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诗意的栖居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岳友熙  页数:270  

前言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岳友熙的博士论文要修订出版了,岳友熙请我为之作序,我当然非常高兴,不仅仅因为他曾经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与我一起学习和研究过,更重要的是岳友熙的这部论著选取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这部博士论文原来的题目是《现代性与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其副标题就已经非常显豁地揭示了该论著的主要宗旨:从现代性对现代人的负面影响分析入手,论述审美教育对塑造完美人格和培育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作用。这次修订出版把标题做了一点修改,改为了《追寻诗意的栖居——现代性与审美教育》,似乎把论题的中心隐蔽或模糊起来了,可是倒把论题的指向突出出来了,而且也颇有诗意化的韵味。其实,岳友熙的写作和论文的风格恰恰就是“诗意化”。这部博士论文在草稿写成之初,本来是一本大部头的著作,放在我面前的是厚厚的一大摞,近60万字,而除了理论的周密逻辑分析以外,就是有大量的“诗意化”的描述、叙述、论述,几乎要把抽象玄奥的美学论文写成形象生动的诗歌作品。我看了以后,为了精简篇幅和接近现行的论文规范,就大刀阔斧地把岳友熙的诗意化篇章删削成了20几万字的“规范化”论文。当时,我和岳友熙都是迫不得已,也是忍痛割爱的,连论文标题也“规范化”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到各有利弊,也感到论文写法其实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彩多姿的。所以,这一次出版的时候,岳友熙提出要把标题改为《追寻诗意的栖居——现代性与审美教育》,我也就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因为,这次不再需要论文“规范化”的评审了,可以适当地让论著“诗意化”,也许可以别开生面,也可以满足不同的文章风格和审美趣味的要求。

内容概要

  《追寻诗意的栖居:现代性与审美教育》在透过“现代性”和“审美教育”这一视角,采用文化学、心理学和美学相结合的方法,透过有关现代性和审美教育言说的复杂性和矛盾,审时度势,既以现代性和审美教育的言说为基础,又要跳出已有的言说:既体会西方现代性论者和审美教育论者的言内言外之意,又超越西方学者用以进行表述的西文的局限,力图从丰富、复杂、矛盾的现代性言说和审美教育言说的迷宫里清理出其内在意识中所欲表达的东西。

作者简介

岳友熙(1967.6——),南京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中华美学会会员,山东理工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山东万杰医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专业英语、文艺美学、美学概论、文学概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等课程。主持、参与校级社科项目3项,国家特大重点社科项目1项,国家一般社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2部,合著3部。

