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人民 作者:王久高 页数:242
内容概要
《高校社科文库》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学术著作出版平台,旨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创造条件。 《高校社科文库》将坚持“广泛动员、集中征集、严格评审、精心编校”的工作原则,致力于通过资助优秀学术专著出版、推动学术成果交流推广等形式,让更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工作者走进交流空间,进入公众视野,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王久高,1972年生,安徽怀宁人,法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共党史党建、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在期刊、报纸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新时期村庄变化的宏观视野 第一节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对村庄治理的考察 第二节 新时期村庄变化的外部环境第二章 村民的变化与村级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村民的分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 第二节 村民对党认识的变化与党员角色的“异化” 第三节 村级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的创新 第四节 建立切实有效的村级党组织激励机制第三章 村民自治与村级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兴起与村治方式的转换 第二节 “两委”关系的现状、冲突的表现及其根源 第三节 在体制创新中构建和谐的“两委”关系 第四节 充分发展党内民主,积极引领人民民主第四章 农村税费改革与村级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背景和历程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行对村级党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转变村级党组织职能第五章 撤乡并镇合村与村级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撤乡并镇合村的原因和历程 第二节 撤乡并镇合村对村级党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撤乡并镇合村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第六章 村民流动与村级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村民流动的表现和主要根源 第二节 村民流动对村级党组织的影响及对策 第三节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第四节 大力输送新的领导力量——选派村干部 第五节 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第七章 宗族家族势力与村级党组织建设 第一节 宗族家族势力复活及其主要根源 第二节 宗族家族势力对村级党组织的影响 第三节 积极、正确地引导宗族家族势力第八章 村庄宗教、民间信仰活动与村级党组建设第九章 村庄组织的多元化与村级党组织建设绪语 对村级党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也是其与时俱进本质的基本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宝库。但在新的世纪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农村的进一步渗透以及村民自治在农村的完善,农村党组织如何在市场经济和村落民主进程中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出的新挑战。本书有助于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丰富执政党建设理论。 2.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一些理论前沿问题 本书的研究落脚于新时期如何建设村级党组织,但也从理论高度重新思考一些前沿问题,重点包括:(1)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关系问题。即我们在强调中国共产党与农民是巩固的工农联盟关系时,应该意识到这种联盟关系有着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旦其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联盟关系就有可能发生动摇。不仅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新时期一些农村地区干群关系紧张,尤其是少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印证了这一点。(2)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统一问题。村“两委”关系涉及的问题要害在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至少在村级组织层面,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创新民主机制把现代民主基因引入村级党组织候选人选举中是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统一的有效途径。(3)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问题。在村庄社会里,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互动发展的。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先导作用,人民民主的发展也促进了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完善。(4)当代农民的特征和划分问题。即如何科学、准确地认识当代农民,这是建设好村级党组织的一个重要前提。(5)群众路线问题。即在民主化进程中,如何发挥群众路线的作用,并将其纳人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6)党员利益问题。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科学理解共产党员利益观,如何尊重和保障共产党员合法的利益。(7)村级党组织政绩观问题。即在强调村级党组织要领导发展经济工作时,也要注重促进村庄社会的文明、民主、公平、正义与和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