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人民  作者:王东华  页数:150  字数:13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1925年初,陶行知先生为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写下了《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的书评,后来陈著《家庭教育》再版时,陶文便作为序言而更为人知。70年后的今天,我竟用“愿天下人共读之”作为自己的序文,改陶先生文中的“天下父母”为“天下人”,此改决非是借陶、陈二先生之名以私自己的货色,更决非是自己狂妄自大要与二先生一争“天下”,而实在是这半个多世纪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使然,也就是说,在今天“天下父母共读之”已经远远不够了!  我之所以说其不够,是因为做了父母再读,读了以后再在孩子身上实施,其间的过程无论长短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损失。这类教育孩子的书不应该做了父母之后才去读,而应该没做父母时就读,而应该读通读懂之后才去做父母。正如领驾照之前就应该读了交通规则,而不是把车开上了高速公路之后再去读,更不是出了交通事故之后才去读。这是改“天下父母”为“天下人”的第一层意思,也就是说,为父为母的意识应该大大提前,提前到结婚,提前到恋爱,甚至完全应该提前到青春期开始的中学阶段,这样婚前与婚后便互为一体了。  无论是陶先生还是陈先生,他们那时所指的“家庭教育”都不过是婴幼儿教育,都不过是早期教育,都不过是学前教育,都不过是儿童教育。一句话,都不过是小孩子的教育。陈先生大著的几乎所有标题都是“小孩子”,如“小孩子怎样学待人接物的”,“我们应当怎样责罚小孩子的”,“怎样可以使小孩子的经验格外充分些”等等。陶先生的宏文也是如此,“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枉哭多少回……估计起来全中国6岁以下的小孩子每年流的眼泪该有两万万斤。如果做父母的肯像陈先生这样细心教导儿童或是采用陈先生的教导方法,我敢说小孩子的眼泪是可以省掉百分之九十九的……”  由于把家庭教育局限在儿童期,乃至幼儿期,很多父母一看都是喂奶、便溺、止哭之类也就不加注意了。实际上家庭教育决不仅仅是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父母对自己幼儿的教育,更是继之以后更为艰巨更为长久的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这种教育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对于孩子都是终生的,并且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教育重点与方法,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不正在进行或正在接受或既在进行又在接受这种教育。这是改“天下父母”为“天下人”的第二层意思,也就是说家庭教育的实施时间应该大大地推后,推后到孩子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乃至更下一代。这样早期与后期便互为一体了。  在陶、陈二先生时,家庭教育还仅仅局限于显教育层次,所谈的教育都是父母注意得到并且可以教给孩子的,对于这样的认识现在显然已经不够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显教育层次上的,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潜教育层次的习育与化育。对于家庭教育,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教育,教育更多的不是表现在父母如何“教”上,而是表现在父母如何“做”上,父母如何“做”的身影,对于思维能力薄弱的幼儿来说远比父母“教”的声音的影响要大得多!  遗憾的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学,都是“教”的教育学而不是“做”的教育学,殊不知“做”比“教”还要根本。因此父母不仅要懂得如何“教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自己正确的“做人”比正确的“教子”更为重要!而正确的“做人”决不是结婚生子之后的事情,同样是他们从小就要学习的事,这是改“天下父母”为“天下人”的第三层意思,也就是说“做父母”同“自己的做人”是紧密相连的,“做父母”不过是面对孩子这面镜子对自己“做人”的一次再检验再校对再完善与再提高。因此绝不应该在做了父母之后才开始修正自己,更不应该在做了父母之后还依然故我不做努力,而应该在做父母之前就已成为“最好的我”了。这样父母的“教子”同自己的“做人”便联系在一起了。  潜教育的揭示,不仅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社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日趋一体化让儿童也随之日趋公育化。对于孩子来说,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他们的课堂,任何一个公民都是他们的师长,任何一次事件都是他们的课案,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对他们的示范,任何一部影视都是对他们的教化,任何一种图书都是对他们的启发……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这种育儿意识、父母意识、教育意识,这是改“天下父母”为“天下入”的第四层意思,也就是说全社会都在对孩子产生影响——不是好的影响就是坏的影响。因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孩子们的责任。这样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要求又联系在一起了!  我以为此一词之改,正体现了这几十年里家庭教育观念的进步,即由过去的做了父母之后才开始的补救教育,转变成做父母之前的预期教育;由过去的对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的儿童教育,转变成对孩子整个一生的终生教育;由过去的重孩子重受教育者的“教”的教育,转变成重父母重教育者自身的“做”的教育;由过去的强调一家一户的显教育小教育,转变成强调整个社会参与的潜教育大教育……  在陶、陈二先生的时候,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要求还远不像今日这般迫切;而今天一对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不仅孩子的教育是一次性的,而且父母的教育机会甚至都是一次性的。在陶、陈二先生的时候,仅仅只是孩子在流眼泪,父母尚不需要为孩子流眼泪;而今天不仅孩子更爱流眼泪了,父母甚至比孩子流的眼泪还多。在陶、陈二先生的时候,母亲尚在家专心相夫教子;而今天母亲们都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再说现在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不仅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而且父母更需要社会的帮助……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为人子为人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人父为人母,现在就让我们面对这一人生与人类的第一等问题第一等学问既为孩子们也为自己做些什么吧!  愿天下人共读之,不仅仅是读这本书,甚至就不是读这本书——而是读父亲、母亲这样的大书,而是读做人、做高尚的人这样的大书。因此,不仅愿天下人共读之,更愿天下人共勉之、共行之!  所有的感谢都会铭记心里  这本“精华本”,事实上是原书的导论部分!  1999年本书第一次出版时,我就为要不要放上这个导论犹豫过很长时间:如果不放,所论述的母亲教育这个不为人知的新领域,便少了一种思路上的说明;如果放了,又会让已经很长的篇幅更长了,并且在内容上也有些重复……  2003年在出修订版时,仍然遇到这个问题,可因为删去的内容太多,这个导论好像更不能去掉了……  修订版面世后,总的反映不错,但“太厚”“不好读”变得强烈……开始我对这些批评不以为然,认为一本书不可能让所有人一1好。可每次上当当网、卓越网看读者的评论,觉得这个问题好像已经到了应该认真考虑一下的时候了……  于是就有了这个版本——可以让那些只想了解大概的读者免受“连篇累牍”之苦……  从1994年专职在家写作本书到1999年拙作出版,一晃已是十多年过去了,追昔抚今,感慨无限。尽管所有的谢语都不如行动来得真实,但我仍要记下,以免自己忘却。  感谢在我写作最困难的日子里,我的助手周松林辞去公职和我作伴,一同研究共同探讨;感谢我的妻子汪园园这些年来所承受的经济和心理上的重压;感谢那时帮助我们的储金萍小姐姐……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魔鬼岁月”,我的“疯癫状态”在给写作带来激情的同时,也给这些身边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只是昔日的小周今日已成“先富起来的一批人”,金萍也已乐为人母,并都对那段岁月“不计前嫌”才让我心有所安,只是妻子还在忍受着这种精神上的压力,这是我要向这些身边人请求原谅的……  感谢在1999年拙作第一次出版时给予大力帮助的朋友们,感谢宋军、刘昕、杨益民、汪、猕、梁撒苗、余楚杰、尚红科、石硒、顾晓敏等朋友的大力支持,拙作今日之所以还有这样的热度,同这些朋友当时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感谢在2003年拙作修订版出版时给予大力帮助的朋友们,尤其是要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这些年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姚维斗、杨光辉、薛宝根等全社同志给予我的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感谢喻阳同志及人民出版社对这次出版的关心与支持。  感谢这些年来一直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我的母校,感谢李相夫、张安哥、雷晓燕、徐朝亮、徐健、高海生、叶仁荪、王爱和、张玉清等母校领导及全体员工对我的支持与厚爱,无论何时何地,母校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对我本人、家庭及这份母亲教育事业以巨大而无私的支持,在已经毕业的数万学生当中,能得到如此眷顾的可能只有我一人。正是这种支持一直激励并温暖着我的前行。  所要感谢的朋友真的太多了,我只能将这些感谢记在心里,而所有的帮助都会成为我的动力!  最后,仍用八年前后记里的那句话,衷心地祝福: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个好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母亲!

