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 编译 页数:937 字数:780000 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内容概要
《列宁选集》第三版同第二版相比有较大调整,力求以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精审的编目,完整准确地反映列宁思想的精华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为了推进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和科学内涵,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列宁选集》第三版着重增选了反映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规律的文献,同时还精选了列宁在各个历史时期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著述。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写的《列宁选集(2)》选辑1908~1916年的著作。
书籍目录
第二卷说明
1908—1916年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1908年4月3日[16日]以前)
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1908年5月15日[28日]以前)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
(1908年2—10月)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代绪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
主义者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
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
1.感觉和感觉的复合
2.“世界要素的发现”
3.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
1.“自在之物”或维·切尔诺夫对弗·恩格斯的驳斥
……
注释
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顺便说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也表现在:他们蔑视学究式地玩弄新奇的名词、古怪的术语、狡猾的“主义”,而直截了当地说,哲学上有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在两者之间有各式各样的不可知论。劳神费力寻找哲学上的“新”观点,正如劳神费力创造“新’’价值论、“新”地租论等等一样,是精神上贫乏的表现。 关于阿芬那留斯,他的门徒卡斯坦宁说,他在一次私人谈话中表示:“我既不知道物理的东西,也不知道心理的东西,只知道第三种东西。”有一位著作家指出,阿芬那留斯没有提出这个第三种东西的概念。彼得楚尔特回答说:“我们知道他为什么不能提出这样的概念。因为第三种东西没有对立概念(Gegenbegriff,相关概念)……什么是第三种东西这个问题提得不合逻辑。”(《纯粹经验哲学引论》第2卷第329页)不可能给这个概念下定义,这一点彼得楚尔特是懂得的。但是他不懂得,援用“第三种东西”不过是一种狡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物理的东西,什么是心理的东西,可是目前谁也不知道什么是“第三种东西”。阿芬那留斯只是用这种狡辩掩盖痕迹,事实上他在宣称自我是第一性的(中心项),自然界(环境)是第二性的(对立项)。 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经验批判主义哲学里是怎样使用“经验”一词的。《纯粹经验批判》一书的第1节叙述了如下的‘‘假设”:“我们环境的任何构成部分都和个人处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如果前者呈现,那么后者就申述自己的经验,说某某东西是我从经验中知道的,某某东西是经验;或说某某东西是从经验中产生的,是依赖于经验的。”(俄译本第1页)这样,经验还是由自我和环境这两个概念来确定的,可是关于二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学说”暂时收藏起来了。再往下读:“纯粹经验的综合概念”,“就是作为这样一种申述的经验的综合概念,在这种申述的所有构成部分中,只有我们环境的构成部分才是这种申述的前提”(第1—2页)。如果认为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申述”或“言表”而存在着的,那么就有可能唯物地解释经验了!“纯粹经验的分析概念”,“就是作为这样一种申述的经验的分析概念,在这种申述中没有掺入任何非经验的东西,因而这种申述本身不外就是经验”(第2页)。经验就是经验。竞有人把这种冒牌学者的胡说当做真正的深奥思想! 必须再补充几点:阿芬那留斯在《纯粹经验批判》第2卷里把“经验”看做是心理的东西的一种“特殊状态”;他把经验分为物的价值(sachhafte Werte)和思想的价值(gedankenhafte Werte):“广义的经验”包含思想的价值;“完全经验”被视为和原则同格是同。的(《考察》)。一句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经验”掩盖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使二者的混同神圣化。我们的马赫主义者轻信地把“纯粹经验”当做真的,可是在哲学著作中,各种派别的代表都一致指出阿芬那留斯滥用这个概念。
编辑推荐
《列宁选集(第2卷)》本次修订的篇目与第三版一致,对列宁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原则上与《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译文保持一致,对列宁自己不是严格引用的,则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并对原来的译文做了修改,注释也有改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