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亚里士多德 页数:404 译者:邓安庆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不朽作品。在古希腊雅典文明的鼎盛时期就曾作为教科书,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深厚的思想养料。 这部名著的注释导读本是由邓安庆教授完成的,其本意是给通识类人文核心课程准备教材。译注主要依据的是多种德文版本,如Olof Gigon翻译的Tasctlenbuch版,Eugen Rolfes翻译、Gunther Bien校对的Meirler版,Franz Dirlmeier翻译并作跋、Ernst A. Schrrfidt作注的Reclam版,也参考借鉴了英文版本和已有的中文译注本,并融合了课堂上针对学生提问的思考和解答。 译注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既要忠实原文,又要通俗易懂。在哲学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思想家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获得那么多的译注,他的思想与其说活在他的原文中,不如说活在他的译注中。
作者简介
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译者:邓安庆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外哲学思潮与西方马克主义研究基地双聘研究员。1992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研究重点为德国哲学和西方伦理学。出版译著有:[德]施莱尔马赫:《论宗教——对蔑视宗教的有教养者讲话》(香港道风书社,2009);[德]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和《布鲁诺对话——论事物的神性原理和本性原理》(均为商务印书馆,2008);[瑞士]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人民出版社,2008);[德]赫费:《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伽达默尔集》(合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出版学术专著《谢林》等7部,在《柏林谢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书籍目录
导读:从《尼各马可伦理学》找回对德性力量的确信第一卷 伦理学和政治学:善、幸福与灵魂活动 1.善之为目标/伦理学导论 2.幸福作为通过行为所能实现的最高善/伦理学方法 3.三种生活方式及其目标 4.对柏拉图善的理念之批评 5.幸福完满而自足 6.幸福与人之为人的活动或使命 7.再谈伦理学方法 8.三种善缘 9.进一步讨论德性、享乐和外在的善缘作为幸福的要素 10.幸福的获得靠自己的功德还是靠运气 11.在世幸福以及后人的命运对幸福的影响 12.幸福值得称赞还是值得崇敬 13.灵魂与德性分类第二卷 伦理德性与中庸 1.伦理德性源自习惯,因此既非自然而然,也非反自然 2.伦理德性作为品格由与之相应的活动养成、毁坏并伴随苦与乐 3.如何能够在德性之前有合乎德性的行为?德性与技艺之别 4.德性的一般规定:它是与性情及其能力相关的稳定品格 5.德性的进一步规定:它是我们因之而契合中庸的品质 6.中庸之德的应用范围 7.应用具体的德性来准确阐明中庸概念 8.中庸与极端之间的对立关系 9.如何契合与达到中庸第三卷 德行特征与具体德性德行特征 1.自愿为德行之要,不自愿与被迫 2.人何时出于无知而行动? 3.自愿的总定义及其与义愤和欲望的关系 4.选择出于自愿但不等同于任意 5.权衡不涉及目标,而仅涉及达到目标的途径 6.意愿指向目的,但目的是善还是显得是善大为不同 7.人的高贵与低贱全由自己负责 8.前述德行的总结具体德性 9.详解具体德性之导论——勇敢 10.高贵与完美作为勇敢德性的目标 11.貌似勇敢的其他五种类型 12.勇敢与苦乐 13.节制是何种快乐的中庸 14.放纵和麻木 15.放纵出于自愿,更需得到规训第四卷 具体德性续论第五卷 公正论第六卷 理智德性论第七卷 自制和快乐第八卷 友爱论第九卷 友爱续论第十卷 论快乐、幸福和立法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它不因一种品质在我们之内生成而生成,而是我们出于一种品质行动而生成。此外,不是所有快乐都有一个外在于它们本身的目标,而是只有那种将本性陶养至完善的快乐才有。因此,如果有人说,快乐是一种可感觉的生成活动,也是不确切的,毋宁说,它是合乎自然的品质的生成活动,凡是在说“可感觉”之处,必定说的是“无阻碍”。它似乎是一种生成活动,因为它在真正意义上是善的,因为人们认为,活动就是生成活动,但它们有些不同。说快乐是恶,因为有些令人快乐的东西有害健康,其意思无非就是有人想说的,某些有害健康的东西是恶的,因为它削弱了快乐的能力。确实从这方面说两者都是恶,但决不是由于他们快乐才是恶。因为思想有时也有害健康。此外,思想和通常的某种品质都不被从它自身产生的快乐所阻碍,而只是被外在的快乐所阻碍,而有探索和学习的快乐恰恰是促进探索和学习的。但说快乐不是某种技艺活动,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有技艺的活动不是对于别的东西而言,而只是对于能力而言。反正化妆的技艺和烹饪的技艺都是与陕乐相关的。最后,对于其他的一些责难,说节制的人逃避快乐,明智的人只追求无痛苦的生活,以及儿童和动物都追求快乐,所有这些都可以同样的方式来回答。由于我们已经说过,快乐何以本来是善的,但不是说每一个具体的快乐是善的,所以,动物和儿童所追求的恰恰不是那个本然的善,而明智者所追求的无痛苦却正是在此方面,因为他们有此明鉴:快乐感都是与欲望和痛苦相关联的,而肉体的快乐(这正是与欲望和痛苦相连的)及其过度,使放纵的人变得放纵。节制的人要逃避的就是这种快乐,但节制的人也是有自己的快乐。
后记
之前曾给一些同行或同事提起我在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他们的反应几乎是这样的:先沉默几秒钟,然后才似乎意识到什么,带着怀疑的眼神,友善地微笑道:啊,是吗?好,出版后送我一本。我知道,这几乎就是这本译注今后要面临的命运。是的,我自己何曾不怀疑自己是否能做,是否有必要做这个真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可以肯定地说,我自己之前确实从来没打算要干这个活。干起这个活,实在是为了上课,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一个读得懂的版本,不得已由学生们推动起来的。大概是2007年,复旦大学为刚进校一二年级的本科生开设通识类人文核心课程,学院让我报一门课,由于我之前讲的(而且是给研究生讲)经典类课程全是德国哲学方面,特别是康德、黑格尔的著作,但我一直觉得给一二年级的本科生讲康德、黑格尔的原著,实在是太难了,我很相信黑格尔说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真想从事哲学工作,那就没有什么比讲述亚里士多德这件事更值得去做的了”,所以,对于人文核心课程,我也就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获得一些人文素质,那就没有什么比《尼各马可伦理学》更值得阅读的经典了。因为我对“通识类”人文核心课程的理解是,它是一个“转识为智,转智为德”的工作。学生们被分在不同的学科专业,学的都是分得很细的专业知识,而“通识”就是让他们从专业中“抽身”而出,思考一下这些专业知识对于社会人生,对于世界的意义,让他们不从“专才”,而从“人”的角度来思考知识与人类的命运,这就是“转识为智”的工作。而“智”不是个人的小聪明,总是要从人类面临的一般问题,从世界、文明的视野来反思人类的困境中体现出来,从智慧中体会文化的力量,德性的力量,考察人和他人的关系,和城邦共同体的关系,同自己灵魂的关系,人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以此来塑造其成熟的人格,培养其崇高的理想,这就是“转智为德”的工作。
编辑推荐
《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在哲学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思想家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获得那么多的译注,他的思想与其说活在他的原文中.不如说活在他的译注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