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邱若宏 人民出版社 (2012-12出版) 作者:邱若宏
内容概要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是整个民主革命事业的重要方面,党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共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初步形成于建党后的20年代,成熟于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科技事业初创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各边区,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它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甚至是今天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提供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作者简介
邱若宏,1966年8月生,安徽岳西人,历史学博士,科学技术史博士后,现为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东实践研究中心主任,系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长期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领域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传播与启蒙——中国近代科学思潮研究》、《民国学案》等著作4部,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问题的早期认识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思潮 一、科学思潮的形成 二、科学思潮的主要內容 三、科学思潮的意义与局限 第二节 建党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观 一、早期中共党人的科学素养 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新科学观 三、对“社会科学”的确认 四、科学与宗教迷信 第三节 在“科玄论战”和大革命洪流中 一、评析“科玄论战” 二、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进一步阐释 第二章 中共领导下的科技事业在革命根据地初创 第一节 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创立 一、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医疗技术工作 二、其他苏区的医疗技术工作 三、红军卫生学校和卫生研究会的成立 四、苏区的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 第二节 军需工业技术的初步发展 一、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兵工生产技术 二、其他根据地的兵工生产技术 三、无线电通讯技术的运用 四、其他军需和民用工业技术 第三节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一、中央苏区的农业技术推广 二、其他苏区的农业科技工作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科技事业创立的原因与特点 一、创立的原因与条件 二、主要特点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与政策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观 一、思想来源 二、什么是科学 三、科学技术的功能与价值 四、科学与社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发展方针 一、为革命战争和边区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教育、生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方针 三、大众化的人民科学发展道路 四、各科技部门的协调合作与集中统一领导 五、重视基础、土洋并重与学术争鸣 第三节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人才政策 一、欢迎科技人才的基本方针 二、“团结、改造、使用”旧科技人才的政策 三、科技人才优待制度 四、科技奖励制度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实践活动 第一节 科技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 一、科技教育机构的创立及实践 二、科技团体的形成与发展 三、科学大众化运动 四、科学考察与资源调查活动 第二节 农业科技的试验与应用 一、方针政策与主要机构 二、兴修水利与农具改良 三、选育推广优良品种 四、防治病虫害 五、林业技术的实验和运用 六、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 第三节 工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 一、轻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 二、日用化工技术的发展 三、重工业技术的进步 第四节 军工科技的创造与提高 一、陕甘宁边区的军工事业 二、晋察冀边区的军工生产 三、其他边区的军工技术 第五节 医药卫生科技的提升与发展 一、卫生防疫运动与医药卫生知识传播 二、医疗卫生技术的应用与提高 三、中西药物的研究与试制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科技事业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解放区的科技政策与科技组织 一、科技政策 二、科技组织 第二节 解放区的农业科技工作 一、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及部署 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三、农业科技工作的成就 第三节 解放区的工业科技工作 一、西北、华北、华东解放区的工业科技工作 二、东北解放区的工业科技工作 第四节 解放区的军工科技事业 一、西北及华北解放区军工科技的发展 二、山东解放区军工科技的创新 三、东北解放区军工科技的进步 第五节 解放区的医药卫生科技事业 一、西北和华北解放区的医药卫生科技事业 二、东北解放区的医药卫生科技事业 三、山东解放区的医药卫生科技事业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下科技事业的特点、意义与基本经验 第一节 科技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领导,各部门通力合作 二、科学技术与革命战争、生产实践密切结合 三、因陋就简,土洋结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四、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信任和优待科技人员 五、由临时性、军事性逐渐走向规范性和系统性 六、与变革生产关系、进行社会改造密切结合 第二节 科技事业创建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中国化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二、为打破封锁、赢得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三、为改善根据地面貌、赢得人民群众拥护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四、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人才基础 五、为后世留下了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勇攀高峰的宝贵精神遗产 第三节 科技事业创建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巨大功能与价值 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适应社会需要 三、必须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四、必须切实做到科技、教育、生产三位一体 五、必须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结合 附 录 一、革命根据地科技英才录 二、中共领导科技事业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东北战场的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区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力投入到生产恢复和重建运动中去。在沈阳化工厂,技术人员和留厂职工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仅用1个多月的修复,就使烧碱、盐酸、漂白粉3个车间复工了。技术人员还依靠自己力量,“自行设计、制造、安装了当时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柏克曼漂白粉塔”,代替了日本人留下的落后装置“室式法”,从而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在葫芦岛硫酸厂,接管干部、科技人员和广大工人为了尽快复工,硬是在铁路还没有修复、火车头开不进来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出动,将库存的不能直接人炉的大型硫铁矿装上火车皮,日夜不停地用人工推到9公里以外的锦西水泥厂去破碎,然后再推回来,从而解决了复工生产的原料问题。 根据地和解放区科技战线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李光、吴运铎是其中的两位典型代表。李光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曾先后就读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并曾在美、日两国技术部门任职。1940年,他来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边区政府工程处任技术指导,为根据地的科技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不计个人安危,在简陋条件下开展科学试验。“做蓄电池因用氧化铝曾一度中毒,一年多未愈,现仍不能走远路。”但不久他又带病去采掘矿产,“不顾一切,爬山过岭,足迹踏遍了七、八分区。”“他的劳动态度,一贯积极负责,善于以身作则。特点是最能吃苦耐劳,身体本不很好,但一切工作都能亲自下手,并耐心教练工人练习生等。”吴运铎于1938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修械所、兵工厂工作。当时军工生产的条件十分困难,吴运铎依靠简陋的设备研制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和发射架,接着又想方设法寻找火药原料的替代品,研制子弹。他将红头火柴的头刮下来,用酒精泡开,制成火药。不久酒精也没有了,他就用老烧酒蒸馏后代替酒精使用。由于这种火柴头爆炸力太强,他就用锅灶上的烟锅子掺在一起,配成合用的火药。后来红头火柴用量大,根据地又供应不上,吴运铎就从药店里买来雄黄和洋硝,混合配制,才解决了难题。制造弹头的材料在根据地更为缺乏,吴运铎就试着把铅熔化了注入模型,做成子弹头。但铅经不住高热,使用这种子弹,步枪有炸毁的危险。于是他又改用铜元,把它放在弹头钢模里压成空筒,做成尖头的子弹头,里面灌上铅,终于试验成功了。为了制造军工机床,吴运铎还组织大家利用旧钢轨和废钢铁,加工成各种简易机床,装备军工厂。在极端艰难困苦条件下,吴运铎先后发明、研制出多种地雷、手榴弹、火药和其他军工武器。他先后数次严重负伤,砸坏了左腿,炸断了4根手指,炸瞎了左眼,身上大大小小留下了无数伤疤,但他从不言苦。吴运铎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是一位真正把一切献给党的人。
编辑推荐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从建党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讲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是整个民主革命事业的重要方面,党的科技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共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初步形成于建党后的20年代,成熟于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科技事业初创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各边区,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是新中国科技事业创建和发展的基础,它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甚至是今天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提供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