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公务员责任体系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美文  页数:318  

前言

对于任何现代民主国家和社会来说,责任问题都是基本的、首要的问题,也即要成为现代民主国家和社会,就需要政府及其公务员切实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公民的责任,既然有责任就需要有一套适宜的机制来保障其实现。从早期的政治学、行政伦理学,到今天的管理主义新思潮,无不将目光聚焦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思维之上。尤其是当人们将政府与私营部门进行比较之后,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虽然私营部门的责任关系及运营模式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政府责任状况的反衬下,私营部门的责任关系及运营模式被认为是近乎完美的,或者说日益被看作为是一种最佳模式了。由此说明,政府部门的责任存在着极大的未尽人意之处。总的看来,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责任本身体系庞大、目标模糊、难以测量,因而,在责任的定位上就处于一种复杂且困难的境地;二是政府公务员作为责任实现的主体,其在履行责任时往往受到各种反方向主观作用力的干扰;三是政府部门缺乏一套完善的责任机制,这个机制所涵盖的两个层面都存在着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在公民委托人与政府代理人之间的分歧使这种责任机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二是政府委托人与公务员代理人之间的分歧也存在着管理上的难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实现政府责任最关键的中介是公务员,如何做到政府通过责任管理使政府责任成功有效地转换为公务员责任,并使公务员无论从主观意识上还是客观行动与结果上都做到高度负责,这是世界各国理论界与实践界都在竭力思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从理论上通过分析政府与公务员间关系,对公务员责任体系的总体价值、基本内容及当代的权能重心进行了准确定位,并分别从角色、性质和内容形式三个维度对公务员责任的结构层次、主要特征、各自要求及内在关联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剖析。此外,作者以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实践为背景,对现实中制约公务员责任实现的因素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透视,由此既提出了强化公务员责任管理的宏观战略方向,也提出了公务员制度优化的微观具体创新措施。本书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公务员管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适合政治学、行政学、MPA学生作专业参考书,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教师及科研机构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人员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王美文,女,l970年8月出生,湖北英山人,政治学博士,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专业及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府组织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及研究,重点研究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理论设计、发展与完善。在研或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包括校级课题《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的政府权威研究》,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政府绩效考评机制研究》,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责任政府与问责制研究》等,
在《中国教育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江汉论坛》、《湖北大学学报》、《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政府责任的一般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政府责任的一般理论    一、政府责任的功能与特征    二、政府责任的价值体系    三、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统一关系下对公共权力的期待    四、政府责任的逻辑原由:制衡关系下对公共权力的防范  第二节 东西方政府责任理论纵览    一、东方传统政府责任理论    二、西方政府责任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之政府责任理论  第三节 东西方责任政府实践    一、东方责任政府实践    二、西方责任政府实践    三、社会主义责任政府实践第二章 当代中国公务员与政府间责任关系    第一节 公务人员与政府间责任关系的发展演变    一、主从关系    二、委托代理关系    三、服务关系    四、雇佣关系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公务员与政府间责任关系定位    一、责任关系的政治定位    二、责任关系的法律定位    三、责任关系的伦理定位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政府公务员责任的总体定位    一、总体价值定位    二、基本内容定位    三、权能重心定位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府公务员责任体系分析之一:角色维度  第一节 公务员身份角色的双重性及其相关问题    一、公务员身份角色构成的双重性    二、公务员主导身份角色的排他性    三、公务员身份角色行为的双重性及区分  第二节 公务员不同身份角色下的权责关系    一、私人身份角色下的权责关系:权利本位    二、公共身份角色下的权责关系:责任本位  第三节 公务员不同角色下权利责任关系    一、公共角色责任与其私人角色权利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    二、公共角色义务与其私人角色权利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    三、公共角色责任本位限制私人角色权利本位    四、公务员公民权利受限内容及依据第四章 当代中国政府公务员责任体系分析之二:性质维度  第一节 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之分    一、主观责任的属性及其特征    二、客观责任的属性及其特征    三、主观责任重价值轻制度的偏颇及困境    四、客观责任重制度轻价值的偏颇与困境……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府公务员责任体系分析之三:内容维度第六章 当代中国政府公员务责任实现的理论模式及现实制约第七章 当代中国政府公务员责任实现的战略选择第八章 由责任实现机制角度透视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进程及创新思路结语 全面建设当代中国新型责任政府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政府责任的一般理论及其实践在现代民主政治国家里,公共权力无论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来源于公民权利的让渡,所以从主属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公民始终是公共权力的“所属主体”,这一点毫无疑问。由此可见,国家和政府只是公共权力的实际“行使主体”,公共权力始终不能脱离“所属主体”而单独任意行动,这一点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一致的认同,形成了共识,并且在一切较为进步的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中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了明确的规定。事实上,任何权力都内在具备这样的一种矛盾属性,即公共权力的公属性与其私掌性间的矛盾,公属性表明其在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中的不可或缺性,要保持社会的统一、稳定状态,并且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那么就离不开权力的调控,离不开公共权力公平正义的公共影响与公共服务,换句话说,公共权力是为社会整体发挥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而存在的;而另一方面,公共权力的“私掌”现实又可能使其异化,或者失去控制,从而转化成一种反面的强权危害力量,走向背叛社会甚至侵犯社会的对立一面。所以,对公共权力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应该也必须是一分为二的,即公共权力具有代表社会公正、维护公民权利的“善”的价值,也有一种潜在的威胁和危害社会及公民权利的“恶”的劣性。公共权力的矛盾性是实际存在的,那么解决这种矛盾又是必要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近现代政治理论实践的主题就是围绕如何解决公共权力的矛盾性而展开的。应该说,对公共权力课以相应的责任要求,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公共权力责任体系既是一种基础性、根本性的必然安排,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必要设计。政府责任的明确定位与推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下凸显出来,其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开始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后记

此刻,夜已经深了,前期文稿已经基本整理加工完毕,终于可以动笔写后记了。回顾这一段历程,似乎有太多的心意要表达,也有太多的心情要释放,远非语言文字能够表达和形容。这本书既是我十几年教学与研究的综合集成,也是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学习总结。可以说,熬过数度春秋,这其中凝聚了许多的心血,也包含着我多年来在学术上的一些思考和心得,今天终于可以定稿并即将付梓出版了,也终于可以给自己、给所有善待我的人有所交代,不免唏嘘感慨。当然,写作总是一件遗憾的事,书中难免有些观点还不成熟,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探讨,也难免存在一些体系上或者技术上的失误。凡此种种不足,敬请学界专家批评指正,以有益于我更正和提高。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只是本人对政府及其公务员责任问题初步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今后我还会围绕这一主题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加以后续钻研。书稿的写作过程是我人生发展的重要历程,它记载着求学过程中的苦乐酸甜:有身心的奔波劳顿,精神的压力包袱,以及每每遇到思路堵塞无法进展时的苦闷烦恼;也有着心智茅塞顿开的欢欣雀跃,思维豁然开朗的畅快惬意;更有着认知自我的心灵洞察,人生感悟的深邃悠远……可以说,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四年无疑是一次精神陶冶和心智成长的过程,它使我能够得以补充能量,吸收营养。正所谓生命有限,学海无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当真正潜下心来品味大师著作,领会学界同仁们的知识精华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层次,扩展了自己的眼界;更使我深深领悟到学问源于生活,做学问如同做人,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精深的知识的背后潜藏的是诚恳的态度和朴实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把握知识的精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政府公务员责任体系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