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成章 页数:590
Tag标签:无
前言
寻找魂灵的文学王青风 无论对于编辑、杂志社或出版社而言,发现并推出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是一种追求和责任。非常荣幸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中国作家》2011年第2期在头条位置最早、最快地刊发了王成章的长篇报告文学《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的一部分,我所说的“一部分”主要是由于杂志的篇幅所限,是忍痛割爱。人民出版社将全部60余万字出版成书,也是了结了我们杂志社的心愿。 抗日山濒临黄海,背后有更大的群山——沂蒙山脉,这片红色区域是中国隆起的民族脊梁,它为中国,也为世界所瞩目。抗日山,不单纯是一座山,更是一尊由血肉和信仰铸就的丰碑,在人民仰望的视野里巍巍屹立。这里,山紧偎着海,海紧抱着山。山海血脉相连,息息相通,就像抗战时期的滨海军民一样;生如此,死亦如此。 4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经去过一趟抗日山。没想到,在苏北鲁南有这么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是抗战的唯一,也是中国的唯一。山顶一座高达十佘米的纪念塔巍然矗立,如一柄青铜铸剑,直刺苍蓝的天穹。塔顶是一尊钢铁铸就的战士,一身戎装,左手紧握钢枪,右手高擎红旗,眺望远方,英姿飒爽,浩气如虹。这座塔,正是一座山峰岿然挺拔的所在,也是抗日山最壮丽的象征。 这里埋葬着的数千名烈士,曾是数千个鲜活的生命,是数千支青春的挽歌。 他们为了民族的存亡,甘愿血洒疆场,合生取义,最终在这个特殊的兵营——烈士陵园——慨然集结。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群山为之动容,大海为之滔澜;他们是山的儿女,是中国大地上的精英。那激越的呐喊回荡在祖国的上空,回响在人类的头顶。这里的一草一木,似无数鲜活的生命,诉说着不朽的传奇。 世界和平之树,正是各国正义的人民用血和泪浇灌的。 这座英雄的山,见证了抗日老区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英雄史、革命史,然而,却不为国内多数人所知。感谢作家王成章,感谢他的报告文学《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让这座静静地躺了70年的山走进了国人的视野。 一个失魂的人就会成为被人摆布的木偶,他的命运会比死亡更悲惨,一个民族也是。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伟大的民族历经磨难之后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这个民族进步的基石。文学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象征,它从来属于整个民族——出现过许多艺术巨匠的民族一般来说是强盛的,是难以被征服的;而文学总是承载着构筑精神家园的神圣使命。我一直认为,当文学脱离了土地,脱离了生活,作家就丢失了赖以生存的根基。作家脱离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文学就必然死亡。如果一个作家怀揣着民族的希望,肩扛着时代的责任,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就必然是滚烫的。在他的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历史、形象、精神、传奇以及风采,将会凝聚成某种特殊的启示,是那种汲取心灵和情感之美的感受。 当战争来临时,大地上最让人动容的是来自最底层民众的咆哮。所以说《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是一部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报告文学作品,有气势,有激情,它的成功来自于内涵的厚重和文学的魅力。 有人认为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和行走者,我也认为,在坚持文学性的前提下,思想的高度就是报告文学的高度。作为行走者,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忠于事实,不畏艰辛,踏破铁鞋,具有勇于追求历史事件真实的调查精神。只有这样,作家才能有一种事实在我、合我其谁的自信和兴奋。 