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何振梁 页数:425
Tag标签:无
前言
几年前梁丽娟撰写的《何振梁与奥林匹克》一书出版时曾附录了我1993年的《蒙特卡洛日记》。其中写了北京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的遗憾。2001年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莫斯科全会上,北京的第二次申奥取得了成功。北京以获得超过其竞争者两倍多的压倒多数票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这是奥运会申办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2003年7月12—17日出版的《北京青年报》上曾应读者要求连载了我的《莫斯科日记》。读过这些日记的朋友们通过不同途径一再向我提出,希望能把我日记中与两次申办有关的内容摘录出来,原汁原味地显示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以便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申奥终于成功的艰辛历程。考虑再三,我同意了这个建议。理由很简单,申办历程是中国体育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我国伟大转折时期甚具影响的一个侧面。我有道义上的责任把个中的起伏曲折,为何如此艰辛,又为何胜得如此辉煌,与大家共享。在萨马兰奇主席宣布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予北京的那一刹那,我想到的是终于了却了全国人民的一个心愿。确实,这绝不只是我个人的心愿。在中华大地上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是我国人民多年的期待。暂且不说百年前教育和体育界的前辈们提出了我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这一遥不可及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都曾指出,有朝一日,我国要举办世界性的大运动会。1979年2月当我国还在为恢复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而奋斗时,邓小平同志就已高瞻远瞩地对日本外宾说,当条件成熟时,“我们可以承担在中国举行奥运会”。1990年7月在亚运会筹备工作期间,到建筑工地视察的邓小平同志再次问:“你们对申办奥运会下决心了没有?”1990年10月在第1l届亚运会壮丽的闭幕式上,观众席上打出了大字横幅”亚运成功,众盼奥运”。这是13亿中国人民的心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认可和信任。日益强盛的祖国是我们争取申奥成功的坚强后盾。加之我们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和平、友好、负责、重诺的形象,享有广泛的尊重和友谊。北京申奥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港澳同胞同心同德、团结拼搏以及国际友人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奥申委全体工作人员不负人民的重托,在不同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出色完成各自所承担任务的结果。有的报章把我列为申奥功臣之一,我担当不起。我仅仅是做了一些我该做的事。申办成功的荣誉属于党,属于祖国,属于人民!所以,在莫斯科申奥成功后北京奥申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在回答记者问我的感想时说:“我为我的祖国骄傲!为我的人民自豪!”奥运会是国家竞技体育的最高赛会,更是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共同节日。办好北京奥运会,有利于弘扬以卓越、尊重、友谊为主要内涵的奥林匹克精神,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党中央的关心和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由北京市、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各有关部门和众多志愿者组成的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正卓有成效地进行着奥运会最后阶段各方面的筹备工作。相信我们一定能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让全国人民满意、使各国人民高兴的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从而在奥运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由于本书是个人的日记摘录,当时的目的只是记录自己所办的事和感受,用以备忘,并不是官方的正式记录,体裁所限,既没有关于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决策经过,也不可能讲述为申奥作出无私奉献的众多同事们的业绩,必然挂一漏万,并有极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我于1994年年底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之前,国内外的工作非常繁忙,所以在第一次申奥期间,可供写日记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往往连续几天顾不上写日记。从日记中摘录出来的有关申办的部分,多处只是寥寥数语,叙事也往往一鳞半爪。北京第二次申奥时,我已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日记内容已较前详尽,但仍不可能涵盖全局。