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郑谦 主编,郑谦,张化 著 页数:552 字数:58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发表宣言,向全国同胞,并向世界各国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10月1日,在隆重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紧接着,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第一次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站立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终于诞生了。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度过了整整一个甲子,迎来了六十周年华诞。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中国的成就,已被公认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奇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首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想象到中国可以获得如此的发展和增长的速度”。
内容概要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发表宣言,向全国同胞,并向世界各国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10月1日,在隆重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书籍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发动“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第三节 中央两次会议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向各方面迅速扩展 第二章 从“一月夺权”到“全国山河一片红” 第一节全面夺权 第二节 二月抗争 第三节 解放军“三支两军” 第四节 动乱发展到“全面内战” 第五节 “全国山河一片红”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章 “斗、批、改”运动 第一节 九大之后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斗、批、改”运动与“继续革命” 第三节 各个领域的“斗、批、改”运动 第四节 “抓革命,促生产”模式中的经济建设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社会生活点滴 第六节 盗火者 第四章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崛起与覆灭 第一节 动乱中膨胀的宗派集团 第二节 九届G-中全会上的斗争 第三节 “批陈整风” 第四节 林彪反革命阴谋集团的覆灭 第五章 1972年周恩来领导的整顿 第一节 “批林整风”运动 第二节 毛泽东的反思与变化 第三节 周恩来领导的1972年整顿 第四节 江青集团的反扑与周恩来整顿的中断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六节 开创外交Z-作新局面 第六章 从“批林批孔”到四届全国人大 第一节 再度造成动乱的“批林批孔” 第二节 围绕四届人大组阁的斗争 第三节 四届人大和975年宪法 第七章 1975年的全面整顿 第一节 整顿的开端 第二节 整顿在工业、财经领域推开 第三节 军队的整顿 第四节 整顿深入展开 第五节 “四五”计划的完成 第八章 “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
章节摘录
1956年三大改造刚刚完成,毛泽东根据苏联等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①他认为,曾经被全世界公认为社会主义唯一标准的苏联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的弊端已开始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社会主义各国的建设道路应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当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又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这一认识反映了当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愿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正确方向。但是,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另一个更为复杂、艰巨的任务又摆在人们面前:如何解放思想、超越苏联模式?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怎样探索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苏联模式就能走上改革的坦途。在改革苏联模式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各国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付出了艰巨的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进行这一探索,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大跃进”是不成功的,但它却反映了超越苏联模式的强烈愿望;“文化大革命”是完全错误的,也与苏联模式没有多少共同之处。 对苏联模式的成功改革,除了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入观察,对本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外,还要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数十年的丰富实践和时代主题的巨大变化,解放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当代化。同时,还必须有对当代资本主义、对时代及其发展趋势深刻而全面的把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