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宝龙 页数:3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韩国古典文学中,词文学作为一种从中国传人的特殊韵文体裁,经历了自己的发展过程,成为韩国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因其与中国文学的密切关系引人注目,而且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民族精神的显现而自成体系,成为中韩文学比较研究的重要领域。 《青年学术丛书(文化):韩国高丽词文学研究》通过考察韩国古典词文学的力作,全面系统地研究韩国高丽朝词文学,既阐明高丽朝词的发展历史,又论述高丽词创作的文学成果,还涉及高丽词与中国词文学之关联。其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李宝龙,1970年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延边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以及中韩古代文学关联研究。已经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6部,出版专著2部。主持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延边大学校社会科学项目1项,延边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主持延边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一门。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1次,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次,延边大学优秀学术著作奖1次。2007年赴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访学一年,2011年赴韩国奎章阁访学半年。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绪论1.1 目的和意义1.2 研究现状1.3 研究方法第二章 高丽词文学的引进与传播2.1 中国词作、词集在高丽朝的流传情况考察2.2 高丽词之发源:“唐乐”第三章 高丽朝词文学范围的界定与词坛态势描述3.1 范围界定3.2 高丽朝前、中期词坛3.3 高丽朝后期词坛第四章 韩国词文学的开山:李奎报4.1 儒雅庄重与放浪不羁:李奎报的生平和思想4.2 宴饮寄慨与随意为词:李奎报词的特质4.3 主题的世俗化转变与特质彰显4.4 词学开山与风尚初立:李奎报词的地位和影响第五章 韩国词坛的巨擘:李齐贤5.1 中国情缘:李齐贤在中国的经历、交游5.2 山水行吟:李齐贤词主题的主流取向5.3 转益多师:李齐贤词的多重渊源5.4 词坛宗主:李齐贤词的深远影响第六章 高朝词文学与中国词文学的比较6.1 主题上的缺失和侧重点的转移6.2 韵律上的疏漏和新形式的开创6.3 审美上的背离和新风格的崇尚第七章 高丽词文学创作低迷原因透析7.1 滋生土壤的缺失7.2 传播途径的不足7.3 文学功用的替代第八章 结论参考文献本书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后记
章节摘录
况周颐在这里把权贵妃继列李齐贤、朴訚之后,明显也是把她当作高丽人来看待。但是根据柳己洙的考证,终高丽朝,权姓的妃子只有寿妃一人,而寿妃与贵妃在高丽朝又完全是两回事,贵妃按照高丽时代的官制属于正一品,所以这两个人根本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另外,《高丽史》中作为贵妃被记载下来的只有王氏和庾氏两人,所以柳己洙对此也很有疑问,觉得“作为正一品的妃子在正史里面没有被记载下来已是疑问,而在高丽王朝于1392年灭亡近300年之后,在1678年来朝鲜的孙致弥居然能收集到她的作品更属疑问”②。事实上,从柳己洙的记述上来看,他本人似乎也并没有看到孙松坪的《史草》,甚至连《众香集》也没见过,不然也就不会把《蕙风词话》这个实际上已经是第二手材料的东西作为作品的出处。而徐树民关于权贵妃的简介中,只是说其人见于《史草》,并未明言其词亦见于《史草》,那么,权贵妃的这3首词是否是孙松坪去朝鲜后在朝鲜收集的便是一个疑问。此其一。徐树民、况周颐虽然皆称权贵妃为高丽人,但这里面的高丽人本身就有两种可能,一是指高丽朝人,一是来自高丽的人,也即泛指古代韩国人,且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些。像况周颐的叙述,明显把朴訚(1479-1504)也作为高丽人来看,而朴誾是朝鲜朝人,这本身就已经是很好的说明。那么“高丽贵妃”,也就可以理解成来自高丽国的贵妃,权贵妃就不一定非在高丽朝不可。此其二。再则,权贵妃虽然是高丽人,其词却未必非出于本国不可,李齐贤也是高丽人,可是他的大部分词作都是在中国写的,权贵妃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从这3首词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上看,水平之高,恐怕亦非未在中国居住过之人所能办。此其三。这样,如果走出柳己洙的理解误区,换一个角度来考察这个权贵妃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