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金钊 编  页数:280  

内容概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中具体包括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讲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讲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来的二、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三、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三讲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一、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二、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三、发展应该是又好又快的发展第四讲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含义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三、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党的根本宗旨第五讲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一、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发展三、把握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实现协调发展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六讲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统筹兼顾思想的提出和发展二、统筹兼顾:重要历史经验、重大战略方针、科学工作方法三、坚持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四、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第七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五、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八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四、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五、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第九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三、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四、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第十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二、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科学发展上来四、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五、认真总结和深刻记取抗震救灾斗争对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第十一讲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一、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二、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十二讲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二、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章节摘录

  第一讲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在当代中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明确要求全党同志“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高度概括,需要我们予以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  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原本很脆弱、又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以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迅速改变面貌。其中,重要的经验,就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的,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一方面要继续完成尚未完成的革命任务,另一方面要围绕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各方面工作;在建设中要善于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革命知识分子,还要尽可能多地团结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就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四面八方”政策,对巩固和建设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之际,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展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篇著作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触及了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后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提出了要协调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等关系,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毛泽东还特别强调:“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这些重要的论述及其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来自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初的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全党集中精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拨乱反正以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的。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审慎的科学态度,果断地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以邓小平命名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以实践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发展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在“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面临的机遇等方面,作过系统论述,其结论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什么叫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强调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的论述更为丰富,包括发展要抓住机遇的思想,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农业、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和教育科技是发展重点的思想,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经济发展后劲大小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的思想,等等。可以这样说,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的发展理论。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形成和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又不断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矛盾也以更为突出的形式显示出来。党中央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在发展的观念上,明确提出发展的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在科教兴国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发展的全面性上,明确提出区域经济要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相互促进、全面推进,人要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质量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把改革开放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质量问题;在发展的模式上,明确提出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发展的动力上,明确提出要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下,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发展的目的上,明确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关键是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等等。这些来自于实践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丰富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直接来源。  我们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对发展问题的认识,都是与当时在实践中面对的问题相联系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前人的探索成果,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成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宝贵经验和借鉴国际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集中体现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对发展的指导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