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后半生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庆祥  页数:416  字数:40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爱新觉罗·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1964年出版后,很快被译成英文、日文和印尼文等多种文字,中国港澳地区及国外报刊也争相连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的前半生》反映了溥仪的觉悟,说明他经过十年改造已经变成新人,对历史有了公正的认识,所以才受到海内外亿万人民的欢迎。溥仪逝世后,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朝日新闻》编辑局长后藤基夫时也称道这本书说:“‘满洲国’的皇帝溥仪已经死了,说句公道话,最后他改造得不错。”这时,总理拿出一本《我的前半生》,对后藤一行说:“你们都读过他写的这本书吧!从他来说,认识是提高了。刚过60岁就死了,如果不得肾癌的话,一定会活得更长。使一个末代皇帝能有这样的觉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理又说:“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好了,这是世界上的奇迹。”    海内外有无数的人要了解这个奇迹,当他们已经从《我的前半生》一书中熟悉了溥仪之后,就更想知道这位改造好了的末代皇帝到底是什么样子。    早在1961年,已有日本人来到北京,拍摄了以反映溥仪特赦后生活为内容的影片,名为《皇帝与庶人》。同年5月嵯峨浩回国时还特意给溥仪带回一部拷贝,并在自家专场放映,请溥仪看过。其后又有民主德国的摄影工作者拍摄了关于溥仪的纪录片,而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第一副主任廖承志亲自过问、中国新闻社拍摄的大型彩色纪录影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从1963年开拍,到1965年底告成。作为这部影片的主要角色,溥仪接受特别邀请,于1966年3月9日与全国政协领导人一起观看了样片。    溥仪在当天的日记上记载了这部影片的大致内容:“影片开始,我和贤(即李淑贤)走出家门到政协去。在会客室与外国记者谈话。谈涉清末时代,镜头移向明清皇宫,出现清朝统治时期丧权辱国以及慈禧太后卖国行为的画面。接着是我幼时的照相,辛亥起义,推倒清朝,袁世凯统治,张勋复辟,我在天津和帝国主义分子、反动军阀政客的照相。继之是日本侵略东北,土肥原要我到东北,在东北祭祖,访日,向富士山行礼,迎伪神等种种丑剧。然后是解放战争的场面,帝国主义以及蒋介石被驱逐,我归国改造,在东北参观,铲土劳动,在医务室学习和工作,自己缝补、洗衣等。最后演到特赦当时的情况,回到北京和家人团聚,在植物园劳动,在政协工作,参观西安、延安和洛阳,在洛阳拖拉机厂、洛阳滚珠轴承厂,看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发展。回京后,族人在溥杰家欢叙……”该片刚制作完成就被国家主席刘少奇调看,并给予肯定,后来在海外发行,受到了热烈欢迎。    还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时,溥仪就接待了一批批外国朋友。特赦以后,更有数以百计的国际友人接踵而至,通过他们,特别是新闻界人士,溥仪向全世界报道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为我们留下许许多多极有意义的历史镜头,其中部分照片刊登在海内外千万种报刊上。其间,溥仪本人也曾为中外报刊撰写文章,抒发真情实感。    也有人很早就提出了系统撰写溥仪后半生生活的构想,《我的前半生》尚未出版的时候,曾专程前往抚顺采访过溥仪并出版一本《末代皇帝传奇》的香港记者潘际垌来到北京,提出要再度采访他特赦后的生活,以便续写《传奇》的姊妹篇。正当溥仪准备允诺的时候,有位领导提了意见,说潘早年在内地工作时“有右派言论”,在政治上靠不住,如果让他写,出版后会有不好的影响。当然,这件事只能到此结束了。数月后,《我的前半生》一举轰动了世界,海外几家华文报纸纷纷与全国政协取得联系,希望给他们一个“趁热打铁”的机会,把溥仪特赦后的经历细节撰写成文,以连载的形式刊出,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这次政协领导是支持的,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东莼与溥仪谈话时,连找谁帮忙整理都确定了,但溥仪不同意,他认为公民生活才三四年,给党和人民做的工作实在太少,以后如果真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再写不迟。    后来的几年里,一些访问过溥仪的外国朋友,仍再三向他提出这样的要求:请他自己动笔,再写一部关于后半生的书,以续前传。溥仪总是这样解释说:“我的后半生不能用笔写,而要用实际行动写。