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瑞龙 页数:453 字数:500000
内容概要
刘瑞龙同志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历了建立工农武装、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苏皖军政委员会书记、淮北行政公署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委员、民运部部长、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兼政委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纪念刘瑞龙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们特出版《刘瑞龙文集》。
《刘瑞龙文集》共五卷:前三卷分别包括四个历史时期的文章。第一卷: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二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两卷分别为回忆录和诗词。本书为第3卷。
书籍目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驳“江南农村无封建”——对江南农村情况的分析(1950年3月)
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1950年4月9日)
华东一年来的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
华东土地改革运动初步总结(1951年12月)
华东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及其初步经验(1952年6月)
关于农业建设第四师屯垦情况的报告(1952年8月27日)
对于华东国营农场工作的几点意见(1952年9月27日)
关于四年来农业生产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方针任务(1953年12月)
积极参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是农村青年的光荣任务(1954年3月)
中国农业访问团在缅甸(1955年7月)
发展农业是保证工业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1955年8月)
争取农业全面增产保证社员增加收人(1956年6月20日)
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所提问题的答复(1957年4月15日)
继续办好高等农业学校(1957年8月16日)
全国养猪重点县座谈会总结报告(1957年10月)
在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议上的发言(1957年11月4日)
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保证山区、丘陵区农牧业的发展(1957年12月4日)
推广各种有效措施实现水土保持的更大发展(1957年12月)
摸清土壤底细,充分发挥土壤的增产潜力(1958年11月5日)
搞好麦田管理、春耕准备工作,掀起积肥高潮(1959年1月10日)
论争取小麦更大丰收(1959年2月)
水稻插秧机的革命意义(1960年3月21日)
继续大规模地开展水土保持运动(1960年)
让土壤科学为农业持续增产服务(1960年6月)
做好农业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1964年6月1日)
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科学技术顾问组长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7月22日)
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意见(节选)(1979年8月)
农业科学研究为农业现代化服务(1979年)
《农业“八字宪法”浅说》1979年版单行本编者的话
农业“八字宪法”浅说(1979年)
第一部分
因地制宜地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土
一、“八字宪法”土是基础
二、土壤的本质特性是肥力
三、普查土壤,合理利用土地
四、改良土壤,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五、合理耕作,用地养地结合
第二章 肥
一、肥料是植物的粮食
二、广开肥源,增积肥料
三、合理施肥,提高肥效
第三章 水
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二、依靠群众,除害兴利
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四、合理灌溉,经济用水
第四章 种
一、良种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现有良种,不断选育接班品种
三、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加强良种推广工作
第五章 密
一、合理密植的增产作用
二、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密度
三、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
第六章 保
一、加强植物保护,同灾害作斗争
二、防治病虫害的途径与方法
三、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四、预防灾害性天气
第七章 管
一、加强田间管理,力争当年增产
二、掌握季节,不违农时
三、巧用肥水,促控结合
四、中耕锄草,精耕细作
第八章 工
一、改革工具,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二、农业机械化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三、按照不同地区特点发展农业机械化
四、把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结合起来
五、加强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农机作用
第三部分
第九章 光能利用
一、农业生产离不开太阳光能
二、影响光能利用效率的因素
三、对几个光能利用效率问题的分析
四、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可行途径
第十章 农业气象
二、农业生产的尖兵
二、宝贵的科学遗产
三、丰富的气候资源
四、趋利避害夺丰收
五、科学种田的参谋
六、用人工影响天气
《中国农谚》序(1980年5月)
上海市郊区农业调整中的两个问题(1980年7月27日)
正确对待中国的农业历史遗产(1980年10月24日)
关于南通、盐城地区商品棉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报告(1980年11月19日)
在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1981年1月)
《多熟种植》序(1981年4月23日)
春节家庭座谈会(1982年1月25日)
对“明天”的两种理解(1982年5月)
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1983年5月13日)
《中国农业浅说》1984年版单行本编者的话(1983年7月)
《中国农业浅说》1984年版单行本后记(1984年9月)
中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庆祝建国35周年(1984年10月)
发展农史科学研究培养农史人才(1984年12月5日)
学习丁颖的高尚品德和治学精神——为纪念丁颖教授逝世20周年而作(1984年12月)
试论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我国农业现代化
与子女谈婚姻
学习孙冶方“最小最大”观点,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编好两本书
论农业(1986年3月)
学习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初步体会(1986年8月17日)
学习梁家勉的治学精神(1988年5月)
农史科学如何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若干设想(1988年5月)
中国农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闭幕词(1988年5月23日)
章节摘录
华东一年来的土地改革运动 (1951年) 一、华东土地改革经过 去年2月,华东各地根据军政委员会的指示,进行土地改革的准备。7月,开始宣传动员,训练干部,进行典型试验。9月中旬与ll月中旬,先后召开了两次典型试验总结会议。12月中旬以后,新区进行土地改革及老区结束土地改革即先后展开,今年4月,因春耕紧张,会暂时停止。夏收以后,利用农隙,继续进行。到9月底止,已经完成土地分配的新区连同老区共计45个专区,325个县及63个县的一部分,共3.7865万个乡,占全区总乡数的87%强,其中已经颁发土地证的,共1.7903万个乡。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计11个县及63个县的一部分,共5403个乡,准备在今冬明春继续完成。 二、土地改革后华东农村的变化 华东土地改革工作,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以及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广大干部及各地农民群众共同努力,获得了极大的胜利。土地改革后的华东农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方面气象焕然一新。 政治方面,摧毁了农村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农民真正做了主人,农民的政治觉悟、组织力量和爱国热情空前提高。 过去,大江南北的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官僚主义有密切联系。他们除运用反动政权统治农民外,有的私设公堂、刑房,直接残害农民;有的勾结土匪、帮会,组织道会门,利用伪参议会、伪农会,利用宗族势力以至反动的牧师神父,控制和欺压农民。他们夺取农民田产,霸占农民妻女,残害人命,无恶不作。土地改革中,地主中的不法分子会百般破坏,事实打破了某些人的“和平分田”的幻想。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