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研发中心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崔新健  页数:436  

内容概要

《外资研发中心的现状及政策建议》由崔新健所著,以外资研发中心的现状及政策建议为研究主题,在跨国研发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基础上,构建嵌含外资研发中心的开放性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围绕主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展开研究,从国家创新体系(NIS)视域分析外资研发中心的现状与环境;从产业创新体系(IIS)视线分析行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从区域创新体系(RIS)视角分析区域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从公司创新体系(CIS)视点分析外资研发中心的运行与关联,以及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从各个层面分析外资研发中心的正效应及其潜在的负效应;最后明确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目标和政策体系的前提下,从鼓励研发FDI、研发FDI获益、建立完善NIS这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崔新健,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跨国公司管理与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管理与国际市场营销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现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教授、“胡绳青年学术奖”评审专家、《中国经济学年鉴》编委会编委、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Review编委会委员。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委项目多项。曾荣获第三届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奖,主讲和负责的《国际市场营销学》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曾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等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代表性著作:《中国利用外资三十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等。

书籍目录

导言
  Ⅰ.问题提出
  Ⅱ.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Ⅲ.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创新点
1.全球化视野:开放性NIS中的外资研发中心
 1.1 研发全球化
  1.1.1 研发全球化的主体、现象、成因 
  1.1.2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1.3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趋势
 1.2 概念界定
  1.2.1 研发与创新
  1.2.2 跨国化研发与创新国际化
  1.2.3 外商研发投资与外资研发中心
  1.2.4 国家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公司创新体系
 1.3 理论基础
  1.3.1 跨国化研发理论
  1.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1.4 嵌含外资研发中心的开放性NIS研究框架
  1.4.1 NIS的开放性
  1.4.2 外资研发中心的嵌入及其角色
  1.4.3 开放性NIS研究框架:构建、特点、创新点、适用性
  1.4.4 NIS的评价指标体系 
2.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现状与环境一
 2.1 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历程与现状
  2.1.1 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历程
  2.1.2 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现状
 2.2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现状与特点
  2.2.1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现状
  2.2.2 世界500强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特点
 2.3 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的环境
  2.3.1 中国NIS的现状
  2.3.2 外商对投资研发中心的环境评价
3.外商研发投资的行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3.1 外商研发投资行业结构的现状与趋势
  3.1.1 各行业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业绩比较
  3.1.2 各行业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潜力比较
  3.1.3 各行业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综合动态比较
 3.2 外商研发投资的行业决定因素
  3.2.1 文献回顾与模型
  3.2.2 数据与计算
  3.2.3 经济意义分析
 3.3 外商研发投资行业与市场结构
  3.3.1 文献综述
  3.3.2 模型与数据
  3.3.3 计算 
  3.3.4 经济意义分析
4.外商研发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4.1 外商研发投资区域分布的现状与趋势
  4.1.1 各区域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业绩比较
  4.1.2 各区域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潜力比较
  4.1.3 各区域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综合动态比较
 4.2 外商研发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
  4.2.1 文献回顾
  4.2.2 变量与模型
  4.2.3 数据与计算
  4.2.4 经济意义分析
5.外资研发中心的运行与关联
 5.1 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类型的决策模型
  5.1.1 文献回顾
  5.1.2 企业变量
  5.1.3 区位变量
  5.1.4 决策模型
 5.2 外资研发中心的运行及其绩效
  5.2.1 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动机及其区位决定因素
  5.2.2 外资研发中心的类型与项目来源
  5.2.3 外资研发中心的人员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5.2.4 外资研发中心的成果、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5.3 外资研发中心的关联及其效应
  5.3.1 外资研发中心与跨国公司体系的关联
  5.3.2 外资研发中心与中国NIS的关联
  5,3.3 外资研发中心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5.4 案例:英特尔在华研发中心的现状与运行
  5.4.1 英特尔全球研发投资的历程与特点
  5.4.2 英特尔在华的经营与研发
  5.4.3 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的运行与关联
6.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的研发合作
 6.1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6.1.1 文献回顾
  6.1.2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的总体状态
  6.1.3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方式及项目的状况
  6.1.4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的趋势
 6.2 跨国公司选择我国高校研发合作伙伴的影响因素
  6.2.1 文献回顾
  6.2.2 研究方法与样本
  6.2.3 计算与分析
 6.3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中技术溢出的途径
  6.3.1 问题提出
  6.3.2 研究方法与样本
  6.3.3 计算 
  6.3.4 实证结果分析
 6.4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的正效应及其技术溢出的障碍
  6.4.1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的正效应
  6.4.2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中技术溢出的障碍
7.外资研发中心的效应
 7.1 文献回顾与正效应分析框架
 7.2 NIS视域:外资研发中心的开放效应
  7.2.1 研发全球化与NIS开放性
  7.2.2 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NIS的作用
 7.3 IIS视线:外资研发中心的关联效应
  7.3.1 关联性与关联效应
  7.3.2 外资研发中心对IIS的作用
 7.4 RIS视角:外资研发中心的聚集效应
  7.4.1 集聚与竞争力
  7.4.2 外资研发中心对RIS的作用
 7.5 CIS视点:外资研发中心的示范效应
  7.5.1 示范性与知识溢出
  7.5.2 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企业CIS的作用
 7.6 外商研发中心的潜在负效应
  7.6.1 外资研发中心的“挤出效应”
  7.6.2 外资研发中心的“掠夺行为”
  7.6.3 外资研发中心的“技术锁定”
8.政策体系与政策建议
 8.1 政府角色与政策体系
  8.1.1 NIS的政策意义及其政府角色
  8.1.2 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政策体系
 8.2 利用外商研发投资的政策体系现状与比较
  8.2.1 政策体系现状
  8.2.2 政策体系比较及其问题分析
 8.3 政策建议
  8.3.1 NIS视域的政策建议
  8.3.2 IIS视线的政策建议
  8.3.3 RIS视角的政策建议
  8.3.4 CIS视点的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1 外商在华“投资研发”中心名录
  附录2 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中心名录
  附录3 外资研发中心调查问卷(中文版、英文版)
  附录4 外资研发中心调查问卷的样本情况
  附录5 英特尔公司中国研究中心(ICRC)调查问卷
  附录6 跨国公司与高校研发合作的调查问卷
  附录7 高校调查问卷的样本情况
  附录8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校研发合作机构名录(1994—2006年)
  附录9 部分在跨国公司CIS中地位重要的外资研发中心名录

