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胡克森 人民出版社 (2010-04出版)  作者:胡克森  页数:540  
Tag标签:无  

前言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儒学正统的“一统”观,于此得以提升到自然定律和历史规则的地位。有学者认为,董仲舒正是因为提出了相关的扩张孔子思想文化影响力的论点,于是成就为儒学大师,“其功不在孟子之下,汉唐大儒皆莫能及”。。从春秋时期到秦汉时期,完成了从“一统”文化愿望的提出到“一统”政治实践的成功,进而到“一统”国家定式的确立的历史演进过程。胡克森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融合——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就是一部回顾这一历史进程并予以文化总结的有重要价值的学术专著。“统一”之前的文化形态是否能称作“分裂”还可以讨论,但是以“走向统一”归纳这一历史阶段的主体文化面貌,可能是适宜的。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竞争、经济交往、军事征服和部族融合,作者以“中原文化”和“蛮夷文化”之相互关系为主线进行考察。联系到孔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感叹,看起来这好像是在沿用一种传统的思路。然而与近数十年来同一时段历史文化研究的主流成果比较,新的学术视角的优异是显然的。尤其讨论“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是不可以忽略与族群构成密切相关的文化问题的。作者引录了《越绝书》卷7《越绝外传·陈成恒第九》越王见子贡时“此乃僻陋之邦,蛮夷之民也”的谦词。“蛮夷之民”和“僻陋之邦”确实存在对应关系。作者还注意到《苟子·王霸》所谓“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阊、越句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历史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多位于文明程度处于后起地位的中原外围地区,这些政治实体的迅速崛起,对于具有悠久的文明传统的“中国”即黄河中游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对于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说明,自然也是研究“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时不可回避的主题。

内容概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曾中断发展的古老文明,追求统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而春秋至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第一次民族大整合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奠基阶段。因此,探寻中华民族统一传统的终极原因,尤其是探讨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内在根源。一直是学界力求解决的问题。《融合: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以独特的视角全新的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从源头上分为中原与蛮夷两大体系,然后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指出它们各自的优点、缺点和特点,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春秋至秦汉时期完成民族大统一,乃在于中原与蛮夷两种文化的充分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揭示了二者在中华民族文化整合中各自所占的位置及在从分裂走向统一趋势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

胡克森,男,汉族,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一九五〇年十月生。现为邵阳学院历史学教授、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北京大学学报》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中国古代史论文近三十篇,出版《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q五缘‰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等学术专著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社科项目及邵阳学院重点社科项目五个。

