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唐代兴 页数:293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政治领域,借着助产士约瑟夫·奈之手,“软实力”呱呱坠地。历经近20年的砥砺,“软实力”遍地开花,不仅成为热门词汇,而且“国家软实力”、“区域软实力”、“城市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各色各样的衍生符号令观者目不暇接。 那么,“软实力”到底为何物?按照约瑟夫·奈的说法,一般地讲,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利诱来达到目标的能力”,或者“让他人想要你希望他要的东西的能力”——后一种定义比较拗口,但不失为一个有益的补充,对于有耐心的读者而言,它可能更切中要害。对照而言,“硬实力”也就是通过强制或利诱来达到目标的能力了。在国家层面上,软实力主要寓于政治价值观、制度、文化、外交和国民素质之中;在区域层面上,软实力主要寓于公共管理、区域文化、人口素质和宜居环境之中;在商业领域,软实力主要寓于组织与制度、企业文化、品牌与服务、全员素质和社会责任之中;而在个人层次上,软实力则主要寓于性格、涵养、品德和志趣之中。 面对前文所描述的那种场景,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一种疑问:所谓“区域软实力”、“城市软实力”、“企业软实力”……有多少现实意义?对于当下的区域、城市、企业而言,“软实力”真有那么重要吗?会不会仅仅是理论界和实践者为了表现自己的时尚、前卫而故作姿态,而实际上遵循另一套逻辑呢?
内容概要
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分析了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剖析了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构成、精神结构和动力结构,并挑选了科学、经济、政治、公民、伦理、教育等六个维度的文化软实力,逐一从结构、精神动力和发展战略等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以此为基础,《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全方位、多视角地探讨了文化软实力综合开发战略,分析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反馈一激励体系的目标与原则,借以为文化软实力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成员。30年来一直围绕“当代人类何以才能理性地存在发展?”而展开追问,初步创建起一种当代新哲学,即生态理性哲学体系蓝图。发表生态理性新哲学(包括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论文100余篇;出版《作家哲学论》(1990)、《人类书写论》(1991)、《语义场导论:人类行为动力研究》(1998)、《当代语义美学论纲:人类行为意义研究》(2001)、《利益伦理》(2002)、《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2003)、《优良道德体系论》(2004)、《生态理性哲学导论》(2005)、《宪政的伦理基础和道德维度》(2008)等12本专著。
书籍目录
总序自序前言上篇: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理念第一章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方向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1.硬实力与软实力2.文化软实力第二节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定位1.为国家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2.为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供社会原动力3.为创建先进文化提供本土文化价值体系4.为复兴中华文明提供思想资源与精神创造力第三节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原则1.文化本位动力原则2.本土文化原则3.以人为本的主体原则4.平等交流与整合原则5.文化承传与创新原则第二章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视野方法第一节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当代趋势1.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历史潮流2.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土壤3.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时代方向第二节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思路1.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三维视野2.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二维指向3.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思路第三节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方法1.生态化综合方法2.辩证认知方法3.过程创新方法第三章 文化软实力构成考察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要素构成1.文化软实力静态构成2.文化软实力动态构成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内在精神构成1.自然精神2.艺术精神3.宗教精神4.人文精神5.科学精神6.政治精神7.伦理精神8.哲学精神第三节 文化软实力动力构成1.人本动力论2.科学动力论3.思想动力论4.政治动力论5.经济动力论6.道德动力论7.教育动力论中篇: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战略第四章 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促进当代科技全面进步第一节 科学文化的构成1.发展科学文化的前提2.科学文化释义3.科学文化的内容第二节 科学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精神1.自由精神2.探本溯源精神3.理性精神4.价值中立精神第三节 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动力1.让科学回归自身2.让科学无负荷前进3.推进科学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动力第四节 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机制与条件1.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制度机制2.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环境条件第五节 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的人才战略1.人才运用机制2.人才培养战略第五章 发展经济文化软实力·创建全球生态化市场秩序第一节 经济文化软实力构成1.经济文化软实力微观构成2.经济文化软实力宏观构成第二节 发展经济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动力1.自由市场精神2.利益互生精神3.社会契约精神4.过程公正精神第三节 发展经济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导向1.价值导向目标2.多元价值确立第四节 发展经济文化软实力市场体系1.构建完善市场激励机制2.构建市场制度体系3.构建市场法治保障机制第五节 发展经济文化软实力的人文生态战略1.环境与人文生态资源2.全面开发人文生态资源的社会前提3.实施人文生态资源战略的原则与方向第六章 发展政治文化软实力·开创当代政治文明道路第一节 政治文化软实力的构成1.形式构成2.实质构成第二节 发展政治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动力1.内在精神构成下篇 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战略
