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人民 作者:吴坚 页数:257
前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与世界顶尖级的高等院校及高科技教育发展状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还不高,我们的大学还不能充分吸纳国际顶尖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留学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国际合作项目也快速发展起来,但是整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展还比较零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还有待改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如何突破中外高等教育体制的障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回答。近日看到吴坚研究员撰写的《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一书的内容,备感欣慰。这本专著系统分析欧美、亚太一些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及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这种探索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都有巨大的意义。 对后发型国家来说,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诱人的,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共享课程和师资、快速提升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机遇;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需要警惕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会使中国高校失去自己的传统与特色,失去自身独立的价值体系。在这样一种两难的处境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如何发展的确是一个亟须深入研究的大问题。吴坚研究员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新思路。第一,我们要从全球化的背景系统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内部。全球化带来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对高等教育的严重挑战。
内容概要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当下学术界广为关注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本书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置于全球化的视野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双维度,既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内涵(要素动因)、载体理念、策略以及经验教训等层面展开介绍、梳理和研究,又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国际比较、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特别是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出发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历程、问题及对策进行了重点阐述,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吴坚,男,汉族,l966年生,海南万宁人。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比较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亚洲教育学会会员,日本中京女子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国际教育与教育国际化、高等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一节 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内涵 二、全球化的动因 三、全球化发展的阶段 第二节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一、全球化加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 [拓展阅读] 伴随全球化风潮美国高等教育走向全球扩张第二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素 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要素的不同认识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动因 [拓展阅读] 我如何当上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自述 第三章 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一节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况 二、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 [拓展阅读]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第二节 法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法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况 二、法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 [拓展阅读] 欧洲大学发展史的缩影:法国巴黎大学 第三节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况 二、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 [拓展阅读] 同济大学的中德合作办学 第四节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况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 [拓展阅读] 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 第四章 亚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况 二、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 [拓展阅读] 日本教育国际化的门户——日本国际大学 第二节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况 二、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 ……第五章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第六章 中外合作办学第七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要求教育“反映出各国共同的抱负、问题和倾向,反映出它们走向同一目的的行为。其必然的结果则是各国政府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基本团结”;“在消除了偏见与沉默的情况下,以一种真正的国际精神发展相互问的接触”。①在我国《教育大辞典》中,教育国际化被解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1)国际教育组织出现与发展。1948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成立,宗旨是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文化方面的合作。嗣后,国际教育局、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等亦相继成立,开始研讨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并派遣专家进行国际援助。(2)国际合作加强。各国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教师、研究人员交流增多,留学生增加,教材交流与合作增强。(3)各国均在改革学制的封闭与孤立状况,使本国与国际上的各级各类学校发展趋向一致。未来各国教育在对象、制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共同点将日益增多,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②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活动,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要达成的共同目标势必会把世界各国的教育活动联系起来,在相互的学习借鉴中获得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主要观点 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众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但是统一的观点至今仍未形成。1995年汉斯?迪?威特(Hans De Wit)等学者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一书中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它涵盖了当前国际化含义研究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看做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与过程,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把国际的意识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相结合的过程。当前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