好在近来已有多位从事过申奥工作的同志出版了他们亲历申奥的回忆。这些回忆使申奥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得以以更为丰满、更为生动的方式呈献给读者。摘录的日记从1990年邓小平同志询问北京是否已有决心申办奥运会开始,经过第一次申办2000年奥运会、中间的停顿,到第二次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它忠实地记录了这些日日夜夜我的心声和历程。为了尽可能保持原貌,我用另一种字体作了些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注解,以帮助读者了解有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历史是永无休止地向前发展的。任何一本记载历史进程的书都只能记录下其中某个阶段和某些瞬间。当我们成功举办奥运会,从而对我国的和平崛起并争取建立一个和睦、和平、和谐世界有所贡献时,我相信,所有直接、间接支持、参与了申奥和筹办奥运会的人们都会自豪地感到,我们曾为之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谨以此书献给他们。
内容概要
《何振梁申奥日记》摘录了中国奥委会荣誉主席、原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两次申奥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何振梁私人日记中北京两次申奥有关的内容,从他的独特视角、真切感受,讲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北京申奥的整个曲折、艰辛的历史进程及他本人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以何振梁为代表的申奥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处变不惊、灵活斗争的“智慧”以及发愤图强、鞠躬尽瘁的“爱国心”。
作者简介
何振梁,浙江上虞人。192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1950年后先后在青年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二机部四局工作。1955年调国家体委。1985年至1994年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曾多次担任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翻译,并多次参加重大对外活动的翻译工作。 调国家体委后,即参加反对国际体育界少数人制造的“两个中国”阴谋长达二十佘年的斗争,终于在1979年恢复了我国在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合法席位。1981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85年任国际奥委会执委。1989年至1993年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994年、1999年又两次当选为国际奥委会执委。在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及副主席的四次竞选中,三次以全票当选。1995年起兼任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至今。曾两次被德国《国际体育通讯》评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领导人之一。1989年当选为中国奥委会主席。1990年任北京亚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1993年发起东亚运动会并任东亚运动会协会第一任主席。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时任申办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第二次申奥时任申办委员会顾问。现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北京2008年奥运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 1988年至1993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8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次申奥1990-199119921993第一次申奥以后第二次申奥1998-199920002001
章节摘录
插图:1993年1月1日 星期五 北京晚,来访北京的国际奥委会挪威委员斯托博及夫人来家做客并晚餐。斯托博很高兴,说他来我家做客是他这次访华的高潮。他并说在中国到处感到人们的诚恳友谊,不可能有比北京更好的申办城市了,并且重复说了几次。但是对于我希望他能给我们以帮助和支持,他没有明确允诺。他的夫人则表示希望2000年来北京。斯托博也可能是以绕个弯的方式通过夫人来表示他的支持的。他建议北京的申办要突出文化方面,因为没有任何国家能在这方面与中国相比,而奥林匹克运动又是强调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他还说,现在的委员中2000年退休的有20多人,希中国做好他们的工作,要明确表示欢迎他们届时来北京参观奥运会。临别时,他又一次感谢我请他俩来家里做客。斯托博还表示到1994年我再次竞选执委时,他将予以支持。1993年1月2日 星期六 北京晨,去中国大饭店为斯托博夫妇送行。告别时,斯托博说,请记住在北方你们有一位朋友,你们需要我做些什么,请告诉我,我将尽力去做。这几句话看来他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说的。1993年1月3日 星期日 北京又开始新的一年。2000年奥运会地点将于今年确定,是所谓决战决胜的一年。“我们申办有戏吗?”