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钟华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稿以“文艺的超越性品格”问题为核心,系统清理、重新审视和解读了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系统。《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稿通过对《存在与时间》、《论真理的本质》、《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诗人何为?》、《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在通向语言的途中》等作品中的诗学思想发展脉络的分析,归纳总结了海德格尔诗学中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的内在系统,指出海德格尔不仅给我们“敞亮”了“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三个基本维度:文艺的“形上之维”、文艺的“神性之维”和文艺的“源初道德之维”,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有着内在逻辑钩连的较为完整的思想系统,也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指示了一条“道路”,展示出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的诉求与坚守在现时代的特殊意义。 伟大的思者都出于一个“独一的思”来运思。海德格尔所有的思都源于“存在之思”。“独一的思”源自“独一的问题”。从《存在与时间》开始,这个“独一的问题”便是:首先和通常处于“非本己本真存在状态的”日常此在“如何向“本己本真存在”状态超越7海氏的全部诗学思想都植根于此这便从根本上规定了其一切文艺之思无不围绕“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来运思。与其他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不同.海氏从不去对一般文艺进行普适性的思考.他只关注和思考“伟大艺术”及其在近代以后的“沉沦”;他也从不去批评阐释一般文艺作品,而只与“伟大的诗”、伟大的艺术作品“进行”思与诗的对话。对他来说:“伟大艺术”乃是作为“真理发生和进入存在之突出方式”的艺术,“伟大的诗”、“伟大的艺术作品”乃是具有“超越性品格”的诗和艺术作品。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主要体现在“形上之维”、“神性之维”和“源初道德之维”三大基本维度。唯有具备这些“超越性品格”的“伟大艺术”方能成为“日常此在”超越“非本己本真存在”、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本源之路,《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海德格尔诗学新探》首次以“文艺的超越性品格”问题为核心,系统清理和重新解读了海德格尔的思想历程和诗学系统。
作者简介
钟华,男,1964年生于重庆永川市,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求学,迄今已在高校从事文艺理论,美学教学和研究24年,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近70万字),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海德格尔哲学、诗学思想,最近10年全力从事相关研究,已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研究》等期刊发表专题论文20余篇,200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该书已于2006年1月两次重印,2008年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序一一种重新解读海德格尔诗学思想的方式序二“我思故我在”与“我在故我思”本书主要观点第一章 引论:目前海德格尔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缺失第一节 目前海德格尔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理论缺失第二节 造成这一理论研究缺失的原因第二章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海德格尔的终生诉求第一节 起点:1927年《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在世存在”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第二节 突破:1930年《论真理的本质》中对“真理”与“自由”之内在关联的探讨第三节 展开:1935-1946年对“艺术一存在”问题的沉思一、1935年《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艺术的本质之源”的追问二、,1936-1946年《尼采》中对“伟大的艺术”的吁请和对于传统“美学“艺术哲学”观念及其研究范式的批判三、1936-1968年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中对“诗”、“诗人”、“诗意地栖居”、“荷尔德林的特出意义”等问题的阐发四、1946年《诗人何为?》中对“世界黑夜(贫困)时代里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的天职与天命”的进一步追问第四节 深化(上):1946一1959年对“语言一存在”问题的沉思一、1946年《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中对“语言是存在之家,人居住在语言之家中,思者和诗人是这个家的守护者”这一思想的阐发二、1950-1959年《在通向语言的途中》里对“在语言之说中栖居”、“思与诗是近邻”、“思与诗的对话”等问题的沉思和对特拉克尔、格奥尔格诗歌的阐发第五节 深化(下):1946~1954年对“技术-存在”问题的沉思一、海德格尔的“技术一存在之思二、海德格尔的“技术一存在之思”与“文艺的超越性品格第六节 终点:“伟大的诗”伴着“伟大的思者”偕入永恒一、几近耳顺之年亲自提笔写作长诗《出自思的经验》二、1966年《(明镜周刊)访谈录》中对现时代艺术的担忧三、临终前亲笔写下遗嘱要求儿子在他的葬礼上诵读自己亲自选定的荷尔德林的五段诗句第七节 对具有“超越性品格”的伟大作品的终生热爱第三章 海德格尔诗学中“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之思的内在系统第一节 “文艺的超越性品格”:海德格尔沉思一切文艺的元问题和总动因第二节 生存论一存在论立场:从此在的“非本己本真存在”到人的“诗意地栖居”一、从“非本己本真存在”到“诗意地栖居”二、生存论一存在论立场第三节 对“文艺的超越性品格”三大基本维度的揭示一、关于文艺的“形上之维”二、关于文艺的“神性之维”三、关于文艺的“源初道德之维”第四节 对一系列美学、艺术哲学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一、“美”:存在之闪亮显现二、“艺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人类依本源而居的一个本源三、“诗”:神圣存在的词语性创建四、“语言”:自行道说第五节 对一系列美学、艺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第四章 坚守“文艺的超越性品格”在现时代的特殊意义结语:珍视海德格尔诗学思想资源坚守“文艺的超越性品格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对此,海德格尔认为,在这个时代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形成了那些为后世一切追问艺术的活动划定视界的概念。其中首要的一对概念就是“质料一形式”。借助与“形式”相关的表征外观显现的“相”,艺术作品得以被设置人美的标识中。其次是与“质料一形式”这一区分结合在一起的“(技艺)”概念。“技艺”生产原本包括器具生产和艺术生产等广泛的人类活动,但“质料”与“形式”的区分使它获得了特定方向上的解释并失去了其源初的和宽泛的意义力量,“技艺”因此而被狭义化为与对“美”的事物及其观念的制造相联系的“艺术”;而且,“对艺术的沉思”也借助于“美”的途径进入了“美学领域”。但事实上,“质料与形式”的区分,乃源起于器具制作领域,而非源始地赢获于狭义的艺术领域。所以,这些概念对于艺术或艺术作品的把握能力深可怀疑。① C.有关艺术的知识史,亦即现在所谓的美学的起源和形成,并非直接出自艺术本身和对艺术的沉思,而毋宁说,它关系到整个历史的一种转变。 对此,海德格尔指出,近代美学的开端始于人和人的知识成为决定因素,决定存在者如何被经验、如何被规定和如何被赋形。人类的自由态度、感受和感觉事物的方式,质言之,人类的“趣味”,成为了存在者的法庭;对艺术之美的沉思明显地、甚至唯一地被置入了与人类感情状态的关联中,感性和感情领域里的“美学”,被认为一如思维领域里的“逻辑学”而被叫做“感性逻辑学”。然而,与“美学”的产生及其对艺术的审美关系的支配地位的形成同步的,却是“伟大的艺术在现代的沉沦”。② D.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亦即在美学获得其发展的最大可能的高度、广度和严格性之际,伟大的艺术走向终结了。 对此,海德格尔认为,“美学”的完成有其“伟大性”,其“伟大性”就在于它认识并且表达了“伟大的艺术”本身的这种“终结”。西方传统中“最后和最伟大的美学”是黑格尔美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