章节摘录
第四章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促进当代科技全面进步 2007年12月10日上午,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院士96岁华诞来临之际,在京召开了“学习钱学森创新思想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钱学森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向与会的多位两院院士以及科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转达了钱学森的意见:“向我学习,我不敢当,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件大事”、“这是一件关系国家长远的大事,要办好。”涂元季说,96岁高龄的钱老,“成天思考”、“念念不忘”、“忧虑的大问题”,就是“中国目前缺乏拔尖的领军人才”。 钱老的忧虑,确实是“关系国家长远的大事”,科学上不去,不仅国家软实力上不去,而且国家的硬实力也上不去。然而,钱老所忧虑的事实为何会产生?进一步讲,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一个把科学技术置于“第一生产力”位置的国家,为何恰恰缺乏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呢?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科学发展不是搞政治,科学发展也不能用搞政治的方式,因为科学发展不是用口号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相反,科学发展需要一种良好的政治,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政治平台上,创建起能够使科学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土壤。换句话讲,科学领军人才的培养、造就与不断涌现出来,有赖于科学的发展与繁荣;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又有赖于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繁荣。钱老所指出的中国科学的现实:缺乏领军人才,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科学从根本上缺乏一种能够孕育和促进科学健康发展的科学文化土壤。因而,建设健康活泼的科学文化,就构成了科学发展的真正前提和最强劲的推动力。 第一节 科学文化的构成 1.发展科学文化的前提 钱学森先生关于中国科学无领军人才的忧虑,表明科学文化是科学的基础,要发展科学,则必创构健康活泼的科学文化。发展健康活泼的科学文化,其前提是必须清理科学主义文化观。因为,科学文化建设就是使科学回归自身的活动,而科学主义,恰恰是把科学引向歧途的一种反科学的社会运动。 什么叫科学主义? 《韦伯斯特百科词典》解释此一概念为:“科学主义指一种信念,认为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假设、研究方法等对于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其他学科同样适用并且必不可少。”哒个定义告诉了我们三个要点:第一,科学主义是一种信念,而不是一个事实,因而,科学主义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第二,科学主义是物理主义和生物主义的普遍化,抽象地讲,科学主义是把自然科学的假设和研究方法普遍化,使之指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从而使之构成一种人类社会精神探索的普遍模式、普遍原则、普遍方法;第三,科学主义认为对自然科学的假设和方法的普遍化,是必不可少的,是必须如此的。因而,科学主义获得了一种强权主义的价值指涉。由于后者,科学主义被无限地扩张成为可能和现实,即科学主义被顺理成章地运用于经济市场、政治市场以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并使之构成为绝对真理、普遍公理、终极价值标准。 简言之,科学主义就是对科学予以过度处置所形成的傲慢而偏执的认知论和方法论。 科学主义“对科学的过度处置”,就是违背科学的本性而对科学予以超科学范围的处理。这种处理的直接结果,是把科学奉上了大大超出其本分的“科学万能”的神性位置,使本来严谨、客观的科学,变成了主观的、任意的、夸夸其谈和高视阔步于人间的另一种神学。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神性化,就在于它把科学主观地定格为唯一正确的知识体系、绝对真理、终极真理;科学主义鼓吹科学万能论,是在于它主观地认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解决一切人类问题。 科学的本来作用、功能是有限的;但科学主义却人为地予以科学万能的功能。因而,科学主义是人的主观意愿、主观意志的产物,而不是科学的客观实际,并且是违背科学的客观实际的。 科学是追求客观规律,张扬理性有限性;但科学主义者却把自己的强力意志强加在科学身上,使科学变成一种无视客观性,不讲理性有限性的东西,成为一种为强权者随心所欲挥舞的实利主义工具。 科学主义的工具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末颠倒,形成科学是主人,人是工具,科学是主体,人是对象,这种本末倒置的经典表述是: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生存的一切问题,并且人类生存中的一切问题都需要且只能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解决,相比之下,人显得不重要,也不根本,所以,在科学主义那里,人只能是对象,是科学技术的试验对象和运用工具。二是科学技术是生产的原动力,继而延伸为科学技术是-切领域的原动力,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面前,人不能说是第二原动力、第二生产力,也不说是原动力的原动力、第一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只能被认为是科学技术这一原动力或者说第一生产力的工具。即只有人这个动物作为工具来使用科学技术时,科学技术的原动力作用或第一生产力功能,才会得到完全的发挥。 正是因为科学主义持有如上的文化观,才形成科学主义的文化本质,只能是蒙昧和专制。前者表现为一种泛智主义,即把科学这种智性活动和智性活动成果无限扩大,使之达向无所不包的领域,使其有限的功能与作用达向无所不能的论域。所以,科学主义所体现出来的蒙昧特点,不是野蛮的蒙昧,而是泛智性的蒙昧。由于科学主义具有泛智性蒙昧主义的价值取向,所以,它往往为特权、专制所喜爱。以蒙昧和专制为本质规定的科学主义,对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如下巨大负面作用: 首先,科学主义把科学等同于客观真理、绝对真理,严重地束缚和奴役了人的思维、认知、思想,把人变成了唯科学主义的奴隶。
媒体关注与评论
神的巨大威权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在狂风暴雨之中。 ——泰戈尔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老子 没有什么比骄傲和自大更能让人们疏远,同时也没有任何东西比互相了解和尊重对方更能把人们联系在一起。 ——冯·魏茨泽克(德国前总统)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践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说之影响,却往往是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 ——凯恩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