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潘公凯 编 页数:566
Tag标签:无
前言
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反思性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海内外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内地美术界主要从史学的角度对代表性画家和主要流派作偏重于史料梳理的研究,台湾的研究侧重于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油画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对此项研究兴趣日增,尤其关注“85美术新潮”及以后的艺术探索。这些研究已经为当下的思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史实基础。但与此同时,其中亦存在着一大共同的疑惑和误区:在对“现代性”的判定上还没有眺出“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其缺憾在于将中国的现代美术等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在中国的推演,而将中国20世纪美术的主体部分一传统演进、中西融合和大众美术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形态,排除在“现代性”之外,使20世纪中国美术无法在世界美术史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定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诸如美术“现代性”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什么是中国的现代美术,如何辨析和界定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什么是中国画发展演进的现代形态,这种转型以什么为标志,大众美术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尽管不断有“全盘西化”的思潮涌动,但在中国的可行性却又如何,“中西融合”的不同样式背后的社会指向如何,如何从本体论的角度来为这些样式定位,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前卫艺术及其在中国现代美术中的位置,中国现代美术在当今全球化境遇中的未来可能性又将如何?
内容概要
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反思性研究已经为当下的思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史学基础。但与此同时在对“现代性”的判定上还没有跳出“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其缺憾在于将中国的现代美术等同于西方现代美术在中国的推演,而将中国20世纪美术的主题部分:传统演进、中西融合和大众美术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形态排除在“现代性”之外,使20世纪中国美术无法在世界美术史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定位。
作者简介
潘公凯,曾任浙江美术学院学报编委会主任、中国画系系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部主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现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1991年10月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知识分子”。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画创作和美术史论的教学工作,并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曾多次在纽约、旧金山、香港、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存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出版论文集:《限制与拓展》;专著:《潘天寿评传》、《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主编:《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现代设计大系》;编撰:《中国绘画史》。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静水深流——潘公凯作品展”。2009年主编《中国美术60年》(1949-2009)(全6卷),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主持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美术设计。
书籍目录
什么是中国的现代美术?(代前言)正名的艰难——“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系列研讨会概述第一辑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刍议 潘公凯 “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邵大箴 恒定性与变化性——关于艺术现代性的思考 水天中 “通变”——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 范景中 Modern:一个带着面具的观念 李树声 影晌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演变的两个主要因素 刘曦林 变数与守恒(续说)——20世纪中国美术辩证思考之一 洪惠镇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刍议 徐虹 双重选择: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邹跃进 现代性的起源、性质及其混杂性——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谈起 邵琦 转型:现代性向自我性 顾丞峰 现代性与中国美术的转型 吕 澎 20世纪中国艺术的历史线索第二辑 中国现代美术的历史经验 朱锦鸾 中国现代美术改革前传——李铁夫与西方写实主义 王宏建 中国油画的现代转型——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认同、流变与转型 陈瑞林 城市文化与大众美术——1840—1937年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 高天民 艺术理想与社会理想——关于20世纪中国的“大众主义”美术 王明贤 从文革美术到当代艺术 易英 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 黄专 江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生态描述 林木 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当代中国的艺术——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 孔令伟 西方人体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转换——视觉艺术的视角 李超 孤岛美术的融合之路 曹庆晖 “学到手再变”——“油画民族化”思潮中的罗工柳油画研究班教学研究 孙振华 走向现代与寻找中国——中国雕塑现代性问题论纲 李公明 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的政治叙事与地域文化——以广东美术为中心第三辑 现代中国画的动力 沈揆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转型和国画的建立 潘耀昌 尴尬的选择——彩墨画作为新国画的形象代表 丁羲元 中国画在近现代的发展、去向 舒士俊 当代中国画的历史抉择 汤哲明 现代中国画和现代绘画 惠蓝 现代性中的传统:20世纪中国画现代转型中的“传统主义” 皮道坚 全球化与都市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水墨艺术附录 附录一 潘公凯教授谈话录 附录二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上海研讨会之“自由论坛”录音整理 附录三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上海研讨会之“问题讨论”录音整理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但是当我们来追问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或者主要思考的,就是这样一种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相关的美术现代性问题。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我们才能脱离、消解那种以西方现代主义作为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唯一参照,或者说单一叙事式的模式。如前所述,潘公凯主持的中国美术现代性研究课题的成果,已在一定意义上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我认为形成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混杂性和多重性(如“四大主义”)的原因和根源,仍然是对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建构。必须看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现象。研究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西方学者认为,从世界史和世界范围的角度看,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西方的内部,主要地域在西欧。它经历了一个从以上帝的名义统一起来的欧洲共同体,向现代世俗的各民族国家相继独立的转换过程,并且随着欧洲各现代民族国家的相继独立,它们也成了世界性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推动者和始作俑者。这是因为在西欧发展起来的世俗国家的力量,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使其迅速成为力量强大的帝国主义,由此开始了它们海外扩张殖民的历史。所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与帝国主义向外扩张殖民的过程是不可分离的,这也正是导致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开始的原因。美国,这个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国家,在对殖民者的反抗过程中获得了独立,使其从非独立的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并且从我们的观点看,美国也因此成为继欧洲各帝国主义之后的新帝国主义,并且也成为后来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独立,属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第二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以来,被西方列强侵略、统治的各种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所进行的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国正是在第三阶段开始建构自己现代民族国家的艰苦历程的。事实上,对于非西方世界来说,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毫无疑问,这一遍及世界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或者说形成了一个新的现代世界。
后记
我带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重点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在我看来,博士生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训练学生直面事实与史料,找准问题,探讨切入点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梳理和论证中修改前人的成说或建构起自己的阐释框架。这一教学要求,最好是在师生共同参与一个较大型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来完成。于是。我从1999年开始将我自己想做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设想向孔令伟、高天民、惠兰、李超四位博士生做了阐释,请博士班共同参与,组成了课题组,并于200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正式立项。近现代中国的变革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极大的不同,为了说清楚中国问题,不得不在相当程度上搁置西方的现代性理论框架,与此同时,为了进入“论说”的国际化语境,又不得不借助于以西方为主导的当代知识学平台。这个障论,是从我开始思考这个课题时就遇到的难点,也是贯穿整个课题研究过程的最大困惑。以至于“自觉与四大主义”这一框架在我的博士生班上都不太容易被接受,越是对西方美术史方法论学得深入到位的,就越难以充分认同。所以,课题组内部的讨论就费时很多。我的工作调到北京后,又有博士生中的宋晓霞、曹庆晖、郑涛参与到课题组的工作中。而后,还有博士后周瑾、孔令伟和博士生于洋参与了统稿工作。
编辑推荐
《"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自觉”作为标识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大众主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