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韩邦庆 页数:652 字数:4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我国清末一部以妓院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它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二人从农村来到上海,为生活所迫,终至堕落的故事为主线,以上海妓院为中心,旁及官、商各界,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遭遇不同、性格各异的妓女、老鸨、嫖客、仆役形象;其穿插藏闪的艺术结构、平淡自然的白描写法,历来为人所称道。书中人物对话全用苏州方言,生动活泼,开创了方言小说的先河。
作者简介
韩邦庆(1856~1894) 曾用名寄,字子云,别署太仙、大一山人、花也怜侬、三庆。江苏华亭人(一说松江,均今属上海)。 清光绪年间考中秀才,被地方推选入国子监读书。有文才,却屡试不第。曾在河南地区担任过地方官员的幕僚,后迁居上海。因嗜好鸦片烟,致使家道中落。担任过《申报》撰述,偶尔也为报纸撰写论说,与《申报》主笔钱昕伯、何桂笙等时相唱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初,自办《海上奇书》杂志,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由上海点石斋石印,为图文并茂的早期文学杂志。该刊内容大部为韩邦庆个人的作品,如自撰的文言小说和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长篇连载,也录有前人的笔记小说,开创了报刊连载长篇章回小说,且每回自成起讫的先例。该刊出版了十五期,未及一年即停办。著有长篇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鲁迅评称:“记载如实,绝少夸张”,“书中人物,亦多实有”。 1892年,他开办了中国第一份小说期刊《海上奇书》,并在此书上连载了他的小说《海上花列传》。而他在《海上花列传》成书出版后不久便病逝,年仅三十九岁。
书籍目录
题识例言第一回 赵朴斋咸瓜街访舅 洪善卿聚秀堂做媒第二回 小伙子装烟空一笑 清倌人吃酒枉相讥第三回 议芳名小妹附招牌 拘俗礼细崽翻首座第四回 看面情代疱当买办 丢眼色吃醋是包荒第五回 垫空当快手结新欢 包住宅调头瞒旧好第六回 养囡鱼戏言徵善教 管老鸨奇事反常情第七回 恶圈套罩住迷魂阵 美姻缘填成薄命坑第八回 蓄深心动留红线盒 逞利口谢却七香车第九回 沈小红拳翻张蕙贞 黄翠凤舌战罗子富 第十回 理新妆讨人严训导 还旧债请客钝机锋第十一回 乱撞钟比舍受虚惊 齐举案联襟承厚待第十二回 背冤家拜烦和事老 装鬼戏催转踏谣娘第十三回 挨城门陆秀宝开宝 抬轿子周少和碰和第十四回 单拆单单嫖明受侮 合上合合赌暗通谋第十五回 屠明珠出局公和里 李实夫开灯花雨楼第十六回 种果毒大户榻便宜 打花和小娘陪消遣第十七回 别有心肠私讥老母 将何面目重责贤甥第十八回 添夹袄厚谊即深情 补双台阜财能解愠第十九回 错会深心两情浃洽 强扶弱体一病缠绵 第二十回 提心事对镜出谵言 动情魔同衾惊噩梦 第二十一回 问失物瞒客诈求签 限归期怕妻偷摆酒 第二十二回 借洋钱赎身初定议 买物事赌嘴早伤和 第二十三回 外甥女听未背后言 家主婆出尽当场丑 第二十四回 只怕招冤同行相护 自甘落魄失路谁悲 第二十五回 翻前事抢白更多情 约后期落红谁解语 