它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为祖国工作,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到了1964年7月,他又在一篇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章结尾处发挥了上述想法:“党的伟大改造政策使我得到了光荣的新生,使我分清了是非,认识了真理。真理愈接近我,我就愈仇恨自己的过去,新生的溥仪是坚决反对那个皇帝溥仪的。我已经用文字写下了《我的前半生》,今后要用实际行动写我的第二本书,这就是: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听毛主席的话,不断学习和自我改造,提高思想觉悟,与祖国兄弟姊妹在一起,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很可惜,溥仪在特赦后仅活了8年,就被肾癌夺去了生命,从时间看比50多年的前半生短了许多年,但从生命的意义看又胜过前半生不知多少倍。他用文字写下了关于前半生的著作,也用实际行动写出了令人感动的后半生。    当然,把溥仪先生的后半生用文字再现出来,让国内外更多的朋友们了解这一“奇迹”,还是很必要的。溥仪逝世以后,我很荣幸在李淑贤女士的支持下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好在勤奋的溥仪先生在世时给我们留下大量日记、笔记、会议记录、学习体会、思想总结和发言草稿,以及接待外宾的谈话记录等文字资料,为今天撰写《溥仪的后半生》书稿提供了宝贵素材,加之李淑贤保存的一批书信、文物和照片,使这部分素材更加充实和丰富。    溥仪后半生生活中的亲密伴侣李淑贤,不但保存了重要的资料和文物,使之经历10年动乱而至今犹存,同时她还长时间地回忆,从已经逝去的甜蜜时光中找回那些动人的生活场景,这无疑为本书增添色彩,当我向她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时,她回答说:“我们都应该感谢敬爱的周总理,是他老人家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亲自安排了对溥仪的保护措施,也是他老人家在溥仪去世后时时给我以关怀,使我这样病弱的身体能够活到今天,没有总理,这些资料连一页也不会剩存。”    本书的编撰原则是尊重历史事实,目的是用文字再现溥仪先生的后半生生活,为此将尽量引用原始资料,一切必要的叙述完全忠实于历史原貌。    本书从溥仪先生特赦返京写起,按照历史顺序,依次写出他在北京植物园、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直到去世为止的全部生活。同时将侧重介绍他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他在祖国各地漫游和参观访问时的所见所感,他作为普通公民和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政治活动及外事活动的情况,他为神圣的祖国统一大业所做的工作,他在十年动乱中的遭遇、患病和去世。笔者是史学工作者,自知不会以文学之笔去描绘和渲染,如果还能够依据掌握的资料,朴素地勾画出那并非久远的历史轮廓,已是奢望了。    从本书的叙述中,读者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位皇帝经过改造,已经发自内心的厌恶封建专制制度了,虽然这个制度曾给予他人间最豪华的物质享受,但也给他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这一奇迹般的事实令人信服地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改造罪犯的政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内容概要

《溥仪的后半生》由著名浦仪研究专家王庆祥先生撰写。
作者有幸与溥仪的几任妻子李玉琴、李淑贤等长期合作,听她们亲口述说溥仪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作者有幸接触溥仪先生的二弟溥杰、二妹韫和、三妹韫颖、四妹韫娴、五妹韫馨、四弟溥任、七妹韫欢、族侄毓嵣、族侄毓嵒等族亲人人士及其家属,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作者有幸访问了原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原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少将总务处长沈醉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们,作为溥仪先生的同事,他们讲述了许多有关溥仪先生的亲历见闻;
作者有幸访问了伪满国民勤劳部“大臣”于静涛、总理“大臣”张景惠的秘书官高丕琨等,他们也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口述资料;
