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经传讲义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赵伯雄  页数:312  字数:27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赵伯雄编著的《春秋经传讲义》内容提要:《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民族性格、文化传统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春秋经传讲义》对《春秋》及三传的内容、形式、性质及其作为儒家经典的特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对《春秋》经传中所包含的种种问题以及古代学者所作的相关“注”、“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春秋》经传的研究诠释史亦即“春秋学”的发展脉络。本书兼顾普及与提高,既有关于《春秋》经传一般知识的介绍,也有作者的研究心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春秋学”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赵伯雄,1947年生。天津人,现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兴趣集中在古史、经学史及历史文献的考证研究方面。主要著作有《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春秋学史》以及古籍整理《周礼注疏》。在《孔子研究》、《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t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第一讲《春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
一、“春秋”名义简说
二、《春秋》的形式与内容
三、《春秋》的今古文问题
四、可信而并不完备的鲁史
五、孔子与《春秋》的关系
六、孟子的《春秋》观
第二讲“三传”是怎样解经的
一、关于“三传”的基本知识
二、三传解经之比较
三、三传之同源与异流
第三讲《左传》的作者、成书时代及相关问题
一、《左传》的作者
二、《左传》的成书时代
三、《左传》的编撰过程
四、左氏处理史料的方式
五、《左传》与《国语》之关系
第四讲《左传》中的“无经之传”
一、“关联传事”与无经之传
二、编年记事产生无经之传
三、《春秋》阙文与无经之传
四、补充史实的无经之传
第五讲《左传》的思想倾向
一、重礼治
二、重民
三、君臣关系
四、天道观
第六讲《左传》的价值
一、经学方面
二、史学方面
三、文学方面
第七讲汉代今古文势力的消长
一、《春秋》学成为汉代的“显学”
二、汉世公羊学的传承
三、汉代《谷梁传》的授受源流
四、《左传》在西汉的传授
五、今古文学的分化
六、东汉今古文势力的消长
第八讲《公羊》之义与董仲舒的公羊学
一、《公羊传》中的大义
二、董仲舒的公羊学说
第九讲谈谈《公羊传》的“注”与“疏”
一、何休的《公羊解诂》
二、徐彦与他的《公羊传疏》
第十讲杜预的《左传》注
一、杜预其人及其著作
二、杜预关于“经承旧史、史承赴告”的思想
三、杜预关于“例”的理论
四、杜注的得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一讲《谷粱传》与范宁的《谷梁传集解》
一、《谷梁》经义
二、《谷梁传》的“日月时例”
三、范宁的《谷梁传集解》
第十二讲唐代的《春秋》经传之学
一、《春秋正义》的出现
二、《春秋》经传之学在唐代呈现衰颓之势
三、从折衷三传到舍传求经
第十三讲宋代学者与《春秋》经传
一、北宋前期儒学的中兴
二、孙复与刘敞
三、王安石的“断烂朝报”之说
四、程颐的理学《春秋》观
五、朱熹的怀疑与困惑
第十四讲《春秋》的第四传——胡安国传
一、胡安国及其学术渊源
二、胡氏《春秋传》之成书
三、胡安国的“史外传心要典”说
四、胡氏《春秋传》之要旨
五、胡氏《春秋传》的时代特征
六、胡传成为了《春秋》的第四传
第十五讲清代崇尚实证的《春秋》之学
一、清代学风的变化
二、从顾炎武看清初实学
三、乾嘉汉学的《春秋》经传研究
第十六讲公羊学的复兴与近代改制
一、从庄存与到刘逢禄
二、刘逢禄否定《左传》的解经性质
三、开发公羊学经世功能的龚、魏新学
四、康有为的公羊学与“托古改制”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时至今日,关于《左传》的作者及时代,学界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以上我们已大致做了介绍。谈到《左传》的编撰过程,由于对作者与时代的看法不同,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仍持鲁君子左丘明撰《左传》之旧说,那么司马迁所说的“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以及班固所说的“(左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云云,已大致说出了《左传》是怎样编撰出来的。不过司马迁说左丘明作的是“左氏春秋”,这个“左氏春秋”是不是就等于“春秋左氏传”,古人就曾有过争议,如果真的两者并不等同,那么《左氏春秋》是不是为解释《春秋》而作,也就成了问题。所以关于《左传》的编撰过程,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今日我们所见的《左传》究竟是怎样成书的,自来就有许多推测。当年刘歆大力主张将《左传》立于学官的时候,就遭到了西汉博士的激烈反对,这些博士坚持“左氏不传(读去声)《春秋》”的观点,实际上是怀疑《左传》的性质,以为《左传》根本就不是解释《春秋》的传。此后历代都有人认为《左传》与《春秋》本是不相干的两部书。这种怀疑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左传》所记载的内容并不总是与《春秋经》一一对应着的,除了有大量的无传之经外,似乎还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无经之传”。此外,《左传》中虽也有不少解经的内容(包括“君子日”、“五十凡”、解经语等),但这些东西都有很明显的嵌入的痕迹,多数都没有与传文融为一体。我们在前面曾举过《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段为例,这段记事中间的那些解经语就很值得玩味。在记述郑伯的弟弟“段”被赶出郑国之后,夹着这样一段议论:“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这就是解经的话,解释经文“郑伯克段于鄢”里面的义。这一段解经的话,插在了叙事的中间,使得本来与上文紧密相连的“遂置姜氏于城颍”的“遂”字显得上无所承,突如其来。因此清儒皮锡瑞就说“书日”云云显然是被人后加上去的。应该说这个判断是不错的。那么,究竟是谁将“书日”、“君子日”之类的解经语加进去的呢? 自宋以来,就有人怀疑是刘歆改造了《左传》,加进了解经语。宋人林栗说:“《左传》凡言君子日是刘歆之辞。”到了清代,刘逢禄作《左氏春秋考证》,详细论证了刘歆是怎样把先秦旧书《左氏春秋》改编为《春秋左氏传》的。后来康有为继承其说,进而提出刘歆割裂《国语》、伪造《左传》的新说。刘、康的观点尽管有很多不同,但在《左传》(这里指刘歆以前的“左传”)与《春秋》本是不相干的两部书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而这一点恰是《左传》问题的要害所在。刘、康的意见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影响至为深远。在20世纪初期,不少著名学者都是信从刘歆伪造说的。 学问之道,有如积薪,总是后来居上。现代学者的研究,又彻底推翻了刘歆伪造说。研究表明,那些所谓由刘歆加进去的解经语、“君子日”等等,在刘歆以前早已存在了。司马迁曾经引用过,先秦诸子也曾经引用过。这对于刘、康的说法无异于釜底抽薪。时至今日,除了极个别的人以外,已很少有人相信刘歆伪造说了。 但是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疑点依然存在。《左传》之“述史”部分与“解经”部分之不相融合是不争的事实,大量“无经之传”的存在也有目共睹。怎样解释这些疑点呢?

编辑推荐

《经传讲义》兼顾普及与提高,既有关于经传一般知识的介绍,也有作者的研究心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辅助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春秋》经传讲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春秋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传统文化必读经典!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