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宋晓梧 编  页数:328  

前言

从鸦片战争开始,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力图探索出一条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一理想体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始终。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义和团运动,中华儿女始终在苦苦探索着。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革命进步打开了新的一页,但很快又陷入军阀混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3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启动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的伟大革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探索了一条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内容概要

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目的在于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实践、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氛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思想保证,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该套书系内容系统、全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历史的角度全方位回顾和再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立体感;立足改革开放30年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系列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学术探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关注相关行业或领域,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进行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书系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全面回顾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记录了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示了30年来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面貌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宣传了3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认为,以书系的形式,全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精神和实践,是对历史负责,是对后人负责,也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加了一份珍贵的宝藏。她所载入的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时代精神,将永远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闪光。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劳动就业体制改革 一、我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历程    (一)双轨劳动就业体制阶段    (二)劳动就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阶段    (三)劳动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深化阶段 二、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一)就业总量增加,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就业结构优化,就业格局多元化    (三)劳动力市场形成并不断发展    (四)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五)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六)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七)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三、劳动就业体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二)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  (三)劳动力市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 四、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未来展望    (一)坚持把就业优先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三)构建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第二章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一、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历程    (一)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阶段    (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探索阶段    (三)收入分配体制市场导向改革阶段    (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 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确立    (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    (三)居民收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四)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    (五)收入再分配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三、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仍未形成    (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三)收入分配秩序有待理顺    (四)再分配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功能错位 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未来展望    (一)深化促进机会均等的市场化改革    (二)完善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三)增强收入再分配调节力度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    (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    (三)探索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构建阶段    (一)构建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构建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四)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设新阶段    (一)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二)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    (三)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扩大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    (五)深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四、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评估与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第四章 教育体制改革 一、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一)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历程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    (三)基础教育改革展望 二、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历程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三)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历程    (二)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现状    (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展望与思考第五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    (一)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 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    (一)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酝酿阶段    (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积极推进阶段 三、公共卫生体制改革    (一)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    (二)城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与改革展望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二)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问题    (三)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展望第六章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    (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阶段    (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阶段 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绩    (一)社会管理体制的构建理念不断更新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法规体系日益完善    (三)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逐渐健全    (四)社会管理体制的实现途径逐步创新 三、当前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二)民间组织发展严重滞后    (三)社会发展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战略思考    (一)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战略格局    (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五、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展望    (一)建立社会管理的多方参与合作机制    (二)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事业筹资机制    (三)发挥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体系的作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社会经济变革都与劳动就业问题密切相关,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变革的步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逐步确立,劳动就业从计划配置为主转向市场配置为主,这样一种根本性的转变波及劳动就业的各个方面,使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30年,有必要回顾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历程,客观评价改革取得的成绩,认真总结改革的经验,明确未来发展的思路。一、我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历程我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逐步改变传统的计划型劳动就业体制,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型劳动就业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改革进程受制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过程,同时,由于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涉及面很广,它又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全局。