所有遇到的人开口就问我这个问题。有没有戏,我心里也没有底,顺利时觉得可能性较大,不顺利时又觉得难矣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论申办成功与否,奥林匹克一词将会在我国留下深刻的印记,北京的申办也会在国际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对我个人来说,要全力去争取申办成功是我职责所在。即使像在奥运圈子里人们说的举办城市常是忘恩负义的,我也得准备在不成功、遭人非议的情况下结束我在第一线的生涯。反正个人的得与失已不是我在乎的了。1993年1月4日 星期一 北京下午,去奥申委公共联络组,我要他们抓紧1月份的间隙,认真做好如下四件事:1. 落实今年来访委员的邀请工作,力争请来四十人,确保三十人;2. 立即联系出访委员的工作;3. 做好3月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来访的接待准备;4. 处理好一些委员提出来的要求。此外,要经常保持与委员的联系。晚,与精英国际公关公司(Grey International)的美国董事长魏嘉丽(Hariott Monchly-Weiss)女士及何健民(Thomas Ho)等共进晚餐,万嗣铨、魏纪中等作陪。这位老太太十分健谈,也善于从同别人的谈话中吸取她工作中需要的材料、启示等。席上她问在座的每一个中国人如何用五个形容词来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我用了广阔、美丽、人口众多来形容我们的国家,用古老来形容我们的文明,用朝气蓬勃、热情、聪明、宽厚来形容我们的人民,综合起来是“中国是个充满对比的国家”。她对“充满对比”的提法很感兴趣,认为可以以此为主线拍摄下一部陈述用的电影。上午万嗣铨等已同精英公司谈妥了双方的合作。1993年1月5日 星期二 北京驻多哥使馆告,马提阿将于4月上旬访华。马提阿称,作为中国的朋友,他将会把北京的申办放在心上,努力使北京申办成功,因为北京的申办也可以看做是第三世界的申办,其成功标志着第三世界也有能力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北京申办成功也将有助于将来非洲的申办。驻澳使馆告,驻澳的西方外交官普遍认为,北京获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1. 西方国家不会一边倒地都支持悉尼等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亚洲是2000年后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又是影响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机会。从战略利益出发,许多西方国家可能会投北京的票。从心理角度看,1992年、1996年的奥运会均在西方国家举行,这次理应转向东方。2. 国际奥委会将会倾向于北京。从扩大国际奥委会的影响和2000年奥运会的重大意义讲,国际奥委会将倾向于北京,而不是悉尼等地。3. 悉尼难与北京匹敌。据德国外交官反映,澳大利亚奥申委信心不足,认为悉尼“天时地利”均不具备,且经济实力也不够,难与北京匹敌。1993年1月7日 星期四 北京奥申委全天都在讨论接待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有关问题,如评估团的来访日程,陈述的内容及负责人员等。我提出要十分重视这次工作,全力以赴,不惜工本搞好接待、陈述及北京的环境布置。1月底、2月底各彩排一次。1993年1月8日 星期五 北京晚,奥申委请外交部领导及几位在京休假的驻外大使共进晚餐。田曾佩、杨福昌等同志参加。席间,就外交部支持申奥工作进行了交谈。1993年1月9日 星期六 北京下午,出席中外记者新春联欢会。记者最有兴趣的对象是国务院港澳办公室鲁平和公安部副部长于雷。我同美合众社记者聊了几句。他说:“你不久前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未谈及申办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说,申办就像体育比赛一样,比赛结束前,谁也很难肯定说谁将获胜,而只能说谁和谁有获得奖牌的实力。北京就是属于有实力获胜的竞赛者,但最后结果如何,还要看我们的工作。1993年1月16日 星期六 北京与国家体委三司、国际司谈,今后在我国内举办的重要国际比赛必须放到申办奥运会的高度上来安排和组织。与朱一念(香港)谈,朱告,美国一家公司愿帮我们做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工作,据说去年10月就来过信,我允予回复。1993年1月17日 星期日 北京苏丹委员加迪尔夫妇今日抵京。原计划安排今晚与之共进晚餐。加迪尔因长途跋涉,较疲劳,改于明日中午为之接风。我与加过去接触不多,不知他对北京申办的态度如何。1993年1月18日 星期一 北京中午宴请加迪尔夫妇。加曾于1970年随苏丹总理尼迈里来访,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他是尼迈里政变时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当过青体、卫生、运输部长。后苏丹发生推翻尼迈里的政变,加迪尔在狱中度过了40个月,曾一度被取消国际奥委会委员资格,1989年重新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按正常情况,加迪尔应支持北京申办。我在谈话中指出中国申奥对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加表示赞成。但在我希望他予以理解和支持时,他却未直接回答。带有戏剧性的是,晚上北京市领导人请加迪尔夫妇吃饭,谈及他的梦想是看到奥林匹克五环旗覆盖非洲、中国、印度等。加迪尔立即大加赞扬,称这位领导人是奥林匹克市长,说必须在2000年到北京来办奥运会。他建议对外不要讲如果中国申请不到2000年奥运会时,将要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他还说将有17票以上坚定不移的票,说他自己和何先生是肯定的两票,等等。1993年1月19日 星期二 北京驻几内亚使馆告,几奥委会执行主席迪阿洛告,最有竞争力的申办城市是北京和柏林,如2000年能在北京举办,那应该看做是在非洲和几内亚举办。