作者遍查了北京、南京以及东北各地与溥仪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媒体报道 ……
这一切是写作嵒的重要依据。书中配以近100幅珍贵照片,形象地展开了溥仪后半生工作、生活的情节和鲜活场面。

作者简介

王庆祥,1943年生于沈阳,196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春市政协常委兼文史委副主任、长春溥仪研究会副会长、长春市旅游局顾问、天津市静园保护利用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毛泽东周恩来与溥仪》、《溥仪的后半生》、《中国末代皇后和皇妃/婉容文绣传》、《我的丈夫溥仪》、《溥仪秘史》、《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等五十余部著作,并在长春“吉林社科讲坛”、“城市热读讲坛”主讲《溥仪人生》多场,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课题并获奖,是著名的溥仪研究专家。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特赦
一、新生之日
二、离开抚顺
三、回到北京
四、家族大团聚
五、掀开新的一页
第二章 园丁
一、第一个岗位
二、“我参加了社会主义建设”
三、集体生活
四、中国人的骄傲
五、溥杰回来了
第三章 文史工作者
一、走进专员办公室
二、重理旧事
三、在政协大院里
四、撰写回忆录
五、给后世留下信史
第四章 黄昏之恋
一、前半生的婚姻悲剧
二、黄昏恋
三、“蜜月”
四、难言之隐
第五章 家庭生活
一、衣、食、住
二、文化情趣
三、与凡人殊
第六章 畅游山川
一、旧地重游
二、江南览胜
三、西北观光
第七章 普通公民
一、“龙”返人间
二、给人民代表投一票
三、打开心扉
四、关心天下事
五、不忘“改造”
六、懂得关爱别人了
第八章 政治生活
一、列席全国政协三届二次会议
二、登上天安门观礼台
三、撰文纪念九一八
四、与昔日政敌握手言欢
五、在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发言
六、1962-1964年,后半生的黄金时段
七、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八、“末代皇帝”与“末代总统”在北京握手
九、参加1965年的国庆活动
十、“文化大革命”年代的两度露面
第九章 外事活动
一、在植物园接待外宾
二、会见日本议员阿部文男
三、与乌拉圭记者的谈话
四、一份回答外宾的记录稿
五、病中答客问
第十章 动乱之中
一、从笃信到怀疑
二、在“引火烧身”的日子里
三、“红八月”来临之际
四、浊流滚滚来
五、著作受到批判
六、“皇娘”造反
七、“清宫秘史”揭秘
第十一章 逝世前后
一、肾癌,未能早期发现
二、住进高干病房
三、曲折的病程
四、“协和医院”变成了“反帝医院”
五、绝笔和遗言
六、骨灰重新安放
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他的心里敲起了小鼓,他那时认为世界不过是几个列强的世界,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被打败了,美国成为第一号强国,中国共产党虽然消灭了蒋介石800万军队,可是美国究竟不是蒋介石所能比的,如果要跟美国较量,无异于“烧香引鬼”,是“不自量力”。但事实上中朝人民胜利了,硬把美国侵略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溥仪由此受到教育,懂得了战争还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正义战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他在战犯管理所还听到了志愿军英雄作的报告,深受感动。 溥仪又说,政府非常关心他,让他的七叔载涛和两个妹妹特地从北京到抚顺看望他,还组织战犯到东北三省参观,让他们在监狱内参加劳动。溥仪兴奋地说,是共产党给了他新的生命,也给了他一双有用的手,10年来,他在战犯管理所养过猪,种过菜,还在所内机械厂里干过活,后来又编到中医学习组,先后学习了《内经知要》、《中医学概论》、《中药理与应用》等书,能够为人诊病了。 溥仪很真诚地说:“谈起改造,几天几夜也是谈不完的。我能有今天,就活生生地说明共产党的政策真是太伟大了!且不用说我的顽固思想起了变化,就是我这糟蹋坏了的虚弱多病的身体,要是没有中国共产党来救我,怕早已做了九泉之鬼了。在旧社会监狱把好人变成鬼,新中国监狱却把我这块坏透了的顽石改造成新人。我的生命和灵魂都是党给的,共产党是我的重生父母。” 可以说溥仪对自己、对历史都已有了正确的认识,但今后的路应怎样走,新社会是否能够接纳他,后半生将怎样度过,应该说对此他还心中无数。虽然记者问他今后有何打算时,他表示要在今后生活中努力工作,为前半生赎罪。然而问起更具体的路数,还是没有谱儿。这两天,由北京市民政局举办的以怎样看待溥仪特赦为主题的满族人士座谈会也连续召开了两次,溥仪的亲属、爱新觉罗皇族人士,以及历史上曾处于上层地位的满族人士多人参加,大家都对溥仪获赦表示欢迎,同时也对溥仪今后的出路寄托着希望,说到底,他们还是想看到几十年来他们无数次叩拜过的“皇上”能够再有新的表现和新的发展。这样的希望能实现吗?

