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柳建辉 等主编 页数:586
内容概要
内容简介: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也是在局部范围执政的过程。在革命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终取得了在全国范围的执政地位。本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在当时的中国,同国民党政权根本对立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人民政权。
第二个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民主选举,建立了实行以“三三制”为特点的新型抗日民主政权。这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一次成功尝试。第三个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召开了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华北人民政府,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执政作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
书籍目录
总序 深入研究党的执政历史,科学把握党的执政规律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政权思想
一、“统 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二、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政权的思想
三、“平民主义”的政权思想
四、共产党人早期建立政权的尝试
第二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一、各地武装起义蜂起
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三、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筹建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第三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建设
一、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
三、法律、司法体系建设
四、勤政、廉政建设
五、“左”倾教条主义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危害
第四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政策
二、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
三、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
四、财政金融
五、“左”的政策对经济建设的危害
六、教育事业的初兴
七、革命根据地的新闻报刊
八、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
第五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党的建设
一、重视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
二、形成共产党人的良好作风
三、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总体评价
第六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建设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机构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力量
三、苏维埃建军路线和军事理论
第七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局部执政的经验和教训
一、局部执政的成就
二、局部执政的经验
三、局部执政的教训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思想的飞跃
一、长征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二、党的政治路线和策略的转变
三、富农政策及 一系列政策的重大改变
四、抗日民主政权思想的形成
第九章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
二、晋察冀边区政府
三、晋西北行政公署
四、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五、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
六、华中抗日民主政权的创建
七、华南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第十章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实行广泛的民主选举
二、建立“ 三 三制”政权
三、保障人权
四、勤政、廉政
五、重视法制建设
第十一章 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一、休养民力,恢复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
二、生产自给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经济方针的制定
三、战胜严重经济困难的重大举措
四、发展根据地农业的 一些主要措施
五、根据地的工业建设
六、根据地的商业建设
七、根据地的金融和货币
第十二章 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一、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方针和政策
二、蓬勃发展的文艺工作
三、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
第十三章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建设
一、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济工作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救济工作
三、军人优恤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救助工作中占有突出地位
四、战时救助的特点
五、陕甘宁边区婚俗变革
六、开展破除迷信的科学宣传活动
第十四章 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活动
一、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外交活动
二、党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三、党对英、美外交政策的演变和与美国官方的关系
四、党在抗战时期外交活动的意义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权思想的深化
一、国共在政治思想战线的论战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关于民主政权建设的论述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丰富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意义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在解放区的实施
第十六章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内涵与影响
第十七章 大行政区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华北人民政府的建立与影响
二、东北、中原、西北地区的人民民主政权
三、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
第十 八章 波澜壮阔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一、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二、制定和落实《中国土地法大纲》
三、翻身农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第十九章 接管城市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
一、恢复城市秩序与生产
二、沈阳、北平、天津、上海的接管经验
三、努力发展城市经济
第二十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对全国政权的筹建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筹建新中国
三、从局部执政到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
后记
章节摘录
关于党在苏维埃中的任务。共产国际指示中共“在苏维埃成分之中”,“一定要组织共产党的党团”,通过党团领导苏维埃。“党团的领袖应该是最积极和最守纪律的党员,最好是党部委员会的委员。”党团必须服从当地党组织的领导,“党部委员会应当有系统的领导党团工作,坚决的从根本上预防党团的某些同志,尤其是整个党团不肯执行党的指示的最小企图”。共产国际还规定了党团的任务:一是根据党的方针政策草拟苏维埃法令、决议、提案。“党团必须是苏维埃的提案与决议的首创者及召集报告会与其他各种委员会的发起人。”党团要在工作的那一政权组织每一会议前,召集党团会议讨论在会上怎样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经常的惯例”。二是监督苏维埃政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团必须注意整个苏维埃的工作及苏维埃每个委员的工作情形,并须留意不要使富农、已经被剥夺选举权的人及其他劳动人民的仇敌混进了苏维埃。要把广大的无产阶级雇农与贫农及红军士兵的积极分子团结在苏维埃的周围。” 关于苏维埃的选举原则。共产国际特别强调阶级成分,尤其是工人成分。“当苏维埃选举的时候,革命委员会须公布地主,绅士,土豪,军阀及经常雇用劳工(雇农工人)的富农,以及使用一个雇员以上的商人一概剥夺其选举权。其他民众,产业及手工(业)工人,雇农,苦力,贫农与中农以及各级红军士兵等的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为了保障苏维埃政权中无产阶级与雇农成为骨干,共产国际在选举比例上也作了详细的规定:“工人,雇农与苦力可以由二十五人选出一个代表,而红军士兵就由五十人,贫农与中农则由一百人选出一个代表”,即使“在工人雇农与苦力的人数没有到选举的法定数目的场合下,也必须使他们有自己的代表参加苏维埃”。 关于各级苏维埃国家机关的性质、机构设置和任务。共产国际指出:苏维埃是“国家政权的机关”,必须依据工人、雇农、苦力与乡村贫民等组织起来。村苏维埃政权是最低一级苏维埃,叫某村工农兵代表会议。“不满十户的小村必须联合两至三个同样的小村选举共同的苏维埃(某某几村工农兵代表会议),各村苏维埃及有几个小村联合组成的村苏维埃,必须选举代表与候补代表共五人,组成乡苏维埃(以某镇为中心)。”乡苏维埃的任务是召集会议,“讨论革命委员会的工作,通过他们应提出的临时法律,并以该苏维埃的名义创立新的革命法令,重新分配土地给农民”。为了更切实地解决具体问题,共产国际要求,在苏维埃之下组织各种委员会,如经济、财政、教育、总务等委员会。当然,还要选举执行委员会。不过小地方,如九人以下组成的村苏维埃,只需选出一个书记经常在苏维埃工作即可。“镇苏维埃(包括许多村而以某镇为中心的乡苏维埃)的执委会,须由三人至五人组成之。小城市(县)苏维埃的执行委员会,应按照代表人数的多少与苏维埃工作之轻重,由二十五至三十五人组成之,并选出三人至五人的常务委员会,候补常务委员二人。”而省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从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基层选出。省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任务是“解决全省的重大事务,选举省执行委员会”。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任务是通过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指示并确定省、县以及村、镇苏维埃的工作,决定各省、县一致的法规、选举代表的条例及组织红军等等,并“最后选举中央执行委员”,由“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临时革命政府”。 ……
编辑推荐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第1卷)(1921-1949年)》为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图书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