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松营
Tag标签:无
前言
后记 求索路漫漫 邓小平是一代伟人。日本的著名学者竹内实在1992年11月号的《外交论坛》杂志上发表文章说:“邓小平是继秦始皇、孔子、毛泽东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号人物。”美国的《时代》周刊3次把邓小平作为封面人物。海内外对邓小平的正面评价,可以说不胜枚举。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评价邓小平“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事实上,在上述诸多对邓小平的评价中,最能够突出其个人特色的,应该是“总设计师”、“理论创立者”这两个评价。 世人都知道,邓小平是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达到个人的威望和思想理论高峰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成为执政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的实际领导下,中国逐步转向全面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国际地位快速提高的新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苏联等国家的共产党相继垮台,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也随之消亡。中国于1989年春夏之交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了坚定、有力的措施,保证了中国局势的稳定,保证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他自己也提过“有人说苏联缺少个邓小平”,并当仁不让地承认:“我是起点作用的”。)。所以,中共十四大赋予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称号是很贴切的。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把毕生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政治经验积累,系统地完整地表述出来,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共党内外思想认识的许多重大问题,明确宣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等重要理论建树,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上高峰。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古到今,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笔直平坦的,尤其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更可能是满途崎岖,荆棘丛生。前进的路,只能靠万众一心,上下求索,重新大胆地闯。 邓小平在1987年的一次谈话中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没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今天,我们回顾邓小平20年前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纪念那件影响着中国航船前进航向的盛事,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发扬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敢闯精神。面对着国内国际新的错综复杂的形势,只要有了这种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同时又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探索,敢闯难关,才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从“漫漫其修远”的前路上,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
内容概要
首次披露在20世纪末国际国内风云际会的形势下,邓小平同志如何开启了惊动世界的最重要的一次南方视察。这次视察意义重大,就像小平自己到深圳之后所表达的意思:“在重要关头,我还是要说话的”。披露了当时小平讲话的真实内情,除了众人皆知的小平南方讲话精神之外,还有在中央文件中找不到的一些讲话及其发挥的重大作用。讲述了这位世纪伟人在南方视察中的风采,展现了一幅幅真实、生动、风趣、激动、感人的画面。记述了1984年小平同志首次到深圳视察时的真实情景。讲述了在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时,《人民日报》没有记者跟随,新华社没有要求发稿,邓小平本人也不同意公开宣传报道他的重要谈话的情况下,《深圳特区报》是如何智慧地“破例”宣传了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精神实质,由此引起了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大事情。讲述了在没有正式渠道公开报道小平讲话的情况下,香港及海外媒体对南方视察的种种猜测报道,以及美联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如何敏感地捕捉中国在舆论上的重大变化。另外,书中还讲述了记录工作中的小波折,险些出了大漏子的花絮故事。
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作者简介
吴松营,1943出生,广东汕头市澄海县人。现为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执委、深圳市新闻人才基金会理事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兼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近10所高等院校教授。有100多万字的社会科学方面著述。曾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特区报社长兼总编辑、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党组书记兼社长、香港商报社长、深圳市记者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报业先进工作者等30多个奖项。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的全程记录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气恃风雷
第二章 深圳奏响《世纪行》
第三章 题写没有 “站 ”字的深圳站名
第四章 深圳盼来小平 “世纪行 ”
第五章 到深圳就坐不住
第六章 全程记录的重任
第七章 八年前的故事
第八章 国贸大厦鸣春雷
第九章 老百姓见到真人
第十章 评语是 “不走调 ”
第十一章 记录工作险些出漏子
第十二章 发言人 “擅 ”讲真话
第十三章 融乐华侨城
第十四章 就是“政策”两个字
第十五章 仙湖植物园妙趣横生
第十六章 未上弘法寺
第十七章 并未“得罪了多数”
第十八章 “不破例”和“快一点”
第十九章 好像邓小平未曾来过深圳
第二十章 绕不过去的道
第二十一章 大胆变通的“破例”
第二十二章 令人焦虑的“平静”
第二十三章 一个电话——春风已度玉门关
第二十四章 邓小平上了卫视
第二十五章 催生了一本畅销书
第二十六章 一幅画像成市标
第二十七章 《历史的抉择》
第二十八章 猜不透的内情
后记求索路漫漫
书后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必须坚决地继续改革开放,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摆到最重要位置。电视政论片进入剧本创作阶段,我们在与创作、编导和制片人员讨论时,反复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定要在讲四个坚持中,强调继续改革开放的必然和不可逆转;在继续改革开放的论述中,说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我们三个人的分工是,杨广慧负总责,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以求得到市委的许可和支持,同中宣部和中央有关部门沟通,以求得到他们的支持配合;刘奇光负责总制片,而且因为摄制这么重大题材的电视片,必须长住北京筹划、制作;我负责整个摄制工作的日常事务,介于杨、刘之间。对于电视政论片的名字,在实际创作中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在中宣部研究室领导的指点下,我们将片名定为《世纪行——四项基本原则纵横谈》。正所谓名正言顺。定了片名,电视片的主题思想、表现方式和手法也就更加清晰。我们又多次同创作和编导的专家交流,反复研究,下决心要在“纵横谈”上把文章做足做好。要通过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历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并与苏联、东欧,乃至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情况的比较,力求透彻、形象、生动地说明我们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当时的深圳特区,各方面的人才还很缺乏。我们就“借助别人的脑袋”,到北京聘请中央党校的教授和青年教师,聘请全国知名的青年作家为该片编写解说词,请《党建》杂志社、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著名电视编导进行再创作加工和电视艺术编导,从“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聘请专业的制片骨干。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以成本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甚至从未面世的历史影片镜头和资料。
后记
求索路漫漫 邓小平是一代伟人。日本的著名学者竹内实在1992年11月号的《外交论坛》杂志上发表文章说:“邓小平是继秦始皇、孔子、毛泽东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四号人物。”美国的《时代》周刊3次把邓小平作为封面人物。海内外对邓小平的正面评价,可以说不胜枚举。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中,评价邓小平“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事实上,在上述诸多对邓小平的评价中,最能够突出其个人特色的,应该是“总设计师”、“理论创立者”这两个评价。 世人都知道,邓小平是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才达到个人的威望和思想理论高峰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成为执政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的实际领导下,中国逐步转向全面对外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国际地位快速提高的新时代。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苏联等国家的共产党相继垮台,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也随之消亡。中国于1989年春夏之交也发生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了坚定、有力的措施,保证了中国局势的稳定,保证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对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他自己也提过“有人说苏联缺少个邓小平”,并当仁不让地承认:“我是起点作用的”。)。所以,中共十四大赋予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称号是很贴切的。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把毕生的政治智慧和丰富的政治经验积累,系统地完整地表述出来,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中共党内外思想认识的许多重大问题,明确宣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等重要理论建树,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上高峰。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古到今,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笔直平坦的,尤其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的振兴之路,更可能是满途崎岖,荆棘丛生。前进的路,只能靠万众一心,上下求索,重新大胆地闯。 邓小平在1987年的一次谈话中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没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今天,我们回顾邓小平20年前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纪念那件影响着中国航船前进航向的盛事,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发扬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敢闯精神。面对着国内国际新的错综复杂的形势,只要有了这种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同时又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探索,敢闯难关,才能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从“漫漫其修远”的前路上,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
编辑推荐
《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记录人的记述》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