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肖建乐 页数:1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唐代城市经济研究》在立足考察唐代城市经济发展原因及其集中表现的基础上,对城市经济发展催生的各种新生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切入点:1.城市居民结构变化的分析。分析唐代前期和后期居民结构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市民阶层的兴起,探讨人身等级弱化的原因及引发的后果——一居民人身地位的提高及建设城市积极性的增强。 2.工商业形态的变化及商品赁币关系的变化。探讨唐代手工业和商业联系的变化、商品货币关系的变化,分析商品、货币与城市联系的曰益密切及其在促进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3.城市之闯的联系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变化。以城市之间的关系、城乡关系变化为切入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变化演变规律及城市与国家统一的关系。 4.城市发展动力分析以及城市经济的作用。结合对唐代城市的分析,分析城市发展的动力,探讨城市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与城市建设的实践呼唤着学界对城市理论的探索,也激发了人们研究城市史的兴趣。立足现实,并从历史的深度上把握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功能的演变,预测城市发展的走向,是有机交融在一起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作者简介
肖建乐,男,1974年生,山东烟台人,200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硕、博士均师从著名唐史专家武建国教授。现任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制度经济学等。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城市发展研究》、《思想战线》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全文转摘。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第三节 本书切入点及主要研究内容第四节 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 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特点第一节 中国传统城市的政治属性第二节 生产力与城市的发展第三节 传统城市发展的局限性第二章 唐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及主要表现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保证第三节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第三章 唐代城市封闭结构的终结第一节 正确评价坊市制度第二节 开放式城市经济的发展第四章 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第一节 城市居民结构的分类第二节 唐朝前后期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第三节 市民阶层的兴起第五章 商品、货币与城市的联姻第一节 商品与唐代城市第二节 货币与唐代城市第三节 城市经济作用的凸显第六章 经济与政治:以唐代为例看城市发展与国家统一的关系第一节 唐代城市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加强第二节 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第三节 城市发展与国家统一的关系第七章 唐代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特点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出现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政治推动的结果。学界对于传统城市发展特点,虽然多有论及,但论述的侧重点大多局限于政治与军事方面,缺乏较为全面的论述。本章拟从传统城市的政治属性以及生产力与城市发展关系两方面来阐述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特点。这里讲的中国传统城市,主要指的是唐代以前的城市。 第一节 中国传统城市的政治属性 城市政治属性贯穿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始终,尤其是从城市的起源到唐代中期,城市的政治属性一直十分明显。本章节将从城市的起源、政治决定城市的规模大小以及政治因素是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论述传统城市的政治属性。 一、从城市的起源看其政治属性 城市起源一般来说是指的是人类社会栖居方式的变化而使一处聚居点成为与政治、经济、生产、贸易、宗教或军事活动相关的中心。中国早期的城市是由“城”演变而来的,我国关于筑城的记载是很早的,例如《史记·轩辕本纪》中有:“黄帝筑城邑,造五城。”《世本·作篇》有:“鲧作城郭。”等等,不一而足。 关于中国早期城市的形成,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并认为:夏代“是古代城市开始时期”,“‘夏鲧作城’,虽是一种传说,但是揆诸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个传说却是与实际相符合的”。
编辑推荐
《唐代城市经济研究》作者在大量查阅梳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唐代城市及唐代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主要包括唐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唐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封闭结构的终结,唐代城市居民结构的变化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唐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商品、贷币与城市的联姻及唐代城市发展与国家统一的关系等。同时,作者对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特点也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唐代城市经济研究》在唐代历史、唐代城市、唐代经济的研究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