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回忆录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德生  页数:462  字数:3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李德生回忆录》于1997年8月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时即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李德生同志一生的传奇经历,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和极大关注,因而曾多次印刷。2011年5月8日,李德生同志不幸与世长辞。失去这样一位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老首长,我感到非常悲痛。人民出版社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决定再次出版这本回忆录,这是对李德生同志最好的纪念,也是向建党90周年送上的一份献礼。    李德生同志出生在大别山腹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就参加了红军,16岁入党,经受了历次革命战争战火的考验,出生人死,屡建奇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先后在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团部、师部担任传令兵达七年之久。哪里战斗最激烈、哪里最危险,他就往哪里冲,有时还要代替牺牲或负伤的连排长指挥战斗,力挽狂澜。由于表现出色,多次受到团、师首长乃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表扬。1935年6月,因遭错误路线迫害,他被捆绑监禁,撤销党支部书记和班长职务、开除党籍,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党的信念,仍然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随部队参加了长征,三过雪山草地,不怕牺牲,英勇战斗。1936年12月,他又重新人党。1946年3月,党组织撤销张国焘错误路线时期对他的处分,确定党龄从1932年第一次入党时算起。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长,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机场、响堂铺、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战斗,曾以一个营的兵力打垮日军一个大队,受到上级的嘉奖。他任团长时,亲自化装成农民深入日军重要据点马坊侦察,率部一举端掉该据点,全歼守敌。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对这一歼灭战给予高度赞扬。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同志历任团长、旅长、师长,率部参加了上党、邯郸、陇海、定陶、滑县、豫东、鲁西南等战役和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艰苦斗争,随后参加了襄樊、淮海、渡江战役和千里追击、进军大西南,转战了大半仑中国,身先士卒,指挥果断,出色完成了作战任务。1951年3月,李德生同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师长、副军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在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中,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改良坑道、巩固阵地的同时主动出击,率全师与敌人作战421次,歼敌1.9万余人。在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他奉命统一指挥在前线作战的两个军的部队,机智灵活,浴血奋战,击退敌人数百次猛烈进攻,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李德生同志和平时期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践,鞠躬尽瘁,贡献卓越。他任12军军长时,积极探索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注重培养运用先进典型,创造了“郭兴福教学法”,得到毛泽东、叶剑英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迅速在全军推广,由此掀起了大练兵、大比武高潮。“文化大革命”中,他奉周恩来同志之命,率部赴动乱激烈的安徽省执行任务,在制止武斗、维护工农业生产秩序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稳定了安徽局势。1969年4月,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参加中央政治局、国务院业务组、中央军委办事组的工作。其间,又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面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猖獗活动,他坚持原则,不受拉拢利诱,努力排除极“左”思想的干扰,恢复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之后,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领导下,参与处置“九一三”事件,组织查获了林彪集团阴谋活动的重要罪证。1973年8月,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周恩来、叶剑英同志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排除重重阻力,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后因受“四人帮”迫害,辞去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职务。1980年8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为李德生同志平反、恢复名誉。1973年12月,李德生同志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他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提出了组建合成军和在东北西部地区组建守备区的重大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肯定并付诸实施。他领导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和全军第一个激光模拟对抗营,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促进东北战略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11月,李德生同志调任新组建的国防大学政治委员,与校长张震同志一道,积极推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全面建设和改革,为探索我军高级干部培训的新路子,为国防大学的建设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1990年4月,李德生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事业,主编了《从郭兴福教学法到科技大练兵》一书,撰写了《军事思考录》等著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李德生同志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事业。他政治上清醒敏锐,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多谋善断,智勇双全,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他军政兼优,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经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联系群众,知人善任,关心同志,爱护干部。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忍辱负重,荣辱不惊,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公道正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赢得了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崇敬与爱戴。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风范将长留于世,光照后人,他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重读《李德生回忆录》,深深感到,这是一部充满革命激情、饱含人生感悟、凝聚深刻思考、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力作。全书文笔平实朴素,叙事生动感人。作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反映和评价重要历史事件,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坚持群众观点,不突出个人,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热情讴歌我军官兵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奉献精神,讴歌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建设祖国的昂扬斗志。这本回忆录不仅对研究党史军史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当前弘扬主旋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汲取政治营养,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继承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1年5月27日

内容概要

《李德生回忆录》由李德生所著,《李德生回忆录》回顾了李德生同志从童年到任职国防大学,在政治和军事舞台上为党和人民服务的70多年的经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时期和重点内容:(一)苦斗的童年;(二)红军时期;(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四)朝鲜战争;(五)到中央工作;(六)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七)同四人帮的斗争;(八)工作在东北战略区;(九)任职我军最高学府。李德生同志20世纪80
年代从国防大学离休,随后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任主席。本回忆录不包括作者离休后的生活经历。

作者简介

李德生(1916—2011)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    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连政治指导员、交通队党支部书记。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9师营长和太行军区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旅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5师师长。抗美援朝时期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1954年任陆军第12军军长。1960年毕业于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1968年至1973年,历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省革委会主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70年至1985年任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1985年至1990年任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两次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委员,在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三大上分别增选、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书籍目录