王成章不是从时下的所谓文学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眷恋土地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王成章以历经数年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以交叉重现式的结构和鲜明的精神在场感,试图呈现出一种直逼历史本真的情景与氛围。全书一气呵成,作家投入的创作热情和才情、理性的思辨令我等读者为之感动。 报告文学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文叫Reportage,从Report一词衍生。 从其命名可知这个文学品种与报告攀亲,与当时作家亲身参与火热的战斗生活分不开。《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是一部史诗性的纪实。所谓史诗,是指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具有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等特征的叙事作品。近年来涉及“宏大叙事”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主要还是那些史诗类的作品。这部作品所涵盖的时间有几十年,无论是介入历史的力度、潜探历史的深度以及所表现出的由思考和真情交融而生成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都表明了这部作品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作家通过史诗重返民族精神家园。 作品结构宏大,有一种大海般恢弘壮阔的美,所涉及的是一个民族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历史关头,在这一大背景、大环境、大劫难中是如何挺起脊梁,用灵与肉铸成“新的长城”抗击外侮的,是在民族空前悲壮的背景下体现民族精神和魂魄的。作品蕴有复调结构或复调主题,抗日山当然是作品的主线,符竹庭无疑也是作品的另一条主线,时空体结构体现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我们在阅读中所感受到的震动和冲击力,是它的文字传达给我们的,也是那段峥嵘岁月传达给我们的。 因为作品认识了王成章,在我的感觉中,他无论是行事还是作文,都是一个很认真、很淳朴的人。他姿态低调,为人平和,不夸夸其谈。近年来,我们看到在创作、学术、评论诸领域浮躁之气盛行,创作肤浅,戏说不鲜,不去扎实地创作和探究问题,而是把复杂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简单化、情绪化。手段是他们手中的魔棒,可以任意挥舞和演绎。身兼记者和作家双重身份的王成章,则是将自己融入那段刀光剑影的历史,对那个时代再认识、再评价、再构思,以独有的思路再现其风云变幻和英雄壮举。多视角、多层次、多侧面的历史纵深感,既广且深的宏大战争场景,全面地审视、刻画人物与历史事件,不拘泥于一城一池、一人一战,而是寻根溯源,时空交叉,前后呼应,形成有机的整体,通篇洋溢着一种激奋昂扬的调子。 近几年,报告文学比较走俏,但也有遗憾,真正襟怀天下,具有责任感、使命感,以精益求精恪行自己职责的,不是很多。正因为此,王成章以他的作品显示出别样的意义,如他所说:“我没忘记我是一个记者,记者的使命是记录。滨海抗战时期就有好几个记者牺牲,追录抗日山英雄的魂魄,是我的应有之义。”能够寻找到抗日山的魂魄,能够与抗日山的灵魂对话,该是一件多么崇高而幸运的事情!抗日山的上空涌动着悲壮的风云!抗日山的魂灵,是薪火相传的红军的魂灵。本书所刻画的一大群人物,就像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一样,令人难忘。 当历史的硝烟已成为过去,今天的我们以更为自由广阔的视角和多层次的解读来审视这部作品,相信会有更多的感受和体会。 静静地阅读《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抗日山上,红高梁的意象,抗日山下的树林、草地、河流、湖泊、田野和海滨,都庄严地、静静地被霞光照得通红。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抗日山下的四季风景。王成章饱蘸深情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语言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的风格——既激情澎湃又内蕴深邃。 一部作品境界的高低、品质的优劣,读者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优秀报告文学感人的魅力总是介乎真实与抒情之间。评论家阎纲为报告文学提高文学性开了一剂良方:加大抒情性、诗化叙述性、细节生动性。这部作品既有报告更有文学,报告性文学性俱佳,因此显得难能可贵。