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惠茹  页数:364  

前言

  国际经验表明,利用外资包括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对其经济发展具有多重利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效应呈现双重性,长期以来,我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尤其是造成的环境污染,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中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既有内因(来自自身经济发展过程造成的环境代价),也有外因(来自跨国界污染转移的环境代价),因此,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从内外两方面着手。  目前,中国尚未最终完成工业化阶段,以传统工业为代表的“黑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愈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构成了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应对“黑色”挑战,“绿色”应运而生,各种绿色的称谓现已常见于国内外文献之中,例如:绿色GDP、绿色食品、绿色产业、绿色资金、绿色革命、绿色新政,等等。所有与绿色相关的称谓,似乎都同资源与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及气候变化等息息相关。如何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紧迫问题。  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换,有许多途径、手段和工具,其中包括运用价格杠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或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和激励“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以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内容概要

为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关注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作用,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基于对FDI与东道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分析,探寻FDI生态环境效应产生的理论依据,探讨FDI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从FDI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等多层面解析和揭示FDI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强调最大限度降低FDI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FDI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正面影响作用。并且在生态环境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协调FDI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对FDI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要求的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系统化研究。

作者简介

李惠茹,女,1963年11月生。现为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贸系主任、博士、教授。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3年晋升为教授。期间分别获河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等。曾在财贸经济、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经济科学、国际贸易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经济腾飞的路径选择》(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部,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1部,参与编著8部。主持教育部、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北省软科学项目等省级以上项目8项。曾获第四届国家统计科技进步2等奖;河北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河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河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前言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路径2 FDI生态环境效应产生的理论解析  2.1 含有环境负效应的“污染避难所”假说  2.2 内含环境负效应的产业转移论  2.3 隐含环境正效应的“波特假说”    2.4 主要发达投资国FDI具有生态环境正效应的背景分析3 FDI生态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  3.1 FDI生态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  3.2 FDI与生态环境基本关系的假定4 FDI对中国生态环境影响的现实性分析 4.1  不同时期的FDI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2 FDI来源结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3  FDI投资结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4  FDI区域分布结构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5  FDI的贸易规模及构成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5 FDI与中国生态环境关系的经验分析 5.1 FDI与生态环境的因果关系分析 5.2 FDI与生态环境趋势关系的经验检验 5.3 FDI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区域比较分析6 FDI对中国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分析  6.1 方法选择与数据定义  6.2 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分析  6.3 结论与启示7 建立和完善FDI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机制 7.1  引导FDI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现实背景 7.2  中国重视和提高环境保护程度的必然趋势 7.3  全球环境保护要求下的国际环境关系演变及发展 7.4 FDI与生态环境关系协调机制的构建结束语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到现在为止,大多数国外学者的文献中,只有极少数文献论证“环境标准竞次”假说的存在,而为数不多的国内文献绝大多数在论证该假说的存在。比如,Wheeler(2001)认为该假说在现实中不存在的理由是假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观点是污染控制并不是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即使是环境标准低的国家,也会对所产生的有毒污染物进行惩罚。并且对于环境标准低的国家来讲,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对于大型跨国公司来讲,通常会遵守OECD环境标准,因而反证说明在目前对“环境标准竞次假说”并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可见,明显存在着环境问题中的国家利益之争。对于能够产生FDI环境正效应的解释性理论只有Kevub Grey和Duncan Brank(2002)提出的“污染晕轮效应”(Pollution halo),说明跨国企业由于广泛建立和推广TNCa(全球控制),为使东道国企业采用相似的管理技术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内资企业实施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而能否从经典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找到说明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产生环境效应的解释性依据?在这方面国内学者夏友富(1999)在分析FDI投资于污染密集产业以及影响中国生态环境的原因中,较早提及了现有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没有很好地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有些理论如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论、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污染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在以后的文献研究中也都运用和支持此观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很实用,总结的很全面详细,价格比书市要便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