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组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组织撰写,奚启新著,为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倾力编著,是目前钱老唯一权威官方传记。
钱学森是中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本书50多万字,并附有200多张照片,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立意高远,史料丰富,内容翔实,文字生动,感情真挚,是一部全面反映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成长历程、感人事迹和杰出贡献的精品力作。本书通过大量第一手权威资料,以生动的笔触,真实感人地记录了钱学森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的非凡人生,充分展示了他的崇高风范,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两弹一星”伟业的光辉历程,并将钱老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与100年来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记述了钱老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而且折射了中国的百年崛起、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书籍目录
引 言 感 动 中 国
第一章 家 学 渊 源
第二章 少 年 励 志
第三章 大 学 求 索
第四章 负 笈 远 行
第五章 师 从 卡 门
第六章 璀 璨 新 星
第七章 飞 弹 之 战
第八章 终 身 教 授
第九章 喜 结 良 缘
第十章 祖 国 召 唤
第十一章 遭 受 迫 害
第十二章 冲 破 桎 梏
第十三章 归 心 似 箭
第十四章 温 暖 怀 抱
第十五章 一 诺 千 钧
第十六章 乘 风 扬 帆
第十七章 身 负 重 任
第十八章 起 步 维 艰
第十九章 一 肩 双 挑
第二十章 春 风 化 雨
第二十一章 励 精 图 治
第二十二章 激 情 年 代
第二十三章 光 荣 入 党
第二十四章 搏 击 长 空
第二十五章 逼 上 梁 山
第二十六章 成 功 之 母
第二十七章 再 战 告 捷
第二十八章 “两 弹”联 姻
第二十九章 逆 境 铸 剑
第三十章 临 危 受 命
第三十一章 艰 难 前 行
第三十二章 春 暖 花 开
第三十三章 退 居 二 线
第三十四章 智 慧 源 泉
第三十五章 大 地 情 怀
第三十六章 青 山 不 老
第三十七章 崇 高 荣 誉
第三十八章 梦 圆 太 空
第三十九章 大 师 之 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受西方文明教育,而且家庭经济条件宽裕,因此,钱学森出生时,钱均夫选择了教会医院。当时,上海的教会医院不多,屈指可数就几家。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人玛格丽特·威廉逊女士捐款创建的西门妇孺医院,即今天的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因没有档案佐证,无法确定钱学森是否就在这家教会医院出生。钱学森诞生的这一年,中国正经历了一场伟大的历史性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清朝政府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由头要从《辛丑条约》说起。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以反对义和团为名,再次发动了侵略战争。英国、法国、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即现在的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清廷远逃西安。软弱腐败的清廷,被迫与这八个出兵的国家以及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清廷要向帝国主义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在39年内还清,还要加上利息,本息共达白银9.82多亿两。此外,再加上各省的地方赔款,总数在白银10亿两以上,相当于清廷至少12年的财政收入。这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巨大的赔款,史称“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还规定,清廷要严厉镇压一切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行动与组织;允许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驻军;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划出一个外国使馆区,帝国主义列强有权用他们的军队“保护”其使馆。《辛丑条约》的签订,虽然保持了清廷的统治地位和国家名义上的独立、统一,但中国实际上已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当时一位名叫马士的美国人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政府的腐朽,激起了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爱国运动。
后记
在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之际,《钱学森传》的出版发行,寄托着我们对钱学森深深的怀念。 钱学森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钱学森传》只是钱学森一生的浓缩,远不能展现他的全部。 钱学森是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时代的楷模。 在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人生历程中,他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全国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这也是撰写《钱学森传》的初衷。 《钱学森传》在2010年3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立项,并成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钱学森同志活动的方案》一项重要内容。 解放军总装备部领导对《钱学森传》的撰写工作十分重视,亲自审定撰写大纲,并在写作过程中多次做出指示,给《钱学森传》的撰写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钱学森传》的撰写工作,在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直接领导下进行。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宣传部对《钱学森传》的撰写精心组织、精心指导,做了大量组织和保障工作。 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钱学森传》的撰写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钱学森传》撰写过程中,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教授、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不仅多次接受作者采访,而且对《钱学森传》的撰写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历史资料。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全国政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钱学森同志办公室以及解放军总装备部有关部门,参与了《钱学森传》的审稿工作,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为《钱学森传》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钱学森诞生于中国辛亥革命期间,成长于旧中国山河破碎的年月,在人民共和国的舞台上,实现了他从小就立下的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他的一生,深深融入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之中。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力图准确地、全面地去展现钱学森的一生,给广大读者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多彩的、伟大的钱学森。但鉴于作者水平的局限,本书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遗憾,诚恳欢迎读者批评指教。 感谢人民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为此书的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 本书中的照片均选自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组织编撰的《钱学森》画册。 作者 2011年11月11日于北京
编辑推荐
《钱学森传》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