书籍目录

序序二绪论第一章 对现代性文化根源的探讨第一节 有案可稽的“身世一、现代性的切入二、现代性的概念三、现代性的基石四、现代性的特征第二节 有条不紊的“分歧一、现代性的分期二、现代性的张力第二章 对后现代性文化根源的探讨第一节 有板有眼的成长一、后现代性的背景二、后现代性的特征三、后现代性的基石第二节 思想激流的超越第三章 异化的悲剧变奏曲第一节 现代性的悲剧节奏一、“异化”概念的探讨二、历时向度异化的巡礼三、共时向度异化的剖析第二节 后现代性的悲剧和弦一、无法抗拒的物役二、面目全非的道德三、生活方式的扭曲四、心理宇宙的失衡五、雪上加霜的困扰六、精神大厦的坍塌第四章 审美教育——实现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第一节 完美人格与审美教育一、“完美人格”的要义二、“审美教育”的内涵第二节 中西方英雄所见略同一、西方学者的远见二、中国方家的卓识第三节 审美教育心理的探秘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二、艺术与情感的“同态双向交感三、举足轻重的审美意志第五章 完美人格的实现与异化现象的消除第一节 完美人格的实现第二节 对现代性造成的异化现象的消除一、消除个人主义带来的异化二、消除现代化所带来的异化三、消除实利主义带来的异化第三节 对后现代性造成的异化现象的消除一、消除物役二、消除异化的道德三、消除异化的生活方式四、消除生活的碎片化与平面化五、消除人生的其他困扰六、消除心灵的异化第六章 批判理论的重建与美学的现代性转型第一节 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困境一、批判理论的核心:合理化二、批判理论的基石:主体哲学三、现代性批判理论面临的困境第二节 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重建一、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二、交往行为理论的要义三、超越主体意识的哲学第三节 走向“文化修辞学美学一、“修辞学”的“谱系二、构建“文化修辞学美学第七章 超越异化的人生第一节 审美——自由的需要,生命的升华一、“自由”概念的探讨二、生命的超越与升华第二节 人类真正高度文明的实现一、追寻诗意的栖居二、奔向人类真正的高度文明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毫无疑问,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观念与其美学观有着密切关系。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开始时所提出的那个古代论者与现代论者之间展开的著名论战,曾在席勒的名作《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得到概念化的表述,其后在施莱格尔以及浪漫派对古典派的论战中作为一个恒常的主题出现。但是,波德莱尔以一种独到的方式,在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绝对美与浪漫主义宣扬的相对美之间进行了重心转移。他说:“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它像是神糕有趣的、引人的、开胃的表皮,没有它,第一种成分将是不能消化和不能品评的,将不为人性所接受和吸收。”①可见,艺术创作,关键是要抓住相对的、暂时的瞬间,并且表现出它的永恒的和不变的特质;否则,艺术美会因无所依傍而两头落空,从而跌入抽象的、不可确定的美的虚无的深渊。一言以蔽之,艺术创作就是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虽然“现代性”一词首次出现是在审美判断领域的意识中,但在此之前,它早已渗透到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科技与社会等各个领域,它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莫衷一是的概念。笔者认为,学人对现代性之所以难以达成共识,主要是因为他们分别从某一个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了界定。要说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要讲同,如庄子所言,天地与一匹马无差别,万物与一手指相同一。关键看你怎么界定,为什么目的去界定。我们赞同,“现代性”就是与分散世界史中的传统文化相对的导向统一世界史的现代文化的特性。世界学界,表述“现代性”的名人名言的确已经数不胜数。除了波德莱尔对“现代性”作了经典性的界定:“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

后记

大凡博士毕业的学子,最后往往将博士论文修订成专著而出版,笔者也不例外。自2004年夏天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至今,转眼间已经四载有余了。实际上,有关拙作出版事宜早在二年前就开始张罗了,并承恩师张玉能先生和谭好哲先生慨然赐序,为拙文增色颇多。其中多有谬奖,令我汗颜。但当时出版条件还不成熟,总感觉拙文还不尽己意,还有很多修订工作要做,再加上平日于公于私事情繁多,寒来暑往,断断续续,至今方算脱稿。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捧着眼前誊清的书稿,可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洋洋数万言,满把辛泪酸,莫笑作者痴,其味谁能参。那些为成书而慷慨帮助过我的人和事,历历在目,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犹梗于喉,不吐不快。我将“现代性与审美教育”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的冲动,最早来源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周宪老师在2002年秋天作的那次关于“现代性”的学术报告。周老师开阔的视野和新颖的观念虽然没有让我跌破眼镜,但也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正是这一启发,点燃了我思想的引线。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张玉能老师对席勒关于审美教育思想的研究。张先生对审美教育及其重要作用的独到见解和立足于历史的高度对人类本身及其当前生存状况的忧虑,使我想到了将“现代性”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加以研究的必要性。子是,我想围绕着“现代性和审美教育”确定学位论文的题目。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我的论题得到了王先霈、邱紫华、孙文宪、胡亚敏等多位老师的肯定,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学识,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增强了我的信心。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历来很严,任何人想“蒙混过关”都绝无可能,稍有不慎即有“翻船”之虞,师兄们常常谈之色变。当然,我更是不敢懈怠,在写作过程中,我也尽了我的最大努力。

编辑推荐

《追寻诗意的栖居:现代性与审美教育》将现代性与审美教育相联系,并与美学的现代转型相联系,立足于宇宙观的高度,扩大人类的视野,认清人类目前所处的现状和位置,阐明审美教育对消除异化、懈放人性、实现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启发人们早日冲破蒙昧,走向真正的人类高度文明对代:也从而达到现代文明要求我们试图寻找知识的结合与统一之目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追寻诗意的栖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