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史·诗(中国文库4)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人民  作者:叶秀山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大凡名著,总是生命不老,且历久弥新、常温常新的好书。中国人有“万卷藏书宜子弟”的优良传统,更有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华大地读书热潮空前高涨。“中国文库”选辑名著奉献广大读者,便是以新世纪出版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帮助更多读者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丰富学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登高望远、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披沙拣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赜索隐的严谨态度,投入到这项规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来。

内容概要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向现代,这是一般史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当然并不是完全按照外在的计时方法来区分的,近代和现代之间,在哲学上不像在现实的历史中有一条明确的时限可划。哲学之所以能划分为近代和现代,是因为在这两个时期中,哲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之间也不是可以完全分割开来的。以问题来分,我们也许可以用“古典”和“现代”这两个概念来概括这两个时期的问题特点更为清楚一点,这就是说,哲学问题中,有“古典的”问题,也就有“现代的”问题。这样,在哲学里,时间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时间较早,也可能出现思想较新的哲学家,如基尔克特,与其说他是“古典的”,不如说他是“现代的”;而休谟,莱布尼兹,从另一个系统的眼光来看,则似乎要比康德更具有现代意义。因此,“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划分,自有其哲学理论上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叶秀山(1935~ ),江苏扬中人。当代著名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本书分别探讨了卡西尔、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萨特、杜弗朗等西方著名哲学家有关现象学的哲学思想,分析了现代现象学与哲学、美学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全书语言流畅,析理深刻,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本书使用的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部分卡西尔的符号现象学 一、卡西尔与康德的哲学遗产   二、卡西尔的符号论   三、神话·语言·科学  1 “神话”作为一种符号、文化形式  2 卡西尔的语言哲学  3 科学作为概念之符号 四、哲学与文化之批判第二部分艺术·神话·历史——卡西尔的《论人》 一、“符号”作为解释世界的“形式” 二、艺术与神话 三、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形式 四、艺术与历史第三部分心理(精神)世界的探索——胡塞尔的现象学 一、反对心理主义——严格划分逻辑、心理、物理的界限 二、观念(理念)的世界 三、“人文科学”之建立第四部分现代现象学思潮与黑格尔哲学· 一、“绝对的精神”与“纯粹的心理”   二、理智的直观与本质的显现 三、辩证思维与精神现象学  第五部分海德格尔在“思想”的道路上 一、海德格尔的哲学的“变革” 二、“Dasein”与本源的时间性 三、语言、诗和思想第六部分海德格尔与西方哲学的危机 一、西方哲学之“危机”感与“无”的意识   二、“形而上学”的否定与“哲学”之终结 三、存在性的思想与对存在的思想 附:在“交往”的路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老子的“道”第七部分哲学之辩护——雅斯贝斯的“奋争”和“奉献” 一、雅斯贝斯哲学思想之渊源 二、哲学作为科学之超越 三、哲学作为Existenz之澄明 四、哲学作为形而上学之“密码”第八部分萨特的“有”“无”之辩 一、萨特与他的前人 二、萨特的基本问题:(空)无 三、萨特论“他人” 四、萨特的存在论和存在的心理分析学第九部分杜弗朗和现象学美学 一、现象学基本原则与美学观念之变化 二、艺术世界之起源及其特点 三、审美知觉之分析 四、审美经验之普遍性作者后记

章节摘录

性(偶性),如“花是红的”、“桌子是方的”等等,“红”、“方”是花、桌子的属性。这种命题本身蕴含着一个否定的方面,说“花是红的”,就意味着“花不是绿的”,说“桌子是方的”,就意味着“桌子不是圆的”,但却没有任何理由说“花”一定不是“绿”的和“桌子”一定不是“圆”的。胡塞尔说,“圆的四方形”在“意义”上并无矛盾,“方”、“圆”、“红”、“绿”,按胡塞尔的说法,都是可以独立的性质和语词,因而自身有独立的特性。然而哲学的命题则显然有另一种面貌,以黑格尔的例子说,“上帝是存在”,这里的“存在”就不是“上帝”的偶性,而是“上帝”的本质,在这里,宾词与主词是同一的,“存在”实际上又由宾词的地位回到了主词的地位,所以黑格尔经常强调“绝对”、“真理”、“精神”是“主词”,用命题形式来对这些最本源性的概念作出进一步的规定性,并不是指证它们的具体的偶性,而是揭示、陈述它们的本质;思辨的命题使“绝对”的本质显现出来。这样,黑格尔在谈到“思辨的思维”时指出:“在科学研究里,重要的是把概念的思维努力担负起来。概念的思维努力要求我们注意概念本身,注意单纯的规定,注意像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自身同一性等等规定”因而,所谓“思辨命题”,实际上是“同一命题。