迪阿洛是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的成员。《柏林日报》1月16日报道,柏林奥林匹克股份公司的公关方案认为,“柏林感谢世界”的口号已经过时,应强调经济上德国相对地说是世界上最好的。柏林至今已有12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往访,预计最少还有65名委员去访问。柏林把国际奥委会委员分为三类:1. 注重了解城市的申办计划,然后作出比较,决定投票给谁(柏林最喜欢此类委员)。2. 大约50%委员注重看举办奥运会是否得到该国人民欢迎,以及该城市组织国际比赛的经验。对此类委员培养感情的工作十分重要。3. 其余的委员,对他们起决定作用的是体育政治以及地区心理。这些委员的观点往往早已形成。驻挪威使馆告,斯托博认为北京有很强竞争力。斯建议北京在宣传中强调悠久的文化优势。驻意使馆告,意总理阿马托告我国大使:他作为意总理,当然站在米兰一边,但北京有很强竞争性,如打赌,他将会把宝押在北京。因德国曾举办过奥运会,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太远。驻波兰使馆告,波奥委会主席萨莱维奇认为,目前悉尼呼声最高,因它提供的条件最好(为各国体育代表团的随行人员也提供机票)。各国体育界已在悄悄议论,说让悉尼办2000年奥运会,北京办2004年奥运会。1993年1月20日 星期三 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奥申委联合召开申办奥运会宣传工作会议,请在京各新闻单位及有对外刊物的各单位来参加。曾建徽主持会议。我介绍了申办工作进展情况,伍绍祖、万嗣铨、吴重远分别讲了话。最后曾建徽对各单位提出了要求。午后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驻京记者的采访,没有太尖刻的问题。晚上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的彩排。节目中主持人告,将要问我和张百发申办情况,回答不能长,只能说几句话。与张百发商量,既表示向全国人民拜年和感谢,又简要地说明决心更大、希望增大、困难仍大的形势。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告魏纪中,萨马兰奇两次告阿科斯塔,北京办2000年奥运会最合适,希望大家帮助北京把申办工作做好。但阿说往往大家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最后投票结果不一定是这样。他告魏,要不断提醒北京不能疏忽大意。阿科斯塔还说,已有人开始活动,把2000年奥运地点与谁来接萨马兰奇的班联系起来。今后四年估计国际奥委会会乱一阵。他认为在此形势下,北京办2000年最为合适,因中国人向来不搞阴谋活动。中国是真正无私地支持萨马兰奇。阿科斯塔认为,国际奥委会内,西班牙语的拉美集团正在形成。但这是为了争夺国际奥委会主席的位置,而不是为了别的。1993年1月21日 星期四 北京奥申委下午开执行主席办公会。吴重远汇报了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申办报告送审稿的情况。(注:国际奥委会当年规定,各申奥城市应于1992年2月1日前将申办报告送国际奥委会审。国际奥委会认可后,各申奥城市将报告装订成册,于2月底前,分送委员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等有关各方。3月开始,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考察各申奥城市。)萨马兰奇亲自出席了仪式,总干事卡拉尔、秘书长兹瓦费尔及各部门主任均出席。萨马兰奇翻阅了申办报告,还问了计划在香港办帆船、在台办棒球赛的有关情况(不久前,《日内瓦日报》登载了对我的访问记,其中一栏大标题为:帆船在香港,棒球在台北,其余在北京)。魏纪中当场说明了情况并告萨马兰奇,国际帆船联合会主席塔尔伯格不赞成在香港办帆船赛。萨马兰奇表示,这事是由国际奥委会决定,不是由国际组织决定。吴重远向萨马兰奇告别时,向萨感谢。萨马兰奇说:“你是知道我的心的。”魏纪中等反映,我们这次递交申办报告的代表团级别似乎低了。萨马兰奇和西贝尔科均问:何振梁、张百发在哪里?精英公司反馈对我们申办报告(英文)的意见,做了约有200多处的修改。大多为兴奋剂(doping)一词的用法,他们建议用drug,但drug一词不符合国际奥委会的习惯用语。其余为排版错误,也有部分用词不当。会议议定利用春节假日各组分头通读申办报告书,提出意见后再汇总。会议同意在东城、西城、宣武区设立奥林匹克语言学校,肯尼亚委员穆库拉来访时可请其命名其中一所。同时发信告此事的倡议者墨西哥委员拉尼亚,请他来华剪彩。国际奥委会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人生各态,奥委会中都有生动表现。我们自己必须有主心骨,对各方面反映,都要听,更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1993年1月22日 星期五 北京柏林市议会预算委员会1月20日批准了柏林市政府去年11月提出的为柏林奥运会提供90亿马克财政担保的计划。柏林奥运会的费用将是33亿马克,另用于城市发展必建项目的经费约80亿马克。柏林一家研究所1月19日公布对柏林东、西区各1000名有选举权市民的民意测验结果。支持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53%(去年8月为44%),反对者46%。1993年1月25日 星期一 北京俄罗斯《独立报》1月23日报道,塔什干不再申办2000年奥运会。报道说,乌兹别克斯坦奥委会和塔什干市政府最近决定,将申办2004年或2008年奥运会。这项决定是根据萨马兰奇的建议作出的。塔什干明显地不具备承办奥运会的条件,从一开始就被体育界普遍不看好。大家认为他们的申办目的只是想争取机会在国际舞台亮个相。现在其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说将要申办2004年或2008年奥运会,只不过是说说而已。1993年1月27日 星期三 北京魏纪中上午来谈他于24—26日在香港活动情况。24日他与刚果布委员冈加谈。冈加刚访问过韩国。