一部50万字的浩瀚作品,要处理好结构,安排好情节,描写好细节是非常困难的,但作家在战争之间穿来插去,使那气势磅礴、宏大复杂的结构,布局得严整而有序。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很值得我们咀嚼回味。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伟大的民族精神得以提升拓展,文学的号角一如既往嘹亮振奋,作家的满腔热血一脉相承,优秀作品的荣光仍然在延续。 我赞成作家口十兆言对本书的评价:“不寻常的角度,不寻常的描写,很值得一读。”浓烈的文学色彩使本书有了丰盈的血肉,有了迷人的身段,而战地爱情的描写也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我看来,所有的文学作品最终还是要靠艺术性,作品不仅在当下是好看的,还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我对王成章的这部作品,仅做了“一个人的阅读”,不同的读者可以而且应该从作品中读出更丰富的意义来,阅读也是创造。王成章说:“抗日山这部厚厚的大书仍然向未来敞开着,你可以带着你的问题,去继续阅读。”我持同感。 作家们在不同的向度上进行着各自的旅行,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文学是比乌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舍不得、忘不掉的寻梦。 王成章在写作上是一位多面手。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都很拿手,样样在行。他不但是一个作家——具有历史意识的报告文学作家,更是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他的作品应该有着为明天存活历史的价值,我更希望看到王成章的下一部力作。 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将与抗日山同在!与抗日英烈同在!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同在!2011年春(作者为《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
内容概要
抗日山濒临黄海,背依沂蒙,是抗战时期中国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安葬800位烈士忠骨,碑刻3576位烈士英名,是一座由血肉和信仰铸就的丰碑。从1941年到1944年间,八路军115师、山东滨海军民冒着枪林弹雨4次兴工为死难烈士树碑建碣,兴建抗日山烈士陵园,创造了敌后抗战史上一大奇迹。
王成章所著的《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把以抗日山为精神制高点的山东滨海军区作为重点创作区域,并由此延伸到符竹庭、彭雄、田守尧等将领发轫于红军的历史传承,塑造了一系列八路军英雄人物形象。既有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也有没有硝烟的地下战斗:既有艰苦卓绝的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深情,也有战地浪漫的爱情。《抗日山——一个民族的魂魄》结构宏大,波澜壮阔,引人入胜,真实、艺术、全景式地再现了滨海军民8年抗战的峥嵘岁月,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作者简介
王成章,男,1963年生于江苏省赣榆县,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做过教师,现为《连云港日报》编辑、记者。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和报告文学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国作家》、《峨眉》、《扬子江》、《雨花》、《青春》、《当代作家评论》等,入选过多部文集并多次获奖。著有长篇小说《森林》和历史抒情长诗《徐福》。
书籍目录
寻找魂灵的文学(代序)
引子:活下去,并要记住
第一章 一座山的诞生
山东军民的灯塔
曾经腥风血雨
纪念碑上的“活烈士”
第二章 英雄际会利剑出鞘
少年英才铸将星
投身革命即为家
“红大”锻造的宝剑铮铮作响
第三章 将星闪耀平型关
平型关在等待
将星闪耀之符竹庭、彭雄、田守尧
一个没有番号的补充团
第四章 平型关大捷后的彭雄
踏遍蒙山英魂在
擎旗自有后来人
第五章 平型关大捷后的田守尧
征途受命挽狂澜
进军盐阜百战多
延安演绎反谍战
田守尧与作家周立波
第六章 肖华、符竹庭、邓克明挺进冀鲁边
一曲高亢激昂的歌
烽火冀鲁边
一条秘密的地下交通线
第七章 故土之魂——抗日县长朱爱周将军