后记

我在1986年8月的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上解释了我为什么开始研究现代哲学,这个发言后来整理了一下,发表在《哲学研究》1986年第11期上。那里发表的是从学理来说的,还有一个实际的原因我在这里补充一下。1980-1982年我在美国进修时与一些朋友多次谈到,我(以及和我差不多情况的同行)对西方哲学的了解,主要限于马克思主义以前,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后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所知甚少,更谈不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即使是研究哲学史的,也应该做一做。当时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在与这些朋友讨论中,往往因为不太了解他们所受教育背景,而缺乏“共同语言”。因为这此朋友多半是在两方近几十年哲学思潮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我很抱歉地说,他们当中某些学者对于西方古典哲学的了解是不很够的,但我也并不隐讳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应对当代的西方哲学思潮有所了解,才能使我们的对话和讨论更有益处。所以,我利用在美国进修的机会,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情况,收集了一点材料,回国后,除完成我的古希腊哲学研究的第二本书——《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外。

编辑推荐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为中国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史·诗(中国文库4)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把深刻的哲学思想讲的很透彻,如果你看不懂现象学、存在哲学的原著,读读这本就很好,再去读原著会看的比较懂。
  •   不错,通过该书,可以对现象学和存在哲学有一个基本了解。
  •   人总要读些哲学。叶秀山先生的著作,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经济条件更好一些的话,我准备力争收齐老先生的全部著作。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是踏踏实实讲学问的书。语言好,讲的清楚,不吃力。很好。
  •   是不是大师级别的经典之作,本人不敢妄下结论.但肯定做到了融汇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层次了.不想当下众多搞西方哲学的人,生造很多的自己都弄不清楚的词汇,说着中国人都听不明白的话,然后告诉我们,这就是高深的西方哲学.
  •   值得读读。叶秀山以哲学名世,不是虚传的。
  •   叶秀山的《思、史、诗》,踏实、臻至化的境界;北大张祥龙的《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有点食西不化;高下立判
  •   该书是系统了解现象学思想的著作,对于现象学感兴趣的人值得一读。
  •   研究现象学需要看下这本书啦,开阔视野
  •   现象学的书,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啊。
  •   现象学研究必读
  •   对现象学很感兴趣,希望这本书对我有帮助。
  •   这是叶秀山先生的代表作,很有深度,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希望像我一般的普通读者,要做好读三遍的准本——可以一次性强行读下去,亦不可读一次就半途而废!
  •   很有学问的一本书。
  •   叶老!
  •   深度阅读,初学者不易,质量好,物流好
  •   好书,下周开始认真读
  •   内容丰富,质量也好,就是字体小了点
  •   这是本好书,装帧朴素典雅,就是排版过密了。
  •   没想到这门书竟然这么难理解。看过《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很简单。作为研究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一部专著,我很吃力,看来学识太浅。
  •   中国文库的书,都是经得起阅读的。
  •   呵呵,还可以了,但建议买世界史家文库那一套
  •   此为叶老80年代的作品,影响了很多年轻一代的学者,老版本现在很难找了。
  •   这么有深度的书也买,我真是疯了、。
  •   就冲先生的名字买的
  •   看起来还是蛮费劲的,要有思想准备!
  •   归纳性很强,可惜太难懂了,感慨自己水平太差。
  •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挺好的,质量挺好的
  •   叶秀山的文章总是引号太多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