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寿永明,宋浩成,俞婉君 著 页数:268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的过程中,既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化,又形成了主要因地域差异所造成的地域文化。谈地域文化,必须做三个区分:文化核心区、文化基本区、文化边界区。文化核心区是文化发源地,也是此文化最为集中的区域;文化基本区是此文化相对比较稳定的区域;文化边界区是此文化影响曾达到过但比较弱的区域。文化核心区当然是最重要的,因此,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文化核心区。我们现在说的地域文化,其名多取自周代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早在秦统一中国时就陆续消亡了,因此,这种国名实际上只是一个历史名词。显然,楚文化、越文化、吴文化都不等于楚国的文化、越国的文化、吴国的文化。不过,也毋庸置疑,以周代诸侯国取名的地域文化与原诸侯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原诸侯国所创造的文化是该地域文化之源。
内容概要
越地民俗是越文化显示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越地历史传承的载体之一。秦汉以降,越地独立的文化系统无论从内涵还是表象都丧失几近,仅作为特定地域的文化而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其个性即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以“节庆、饮食、婚丧嫁娶、方言、宗教和民间信仰”等形式为每一个地域之“民”所习得、继承和拥有。 越地民俗的产生与越人社会的形成密切相关,是越人在宁绍平原这片土地上为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生活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内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和新石器交替的时代,从考古发现看,小黄山遗址已经形成了一定形式的聚居习俗和丧葬习俗,河姆渡时期以原始宗教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习俗已经颇为发达,卷转虫海进毁灭了河姆渡的文明和习俗,但海退以后,宁绍平原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自然环境之中,背山面海、水网密布的平原环境,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使河姆渡时期已经形成的诸多民俗事象被后世所继承和发展。越国时期是越地民俗的形成时期,并确定了独特的个性,此后数千年来的不断变异,主要受中原主流文化的影响和规制,并与主流文化不断融合,因此,越地民俗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本书主要研究了作为民俗主体的越地和越人之来源与发展、越地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越地的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生活民俗、民间信仰、口传文学与民间曲艺、方言文化以及作为民俗现象的堕民。试图构勒出越地民俗的发展过程、形成机制和存在形态,并由此挖掘越地文化的内在个性。
作者简介
寿永明,1963年出生,浙江诸暨人。现为绍兴文理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导,兼任浙江省鲁迅研究会会长、浙江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语言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四十余篇。出版的著作有《语文教学视野中的鲁迅》、《鲁迅与社戏》、《绍兴方言研究》、《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等。宋浩成,1977年生,浙江上虞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俗文化学研究。俞婉君,1964年7月出生,绍兴籍,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主持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已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1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越地民俗文化综论 一、乡土的形成:越地与越人 二、历史的形象:起源与演变第二章 越地物质生产民俗 一、农业和渔业民俗 二、工匠和交通民俗 三、商业民俗第三章 越地社会生活民俗 一、越地会馆民俗 二、岁时节日民俗 三、越地生活民俗第四章 越地民俗信仰 一、越地民俗信仰的形成与主要特征 二、越地民俗信仰与稻作农业 三、越地民间俗神第五章 越地口传文学 一、徐文长的传说 二、绍兴师爷的传说 三、越地歌谣 四、越地谚语第六章 越地民间曲艺 一、越地民间曲艺和民间文化 二、越地早期民间曲艺绍兴乱弹的民俗功能 三、新昌调腔第七章 越地方言文化 一、越地方言的史层结构 二、越地方言的语言特色 三、越地俗语及其文化蕴涵第八章 堕民与越地民俗文化 一、堕民在越地礼仪民俗中的执业活动 二、堕民“走节” 三、民俗生活中的堕民演出活动 四、堕民的信仰与习俗 五、堕民的礼俗和语言习俗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称人的习俗,周作人有《立夏》诗:“新装扛秤好称人,却喜今年重几斤。吃过一株‘健脚笋’,更加蹦跳有精神。”除尝竹笋之外,越地百姓还在此期间初尝樱桃、蚕豆,新昌地区还有吃“囫囵蛋”(水煮鸡蛋)、米鸭蛋、蚕花饭之俗,蚕花饭是一种用糯米、粳米、籼米加上切成小粒的咸肉丁所煮成的一种混合饭,当地有民谚日:“吃了咸肉蚕花饭,一年蚕花勿退板。”宋嘉泰《会稽志》云:“丐户以立夏日出鲜衣鼓笛相娱,非此类则以为耻”,丐户就是越地的堕民,明清以后,堕民有以演戏为生者,称为绍兴乱弹,后来形成绍剧,其起源当是立夏鼓笛相娱的风俗。立夏称人的习俗始于何时已不可考,宋及明清诸志都没有记载,《清俗纪闻》等记录苏、浙、闽等地风俗的书籍也没有提到,可见起源较迟。1930年代江西《宁国县志》中记载:“立夏,以秤秤人体轻重,免除疾病,所谓不怯夏也”,越地立夏称人其意相近。近代以来,越地称人之俗多指孩童,称人时亦颇为讲究,如秤锤只能由内向外移动,即从轻到重,不能由重到轻,民间俗传,若由外向内移动,会影响儿童的发育。这是古代巫术信仰在民间的影响,按照弗雷泽在《金枝》中的论述,这种巫术是由相似而产生的意义联想,是原始巫术普遍遵循的规律之一。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为端五、重午、端阳等。越地有吃端午棕及“五黄”并在门口插艾蒲等习俗。端午吃棕子的习俗相传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流传,越地并无特殊之处。除吃棕子之外,越地有“吃五黄”之俗,颇有特色,五黄即指黄瓜、黄梅、黄鱼、黄鳝和雄黄酒。雄黄酒以白酒和黄酒,并加入雄黄调制而成,无论老少,均须小饮一口。民间还将雄黄涂于儿童眼、耳、鼻等处,并在额上书一“王”字,谓可避蛇虫诸毒。明万历《绍兴府志》载:“端午日以角黍馈遗,设蒲觞磨雄黄饮之,仍悬艾叶。女子或以兰作虎,小儿则丝绳系臂,缀绣符箓。其日多禁忌,采药合药者率以是日。”曾任绍兴府官守的四明人史浩也有诗日:“符篆玉骚头,艾虎青丝鬓”,万历《新昌县志》也有“佩香囊艾虎”的记载,可知明清时期,越人在端午节佩带符箓、香囊,以丝绳系臂的习俗颇为流行。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丝绳五色为续命缕,目的是避兵、鬼,不染瘟疫以延长寿命。新昌等地民间俗传这一天采集的草药有特别的功效,有端午采药之风,今已渐失。
编辑推荐
《越地民俗文化论》:越文化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