再版序 迟浩田
1 苦斗的童年
放牛娃的艰辛
担任童子团团长
当上了红军
2 红军时期的战士生活
传令兵的战斗岗位
战士崇敬徐向前
三千里西征风雨
在八庙垭战斗中负重伤
当了半年指导员
被开除党籍,跟着党三过雪山草地
3 奔赴抗日前线
聆听刘师长讲作战指挥
响堂铺战斗的尖刀连
开辟根据地的斗争
南关破袭战
4 苦战华北敌后
参加百团大战
公司窑歼逆
李家堡讨顽
五月反“扫荡”,掩护总部突围
四次大整训
5 战斗在晋中
黎明前的斗争
深入敌巢侦察,拔除马坊据点
6 转战晋冀鲁豫
参加上党、邯郸战役
攻克兰封,缴获坦克
血战大杨湖
奇袭上官村
汤阴攻坚战
7 鏖战中原
激战鲁西南
千里跃进
大别山的艰苦斗争
刀劈三关战襄樊
8 参加战略决战
淮海战役南线阻击战
飞越天堑,千里追击
进军大西南
9 赴朝作战
参加第五次战役
金城防御一年
在上甘岭前线
10 部队建设的新征程
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郭兴福教学法的产生和推广
11 受命于危急之时
周总理紧急召见
把问题倒过来解决
靠大造舆论取胜
12 到中央工作
学习·调研·工作
初次接触高层的斗争
庐山的较量
13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山雨欲来
“九一三”事件
清查林彪罪行
14 批林整风
把握批林整风的方向
抓住林彪路线的实质
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15 同“四人帮”的矛盾和斗争
矛盾从我当选党的副主席激化
撤销八一厂革委会引起的风波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江青“放火烧荒”诬我为“大军阀”
我辞去党的副主席的经过
粉碎“四人帮”的前前后后
16 工作在东北战略地区
建设东北战略区
落实教育训练的战略地位
注重思想政治建设
建立我国第一个预备役师
开创军政军民团结的新局面
17 任职于我军最高学府
国防大学的诞生
确立以培养高级军事人才为目标
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
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
结束语
李德生生平大事年表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这个少年组织,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红军主力进驻柴山堡地区后,我的家乡成了国民党反动派“清乡”、“围剿”的重要目标。像什么“罗李会剿”、“鄂豫会剿”、“徐夏会剿”,还有其他反动地方武装对根据地的进攻和“清乡”。敌人严密封锁,严密控制,实行“清乡”、“会剿”,对共产党、对革命武装力量要斩草除根,残酷镇压,烧杀抢掠什么事都干,也可以说是“三光”政策,抢光、烧光、杀光。我家的房子就被烧了好几次。1928年烧过一次,那时还是瓦房。1929年,全村的房子都被烧光了,半间没剩。到了1930年,没什么烧的了就烧山,所有山上的树都烧光了。他们烧山的目的是为了对付红军游击队,让游击队无处藏身。这从反面教育了人民,人民群众对反动派恨极了。粉碎敌人的“会剿”和“清乡”,童子团也有一份功劳,除了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外,还担负送信、带路、转移群众的任务。我们那些穷孩子,都是土生土长的,放牛、砍柴、玩耍,常年都在山上转,路熟、地形熟。哪里有路,哪里没路;哪里树多,哪里树少;哪座山好上好下,哪座山不好上不好下,熟悉得很,带路从没出过差错。让我们送信也有把握,因为路熟地形熟,送信从不走大路,都是钻树林走山间小路,又隐蔽,又快捷,准确无误。童子团还给红军搞情报,有的反动武装要进攻根据地,我们得到点消息,赶紧向红军报告,起了不小作用。    那一阵子,根据地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革命群众的积极性非常之高。可以说,根据地是发展革命力量,保护革命力量的红色堡垒区。一块根据地,就是一个坚强的堡垒。红军撤出根据地后,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白色恐怖,抢、掠、烧、杀,无恶不作,但根据地的红旗始终没倒。为什么?就是宣传教育的结果。那时红军一进入根据地,就宣传马列主义、宣讲革命道理。有人说,农民没文化,不懂马列主义,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农民没有文化,但阶级觉悟高,容易接受革命道理,更重要的是这些道理,是穷人翻身求解放的武器,他们懂得了、掌握了,就照着去做,就和军阀、地主去斗。那时,人民群众与红军连在了一起,血肉不可分,在根据地内大人小孩都发动起来了,轰轰烈烈闹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当时有一支歌子:打倒帝国主义,扫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重新建立无产政权,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支歌子大人小孩都会唱,响遍了各个根据地。    对童子团那段斗争生活,我很怀念,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尽管革命道理懂得不多,但阶级界限很分明,具备了起码的阶级觉悟,也具备了干革命的勇气。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跟着共产党走,跟着红军干革命。应该说,这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    P6-7

后记

《李德生回忆录》于1997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初版。2010年经作者方授权,由我社再版。本次再版,除对全部文字进行重新校订外,还增加了李德生同志多幅珍贵历史照片、《李德生生平大事年表》等内容。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同志专门为新版著作撰写了序言。    国防大学、沈阳军区、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社等单位对本版书籍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大力协助,李德生同志的家人及祝庭勋、沈永权、陈春华、张镰斧亲属、崔来户、刘纯武等同志都做了诸多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人民出版社    2012年6月

编辑推荐

《李德生回忆录》由李德生所著,李德生同志出生在大别山腹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就参加了红军,16岁入党,经受了历次革命战争战火的考验,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李德生同志和平时期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践,鞠躬尽瘁,贡献卓越。重读《李德生回忆录》,深深感到,这是一部充满革命激情、饱含人生感悟、凝聚深刻思考、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力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李德生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重读《李德生回忆录》,深深感到,这是一部充满革命激情、饱含人生感悟、凝聚深刻思考、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力作。
  •   老一辈革命家不容易,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   这本书不错,好好读读吧。
  •   正版,无残缺现象。
  •   没有看,是给学校买的,
  •   就是回憶經歷過的事
  •   好書來的太快了,滿意
  •   商品物美价廉,非常满意!
  •   主要内容都有,但是70年代的部分不全,不如《李德生在动乱岁月》写的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