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发生论稿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许霆  页数:381  字数:3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稿为国家社科规划办交给我社的后期资助项目。新诗发生史研究是新诗研究的重要话题。新诗发生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本著采用系统思维方法力求揭示新诗发生的规律。作者把新诗发生放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突出了急剧的社会变动、中西的文化碰撞和媒体的影响推动,认为新诗发生是中国诗歌的诗质、诗体和诗语的现代转型过程,诗人的翻译、创作和理论共同推动中国诗歌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书稿包括上下两篇加上余论和附录。上篇按照时间线索分期具体论述诗质、诗语和诗体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是全书内容的重点。下篇专题论述新诗发生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世纪诗论与新诗发生、白话运动与新诗发生、新诗脱胎旧体的过程、国外诗歌对新诗发生的影响等。“余论”立足百年新诗发展反思新诗发生,两个“附录”论百年现代诗体流变史和民间诗歌资源对于新诗的影响。

作者简介

  许霆,1951年9月生,江苏太仓人,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发生论”和省规划重点项目“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研究”,以及6项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研究。出版《十四行体在中国》、《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等著作,多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书籍目录

导论 新诗发生的时限、动因和内涵
第一章 诗界革命开拓新境界
第一节 从新学诗到新派诗
第二节 “新意境”与“新语句”
第三节 “以古人之风格人之”
第四节 “新世瑰奇异境生”
第二章 辛亥时期的诗歌嬗变
第一节 诗歌嬗变的过渡时期
第二节 诗歌内质的现代趋向
第三节 诗歌语言的现代趋向
第四节 诗歌体式的现代趋向
第三章 五四新诗运动的功绩(上)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二节 发生资源的借取
第三节 现代媒体的传播
第四章 五四新诗运动的功绩(下)
第一节 诗质的现代化。
第二节 诗语的现代性
第三节 诗体的现代性
第五章 初期白话诗体的诞生
第一节 胡适的尝试:“作诗如作文”
第二节 胡适的尝试:“诗体大解放”
第三节 先锋刘半农:为白话诗奠基
第四节 同人的创作:塑白话诗形象
第五节 阅读的驳难:诗与非诗对话
第六章 自由诗体的横空出世
第一节 胡适之体与无韵诗体
第二节 郭沫若与自由诗体
第三节 郭沫若与小诗体
第四节 《尝试集》与《女神》
第七章 初期诗体建设的成果
第一节 发生期的自由体诗
第二节 发生期的散文诗体
第三节 发生期的歌谣体诗
第四节 发生期的格律体诗
第八章 世纪诗学的伟大起点
第一节 面对时代课题的不同选择
第二节 现代诗学体系的多元建构
第三节 百年诗学建设的光辉起点
第九章 新诗运动与白话运动
第一节 白话正宗论和白话作诗论
第二节 语言本体论与诗体解放论
第三节 文学的国语与国语的文学
第四节 语言现代性和新诗现代性
第五节 五四语言革命的三个问题
第十章 白话新诗脱胎旧体论
第一节 白话古体诗阶段
第二节 白话词调诗阶段
第三节 纯粹的白话新诗阶段
第四节 关于白话新诗脱胎旧体
第十一章 接受外国诗歌影响论
第一节 接受外国诗歌影响的三重机缘
第二节 接受外国诗歌影响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接受外国诗歌影响的主要内涵
第四节 新诗的语言欧化及其评价
余论反思新诗发生的若干问题
附录一 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
附录二 新诗的民族民间诗歌资源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许霆编著的《中国新诗发生论稿》以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时间为基本线索,以诗质现代化、诗语现代化和诗体现代化为主要内涵,以客观社会因素和主体创新精神为发生动力,多角度地论述新诗发生,力图体现历史的逻辑与审美的逻辑结合,体现社会的研究方法与本体的研究方法结合。本书共分十一章分别是:诗界革命开拓新境界、辛亥时期的诗歌嬗变、五四新诗运动的功绩、初期白话诗体的诞生、自由诗体的横空出世、初期诗体建设的成果、世纪诗学的伟大起点、新诗运动与白话运动、白话新诗脱胎旧体论、接受外国诗歌影响论等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新诗发生论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许霆应该是中国新诗研究的名家,这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课题,内容详实,正在看。这里我要说说亚马逊的包装实在太差了,至少有三次买书,包装(其实就是一个很薄的塑料口袋),都坏了,书被弄脏了,想换吧,就擦破了点书皮,有点脏而已,想不换呢,刚买的新书就成了这个样子,心里很不爽。还有一次直接把书皮磨破了,就直接退货了,希望亚马逊以后把包装好好处理一下,不然我是没有那个信心再来光顾了哦。
  •   书脊有破损,但不影响阅读。由于急用,只好不调换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