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叔弓,张巾 著 页数:711
Tag标签:无
前言
叔弓同志浓墨描述共和国成功改造日本战犯始末的纪实文学,摆在了我的案头。这是一册面向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力作,也是司法学子的专业研修课本,是司法工作人员的历史模板读物,是监狱劳改工作者的业务必读教材。我想,司法干警都会喜欢读一读这本书。200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六十花甲子,追忆百年史,强邻日本帝国在觊觎中崛兴而成为侵华的急先锋。曾几何时,神州大地外患相乘迭至,战祸无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存亡几乎不保,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回首前尘,血泪交织,真是中外历史少有比拟。像本书作者那样,从“九·一八”到“八·一五”,留有记忆的人们已经七八十岁了。群众出版社庄严推出这本古稀之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温故知新,鉴往前行,无疑是对胜利60年节日的最好纪念。我们注意到,书中正反两个方面的主人公,都以他们的痛切感受诉说着:如果希望废弃“屠杀一复仇一屠杀”的恶性链条,那么为着难以启齿的罪行而忏悔道歉并请求宽恕,则不单单是道德上的义务,而且具有政治上的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60周年纪念之时,我们再次强调,要特别用心地反思历史,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因为这是中日两国面向未来的政治前提。
内容概要
本书是2005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始末》的增订版。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我社增订出版这部被称为“纪录中国人以其信念、胆识与魄力写就的昭示世界的中国人权报告”的著作意义非凡。 自2005年该书出版后,作者仍不辞辛苦五年来补订了约10万字的内容,献给世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的、65岁以下的人,尤其是亿万青年人:中国不只创下引渡、关押、侦讯、审判、改造战争狂人的不朽政治业绩,还积累了一代人忠于共产党、忠于祖国的不朽精神财富;童年共和国如何克艰实行真理、正义、人道、和平政策化敌为友的真诚与贡献,那些日本战犯自己怎么说反战和平。 本书增订时保留了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的题词:“历史不要忘记”;原公安部副部长俞雷的题词:“殷鉴不远维和弃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司法部原副部长,中国监狱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金鉴的序言:《真理、正义、人道的力量》;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原辽宁省副省长,第六、七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林声的序言:《刻骨铭心的纪念》;中纪委委员、原公安部纪委书记、督察长祝春林的序言:《大力弘扬中国改造战犯工作精神》;诗人、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陈巨昌的序言:《一部明日醒神的史典》。
作者简介
叔弓(1932-),海岛之子。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新闻、公安、台港澳侨和外事工作。1998年离休。第七届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著《卫士凯歌》(上下)、《与共和国一起走来》,编审《蒋宋大家族》、《大陆生活纪行》、《客从台湾来》、《情悠悠意绵绵》,参纂《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著有《香港回归步履》、《欧陆情味》、《我的苦乐家园》、《潮来潮往》(上下)、《共和牵手录》。
旁听过共和国审判日本战犯,执笔统稿改造日本战犯工作总结,多次深入战犯监狱亲察亲感,先后出版纪实文学《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始末》及其姊妹篇《东瀛回眸》。
书籍目录
序一 真理、正义、人道的力量序二 刻骨铭心的纪念序三 大力弘扬中国改造战犯工作精神序四 一部明目醒神的史典上卷 14年/人性回归 题记 绥芬边陲,囚车千里开来 苏中引渡 一说不可教化 一说就要改造 红色旋风 横扫东京皇室 回卷西伯利亚 铁窗等候 日建大牢敞开狱长冤家路窄 战俘,战犯?名分之争开始 告示风波 一字千钧难寐 一觉醒来骚动 朝战撩动 心烧变.天欲火 身落绝望南柯 宣告通则 国际行情点拨 下马威风扫落 铁定罪身 照妖明镜高悬 现形对号入座 人道体味,监狱对比认知 三个保障 伸展感化之手 实施教化之仁 水火洗礼 不少不损不错 服了乐了谢了 救死扶伤 药理心理并诊 体疾魂疾兼治 打击闹监,敢教顽石点头 以理相对 善言善导善行有理有利有节 唇枪舌剑 家仇国恨仗义 斗智斗勇夺阵 惩一儆百 首顽认错就范众囚偃旗息鼓 认罪悔罪,苦海回头是岸 “脱掉斗篷” 三反五反示例 学步小组启足 仇人指认 恨罪不恨其人惩罚寓于训导 推进认罪 耻感罪感交感 互检互评互勉……下卷 14年/人生追悔
