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十四讲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洪汉鼎  页数:270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力求让现象学接近人生,阐明现象学带给我们文化与理智生活的意义与贡献。本书认为,现象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使我们前哲学的生活、经验与思考获得正当有效性。对于我们这些受过近代科学启蒙的人来说,理性与科学固然给了我们重大成就,但一旦我们步入后现代时,它们就显得薄弱不足了,而现象学正是在这里启示了我们。  本书力求不走从外围研究现象学的捷径,而是试图对胡塞尔现象学本身的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这些问题在我国以往现象学研究中尚未集中研究。但是,作为一种对沉重授课的讲义,显然也有它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研究不可太深,它必须通俗,而且引文最好限于已有的译文,加之课堂讲解,时有穿插问题,思绪打断,这些者待今后改进。

作者简介

洪汉鼎,1938年11月19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湖南长沙,1951至1956年在江苏无锡市辅仁中学读书。1956年夏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习于贺麟教授、洪谦教授和冯友兰教授,研习西方哲学,1961年毕业。196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7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任贺麟

书籍目录

序言重新回到现象学的原点第一讲 哲学史古代、近代与当代的区分当代哲学的两大倾向: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第二讲 再论当代哲学的两种倾向或运动: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第三讲 胡塞尔现象学的三个时期,他的著作介绍第四讲 现象学所讲的现象当代现象学与以往的现象学的区别第五讲 何谓现象学的本质与本质直观第六讲 现象学所讲的观念或艾多斯观念一词的哲学史第七讲 现象学最初目标一一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第八讲 现象学指导原则——面向事情本身第九讲 现象学根本方法——现象学还原第十讲 时间性分析——现象学还原典型例证第十一讲 现象学特征之一——意向性第十二讲 现象学特征之二——明见性第十三讲 现象学特征之三——构成性第十四讲 现象学最后归宿——生活世界与先验自我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象学十四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由这本书的引发,我由连续买了其他几本洪汉鼎先生的作品,包括他翻译的作品。就这本书本身而言,这本书的确是回到胡塞尔现象学的最浅显明白的读物。
  •   现象学研究专家的力作!国内为数不多的好书!
  •   我先前就在报刊上读到过一些有关胡塞尔“现象学”的文章,知道了这位20世纪西方哲学开路人的一些观点、著作以及他所改造的哲学用语,但当然不但是点滴的,而且还是零乱的,有好些说不定还更是模糊错误的。读了洪先生的这本书,我有三个感觉:一,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有了系统的初步了解;二,从汉语读者的角度上,我知道了好些哲学用语的胡塞尔的原意,比如:本质直观、悬置、自然主义、心理主义、面向事情本身、意向性、明见性……等等,甚至,连“现象”二字他也有自己的用法,对此概念不清,是读不出现象学的;三,读之时,我深感作者学养深入和令人感到亲切的浅出。难怪台湾世新大学的赖鼎铭教授会在博客上说:“……我深深地感觉,底子如此深的老师,现在其实不多……”而洪汉鼎先生的这本《现象学十四讲》,正是洪先生在台湾讲胡塞尔的“讲义”。感谢人民日报出版社把讲义变成了书。读过这本书以后的最大收获是:打开黑尔德,扎哈维论胡塞尔和胡塞尔的汉译时,不再像那么吃力,对这些外国大家级人物所说的话,于是才能就有所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也不担心一点巴不上谱而贻笑大方了。不过,老话说“无错不成书”,这本书(我想也许“讲义”是根据录音完成的缘故),从现代汉语的语法上看,个别地方的语意费解。这在别的书可以,对这样的书就不可马虎,因为这是讲学而不是闲聊。但是这总归是一本好书,特别是对于我——一个既没受过哲学的专门教育,但又生性所至喜欢读点哲学的人。谢谢您,洪汉鼎先生。牧雨门札记(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uksinsky
  •   洪汉鼎是研究解释学的专家,讲起现象学来还是中规中矩!不错的一本书。
  •   通俗易懂,现象学基础性读物。
  •   研究的出发点值得钦佩,理论也不乏出新。但也许是讲稿的原因,行文啰嗦,而且逻辑混乱,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可能是翻译腔深入骨髓之故吧。可悲就在这,我们的学人哪!传统被嫁接得面目全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