下地狱了......还表面上很尊敬的样子?冷汗直冒......
  •   那个不是忍痛【重音】让他下地狱吗(´・ω・`)
  •   ......我太善良了。
  •   LZ写的太好啦。
  •   有意思,(*^__^*)
  •   上海译文的是最差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