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正逢时

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金毓嶂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正逢时话沧桑    由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金毓嶂先生口述,东城区档案局馆整理的《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一书即将付梓,嘱我为其作序,我欣然从命,却也有些惴惴不安。    欣然从命的理由是:我与毓嶂先生在崇文区共过事,同仁之谊,理当从命,此其一;其二,毓嶂先生比我年长不少,我以师友待之,自然愿为效劳。    惴惴不安,是因为毓嶂先生的家族殊为显赫,堪称“晚清第一家族”。其曾祖父奕譞为第一代醇亲王,其祖父载沣任过监国摄政王,其伯祖父载湉当过皇帝,年号光绪,其伯父溥仪也当过皇帝,年号宣统。一门之中出了两代皇帝,这样的家族在清代绝无仅有。为有这样显赫家族背景的毓嶂先生的口述家族史作序,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能不惴惴不安?    毓嶂先生在书中自述:“虽出生在清皇族后裔家庭,但我是生活在新社会,成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新人。”由此,我想到了用“生正逢时话沧桑”作为序言的题目。    “生正逢时”,是指在建设“人文北京”,将东城区打造成“文化强区”的今天,加强口述家族史的搜集和整理理之必然,而且,因其具有抢救性质必须抓紧。在这个意义上讲,  《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一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值得祝贺,也希望区档案部门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口述家族史是作者的亲历亲闻,生动活泼,可补正史之遗缺,可以丰富正史之细节,可读性强。例如,毓嶂先生在回忆他的祖父时写道:“他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信条。他晚年患病时,常请大夫来府中看病,看完病后,他严格遵守大夫指定的服药时间,等吃药时间到了,便叫身边的人,按照大夫的医嘱把他该吃的药按量倒掉一格到痰桶里,就算是自己吃过药了。”这样的生活细节外人难以道来。然而,限于作者的阅历与记忆误差,口述家族史也有自身的缺欠,这是应该引起编辑人员注意的。例如,本书关于对载沣葬礼的回忆,如能参阅常人春的《近世名人大出殡》中的《新形势下旧王爷的家葬——清末摄政王载沣的葬礼》一文,当会更加丰满。    “话沧桑”,是因为醇亲王家族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这个家族的跌宕起伏能够反映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走向。因此,《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一书可以跳出家史的局限去阅读,能够给人以联想和启迪。    第一代醇亲王步入政坛是协助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那时的清王朝已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奕譞自是无力回天,只能取悦慈禧太后以求自保。第二代醇亲王“奉遗命为监国摄政王入朝理政”时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此时的清王朝气数已尽,载沣焉能挽狂澜于即倒。    应该说载沣是明智的,顺应了历史潮流。毓嶂先生回忆他的祖父“清帝退位后,祖父在醇亲王府中过着平静的生活,安于现状,不留恋过去高官显贵的生活,不逆历史潮流而动。当端康太妃、他的嫡福晋瓜尔佳氏及许多前清旧臣从事复辟活动时,他置身事外,并未参与。日本人利用溥仪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他非常反对,并再三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不参与伪满洲国的公事,不到伪满洲国任职”。作为溥仪的生父能够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于民族大义上载沣可称凛凛一躯。    醇亲王家族更令人称道的是第一代醇亲王的《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儿孙祸也大。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儿孙祸也小。借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在没认识毓嶂先生之前我就知道这段格言,可见其在社会上流传之广。我想,这段格言不仅是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应该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净化社会风气的现实意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有奢。    是为序。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区长:牛青山    2012年8月

内容概要

《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记述了清末以来在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金毓嶂的祖辈、父辈、同辈和后辈生活的点滴细节;披露了许多正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爱新觉罗家族包括饮食起居在内的生活细节;详细记述了金毓嶂先生的人生经历。金毓嶂先生通过对生活中重点情节的回忆,反映了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成长过程和思想的转变过程,以及对于其家族历史人物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爱新觉罗家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和状态,反映了在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变迁、个人成长的历程、家族成员的聚散离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中有一百多张反映爱新觉罗家族的珍贵图片更是首次面世。

作者简介

金毓嶂,男,满族,1943年5月3日出生于北京,爱新觉罗家族的嫡系子孙,其曾祖父爱新觉罗•奕譞是清王朝第一代醇亲王,祖父爱新觉罗•载沣是清王朝第二代醇亲王、清末监国摄政王,大伯父爱新觉罗•溥仪是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父亲爱新觉罗•溥任是清末监国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的第四子。现任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原崇文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等职。