在岁月的帷幕里穿梭
“我愿做一个抗日县长”
血洒在故乡的土地上
山纵2旅进军赣榆
第八章 滨海东北军的“第二次西安事变”
大地上的传奇
抗日的热血要一起流
第九章 铁流铿锵——教导2旅进军滨南
青口奔袭战
青口战斗之十八勇士
行进在滨海腹地
歌舞升平的革命要不得
三打甲子山
第十章 伟人的脚步
伟人的目光
伟人的脚步
第十一章 反“蚕食”之秋风落叶扫海陵
大浪淘沙
剑啸秋野
见证
第十二章 根据地里的“小延安”
咱们的“南泥湾”
盐是八路军的骨骼
第十三章 一粒红军的种子
简直是罗荣桓的再版
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
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整风就是一次思想竞赛
第十四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特殊使命
看不见的战线
谍对谍之虎穴锄奸
第十五章 鱼和水
“枪声就是命令”
一粒麦子的光芒
“八路军呀好比一条鱼”
第十六章 “1943年伟大胜利之第一击”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鬼子知道“翻边战术”的厉害了
第十七章 小沙东海战之血色航线
一群振翼飞向圣地的鸟儿
一条血色的航线
第十八章 砥砺一支精锐之师
把棉花缠到线轴上
首要的是团结问题
打铁需得自身硬
第十九章 滨海抗战时期的爱情
战火中爱情在生长
特殊婚姻现象:“268团”
爱情在战火中是奢侈品
第二十章 载入解放军战史的赣榆大捷
一个军区政委的战前准备
里应外合智取赣榆城
第二十一章 符竹庭将军将星陨落
烈士从兹去。英名耀千秋
活在滨海军民的心里
第二十二章 两份珍贵的战斗日记
符浩日记:夏庄一周
陆健日记:进军滨海,血洒赣榆
血战大吴山
第二十三章 我们是敌后武工队
迂回在点与线之间
宋继柳英雄孤胆
齐玉发神出鬼没
“拔了茄子栽葱”
第二十四章 外国八路汉斯·希伯
“笔底风雷惊海右”
“捐躯曾有异域人”
“春光一缕便是君”
第二十五章 抗日山上的樱花——金野博
侵略与反侵略
我们在一起
第二十六章 “钢铁战神”何万祥
我们的连长何万祥
不变的“红2连”
第二十七章 通往延安的苏鲁交通线
一条小路通延安
为了交通线的畅通
第二十八章 海岸线上的硝烟
争夺海岸线
风啊风,柘汪口传奇
第二十九章 军号唱起大反攻的歌
东线:杀猪(朱)过年
西线:醋大庄之战
南线:大兴庄、演马庄战斗
莫正民两万士兵起义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第三十章 山之魂魄——抗日英雄谱
紫薇祭坛
《滨海八年》里的故土英魂
后记: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章节摘录
1943年春天的傍晚,赣榆柘汪镇海边。 此时的盐田与白天不同,白天盐田在阳光下闪耀着一片银白色的光芒,傍晚的盐田在夕阳的辉映下就变成黄灿灿的金子了。海风,轻轻吹动着渔民桅杆上的风旗。 战士们从盐田里收工了,各个生产小组互相攀比着一天的成绩。 盐是战士们的骨骼。 盐是根据地军民的骨骼和粮食啊! 入夜,柘汪口躺在乳白色月光下,轻轻地睡着了。 符竹庭和陈士榘没有睡,“老陈啊,这柘汪口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守住它我们滨海乃至整个山东军区才能衣食无忧啊!尽管以后和日伪军还会有争夺,但保卫柘汪口就是保卫我们的生命线啊!”符竹庭说。 “是啊,恶仗还在后面呐。” 杆汪镇于1940年底被山东纵队解放,而北部的石臼所、岚山头和东部的连云港还处在日伪军的控制之下,柘汪口就成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唯一的出海口。1942年9月柘汪成立了特别镇(桐当于区一级建制),镇长章明,镇党委书记霍志仁,隶属山东军区和赣榆县双重领导。 柘汪特别镇不仅从海上沟通了苏北、华中、胶东根据地及上海、青岛等大城市地下党组织及民主人士的联系,而且为根据地的对外贸易提供了用武之地,是山东根据地的经济心脏。根据地的农副土特产品均由此运往上海等各个城市,再换回棉花、布匹、子弹等物资。每年大约运出生猪近5万头,花生米600万斤,生油81万斤,食盐800万担;进口棉花、白布、线纱、板纸、火柴、茶叶、糖等日用品和米黄、油墨、药品、机器、打字机、子弹等军用物资,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山东省纺织局、滨海贸易总局、滨海盐务署、鲁中军分区商行、老4团、老6团、23团商行等云集柘汪,民间商行也涌向柘汪,计有27大家。为便于管理,统一对外,成立了柘汪镇商业联合会。随着形势发展,山东军区将山东纺织局、滨海贸易总局、滨海盐务署等合并,成立山东省工商管理总局。 ……
编辑推荐
纪实 悲壮 一幅再现历史的画卷 质朴 逼真 一段血与火凝成的史实 可歌 可泣 一首民族抗战的进行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