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于建嵘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抗争性政治的学术专著。作者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
作者简介
于建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等。2003年获《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05年获《中国新闻周刊》“三农研究(专著)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称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人物”称号。
书籍目录
导论 一、政治社会学与抗争性政治 二、中国底层社会与维权抗争 三、抗争性政治的研究逻辑 (一)生存伦理 (二)依势博弈 (三)边界冲突 四、抗争性政治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稳定 一、社会冲突及其功能 (一)社会冲突的理论发展 (二)社会冲突的分类 (三)社会冲突的发生机制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 二、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一)社会转型 (二)变动社会的秩序 (三)贝克的风险社会 三、转型中国的社会稳定 (一)排斥性体制与刚性稳定 (二)社会运动 (三)群体性事件 (四)风险管理与社会和谐 四、小结第二章 集体行动与维权抗争 一、农民的“以法抗争” (一)农民维权活动的解释框架 (二)农民维权精英的身份转化 (三)农民维权抗争的组织网络 (四)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特征 二、工人的“以理维权” (一)工人维权抗争的三种解释 (二)工人抗争的基本特征 (三)农民工的“依法维权” (四)非阶级行动与政治伦理 三、小结第三章 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 一、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 (一)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涵义 (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点 (三)社会泄愤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社会泄愤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的主要表现 (二)群体心理的发生机制 (三)群体心理的疏导 三、小结第四章 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 一、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 (一)国家政权建设理论 (二)清末的王权止于县政 (三)民国:行政权力下沉到乡镇 (四)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五)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体制 二、农村治理性危机与基层政权退化 (一)农村出现治理性危机的主要依据 (二)黑恶势力侵入基层政权的方式和原因 (三)黑恶势力侵入基层政权的政治危害 三、信访制度改革与宪政建设 (一)2004年有关信访制度改肇的争论 (二)现行信访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信访悖论”的政治学解释 四、小结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稳定 社会冲突问题,是政治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由于其政治上的敏感,中国的社会科学家多将其视为研究的雷区而不敢涉足。因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流的话语体系往往将社会冲突视为社会的“病态”,并在“注意政治影响”的名义下将中国社会经常发生的各种抗争活动掩盖起来,将其概念化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和表现。这种做法忽视了社会冲突的积极功能,产生了两个相互联系的不良社会后果:其一,执政者不能正视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群体所进行的抗争活动具有的积极意义,并企图以高压的方式将他们排斥于体制性利益表达之外。其二,空泛的政治说教取代了实事求是的政治路线,执政者所追求的高度理想化的政治建构与社会的现实政治生态形成强烈反差,导致其合法性在快速流失,客观上为社会动荡不断积累爆发的能量;使底层民众在实践形态的政治生活中不断拷问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时,逐渐建构起与其自身政治地位相适应的话语体系,即以“上访”、“诉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利益表达方式,不断地冲击着现有的政治结构并引起高层决策者的重视,从而使执政者在政策制定中更多地反映底层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