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6-9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本社 页数:96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宋代文学史(上下)》为“中国文学通史系列”的其中一册,阐述了我国宋代文学的基本面貌,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文学史是文学研究整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建国以来,由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集体编写和专家个人编写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各有特色,其中有些著作还发生过较大影响。但目前尚缺少一部论述较为详尽的多卷本文学史著作。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按照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安排,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组织有关单位和有关专家编写十四册的《中国文学通史》,以期作为文学研究工作、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以及其他文化工作中的参考用书。 按照长期以来文学史研究的实际情况,为了有利于编写者发挥专长,同时考虑到读者的方便,按时代分为十种十四册,计为《先秦文学史》、《秦汉文学史》、《魏晋文学史》、《南北朝文学史入》《唐代文学史》(上、下)、《宋代文学史》(上、下)、《元代文学史》、《明代文学史》(上、下).《清代文学史》(上、下)、《近代文学史》。各册自成起迄而互作适当照应,合则为文学通史,分则为断代文学史. 本书编写的总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我国古近代文学的基本面貌,要求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因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限于主客观的种种条件,实际的工作必然和上述要求有所距离,书中的不当以至错误必然不可避免,敬希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下面是对编写工作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说明。 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总纂,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协作编纂。 二、各册的编写方式不取一致,采用主编或编著者负责制。 三、设立编纂委员会,负责协调各册的编写工作及组织质量审定的工作。编纂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委员,负责处理有关工作。 四、编纂委员会聘请各协作单位的著名专家三人担任全书的顾问。 五、各册的编写服从于统一的全书编写方针,但各册的内容、体例均相对独立。各册之间的分工、衔接以及内容中必要的互见都经过讨论、协商。 六、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各种原因,中仅对少量用汉语写成的少数民族古典文学作家、作品作了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目前正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出版后互参互补。待将来条件成熟又有机会作较大的修订,自当酌增这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孙望,教授。江苏常熟人。193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国文系。曾任金陵大学副教授。194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历任金陵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中国作协江苏分会第一、二届副主席,江苏省高等学校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编著有《元次山年谱》、《蜗叟杂稿》、《全唐诗补逸》等。
书籍目录
上册 编写说明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宋代文学的承先启后 第三节 辽金文学 第二章 北宋前期文学概述 第三章 柳开、王禹傅和宋初其他作家 第一节 柳开 王禹傅 第二节 惠崇 魏野 林逋 第三节 西昆体诗人 第四章 苏舜钦、梅尧臣和前期其他作家 第一节 穆修 石介 范仲淹 第二节 苏舜钦 第三节 梅尧臣 第五章 柳永 第一节 柳永的生平 第二节 柳永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晏殊 第一节 晏殊的生平 第二节 晏殊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晏殊词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欧阳修(上) 第一节 欧阳修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欧阳修的文 第八章 欧阳修(下) 第一节 欧阳修的诗 第二节 欧阳修的词 第三节 欧阳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九章 张先 第一节 张先的生平 第二节 张先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张先词的艺术特色 