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徐子方 页数:430 字数:35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艺术,当有数万年的历史了。数万年来,艺术与人类同在,成为人类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酿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数千年来,中外有关艺术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这些著作均为一代代学人感受艺术、品评艺术、思考艺术规律的结晶。时代发展到今天,艺术的创造、接受、传播以及艺术史的梳理、艺术理论的探索仍然需要学人孜孜以求。东南大学位于六朝宫苑旧址,校园内的六朝松见证着南京的历史,也见证着东南大学的历史。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位于六朝松下,自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先生起,这里就有无数学人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培养艺术新人。时至今日,这里依然薪火相传,艺声不断。为了表达东大学人对于艺术的思考,总结新一代学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决定出版“六朝松艺术文库”。这套文库以艺术学二级学科成果为主导,兼及艺术学其他二级学科的学术成果。自20世纪90年代二级学科艺术学从制度上创设于东南大学以来,我国已有近60家大学开设该学科。但这个学科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仍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鉴于二级学科艺术学与美学、门类艺术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关系,本文库在选题上并未局限于二级学科艺术学范围内。本文库的作者均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师,他们当中有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者,也有年过花甲的老教授,所以有的选题较为成熟,有的尚且稚嫩。但大家都分别从某个角度、某个方面探讨艺术的基本规律,力求一孔之见。本文库的出版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分别在不同的出版社陆续推出,欢迎各界学人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为当代学者徐子方教授多年来从事艺术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选集,内容从艺术定义和艺术史一般理论的最新探索、戏曲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戏曲家及其作品的个案分析,到中国古典戏曲小说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作者运用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进入到抽象,通过研究对象的思考揭示其内在规律,有助于将相关研究引向进一步深入,并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作者简介
徐子方,男,1955年9月出生,江苏灌云人,文学博士,中共党员、民盟盟员。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全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艺术与审美论 艺术定义与艺术史新论——兼对前人成说的清理和回应 一、前人“艺术”定义之评说 二、关于定义和史的正面回应 三、现状与对策 关于艺术史模式与艺术史分期的若干问题 一、对既有模式的检视和回应 二、艺术史分期之关键:原始、古典和现代 三、结论 审美解放与艺术变迁——兼谈中国艺术史的分期问题 元代艺术与中国艺术 一、文人画:造型艺术主体由尚实转向写意 二、元曲:听觉艺术的转型与综合性艺术的提升 三、元代:近古艺术的开端 艺术魅力:真实生命之内充 生命层级与艺术表现 生命沦落与艺术辉煌——一种特殊的反比效应 中西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之比较——兼谈国内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一、传统学科设置:史和论的错位与断裂 二、艺术学:中国独有的学科 三、二级学科艺术学:问题与对策第二编 曲学与中国戏剧学 中国戏曲晚熟之非经济因素剖析 一、原始宗教和神话的不发达显示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局限和戏剧土壤的贫瘠 二、生活和艺术观念的保守性以及所造成的社会文化结构的惰性严重阻碍了戏剧因素发展中的综合进程 三、文人远离表演艺术而同仕途经济紧密结合使得我国戏曲的产生长期没有创作基础谈元曲兼及“一代之文学”问题 明初剧场及其演变 一、勾栏庙台:残存的历史记忆 二、教坊司及其演变 三、钟鼓司和内廷戏剧演出 明代北曲剧场兴衰论 一、定型化、僵化与杂剧的自我封闭 二、北杂剧市俗土壤失落与观众萎缩 三、北剧南曲之画地相角川_ 四、整体艺术气势与“广陵散”——北曲终成绝响 论昆曲杂剧 一、昆曲杂剧非即昆唱杂剧 二、昆曲杂剧亦非南杂剧的同义语 三、昆曲杂剧的分类 ……第三编 文学史论第四编 作家、艺术家考论第五篇 文献及作品论后记
章节摘录
1.“艺术消亡”、“艺术史终结”的观点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家之言,并未占据认识的主流(黑格尔被认为是最早的艺术史终结论者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误解),大多数研究者还是在严肃地探讨艺术史的真谛问题。正如德国人汉斯·贝尔廷在《艺术史的终结?》一文中所言:“每当人们对那似乎不可避免的终结感伤之时,事物仍在继续,而且通常还会向着全新的方向发展。今天,艺术仍在大量生产,丝毫没有减少,艺术史学科也生存下来了。”①美国人多纳尔德·普莱兹奥斯的《反思艺术史》(1989)和大卫·卡里尔的《艺术史写作原理》(1991)透露了同样明确的信息。2.瓦萨利、温克尔曼以来逐渐形成的将视觉艺术史等同于艺术史、欧洲等同于世界的观念依然左右着大多数人的头脑,声称非西方艺术对艺术史主体不发生影响的詹森及其《艺术史》为其典型,即使对传统艺术史进行认真反思的学者如普莱兹奥斯等人也不例外。当然,时代在变,人们的观点和做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典型如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艺术发展史》,1950)虽仍为视觉艺术史,但已为东方艺术(埃及、西亚、印度、中国、日本)留下了相应的篇幅。弗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人类的艺术》(1937)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理论或艺术史学术专著,但在描述人类艺术发展史时有意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并重,视域更不局限于欧美,似乎预示着一种突破的新趋势,不过总使人产生势单力薄的感觉。3.虽然出现了新艺术史的概念,也在相当程度上对传统艺术史观形成了冲击,如已有学者论及的新艺术史“本质上拒绝关于(贡布里希所代表的——笔者)一种实证主义的、唯一限定的艺术一历史性姿态的全部假定”②。
后记
眼前的这一部书稿,收入三十余篇文章,系笔者整理二十余年来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部分成果结集而成,题名《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这么个大题目倒不是存心为了装门面,而只是由于自身所从事专业涉及范围广的缘故。记得1980年,当我还是一个在读大学生的时候,为了争取校级学术报告会的参与资格,撰写了一篇关于洪升和《长生殿》若干问题的论文习作,因获认可而大受鼓励,从此爱上了素有“冷板凳”之称的学术研究。为图进一步深造,大学毕业后我先后考取著名文艺理论家和古代文学研究家霍松林先生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深受先生重理论求实证的宏通学风的熏陶,分别以《论明杂剧》和《关汉卿研究》两篇论文完成学业,获取学位后应聘至东南大学任教,先后出版和发表了《关汉卿研究》、《明杂剧研究》、《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千载孤愤——中国悲怨文学的生命透视》、《明杂剧史》及《詹天佑传》等学术专著及百余篇学术论文。
编辑推荐
《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六朝松艺术文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