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财产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王一鸣 人民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王一鸣  页数:233  
Tag标签:无  

前言

过去的20世纪是主义纷争的世纪,每个人都附着于一个集体,并同这个集体一起为主义而奋斗,个人的权益被集体的行为原则所淹没。人类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就。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牺牲了几千万的生命,但随着1997年英国米字旗在远东香港的降落,殖民主义的丧钟最终敲响,民族独立解放回归已成定势。以中国为例,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共产党等一批政党诞生并发展,外族入侵被驱灭,新的社会制度得以建立。在这一系列的伟大变革面前,个人显得微不足道。革命正是以集体,甚至是整个民族的名义进行的,其力量自然是个人无法比拟的,要关心个人,毋宁关心集体。无论是利他主义者还是利己主义者都只能在集体的旗帜下求生存谋发展,这种生存和发展是无须突出个性的。我们需要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时代。正是经过了这样的时代,我们才能迎接新的时代。事实上,人类在不间断地刀戈相向之时,也从来都未停止铸剑为犁。如今“和平与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成为新时代的标志。

内容概要

  我国第一部关于个人财产研究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个人财产原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该书将个人财产分为四个阶段和层次,依次为:生存财产、日用财产、保值增值财产、任意处置财产。认为个人财产有单个和集合的概念,并且有质和量之分,不同质量的个人财产有不同运作方式和运作市场。个人财产的社会功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通过股份制实现的。通过股份制,个人财产在企业、国家中都能得到体现,其所有制形式既非传统的公有,也不是习惯上的私有。  这种所有制下的个人财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特别有利于当前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1世纪的中国由传统的实业形态的农业国跨人工业化和金融化的价值形态社会,国家、企业、个人结成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共同体,存在着对内对外的利益冲突和协调问题。个人财产越来越社会化,呼唤着法律与政策的保护。

作者简介

王一鸣,男,汉族,生于1962年11月20日,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著作有:《鲤港村经济》、《企业股份制改造指导》(主编)、《中国企业股份制发展轨迹1981—19929(三主编之一)。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原版序言第一章 个人财产的概念与原理第一节 个人财产的概念第二节 个人财产的理论依据第二章 个人财产的层次、阶段第一节 生存财产第二节 日用财产第三节 保值增值财产第四节 任意处置的财产第三章 经济发展与个人财产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个人财产的关系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理论、价值标准、目标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全球财产状况的不平等第四节 经济发展中的个人财产抉择第四章 个人财产的取得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3种模式第二节 收入分配的2种类型第三节 收入分配的3个公平准则第四节 个人财产的取得第五章 中国个人财产状况第一节 个人财产原则第二节 中国个人财产的一般分析第三节 中国个人财产的典型分析第四节 城乡居民财产现状第六章 个人财产与公共财产第一节 公共财产的概念与形成第二节 公共财产的个人属性与社会第三节 公共财产的分类第四节 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评价第七章 个人财产的运作第一节 个人财产的分散与集合第二节 个人财产的质量分析第三节 不同质量的个人财产的运作第四节 个人财产运作市场第八章 个人财产与股份制第一节 企业制度与股份制第二节 个人财产运作的最好形式——股份制第九章 个人财产研究的意义第一节 有关理论检视第二节 社会稳定的基础与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第三节 现代金融社会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参考文献原版后记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二、演绎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个人财产拥有状况作史的考察。原始社会是没有财产特征的,如果牵强附会地考证其有的话,那也只能是食物。食物作为财产特征并非某社会形态绝无仅有。奴隶社会个人财产的特征仍然首推食物,而后是奴隶,至于土地还未凸现出来。到了封建社会,奴隶已不再是财产特征,食物也退居次要位置,土地成为最显著的个人财产特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个人财产便可系统地分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了,这时个人财产具有了典型形态。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在实现共产主义之前个人财产状况应同于资本主义,只是它更多地拥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因素。社会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其标志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自身发展程度,在经济学研究中是忽略的。当我们将社会分成一个一个的阶段时,也有必要将人的发展分成一个一个的阶段。假使从大的阶段分人的发展,大约有:(1)从猿到人,是人的双手解放的阶段;(2)从奴隶到农奴,是人的人格的初步解放阶段;(3)从农奴到自主人,是人的大脑、劳动力社会地位确认的阶段。此种阶段划分在经济上则体现为:(1)有剩余的生活资料;(2)有剩余的生产资料;(3)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之外的财产。对个人是这样,对个人的集合——整个社会也是这样?这种状况或可证实:我们跨越愚昧时代还不远。

后记

我的职业生涯与学术生涯是相依相傍的。写书,对从事的那些职业可以是客串,反之亦然。从鼓励自己的角度是“屡败屡战”,若自暴自弃则是干什么不成什么。以本书为例,也许只是一个教师自选了一个专题的讲义。一方面我要沤歌这个时代给平凡人提供了后人意想不到的成就;一方面我也要诟病大量的有这样成就的人是不入正册而人了“另册”的。以己为例,哕嗦几句。1987年,随着我任社长的《青年论坛》无端停刊,虽说人生的第一个职业生涯“戛然而止”,但随后我便开始体验上帝的“关门一开窗”。在做了3年机关刊物编辑后,迎来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于是做了中国第一代证券和期货之从业者及管理者,参加并经历民营企业上市,做了第一个中国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组建一家报社并任社长、书记……每个人拥有生存财产是基本人权,它也是“天赋人权”,不是哪个人或社会恩赐的。它有助于定位个人与政府在一个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需要订正的地方很多。比如《物权法》颁布,许多概念和提法似可统一起来,但一看此法可不只是说“个人财产”,而且侧重于法学、政治学,要统一也无从统一起。但作为研究个人财产者,我由衷地为此法的颁布而高兴。所以此次再版我几乎未作任何改动,本来这个后记也无必要,虑及自己读书也爱读“后记”,于是多写了几笔。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个人财产及其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薄弱部分,系统地、全面地研究成果更少。作者的研究可以说是补上一部分空白。作者能够勇敢地选择这个主题,是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初级阶段,如不从理论到实践解决好如何对待私有财产问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将无法正常发展。  ——资本市场研究会主席,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前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刘鸿儒《论个人财产》一书从选题到内容都颇有新意。看得出作者对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状况(包括论争)比较熟悉,故能从一个具体的个人财产问题出发,系统地阐述出相关的许多重要问题,诸如个人财产与经济发展、个人财产与公共财产、个人财产与股份制等。在个人财产的阶段层次、个人财产的运作方式、现代金融社会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部分更是提出了独到见解。  ——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计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现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陈东琪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研究个人财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选题本身就体现了作者思维的敏锐性与创新性。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批判地汲取国际上在这方面对我有益的经验,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对个人财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相当系统深入的论证。文章视野开阔,从长时间、多维空间分析个人财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有力。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教授、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  彭星闾

编辑推荐

《论个人财产》:中国第一部研究具人财产的专著,经济学博士的传世杰作,著名经济学家联合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个人财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