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史·当代卷(上、下)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安作璋 主编,刘德军,刘芳,本卷主编  页数:1164  
Tag标签:无  

前言

《山东通史·当代卷》(1949年10月一2007年12月),也可称山东当代史或新中国山东史。编写好山东当代史,不仅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史学工作者特别是山东地方史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撰写山东当代史的重要性、可行性和特殊性山东当代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山东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近60年的历史,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山东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和谐小康社会迈进的历史。《山东通史·当代卷》编写的宗旨,就是要全面而真实地书写山东近6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光辉成就,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山东既是经济大省,又是有修史传统的文化强省,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给我们编写《山东通史·当代卷》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历届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山东当代史的编撰工作。在他们的指导或亲自主持下,先后出版了《山东四十年丛书》(7卷本)、《当代中国的山东》(上、下)、《山东五十年发展史》、《山东当代文化丛书》(93册)、《走进新世纪的山东——从十五大到十六大》等大型游牧文化,另一方面又通过大批汉族士民的南迁,向长江流域乃至珠江流域输入中原滨海的先进文化,从而丰富发展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隋、唐、明、清几个盛大的统一的封建皇朝。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入侵,山东作为沿海省份而首当其冲。可以说,入侵中国的外敌,没有一个不染指山东的。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除继续加剧山东的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状态之外,那就是极大地唤起山东人民的反帝和反封建革命的觉醒。《山东通史》就山东的区域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开掘,应当说是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山东通史》的编纂和出版,负有“当国之龟镜”的重任,它理应唤起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科学地认识山东,开发山东,把山东重新推上祖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前驱。它理应唤起山东人民的正确的自我意识、使命意识,奋斗不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去重新书写新一代山东人的光辉历史。

内容概要

《山东通史》正式被列为山东省“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    《山东通史》上起远古,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共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近代、现代各卷。该书不囿于目前通行的教科书章节体裁,参照古今史书各种体裁的优点,采用一种新的综合体裁,分为综述、典志、列传、图表四个部分。综述是依照时间顺序,以纪事本末体的形式分析和论述山东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以体现山东历史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其规律。典志是关于经济、政治、军事、法典、科技、教育、礼俗、宗教、文献等方面的专题撰述,以配合综述和列传两个部分论述所不便容纳的史实。列传主要是属于山东籍而又对山东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图表包括各种实物图片、地图以及各类年表、世表、专题表等,以弥补各卷文字表述的不足。以上四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互为补充,这样可以,较充分地反映山东历史的全貌。在编写过程中,则力求观点准确,史实可津,结构合理,脉络贯通,文字流畅,深入浅出,便于更多的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山东通史 当代卷 上册》  前言 通纪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49年10月-l956年12月)   (一)建国初期山东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   (二)巩固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三)社会改革与新民主主义建设   (四)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胜利完成   (五)山东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及主要历史经验   (七)全省基层普选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八)山东省政协成立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   (九)反所谓“分散主义”与开展对向明的错误批判     (一O)中共山东省委的建立与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二、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7-1966)   (一)整风运动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初步纠正“左”的错误及中断     (四)纠正“五风”问题与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五)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和恢复    (六)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省大动乱    (二)全面夺权,“反逆流”和“反复辟”      (三)落实中央批示和“十条”,混乱政局暂时转机    (四)经济上的“大会战”与暂时稳定时期的社会状况    (五)“批林揭袁”运动,经济社会严重破坏    (六)1975年的全面整顿,山东形势明显好转    (七)“反击右倾翻案风”对山东工、经济社会的影响  四、徘徊前进与历史转折(1976-1984)      (一)揭批“四人帮”与清查、摧毁山东帮派体系    (二)调整各级领导班子与恢复人大职能    (三)开展工农业生产“大办”与“大会战”    (四)山东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补课    (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与贯彻    (六)农村改革的兴起    (七)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八)全面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九)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O)中共山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五、全面改革开放与治理整顿(1984-1991)      (一)农村的第二步改革与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    (二)对外开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三)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与政府体制改革    (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    (五)中共山东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六)治理整顿目标、原则的制定与实施    (七)实施推进相互配套的综合改革    (八)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九)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完善   …… 典志《山东通史 当代卷 下册》

章节摘录

插图:6月后,全省党政机关和团体开展了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以清除存在于部分干部中的腐败现象。与此同时,党政部门还进行了机构整编,以健全行政制度。全省各级行政部门按照政务院颁发的编制标准,对设置不合理的机构重新调整,取消作用不大的机构,合并业务性质相近的机构,抽出干部加强工矿企业和财经部门,并提拔和新吸收了11000余名干部,补充干部缺额。1952年8月,历时8个多月的“三反”运动基本结束。山东的“三反”运动,清除了腐败分子,惩处了违法乱纪分子,挽救改造了一大批误人歧途的干部,不仅进一步端正了机关作风,而且对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稳定的政治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场群众性的政治运动,也发生了一些偏差,主要是斗争过火和发生一些错案。“五反”运动是在“三反”运动开展起来以后展开的。全省调整工商业工作结束后,私营工商业在政府帮助下得到普遍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使得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逐渐尖锐起来。部分私营不法资本家利用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联系、经济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以及一部分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腐化,采取各种隐蔽的方式进行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五毒”活动,以此牟取非法利润,侵蚀国家利益。“三反”运动中也揭露出大量的不法资本家拉拢腐蚀干部的事实。因此,山东党组织和各级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进行“三反”运动的同时,又开展了“五反”运动。山东的“五反”运动,从1952年1月开始,至8月底基本结束,但部分定案复查、退财补税工作一直延续到1953年才结束。“五反”运动大体经过宣传鼓动、坦白检举、检查“五毒”、定案处理等四个阶段。参加运动的私营工商业者约计6.4万人,职工14万人。“五反”运动初期,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徐州、烟台十几个城市和6个专区驻地县进行。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越来越多的职工加人运动的行列,检举揭发资本家的不法活动。仅济南市在1月下旬就收到了3000份检举信。2月11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在工商界开展“五反”运动的指示》,号召各城市党委发动、组织广大工人店员揭发资本家的违法行为;同时,山东分局批转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在“五反”斗争中举行劳资见面会议的经验报告,并在全省推广。

后记

《山东通史·当代卷》书写的是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至2007年近60年的历史,也是新增写的最末一卷。本卷由刘德军、刘芳任主编。其中,通纪和列传以刘德军为主,典志以刘芳为主,全书由刘德军负责统编、审稿、修改、定稿。撰写人及分工如下:刘德军:前言;通纪一至三;典志二o(丰雷补充);列传刘善本、孔庆三;主要参考文献(刘芳补充);后记。张玉玲:通纪四至七。刘芳:典志一、二。张高臣:典志三、一七。史家亮:典志四、六。安秀伟:典志五、七、八。王盛辉:典志九至一二。秦正为:典志一三、一五、一六、一九。魏爱华:典志一四、一八。

编辑推荐

《山东通史·当代卷(套装上下册)》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山东通史·当代卷(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