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锦华 页数:438
Tag标签:无
前言
研究世界各国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这就是凡是追求富国强兵的国家,适应世界潮流、实行对外开放,不断调整和完善开放理念、政策和方法,制定相应的内政改革举措,消除不适合本国国情的负面影响,这个国家就充满生机和活力,经济发展,国力昌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即使国土疆域不大,也能登上世界舞台,在全球博弈中建立强势地位。相反地,只重个人统治,实行劣政治理,视对外开放为洪水猛兽,甚至闭关锁国,就必定背离世界潮流,思想保守,国家机体丧失活力,不能与别国互通有无、互惠发展,经济社会状况每况愈下,人民生活难以改善,在世界格局中处于劣势地位,直至被强国欺凌宰割。这个历史现象,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尤为明显,成为五百年世界舞台上的主旋律。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研究各国兴盛的治国理念,一个核心的因子就是对外开放。当然,并不是所有实行开放的国家都是成功的,其中有些国家借开放之名,行对外侵略扩张之实,是背离科学意义上的开放范畴,是人类发展中的一种邪道。开放中的更多国家由于治理不善,经济社会得不到有效发展,国力不强,不能识别和有效抵御国外侵略势力的种种阴谋活动,进而导致国家停滞、衰败,甚至沦为殖民地,则是不成功的开放,在各大洲都有。开放兴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民族觉醒、统治者英明和人民大众奋发图强的精神,应是正确地实行对外开放、接纳外来积极影响的核心因素。
内容概要
这毫一本专门论述对外开放与国家盛衰关系的著述。它以全球开放历史为经,中国对外开放为纬,梳理汉唐时期以及15世纪以来,中国从早期的对外开放到后来一再丧失开放机遇,再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抓住开放机遇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着眼于探讨开放与国家盛衰的关系,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推动各界人士更加重视对外开放的研究与实践,继续探索和完善中国的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陈锦华,男,汉族,1929年8月生,安徽省青阳县人。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四届中央委员。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开放的历史解读 第二节 开放的定义 第三节 开放的范畴与类型 第四节 中国和世界各国开放的特性与共性 第五节 编著目的第二章 开放:国家强盛的普遍规律 第一节 人类早期历史上的开放 第二节 近现代的大国兴衰与对外开放 第三节 15世纪以来中西盛衰的对应关系 第四节 开放的正途与邪道第三章 中国汉唐盛世的开放格局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开放与封闭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开放格局 第三节 大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第四节 汉唐时期开放强国的经验借鉴第四章 明初海禁首失开放机遇 第一节 宋元时期以海洋为重点的开发拓展 第二节 郑和下西洋与全球统一性时代 第三节 明初海禁错失海洋发展机遇第五章 康乾盛世再失开放机遇 第一节 康乾盛世与封闭自大 第二节 西方列强的崛起与扩张 第三节 康乾盛世丧失开放机遇第六章 屈辱开放下的半殖民地命运 第一节 “坚船利炮”下的屈辱开放 第二节 屈辱开放条件下的觉醒探索和洋务运动 第三节 明治维新的成功与清代中后期强国机遇的错失 第七章 新中国从渐进开放到全面开放 第一节 新中国开放的国际国内背景 第二节 新中国开放理念的演进 第三节 新中国开放历程 第四节 中国近30年开放的巨大成就第八章 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对外开放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第三节 全面开放与参加经济全球化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 开放与封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封闭通常是指为了避免外部冲击,而把国门关起来,实行自我封闭,或者在历史趋向上虽然处在一个开放过程,存在开放的空间,却因骄傲自大,或因内部政治纷争,转而封闭起来,或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封闭本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出于政治、经济或社会的原因,而把人文环境按照政权统治区域的范围封闭起来,与他国形成政治对峙,或实行经济社会制度隔绝,自行其是,互不往来,从而远离时代潮流,停在原点,停止进步,最终导致走向落后。从系统论角度看,封闭是由结构稳定性造成的,由于一个系统缺少对外能量的输出或输入,而仅在其内部形成回路,所以形成了特定环境的稳态,形成系统封闭和区域封闭,其结果,势必造成系统混乱和熵…的增加。开放则给系统内外的能量流动造成回路,在一个大的宏观环境中形成系统间的功能耦合网络,在网络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并与环境整体发生功能关系,不断冲击、影响和改变系统的既有结构,使它逐步演进为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构和组织。从历史长河看,封闭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开放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封闭最终会被开放打破。几千年的中外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种文明如果处于开放和交互耦合的状态,如果能够吸收消化外部能量,在历史链环上保持能量流传关系,就势必走向强盛,就能保持一种不间断和绵绵若存的发展过程。开放与封闭显然是同意识形态有关的,它们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思维,当然也会带来不同的价值效应和历史后果。
后记
这是一本专门论述对外开放与国家盛衰关系的著述。它以全球开放历史为经,中国对外开放为纬,梳理汉唐时期以及15世纪以来,中国从早期的对外开放到后来一再丧失开放机遇,再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抓住开放机遇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着眼于探讨开放与国家盛衰的关系,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推动各界人士更加重视对外开放的研究与实践,继续探索和完善中国的发展模式。2009年初,陈锦华同志把我们约请到惠州罗浮山下,介绍他多年关注和研究的开放问题,希望组成课题组将之作为重大课题展开研究,写出一本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的学术著作。他还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和写作思路,整理成详细的研究纲要,鼓励我们解放思想,充分讨论,深入研究。锦华同志的历史性视野和丰富的知识,以及对开放之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深刻把握,深深激励了我们。尽管课题研究的内容并非我们所长,但大家深感研究主题很有吸引力,非常愿意参与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来。在此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锦华同志又同我们集中讨论了几次,并以多种方式将基本构想和主要观点写出来,还不断通过电话和信函,将新的观点、设想和关键性史料转给我们,共同推敲研究重点、难点和细节,引导课题组不断深化研究。初稿完成后,他又认真审阅,提出具体而详尽的修改意见,精益求精,直至成稿。本书从立意确定研究宗旨和方向,到拟订论述体系,再到具体写作、修改完善,无不贯注着锦华同志的悉心指导。
编辑推荐
《开放与国家盛衰》:开放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课题,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开放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变,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开放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没有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