第二十六回 真本事耳际夜闻声 假好人眉间春动色 第二十七回 搅欢场醉汉吐空喉 证孽冤淫娼烧炙手 第二十八回 局赌露风巡丁登屋 乡亲削色嫖客拉车 第二十九回 间壁邻居寻兄结伴 过房亲眷挈妹同游 第三十回 新住家客栈用相帮 老司务茶楼谈不肖 第三十一回 长辈埋冤亲情断绝 方家贻笑臭味差池 第三十二回 诸金花效法受皮鞭 周双玉定情遗手帕 第三十三回 高亚白填词狂掷地 王莲生醉酒怒冲天 第三十四回 沥真诚淫凶甘伏罪 惊实信仇怨激成亲 第三十五回 落烟花疗贫无上策 煞风景善病有同情 第三十六回 绝世奇情打成嘉耦 回天神力仰仗良医 第三十七回 惨受刑高足枉投师 强借债阔毛私狎妓 第三十八回 史公馆痴心成好事 山家园雅集庆良辰 第三十九回 造浮屠酒筹飞水阁 羡陬喁渔艇斗湖塘 第四十回 纵玩赏七夕鹊填桥 善俳谐一言雕贯箭 ……跋附录 太仙漫稿《海上花列传》作者作品资料《海上花列传》方言简释整理后记
章节摘录
第 一 回 赵朴斋咸瓜街访舅 洪善卿聚秀堂做媒 按:此一大说部书,系花也怜侬所著,名曰《海上花列传》。只因海上 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凡冶游子弟倾覆流离于狎邪者,不知凡几 。虽有父兄,禁之不可;虽有师友,谏之不从。此岂其冥顽不灵哉,独不得 一过来人为之现身说法耳。方其目挑心许,百样绸缪,当局者津津乎若有味 焉;一经描摹出来,便觉令人欲呕,其有不爽然若失,废然自返者乎?花也 怜侬具菩提心,运广长舌,写照传神,属辞比事,点缀渲染,跃跃如生,却 绝无半个淫亵秽污字样,盖总不离警觉提撕之旨云。苟阅者按迹寻踪,心通 其意,见当前之媚于西子,即可知背后之泼于夜叉;见今日之密于糟糠,即 可卜他年之毒于蛇蝎:也算得是欲觉晨钟,发人深省者矣。此《海上花列传 》之所以作也。 看官,你道这花也怜侬究是何等样人?原来古槐安国之北,有黑甜乡, 其主者日趾离氏,尝仕为天禄大夫,晋封醴泉郡公,乃流寓于众香国之温柔 乡,而自号花也怜侬云。所以花也怜侬实是黑甜乡主人,日日在梦中过活, 自己偏不信是梦,只当真的,作起书来。及至捏造了这一部梦中之书,然后 唤醒了那一场书中之梦。看官啊,你不要只在那里做梦,且看看这书倒也无 啥。 这书即从花也怜侬一梦而起。也不知花也怜侬如何到了梦中,只觉得自 己身子飘飘荡荡,把握不定,好似云催雾赶的滚了去。举首一望,已不在本 原之地了,前后左右,寻不出一条道路,竟是一火片浩淼苍茫、无边无际的 花海。 看官须知道“花海”二字,不是杜撰的,只因这海本来没有什么水,只 有无数花朵,连枝带叶,漂在海面上,又平匀,又绵软,浑如绣茵锦厨一般 ,竟把海水都盖住了。 花也怜侬只见花,不见水,喜得手舞足蹈起来,并不去理会这海的阔若 干顷,深若干寻,还当在平地上似的,踯躅留连,不忍舍去。不料那花虽然 枝叶扶疏,却都是没有根蒂的,花底下即是海水,被海水冲激起来,那花也 只得随波逐流,听其所止。若不是遇着了蝶浪蜂狂,莺欺燕妒,就为那蚱蜢 、蜣螂、虾蟆、蝼蚁之属,一味的披猖折辱,狼籍蹂躏。惟夭如桃,袱如李 ,富贵如牡丹,犹能砥柱中流,为群芳吐气;至于菊之秀逸,梅之孤高,兰 之空山自芳,莲之出水不染,那里禁得起一些委屈,早已沉沦汩没于其间。 花也怜侬见此光景,辄有所感,又不禁怆然悲之。这一喜一悲也不打紧 ,只反害了自己,更觉得心慌意乱,目眩神摇;又被罡风一吹,身子越发乱 撞乱磕的,登时闯空了一脚,便从那花缝里陷溺下去,竟跌在花海中了。 花也怜侬大叫一声,待要挣扎,早已一落千丈,直坠至地。却正坠在一 处,睁眼看时,乃是上海地面,华洋交界的陆家石桥。花也怜侬揉揉眼睛, 立定了脚跟,方记得今日是二月十二日。大清早起,从家里出门,走了错路 ,混入花海里面,翻了一个筋斗,幸亏这一跌倒跌醒了。