后记

1979年8月初,我受《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的委派,出席在呼和浩特举行的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途中曾在北京停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黄振华先生建议,顺便拜访溥仪夫人李淑贤女士,也可邀她为杂志撰写回忆文章,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于是借助他与李淑贤的老关系,共同走访了她。    在北新桥李淑贤的原住所,我们受到主人十分盛情的接待。她说因为身体不好,写文章比较困难,但还是答应提供回忆口述记录资料。尤使我们欣慰的是,她至今还保存着一批溥仪的遗稿和遗物,她说以前不知道这批资料的价值,只是当作纪念品留下来的,现在她表示愿意与《社会科学战线》合作,整理并出版这批珍贵资料。后来,杂志社领导又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交给了我。    受托整理溥仪手稿的过程中,我逐步发现这些资料足以显示溥仪后半生中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场面,如果再查阅有关文献,并辅以必要的调查,有可能写出关于后半生的传记,本书的构思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撰写过程中,为了核实和补充资料,我又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次访问曾与溥仪朝夕相处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杜聿明,全国政协委员李以勖、杨伯涛、罗历戎、方靖以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等,他们都尽自己所知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这里更应该特别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溥杰先生和全国政协委员董益三先生,他们二位向我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给我的写作以最有力的支持。现在,他们都已经先后谢世了,好想念他们啊1    1980年10月《溥仪的后半生》初稿草成,当时曾印发前言和目录,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得到时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的学界老前辈佟冬的支持。与此同时,天津人民出版社纳入了出版计划。交稿后出版社有关同志曾帮助我逐章逐节地修改一遍。由于成书日短,搜集的资料不完备,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不够深入,加上有人冒用李淑贤名义,向党报反映虚假情况,导致某领导人批示却调查无果等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种种原因,这部书稿暂时搁置下来。    1982年底,我的科研课题重新列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规划,并得到原东北史研究所所长周兴(曾任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已退休)的鼎力支持。这使我得到机会寻访全国许多地方的知情人,查阅大量档案文献,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有关图书报刊,补充了一批重要的新资料。在此基础上于1985年初写成第二稿,字数比初稿增加三分之一,结构也相应地做了调整。其间,周兴先生不但给予具体指导和经费资助,而且逐章逐节阅看原稿,提出许多重要的修改意见。此外,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振清、王承礼、马万里,原历史研究所所长刘家磊等,都在关键时刻给予了重要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本书的定稿与问世,都将是很困难的。    考虑到溥仪是一位影响很大的历史人物,他的后半生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改造政策,我所在的单位为慎重起见,决定将第二稿送吉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并呈请领导部门审查。其间,承蒙中共吉林省委统战部部长张凤歧和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辛程,在繁忙的工作中拨冗审阅了书稿,并决定由《吉林文史资料》先行刊印,在统战系统和社会科学研究系统内,直接向广大读者征求意见。吉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温维淳、吉林省政协文史办公室主任张恩惠和周兴共同承担了征求意见稿的编审工作,他们可贵的劳动为本书增添了光彩。    当本书作为征求意见稿在1985年7月印发后,曾寄送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及省、市统战部门领导、政协委员,还有溥仪的家属、亲属、生前友好等,广泛征求了意见。见到本书征求意见稿的广大基层读者,也纷纷来信表示欢迎与支持,许多人寄来详尽、宝贵的修改意见,或对观点、史实提出异议,或代拟某章某段改写方案,或对句式、遣词、用字、标点等做细致的推敲。他们中间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下列各位:吉林市政协常委、吉林省政协委员爱新觉罗·毓螗,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敏,沈阳第三机床厂五车间党总支副书记王廷一,青海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安装处卫生所医生周露芳,吉林市第十三中学历史教员周克让,内蒙古奈曼旗档案局干部胡永平,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社会学部教师常青山,辽宁省兴城县县志编纂办公室干部李正冠,民主建国会吉林省委机关干部孙毅。    