章节摘录

  (1)进入阶段(1985年—1993年)英特尔为了接近中国市场和当地销售,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这一阶段,英特尔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西安等地设立了办事处,负责中国本地市场的销售。与此同时,还在上海和北京分别成立了英特尔上海软件实验室和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设立这两个研发中心旨在为英特尔芯片、系统和解决方案创造并扩大全球价值,同时主要为英特尔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2)本地化阶段(1994年—1997年)  1994年1月,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这标志着英特尔在华经营进入本地化阶段。1995年10月,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其主要业务就是集成电路的封装和测试,销售英特尔自产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及进行相关培训。该公司下属的英特尔封装工厂,是英特尔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设施,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主要负责相关存储器产品封装和测试。该厂也是英特尔全球的第四个封装和测试工厂。  (3)深化阶段(1998年—)  1998年5月,英特尔宣布将在5年内对北京ICRC投资5000万美元,开始在华大力建设研发中心,这标志着英特尔在华经营进入深化阶段。2000年8月18日,英特尔宣布将扩建其位于上海的封装工厂。二期工程扩建使整个厂区的面积从1.2 万平方米增加到5.6 万平方米,生产车间面积从3500平方米增加到2.05万平方米。二期工程计划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座新的建筑,包括一个生产车间、一个仓库和一座办公楼。到2004年底,该工厂员工已超过3000名。2003年8月27日,英特尔与成都市政府签署了一份高达3.7 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这是外商在西部的一次大规模投资。  2005年,英特尔庆祝在华发展20周年之际,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投资计划,旨在进一步加强其20年来对中国发展做出的持续承诺。英特尔将以在中国20年的发展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在华投资,通过设立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推动和激励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外资研发中心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为写报告买的,感觉还不错,内容介绍的挺详尽,还有详细的案例分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