回想适才多少情事 ,历历在目,自觉好笑道:“竟做了一场大梦。”叹息怪诧了一回。 看官,你道这花也怜侬究竟醒了不曾?请各位猜一猜这哑谜儿如何。但 在花也怜侬自己以为是醒的了,想要回家里去,不知从那一头走,模模糊糊 踅下桥来。刚至桥堍,突然有一个后生,穿着月白竹布箭衣,金酱宁绸马褂 ,从桥下直冲上来。花也怜侬让避不及,对面一撞,那后生扑涟地跌了一交 ,跌得满身淋漓的泥浆水。那后生一骨碌爬起来,拉住花也怜侬乱嚷乱骂, 花也怜侬向他分说,也不听见。当时有青布号衣中国巡捕过来查问。后生道 :“我叫赵朴斋,要到成瓜街浪去,陆里晓得个冒失鬼,奔得来跌我一交。 耐看我马褂浪烂泥,要俚赔个畹!” 花也怜侬正要回言,只见巡捕道:“耐自家也勿小心畹,放俚去罢。” 赵朴斋还咕哝了两句,没奈何放开手,眼睁睁地看着花也怜侬扬长自去。看 的人挤满了路口,有说的,有笑的。赵朴斋抖抖衣襟,发极道:“教我那价 去见我娘舅嗄?”巡捕也笑起来,道:“耐去茶馆里拿手巾来揩揩哩。” 一句提醒了赵朴斋,即在桥堍近水台茶馆占着个靠街的座儿,脱下马褂 。等到堂倌舀面水来,朴斋绞把手巾,细细的擦那马褂,擦得没一些痕迹, 方才穿上。呷一口茶,会帐起身,径至咸瓜街中市,寻见永昌参店招牌,踱 进石库门,高声问“洪善卿先生”。有小伙计答应,邀进客堂,问明姓字, 忙去通报。 不多时,洪善卿匆匆出来。赵朴斋虽也久别,见他削骨脸,爆眼睛,却 还认得,趋步上前,口称“娘舅”,行下礼去。洪善卿还礼不迭,请起上坐 ,随问:“令堂阿好?阿曾一淘来?寓来哚陆里?”朴斋道:“小寓宝善街悦 来客栈。无姆勿曾来,说搭娘舅请安。” 说着,小伙计送上烟茶二事。洪善卿问及来意,朴斋道:“也无啥事干 ,要想寻点生意来做做。”善卿道:“近来上海滩浪,倒也勿好做啥生意哩 。”朴斋道:“为仔无姆说,人末一年大一年哉,来哚屋里做啥哩?还是出 来做做生意罢。”善卿道:“说也勿差。耐今年十几岁?”朴斋说:“十七 。”善卿道:“耐还有个令妹,也好几年勿见哉,比耐小几岁?阿曾受茶?” 朴斋说:“勿曾。今年也十五岁哉。”善卿道:“屋里还有啥人?”朴斋道 :“不过三个人,用个娘姨。”善卿道:“人淘少,开消总也有限。”朴斋 道:“比仔从前省得多哉。” 说话时,只听得天然几上自鸣钟连敲了十二下,善卿即留朴斋便饭,叫 小伙计来说了。须臾,搬上四盘两碗,还有一壶酒,甥舅两人对坐同饮,絮 语些近年景况,闲谈些乡下情形。善卿又道:“耐一干仔住来哚客栈里,无 拨照应畹。”朴斋道:“有个米行里朋友,叫张小村,也到上海来寻生意, 一淘住来哚。”善卿道:“故也罢哉。”吃过了饭,揩面漱口。善卿将水烟 筒授与朴斋,道:“耐坐一歇,等我干出点小事体,搭耐一淘北头去。”朴 斋唯唯听命。善卿仍匆匆的进去了。 P1-4
媒体关注与评论
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丛书奖和三等然。本丛书的整理,力求选取最好的版本作为底本,加以准确的标点和必要的校勘,保留原书的序跋,并视具体情况,选择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作为附录,因此它不但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可以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古代小说的精良读本,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
编辑推荐
书中人物对话全用苏州方言,生动活泼,开创了方言小说的先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