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尹锡南 页数:220
Tag标签:无
前言
笔者曾经提出过跨文化形象学有关中国形象研究的“三组问题”,一、西方的中国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生成、传播、以一种话语力量控制相关话题比个参与西方现代性实践问题;二、世界的中国形象与全球化的中国形象网络形成,于此相关的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的跨文化霸权及不同国家地区的中国形象中流露的“自我东方化”。
内容概要
蓦然回首,中印文化交流的“梵典华章篇”已翻过两千多页。从大史诗《罗摩衍那》中异想天开的“极东支那”到崇拜“道奥义书”的中国智慧亲和力,从尼赫鲁在惨淡的殖民时代亲切地“发现中国”再到“印度中国是兄弟”(Hindi—Cheeni Bhai Bhai)的蜜月口号,从1962年中印间兄弟反目成仇再到构建地缘文明新范式的“中印大同”(Chindia),印度眼中的中国形象斑斓多彩,意味无穷,引人遐想。2010年正值中国和印度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愿这本小书把吉祥福音带给“龙象共舞”的中印两国!
作者简介
尹锡南,男,土家族,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历史学硕士,文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副教授,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社科创新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比较文学、印度文学及国际关系。2004至2005年留学印度。先后出版专著《世界文明视野中的泰戈尔》(2003)、《发现泰戈尔》(2005)、《英国文学中的印度》(2008)和《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2010),并。参加撰写《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2004:)。论文先后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和《南亚研究》等杂志上。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印度文论史》(2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2010)和一般项目《梵语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研究》(2009)的研究。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梵典华章两千页第二章 “极东支那”:古代印度的中国形象第三章 “伟大民族”在东方:近代印度的中国形象第四章 想象的因缘:钱度作家笔下的中国文化 第五章 变换面孔的兄弟:当代印度的中国认知第六章 敌耶友耶:近二十年印度看中国第七章 维克拉姆·赛特的中国缘第八章 CHNDIA:新世纪理想“中印大同”第九章 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印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多种译名,如身毒、贤豆、天竺、忻都、婆罗门国、欣都思、印毒、印都、印特伽、盈丢等。《后汉书·西域传》日:“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这是中国古籍中最早记载南亚次大陆名义与地望的史料。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这样记载道:“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①自玄奘为印度正名后,后人沿用,流传至今。正如玄奘所言,印度古代小国林立,随地称国,印度的确乃其总名而已。因此,古人又称印度为“五印度”、“五天竺”,或简称“五印”、“五天”,即东西南北中印度的总称。但如果从学理上考究,玄奘的记载有些失误,他误把“印度”一名解释为与之读音相同的梵语名词indu的音译,并提出所以称之为“月”(indu)的原因。在玄奘之后去印度的义净在其《南海寄归内法传》里曾经指出这种说法的错误:“或有传云,印度译之为月,虽有斯理,未是通称。且如西国名大周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②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与中国一同并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印度文明在众多领域里的辉煌成就,以及它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使它在整个世界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印度文明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几千年来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印度的邻居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两个国家,有着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相近或相似的经历与境况:同为文明古国,同样历史悠久,文化传承至今不断;都在亚洲,是亚洲和世界的大国;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两国之间有着至少两千年以上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印两大东方文明,既然地理位置紧邻,又有着各自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就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互动交流,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后记
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的友好交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非常独特。这种独特性就体现在她们之间的和平往来上,如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和平征服”,中国道教对印度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她们之间横隔着喜马拉雅山的天然障碍,但这从来没有阻挡彼此间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这漫长的文明交往过程中,无数的中国人在他们的笔下记录了自己所感知的亦真亦幻的印度形象。然而,由于印度入自古不好笔录书记,其所有古代经典几乎全靠心记口传,这不仅使得中国文化对古代印度的影响难觅踪影,也使得印度人所感知的中国形象很难为后人完整准确地把握。到了近代,特别是自泰戈尔时代起,被西方殖民势力阻隔的中印地理和心灵走廊再次打通,中印文明开始了新一轮的深入接触,印度关于中国的认识也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迄今为止,虽然经历了无数次跌荡起伏,但中印关系仍在不断向前发展。印度眼中的中国和中国眼中的印度也不断地变幻着形象。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21世纪。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地球村”这一概念正变得越来越名副其实。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在一首诗中吟道:“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这两者从来不会相遇。”放在当今的时代语境中考察,吉卜林的话自然荒诞无比。交通工具的便利,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一切使得东方与西方、东方与东方的“相遇”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需。这一切必然会反映到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对中国、中国对西方的形象建构成为目前中国学界的研究热点,但学界就东方对中国、中国对东方的形象建构之研究相对说来冷清得多。
编辑推荐
《印度的中国形象》是世界的中国形象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