金云龙告诉冈加,如果萨马兰奇、拉尼亚、冈加及金云龙都支持北京,北京申办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冈加认为金云龙想当萨马兰奇的接班人,金正在积极学习法语,同冈加谈话用的是法语(金熟悉英语,也能讲西语)。冈加认为姆巴伊支持中国,但不会积极为之活动;埃松巴、马提阿和卢希会支持北京。本杰隆也可能支持北京。凯塔则摸不准。西班泽已被悉尼拉过去(其女儿已获得澳奖学金)。1993年1月28日 星期四 北京驻悉尼总领馆告,国际奥委会委员访澳期间,澳2UE电台播音员琼斯恶毒攻击北京,谴责国际奥委会受理北京申办奥运会,也攻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指他曾在佛朗哥政府中担任部长职务,不堪信任。高斯帕予以驳斥,高斯帕称,琼斯的言论只会有损于悉尼争办2000年奥运会。对萨马兰奇的评价,应看萨对世界体育的贡献,而不是他的过去。琼斯所说的是对萨马兰奇的侮辱。来访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会把琼斯所说的当成是整个悉尼的观点。至于中国,高斯帕说,国际奥委会是同各国奥委会打交道,而不是同各国政府。而中国现在是个体育国家。新南威尔士州体育部长、悉尼奥申委负责人等均呼吁澳新闻界及各界人士不要说或做有损于悉尼申办的话和事。上午与北京奥申委公联组同志对国际奥委会委员从30多名支持和倾向于北京的委员起逐一捋了一遍,确定下一步工作步骤。1993年1月29日 星期五 北京下午继续与公联组捋了一遍委员名单。结果估计支持北京的委员大体情况是:亚洲有11名委员,非洲也是11名(不支持的2人,不肯定的3人),南美支持的5人(不肯定的2人),北美1人(反对1人,不肯定的1人),东欧4人(不肯定的4人),西欧4人(不肯定的26人),合计36人可能支持(包括2轮后),还需大力加强南美和欧洲工作,继续巩固亚非。1993年1月30日 星期六 北京上、下午全天进行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介绍申办工作的演练。楼大鹏的陈述较好,屠铭德的次之。文风上均不生动,内容也不够突出重点,更谈不上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展示我优势。图片工作几乎等于失败。于是决定设专门小组负责图像配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一起经历过无数令人扬眉吐气的中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时刻。他是我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在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历次重大事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担任了十几年国际奥委会的执委(包括副主席),成为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担任如此重要职务的第一人。他为维护和提高中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荣高棠(德高望重的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 他是国际奥委会中我最亲近的朋友之一。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投入是出于他对《奥林匹克宪章》的忠诚,他对国家的忠诚,也就是完完全全的投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对好几种语言的完美掌握、他的经历以及他的政治经验,是他完成国际奥委会的各项使命的宝贵手段。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事情是不可能的。对于人们认为是行不通的事,他却视之为一种应予面对的挑战和发挥创造性的召唤。 ——萨马兰奇(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如果没有像何振梁这样的人所作出的努力,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在当今社会里享有今天这样的地位。1981年以来,他将自己关于体育工作的全部宝贵经验和知识带给了国际奥委会。何振梁实际上为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原则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生命。他最卓越的成就之一则是为北京成功地争取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既是他毕生的梦想,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国际奥委会以有何振梁这样一位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人士作为委员而自豪。 ——罗格(国际奥委会主席) 北京的申奥成功是中国的巨大胜利,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共同的胜利。1993年后,我目睹了何先生在国际奥委会中一块砖、一块砖地砌成了通向今天申奥胜利的长城。 ——卡拉尔(前任国际奥委会总干事)
编辑推荐
《何振梁申奥日记》解密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如北京两次申奥为何如此艰难?当时我们主要面临哪些困难?我们申奥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攻我的主要借口是什么?哪些国际友人曾经无私地支持过我们?我们是如何开展申奥工作,一票票地去争取,一步步地走向胜利的?国际奥委会内部运行机制、投票机制是什么样的?萨马兰奇为何说国际奥委会欠了两笔账,其中一笔是2000年奥运会未给中国?萨翁是如何反腐并推动奥委会改革的?罗格如何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