书籍目录

开篇的话/001 第一章我的家族/003 爱新觉罗家族世系简表/004 曾祖父奕譞/005 祖父载沣/009 大伯父溥仪/022 二伯父溥杰/028 我的父亲/057 我的母亲/068 第二章少小时光/077 我的名字/078 我的出生地/079 童年琐忆/085 学生时代/098 第三章青海工作/109 初到青海/110 地质工作的苦与乐/113 工作遇险/116 队友情深/119 第四章回到北京/123 第五章领导岗位/129 当选副区长/130 市民委工作/140 政协任职/146 第六章我的家庭生活/153 夫妻恩爱/154 女儿媛媛/159 猫咪黄黄/165 美食之乐/170 酷爱京剧/171 结束语/173 附录一奕譞年谱/174 附录二载沣年谱/200 受访人员名录/208 参考书目及资料名录/209 后记/210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自我出生之后,每隔一年,我的弟弟妹妹们相继出生。祖父按祖制为我们兄妹们取了大名,此外,祖父还给每个孩子取有小名:我叫“童哥”,大弟叫“孝哥”,小弟叫“绥哥”,大妹叫“寿格”,小妹叫“静格”。说起大妹的大名和小名,还有一段渊源。据说祖父在大妹出生前已经为她取好了大名,因为之前母亲已经生育了三个男孩(其中一个早天),以为这次也一定是男孩,所以起了“金毓岜”这个名字,出生后知道是女孩,才把“昆”改为了“琨”。大妹正月初三出生,祖父的生日是正月初五,大妹的生日与祖父的寿诞十分接近,她的小名便叫“寿格”。我们兄妹出生后,祖父专门为每个孩子定制了玉锁,玉锁上刻有各自的小名,比如,我的玉锁上刻有“童”字,大妹的锁上刻有“寿”字等,上面系有绳子,可以挂在脖子上,可惜这些玉锁在以后的岁月中都遗失了。我们兄妹的出生使祖父感到很欣慰,认为家族自此后继有人,对孩子们宠爱有加。 虽然当年我很小,只有几岁,但我幼小的心灵还清楚地记得祖父的疼爱。那时他住在北屋,贪玩的我中午常常在他的窗户外面推小车,跑来跑去,弄出很大声响,吵得他不能午睡。他很溺爱我,虽然感觉很吵闹,却并不觉得烦,也没有责罚我,只说:“小孩子嘛,是爱玩的,就让他玩吧。”于是由着我在他屋外吵歇。每天早晚,父母请安时都要把我抱到他的跟前,他都要抽出一段时间看我玩耍,虽然他腿脚不好,但有时抱我坐在他的膝上,和我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我并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只感受到眼前这个老人对我有着浓浓的爱意。 祖父住在花园的畅襟斋,他腿脚不好,行动不便,因此不常出门,接触社会不多,很少与外人交往,偶尔接待访客。因为腿脚不好,他老是坐着,不怎么下地,如果活动也是坐在轮椅里让伺候他的下人推着在王府花园里走一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或晒晒太阳。在花园里待的时间也不长,通常转一转就回屋了。身体好的时候,祖父每天在房中看书,常常坐在一个靠窗的木制的床上,中间有一个小桌。平常,在他跟前的多是伺候他的下人,这些人摄于王爷的威严,在他面前不敢多说话,更不用说与他议论时政、谈经论道了,只有家中儿孙绕膝于前、承欢膝下时方解老人生活的寂寞与沉闷。 当年,除了我们一家和没有出嫁的姑姑们,在醇亲王府居住的还有四姑、五姑等家人。大伯父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除祖父、我的父亲溥任、没有出嫁的六姑、七姑留居北京醇亲王府外,父亲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及其家人相继赴东北,或在伪满政府任职,或随伺大伯父溥仪左右。最早回到醇亲王府的是四姑和家人,1944年,四姑带着女儿赵丽瑛、儿子赵鼎昌及保姆从东北回到北京醇亲王府,先后住在醇亲王府大书房院、小书房院、海棠院等院落。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五姑及家人也从东北回到醇亲王府。临解放前,祖父让女儿们从王府的其他院落搬到王府花园和他一起居住。四姑、五姑先后住在王府花园的戏台院、益寿堂等处,这样,王府里除了我们一家和未出嫁的姑姑们,祖父还有其他几个女儿和外孙、外孙女承欢膝下,这些儿孙常常到畅襟斋给祖父请安,看望陪伴祖父,给祖父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后记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本书历时四年终于完成了。本书在编辑整理过程中除了我本人进行口述回忆外,还走访了很多知情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核对,几易其稿,经过了三次大调整和修改,并在出版之前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历史。    作为爱新觉罗家族后代,从载沣、载涛、溥仪、溥杰、溥任等长辈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爱新觉罗家族时时刻刻感受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感受着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温暖。我一直想出一本书,回顾醇亲王府一脉长辈们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表达我们对党和政府以及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深深感激,在原崇文区和区划调整之后的东城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此,衷心感谢区委、区政府对本书出版发行的关心、投入和支持;感谢我的老领导牛青山区长为本书作序;感谢北京市政协、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对本书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区档案局馆的领导胡家文、李静、常崴、张颖毅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他们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深入扎实的基础工作,使本书得以出版;感谢帮助我整理此书的区档案局馆的工作人员黄峰、赵岫岫、张金华,他们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感谢我的亲友和同事们,我的弟弟妹妹、赵丽瑛、金恒绩等人为本书提供了更多的资料,青海地质队工作的同事帮助补充回忆了很多青海工作的情况;感谢宋庆龄故居管理处和商务部绿化基地等单位,为拍摄照片提供了便利;感谢专家们对稿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感谢一切为本书提供资料、关心本书出版的各方人士!    虽然我力求通过本书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但由于我的记忆力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可能对一些情况的回忆不甚准确,存在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金毓嶂    2012年9月

编辑推荐

《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由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金毓嶂先生口述,东城区档案局馆整理。醇亲王家族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这个家族的跌宕起伏能够反映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走向,《生正逢时:清皇族后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可以跳出家史的局限去阅读,能够给人以联想和启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正逢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