书籍目录

序1 王子今导言第一章 中原、蛮夷两种文化之比较第一节 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初的凝聚核心一、中原文化的萌芽及其中心地位之形成二、中原文化之繁盛:西周“礼”文化之形成和发展三、中原“礼”文化的核心因素:”德”观念的产生和演变第二节 蛮夷文化之概述一、东夷文化之特点二、秦、西戎文化之特点三、楚蛮、吴越文化之特点四、北狄、匈奴文化之特点第三节 中原、蛮夷个别特色文化之交叉比较一、秦、楚文化比较二、秦、晋文化比较三、晋、楚文化比较第四节 中原“礼”文化与蛮夷文化之总体比较一、中原外趋型文化的优缺点二、蛮夷内聚型文化的优缺点三、中原与蛮夷文化综合评述第二章 春秋争霸与民族文化融合第一节 中原文化中心地位之衰落一、中原文化衰落之表现二、中原文化衰落之原因第二节 春秋争霸与“礼”文化传播一、“礼”文化素养的高低对霸主争霸成功的影响二、春秋霸主崛起的时间和地域特征三、春秋时期”礼“文化传播之特征第三节 “礼”文化下移的全面影响一、“礼”文化下移对中原中下层人民生活的影响二、“礼”文化下移对四周蛮夷生活的广泛影响第四节 四周蛮夷文化对中原文化的逆向影响20l第三章 战国时期文化融合之特征第一节 春秋争霸战争向战国兼并战争之转化及其文化原因一、争霸战争向兼并战争转化之特征二、争霸战争向兼并战争转化之原因第二节 战国时期文化融合之特点:蛮夷文化处于主导地位一、各国兴起的变法热潮是蛮夷文化处于主导地位的标志二、蛮夷文化对上层政治之影响第三节 中原文化与蛮夷文化之冲突转化为儒、法冲突一、儒家思想是对中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二、法家思想的戎狄文化特色三、儒、法两家;中突是中原文化与蛮夷文化冲突的特殊表现第四节 中原中心观念与“天下国家”观念之关系一、梁启超等文化大师关于古代士人“天下国家”观念的论述二、中原士人“天下国家”观念之表现三、“天下国家”观念与“中原中心论”之关系第四章 秦皇朝的兴亡:中原文化与蛮夷文化的全面较量第一节 商鞅变法的成功:秦西戎文化优点的充分发挥一、商鞅在秦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变法二、商鞅变法成功之原因:秦国西戎文化优点的充分发挥第二节 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及其意义讨论一、统一的完成二、统一的原因及其意义第三节 帝制的建立及其戎狄文化特色一、秦皇朝帝制的建立二、帝制的戎狄文化特色第四节 秦皇朝覆亡原因探讨一、未能有效地继承中原文化传统是秦皇朝迅速覆灭的主要原因二、泰国法家理论对下层社会的忽视是秦皇朝覆亡的直接原因第五章 汉帝国的建立: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一节 楚、汉文化的兴起一、关于“汉文化就是楚文化”之讨论二、秦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与汉文化之关系三、楚文化兴衰的历史奥秘第二节 楚文化向汉文化之转化一、西汉初年的楚文化二、关于“汉承秦制”三、楚文化向汉文化之转化四、汉皇朝成功的文化融合政策第三节 汉民族的形成一、汉民族形成二、中原地域中心转化为汉民族中心第四节 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一、秦汉以后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二、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主流之原因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这是因为礼乐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原始人类祭神祭祖的行为或仪式。侯外庐先生也说“有孝有德”的思想是周代统治阶级的道德纲领,将“孝”和“德”联系在一起。。李泽厚也引用《尚书·尧典》中的“放勋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和《尚书·康诰》中“王日:封元恶大憝,惟不孝不友,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弟心,……大不友于弟,惟吊滋,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乱……”’等资料,又指出,《尚书·酒诰》《诗·大雅·文王有声》均强调“孝”,《左传·文公》:“孝,礼之始也”,然后作结论说:“孝与老、考本通,金文同此。可知‘孝’与尊老敬齿本是同一件事,是氏族遗风。”。也就是说,在家族社会里,孝子就是有德行的,有德行的也必然是孝子。而孝子的最大品德就是谦让,因此“德”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谦让。《国语-周语下》就有“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的名言。“孝”的谦让美德是在中原最早的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家庭、家族中生活,必须具有谦让的品格,才能搞好团结,孝顺父母。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血缘氏族部落的逐渐合并、融合,部落联盟要推举部落联盟的领袖,而部落联盟领袖必须从一个个小的家族、家庭中推举出来,因此这种“德”的谦让品格又与军事民主时代的禅让制度联系起来,因为只有具有谦让道德品行的孝子才有资格被推选为联盟领袖。而禅让是谦让在人际关系方面向政治行为过渡的一种表现,也是谦让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如《左传》襄公十三年记载说晋文公在绵上治兵时选拔三军主帅和将领时互相谦让,因而导致“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

后记

经过三年半的忙碌,我的书稿终于完成了。在书稿付梓之前,有些问题需要加以说明:一是该书所论述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大,内容较为庞杂,视野较为宏观,因此在一些细微的考证方面难免有一些纰漏,观点也难免有一些不太成熟的地方,敬请同行专家和读者多多批评。二是该书涉及与先哲前贤们的一些观点商讨,无论是赞成还是补充驳正,我都是怀着深深敬意的,对此如有冒犯的地方,望请谅解。其次是要表达谢意。首先要感谢国家社科基金的匿名评审专家对我的书稿提出的修改意见,使我的观点更加完善,内容更加充实;还要感谢我院科技处、政法系和中文系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给我的研究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继而要感谢的是我的同学:北京行政学院的高寿仙教授为我联系出版社,北京大学的张帆教授为我搜集资料提供了方便。

编辑推荐

《融合:春秋至秦汉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文化思考》:中原,蛮夷两种文化之比较,春秋争霸与民族文化融合,战国时期文化融合之特征,秦皇朝的兴亡,中原文化与蛮夷文化的全面较量,汉帝国的建立: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融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适合做文化研究者参考学习
  •   角度独特,内容详实,是一本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