章节摘录
插图:岛村三郎交代残酷杀人罪行之后,又觉得失败蒙辱而生等于天天在死亡。他无颜活下去,又觉得最大的痛苦是缓慢的死亡,也想以死解脱,以死谢罪,故而设法为自己寻求独处的机会。看守员通知室外集合,岛村托词“头疼”要求请假。看守员不允,拉扯他出屋。岛村用力后退,僵持不下。看守员无奈锁门走了,岛村把一条手巾撕成几条。看守员请来助手,硬把岛村带出牢屋,到了露天坦白检举大会场上……9月,艳阳天,阳光明媚。岛村仰见三只老鹰翱翔在管理所上空,盘旋着高尔山那座古塔,一眼望去,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他顿悟金秋像是以日光为衣裙的女人。她的脸像玫瑰色的曙光,发绺像流动的溪水,性情慈祥,贤明,温柔,公正,向着万物生灵泄露着自己的秘密,勃发出光彩夺人的美与力。包物众者莫大于天地,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岛村似乎第一次感知,人,包含他自己,本是自然界的产物。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爱,也从不背离热爱它的人。大自然在它的物质创造中,为人规划了在道德创造中所必须走的路。整个大地对于贤智的人都是敞开着的,因为每一个高尚灵魂的祖国就是这个宇宙。人,必须遵循自然,跟着它画出的道路行进。“哎!大自然啊!你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欺骗我们的始终是我们自己”,岛村三郎自言自语地发着感叹,“我哆哆嗦嗦等待检举批斗,大自然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我今天挨斗,明天自杀,将来再宣判死刑,这些在自然界的运动中,不过像落个花瓣似的微不足道。什么荣誉,耻辱,什么男子汉的尊严,我觉得都算不了什么。”天地者万物之流淌,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一代代过去又一代代走来,大地却永远长存。岛村又不由得涌出活下去的念头。“要是想活,就不要管活得如何,活着就是了。”他想,自杀只能说明自己存心不想改悔,落下个畏罪自杀的骂名。男子汉的尊严在于堂堂正正,既然罪恶滔天,就该引颈受刑。是啊!“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中国人很重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活,那是苟且偷生的活,也可以叫做虽生犹死,那比鸿毛还轻。一个人能为了最多数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勤劳大众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邓中夏:《革命烈士书信选[续编]》)
后记
这是一本涉足鲜为人知领域的神秘话题,运用第一手档案资料揭示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工作始末的书,也是一本反映共和国第一代公检法人创造国际战犯审判奇迹和世界改造罪犯成功壮举的书。书的实践作者当属背负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政府和全中国人民的期望,身体力行地创造关押、侦讯、审判、改造战犯工作奇迹的第一线官兵,而我只是一个纪录人。我把前天、昨天的事分别记录在本书上卷、下卷的正文里,把今天、明天的话集中写在本书的“后记”中,如此勾勒着以史鉴今的世纪荣辱誉毁的画面。后记或日跋语,本是写在书籍后面的短文,而且多是用以评介内容或者说明写作过程的。我依规而作,结果是不短却长,说书又不限于书。多半个世纪淤胸之言不吐不畅,如决堤之水欲止不能,简直觉得非此莫为、非此莫是了。1931年“九·一八”,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国沈阳。1937年“七·七”,日本侵略军把腥风血雨洒遍中华大地。1945年“八·一五”,日本天皇向世界举起了投降的白旗。1964年“三·六”,最后一批中国在押日本战犯踏上归途。今天,动议于40年前而未了的笔录如愿以偿,可以就此打住,可我的心情并不轻松。作为日军“九·一八”铁蹄下“满洲”、“大同”开年出生的人,庆幸留存之余,我沉痛地悼念着千百万为国家、为民族捐躯的抗日军民,也深情地缅怀在监狱里继续抗战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先期所长孙明斋、金源及其并肩战斗而相继逝去的同志们。
编辑推荐
《灵魂决战·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始末(套装上下卷)(增订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东方史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正义呼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