大体上看,我国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经历了双轨就业体制(1978-1992年)、市场导向改革(1992-2003年)和全面深化改革(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一)双轨劳动就业体制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对原有的计划就业体制进行了改革,部分引入市场就业机制。市场就业机制首先在国有企业的新进职工中推行,原有职工仍然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配的旧体制。同时,伴随着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出现,民营经济发展,其职工就业基本上由市场配置。因此,这一阶段的劳动力配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仍然是由国家行政控制,另一部分则由市场调节,劳动力配置实行双轨运行体制。1.对计划就业体制的突破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这种制度不仅使政府在就业问题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越来越多的人等待政府的安置,更为重要的是,从实行这种制度以后,就业的路子越走越窄。1978-1981年间,大量新增劳动力出现,到1978年年底,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都在2100万-2700万人之间,而城镇积累下来的待业青年多达530万人,再加上大批知识青年返城,造成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调,我国城镇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根据国家劳动总局的推测,从1980-1985年,城镇企业需要就业的人数为3700万人。原计划经济体制在赶超战略指导下经济结构偏向重工业,经济发展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弱,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过去采用的安置就业的手段已经不能完全奏效,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再也无力延续下去。为解决严重的城市失业问题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中共中央在1980年和1981年分别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劳动工作会议。在1980年8月的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中央要求动员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多方面力量解决就业问题,并在此会议上提出了“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己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主要做法是由过去主要依靠国有(全民所有制)单位安排就业转变为国有、集体、个体共同发展,并通过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扩大就业;由过去主要依靠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吸收劳动力,转变为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和消费品工业扩大就业;由过去单纯依靠行政调配手段组织管理就业转变为运用行政、经济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就业;由过去消极等待国家招工安置转变为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其中一个创举是依靠社会多方面力量和待业人员的积极性,兴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劳动力市场开始发育。“三结合”就业方针实质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政策在就业工作上的具体体现。这一就业方针的提出,突破了统一安置就业的计划劳动制度,打破了由国家完全解决就业的旧体制,开始了我国的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三结合”就业方针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顺利地度过了当时的就业高峰,解决了城镇待业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促进了就业渠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78年的5.3%下降到1980年的4.9%,1985年更是下降为1.8%。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改革措施在最初的几年主要着力于扩大就业容量和缓解就业压力,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没有涉及,对于整个传统劳动就业体制来说,还只是一次局部性调整。2.劳动合同制的推行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政府全面控制企业劳动就业和工资制度,企业没有用工自主权,在职工收入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种安排抑制了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从1984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搞活国有企业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活国有企业起步于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使国有企业获得部分生产经营决策权,打破固定工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使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适时增减员工。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有关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四个暂行条例,包括《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要求企业招工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并对新招收的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以改变过去长期实行的终身就业体制。劳动合同制的实施,为企业择优录用职工提供了前提,在新增工人中确立了劳动供求双方的自主权,用工主体开始由国家向企业转换。这四个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劳动就业体制进一步改革的起点,也是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的第一步。由此,劳动就业开始实行“两个选择”(后称“双向选择”)。“两个选择”的意思是:单位招人择优录用,劳动者择优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沿用固定工制的调配方法已不能解决劳动力进出企业的流动问题,需要新的途径。1992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赋予企业用人自主权,国家不再下达用人计划,企业用人的数量、条件、方式、招用时间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为劳动合同制的推行创造了条件。国有企业内部劳动合同制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在新增职工中打破了固定工制度,但是,劳动合同制在试行过程中采取的是双轨式的改革方案,只在新招收的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老职工仍旧保留固定工制度。  3.优化劳动组合 在“三结合”就业方针实施的基础上,为提高国有企业生产效率,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固定工”制度。由于传统劳动就业体制的巨大惯性使国家在改革原有固定工制度时,采取了渐进的步骤,即:通过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在企业内部消化部分富余人员。1988年,为了推进劳动合同制,搞活固定工制度,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管理,国有企业开始实施“优化劳动组合”,根据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在先进合理的编制定员的基础上通过考试考核,择优上岗,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分别进行聘用和组合,并签订上岗合同,以形成具有较高劳动效率的劳动组织。1990年《劳动部关于继续做好优化劳动组合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国有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来解决冗员问题,开始触及传统劳动就业体制中的固定工制度。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确定了“企业自行安置为主,社会帮助为辅,保障富余职工基本生活”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的原则。优化劳动组合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当时包括失业保险制度在内的其他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完善,劳动力市场还未充分发育,职工缺乏对公开失业的心理承受能力,优化劳动组合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又由于优化劳动组合后分流的富余职工仍采取企业内部消化的办法,使企业经营者在优化劳动组合中面临很大压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的问题。4.城乡二元劳动就业体制的松动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发展,农村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由于户籍制度和城镇用工制度的限制,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不可能大规模流入城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便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形式。乡镇企业是由农村的社队企业发展起来的集体经济,主要从事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和服务。1978-1988年,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从1978年到1983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员408万人,到1988年年底,乡镇企业总产值增至6500万元,乡镇企业就业人数达到9545万人。1989年以后,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转缓,就业人数出现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城镇户籍制度等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开始有所松动。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集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时办理入户手续。这一户籍制度方面的初步改革放宽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行政限制。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明确提出要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体制开始松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流动,寻求到新的就业空间,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劳动部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统筹城乡就业,1991年5月,劳动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推动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探索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后记

在新闻出版总署策划出版的《强国之路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书系》中,《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一书邀我担任主编,感到压力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年高速发展的势头,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同时,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辉煌成绩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回顾30年来我们在社会事业和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前进的信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充分肯定社会事业取得成就的前提下,明确指出在我国还面I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三个不平衡中的最后一个,就是指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形象地说,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经济这条腿长,社会这条腿短”。因此,回顾30年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历史进程,应当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实事求是地反省问题,从而有利于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推动社会体制创新,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尽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