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

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墨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内容推荐                                相较《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记录口述历史:社会科学家的实践指南》、《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口述史研究方法》等论著,该书稿偏重于方法指导,更像一部口述历史的工具书,指导读者“可以这样做”。

书籍目录

一有关口述历史的基本问题/1 1.什么是口述历史?/1 2.口述历史有什么用?/8 3.口述历史的分类与形式/15 4.如何做口述历史?/20 5.口述历史是否可信?/24 二 口述历史的常规模式:生平讲述/29 1.生平讲述的意义和价值/29 2.个人生平的常规提问/34 3.个人生平的特别提问/41 4.生平讲述与个人传记/46 三行业人口述历史/52 1.关于行业人口述历史/52 2.行业人口述历史的策划与实施/55 3.领导干部口述历史/63 4.行业人口述历史专题/69 5.谁来做行业人口述历史/71 四社区居民口述历史/72 1.社区居民口述历史的意义/72 2.社区居民口述历史的策划与实施/75 3.社区居民口述历史专题/80 4.谁来做社区居民口述历史/85 五专题型口述历史/87 1.重大历史事件口述历史/87 2.突发性事件口述历史/93 3.案例:杰出艺术家口述历史/98 4.案例:体育精英人物口述历史/103 六 家族人口述历史/111 1.家族史:《族谱》与《家庭档案》/111 2.家族人口述历史/115 3.夫妻关系口述历史/121 4.家庭教育口述历史/127 5.家庭口述历史专题/135 七 学校师生口述历史/140 1.大、中、小学生口述历史/141 2.小学生作业:采访父母及家人/143 3.中学生作业:家族、邻里及社区采访/146 4.大学生作业:地域采访与专业采访/153 5.学生作为受访人/157 6.学校老师口述历史/160 7.校史、校史馆与口述历史/162 八怎样做好采访人/165 1.采访人的知识素养/165 2.采访人的执行能力/169 3.采访人的培训与考选/173 4.采访人的分级与“段位”/178 九了解你的受访人/182 1.主动过头的受访人/182 2.主动性严重不足的受访人/188 3.身心损伤的受访人/191 十如何准备口述历史采访/195 1.选题计划、立项与组队/195 2.资料准备与信息分享/202 3.选择受访人及采访分工/204 4.联络与预访/206 5.预访的目的与意义/209 6.预访程序及内容/211 7.预访中遭遇的若干问题/215 8.写出详细的采访提纲/219 9.采访提纲的基本模式/222 十一正式采访及其相关问题/230 1.与采访有关的问题/230 2.采访人的工作状态/239 3.对话:提问方式及艺术/243 4.休息、茶歇与“插播广告”/251 5.工作日志与采访手记/256 十二谎言问题:不真实信息的来源与对策/261 1.什么是谎言研究的真问题?/261 2.生理一心理机能性失误/263 3.个人一社会关联性失误/268 4.建议采取的若干对策/273 5.问题的另一面:谎言也有学术价值/278 十三实验性或研究性采访/282 1.集体采访与记忆激荡/283 2.补充采访或重复采访/284 3.叠加采访或交叉采访/286 4.分组研究及其他采访/288 十四收藏、整理、编辑与传播/294 1.口述历史档案收藏/294 2.原始抄本与编辑抄本/299 3.口述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305 十五 口述历史研究:路径与想法/310 1.口述历史与档案学/311 2.口述历史与历史学/316 3.口述历史与心理学/319 4.口述历史与语言学/326 5.口述历史与社会学/330 6.口述历史与传播学/335 7.口述历史与教育学/338 8.口述历史与未来学/341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346 后记/350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或许有人会想,既然生平讲述是由受访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还要口述历史采访人做什么?由于生平讲述需要求诸受访人的记忆,且与受访人的记忆能力、记忆方式、理解能力及理解问题的方式、表述能力及表述方式等有关,因而需要口述历史采访人做大量工作。采访人的工作,包括选择并联络受访人,准备采访的背景资料,向受访人说明工作目标、工作规范及具体工作程序,在联络及采访过程中不断刺激受访人的记忆,提出具体问题方式引导受访人的回忆和讲述,并以适当的提示或质疑帮助受访人辨析与甄别记忆的真伪虚实,直至完成采访后对受访人及采访过程进行必要的记录和说明,有些采访人还要担任录音整理、编辑和注释工作。由此可见,采访人在生平讲述采访中绝非可有可无。实际上,采访人是口述历史生平讲述的主导者及联合创制人。 传统史学的局限 历史学是人类最早建立的专门知识学科之一,已有成千上万年的积累。甚至在人类使用文字之前,人类就存在有意识地通过口传形式建立历史记忆。以文字形式记录和书写历史,也已经有数千年传统。人类史学已有丰富的精神遗产。 说到传统史学的局限,主要有下面几点。 其一,是过于倚赖书面历史文献,而轻视乃至蔑视鲜活的口述资料信息。人类早期的历史学著作,并无此类局限,大部分早期历史记载,都会征集大量的口述资料。随着文字记载的通行,历史文献的丰富,后代的史学家大多倾向于相信并采用书面历史文献,并建立历史学的传统常规。采信历史文献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历史学家对历史文献的迷信走向极端,几乎形成了文献崇拜,而将口述资料信息排斥在史学大门之外。口述历史发展之初,曾被严肃正经的史学家轻蔑和排斥,就是最好的例证。史学家排斥口述资料信息的理由,是因为口述资料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存在明显疑问,所以不予采纳;这理由听起来堂而皇之,想起来却有些可笑,因为历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正是要辨析史料真伪及价值。

编辑推荐

《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口述历史用人民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交还给了人民。它在展现过去的同时,也帮助人民自己动手建构自己的将来。 ——[英]保尔·汤普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有些旧,有点发霉,不过算了,还能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