80年代后期,在影、视、剧的艺术观赏圈里,出现一股中国末代皇帝热。中、意、英三国合拍的电影《末代皇帝》史无前例地一举荣获奥斯卡9项大奖,嗣后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录制的28集连续剧在全国播映,从而把这股热浪推向巅峰。为使观众了解溥仪一生的完整形象,天津人民出版社决定立即公开出版《溥仪的后半生》。根据出版社的意见,在本书付梓之际,又作了些文字修改,而更全面、更彻底的修改,当时正在积极准备中。    1997年春天,东方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主任乔还田告诉我,该社拟推出“溥仪书系”,希望能够得到溥仪夫人李淑贤和我的支持,我当即与李阿姨商议。就在这前一年,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一书著作权纠纷案终审判决下达,《我的前半生》一书著作权归溥仪自己,李淑贤胜诉了,她有权决定《我的前半生》一书出版事宜。她说,她很愿意把《我的前半生》这本书交给东方出版社,放在“溥仪书系”中,与《溥仪的后半生》、《我的丈夫溥仪》等书统一出版。    一年后,“溥仪书系”第一批共六种问世了。让我非常难过的是,李阿姨已经在1997年驾鹤远行,竞没能看到她期盼着的“溥仪书系”各种著作的出版。我永远忘不了1999年6月9日傍晚,那天是李阿姨远行两周年纪念日,我把“溥仪书系”六种著作整齐摆放在李阿姨遗像前,郑重地告诉老人家说:“《我的前半生》、《溥仪的后半生》、《我的丈夫溥仪》等书已经遵照您的意见出版发行,您可以放心了!”    李阿姨确实可以放心了,这是因为《我的前半生》已经遵照她的意愿由东方出版社重新出版,还因为《溥仪的后半生》、《我的丈夫溥仪》这两本书也都遵照她的意愿和她新回忆并记录下来的崭新内容,分别动了大手术,重组框架,增添情节,许多观点也重新斟酌过,目的是让溥仪后半生的传记形象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溥仪无疑是一位政治人物,但他的传记却不应成为政治宣传品,而只能是他的某一人生阶段的生活实录和客观评价,这也正是李阿姨所希望的。    2007年,东方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我的前半生》和《溥仪的后半生》,并为每本书配发了近100帧稀见的珍贵照片,这些能让历史鲜活起来的照片,读者肯定是会欢迎的。当此之际,我有责任如实说明这两本书问世的来龙去脉,特别是要说明溥仪夫人李淑贤的意愿和她老人家生前已经做过的事情。    又一个5年即将度越,人民出版社希望再次修订出版《溥仪的后半生》。这一机遇令我兴奋,遂将全书做了认真的校订和补正。    对于《溥仪的后半生》的再版,我的心情还是忐忑不安的。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一书在海内外赢得了数以千万计的读者,人们既然对溥仪的前半生感兴趣,自然也会愿意了解他的后半生,那么那些热切盼望着的读者,对这本《溥仪的后半生》是否会感到满意,正是我深感不安的原因。    作为一部历史人物传记,如果本书尚有价值的话,也首先要归功于保存了大量溥仪遗稿的李淑贤女士,还应该感谢为本书作出贡献的其他人士。不敢掠人之美、妄自居功,耿耿此心,热切期望广大读者继续提供宝贵的批评意见,以使本书再版时更臻完善。    王庆祥    2012年5月30日干长春

编辑推荐

《溥仪的后半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溥仪的后半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以前买过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现在有这本溥仪的后半生,对这位末代皇帝可以有一个全面了解了.
  •   这是溥仪作为战俘遣送回国,得到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全过程
  •   了解末代皇帝溥仪事迹的好书。
  •   后期的清朝就像是马戏团的表演,各类小丑轮番登场。
       说溥仪有政治头脑,但是他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说溥仪没有政治头脑,但他在军事法庭上却又展现机智。但不论怎么说他都不适合当一个皇帝,因为皇帝不能天真。他天真的想杀死挖其祖坟的孙殿英,天真的认为日本人会帮他打天下。
       20世纪初最没头脑的小丑。
  •   大学时看过贾英华版的,两人貌似有矛盾,很喜欢研究清史近代史,这次买来收藏了
  •   书的包装很好,没有想到物流速度这样快!!昨天下午签单,今天上午九点就收到书,很是开心,当当值得信赖!所以,今天又购几部书!!
  •   这本给人的感觉,就像上个世纪的书一样古老,看着一般
  •   让孩子了解一下历史,很好。
  •   正在阅读中,感觉还不错。
  •   书质量挺好的、内容挺好的
  •   还可以,内容细节很清楚!
  •   好看,发货速度快,正版,好评
  •   算是很平实的一本装订了,价格什么的也很厚道,作为了解而看的话是很好的选择
  •   此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收益菲浅
  •   将我们不知道的清末史展现出来
  •   没来得及看呢,感觉很不错哦
  •   主要就是陈述史实,相比前半生没什么代入感,不过想了解后半生也是不错的!
  •   看完了《我的前半生》,很自然的买了这本《溥仪的后半生》。因为对溥仪很感兴趣,因此对这本书的期待很高,但是看完之后却发现,和溥仪亲自所写的前半生来说,这本书还是有些差距的,很多语言都显得有些生硬,少了写生动和感染力。当然这本书作为史料来读还是非常不错的。另外这本书的包装还是可以的,买来收藏,想要了解些历史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还是挺好的。值得推荐。
  •   很多年以前读过,现在买只想重新回忆历史。当当购物特快特好特满意。
  •   这本书很值得推荐,发货速度快
  •   这书是怎么回事呀,拿到手就脏的不行,好像是二手书里淘来的似的,内容还没看过,一看封面看这书的欲望也没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