第十章 北宋后期文学概述__ 第十一章 苏洵 曾巩司马光 第一节 苏洵 第二节 曾巩 第三节 司马光 第十二章 王安石 第一节 王安石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王安石的散文 第三节 王安石的诗词 第四节 王令 第十三章 苏轼(上)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 第二节 苏轼的思想与著述 第三节 苏轼的诗 第十四章 苏轼(下) 第一节 苏轼的文 第二节 苏轼的词 第三节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十五章 苏辙与苏门弟子 第一节 苏辙 第二节 晁补之 第三节 张耒 第四节 李腐 第十六章 晏几道 第一节 晏几道的生平 第二节 晏几道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晏几道词的艺术特色 第十七章 秦观 第一节 秦观的生平 第二节 秦观的词 第三节 秦观的诗文 第十八章 贺铸 第一节 贺铸的生平 第二节 贺铸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贺铸词的艺术成就 第十九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上) 第一节 黄庭坚的生平 第二节 黄庭坚的著述和诗论 第三节 黄庭坚的诗 第四节 黄庭坚的词 第二十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下) 第一节 陈师道 第二节 陈与义 第二十一章 北宋后期其他诗人 第一节 韩驹 徐俯 潘大临 三洪 第二节 夏倪、二谢、晁冲之及其他诗人 第三节 吕本中 第二十二章 北宋后期其他词人 第一节 万俟咏 田为 曹组 第二节 陈克 周紫芝 第三节 叶梦得 第二十三章 周邦彦 第一节 周邦彦的生平 第二节 周邦彦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四节 周邦彦的诗文 第二十四章 李清照 第一节 李清照的生平 第二节 李清照的诗文 第三节 李清照的词 第四节 李清照的词学批评 第二十五章 辽代文学 第一节 前期文学__ 第二节 中后期文学 第三节 杰出的契丹女作家 第四节 馀论 下册 第一章 南宋前期文学概述 第二章 南宋前期词人(上) 第一节 岳飞和“四名臣”词 第二节 朱敦儒 第三节 向子诓 扬无咎 第三章 南宋前期词人(下) 第一节 张元斡 第二节 张孝祥 第三节 袁去华 韩元吉 第四章 曾几和南宋前期其他诗人 第一节 曾几 第二节 汪藻 王庭珪 第三节 邓肃 刘子晕 第四节 洪皓 朱弁 曹勋 第五章 范成大 第一节 范成大的生平 第二节 范成大的诗 第三节 范成大的其他作品 第六章 杨万里 第一节 杨万里的生平 第二节 杨万里的诗 第三节 杨万里的其他作品 第七章 陆游(上)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 第二节 陆游诗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陆游诗的艺术成就 第八章 陆游(下) 第一节 陆游的词 第二节 陆游的其他作品 第三节 陆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九章 辛弃疾(上)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第十章 辛弃疾(下) 第一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 辛弃疾的诗文 第三节 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十一章 陈亮刘过 第一节 陈亮 第二节 刘过 第十二章 朱熹叶适洪迈 第一节 朱熹 第二节 叶适 第三节 洪迈 第十三章 南宋后期文学概述 第十四章 南宋后期诗人 第一节 永嘉四灵 第二节 江湖派诗人 第十五章 姜夔 第一节 姜夔的生平 第二节 姜夔的词 第三节 姜夔的诗和诗论 第十六章 吴文英 第一节 吴文英的生平 第二节 吴文英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吴文英词的艺术特色 第十七章 南宋后期其他词人(上) 第一节 史达祖 第二节 高观国 第三节 卢祖皋 第十八章 南宋后期其他词人(下) 第一节 刘克庄 第二节 戴复古 第三节 陈人杰 第十九章 宋末诗人(上) 第一节 文天祥 第二节 谢翱 第二十章 宋末诗人(下) 第一节 林景熙 第二节 汪元量 第三节 谢枋得 第四节 郑思肖 第二十一章 宋末词人(上) 第一节 周密 第二节 陈允平 第二十二章 宋末词人(中) 第一节 王沂孙 第二节 张炎 第二十三章 宋末词人(下) 第一节 刘辰翁 第二节 蒋捷 第二十四章 宋代诗话、词话与《沧浪诗话》 第一节 宋代的诗话 第二节 宋代的词话 第三节 严羽与《沧浪诗话》 第二十五章 话本 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 第二节 小说家的话本 第三节 讲史家的话本 第二十六章 讲唱文学和歌舞、戏曲 第一节 鼓子词与赚词 第二节 大曲与转踏 第三节 杂剧与南戏 第二十七章 金代文学(上) 第一节 前期文学 第二节 中期文学 第二十八章 金代文学(下) 第一节 后期文学 第二节 女真族语文学 第二十九章 元好问 第一节 元好问的生平 第二节 元好问的作品 第三节 元好问的诗论 第三十章 董解元《西厢记》 第一节 崔、张故事的演变 第二节 董西厢的产生 第三节 董西厢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董西厢的艺术特色 后记
编辑推荐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宋代文学承先启后,又具有鲜明的独特风貌,无论就其总体成就还是各体文学的实绩而言,都足以与唐代文学后先辉映。《宋代文学史(上下)》可作为文学研究工作、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以及其他文化工作中的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