内容概要

每一个母亲都应浚阅读这本书,这是孩子对你的要求!    为什么寡母的孩子特别容易成大才?为什么双胞胎的孩子成才率特别低?为什么妻生的孩子比妾生的要优秀得多?为什么并不出色的父祖突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后代?为什么先天后天俱佳的神童成大才者寡?为什么先天不足的早产儿、小样儿能够后来居上成就大业……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民族对你的要求!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会有百家争鸣的人才鼎盛?为什么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会像夏雨后的蘑菇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级的艺术巨匠?为什么曾经作为殖民地的美国能一跃而起称雄世界?为什么人口数只同我国上海的犹太人其天才却多如繁星?为什么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韩国就连体育也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  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都应该阅读这本书,这是未来对你的要求!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最大的剥削是对母亲劳动的剥削?为什么说母亲要像服兵役一样服三年母役?为什么说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女性成才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什么说母亲的工作应该是带薪的工作?为什么说母亲的劳动决不亚于英雄的创造?为什么说妇联组织应该是一个民族未来的“总统府”……

作者简介

王东华,男,1963年6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发现母亲文库》主编,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专著《新大学人》(40万字),为93深圳(中国)优秀文稿公开竟价首部成交著作。其致力人类文化启蒙的另一教育专著《发现母亲》(80万字),

书籍目录

自序 愿天下人共读之第一章 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我的生活故事 亲生后母现象与留守儿童 重释夏斐事件 再也不能让这类悲剧重演了第二章 三千年里的母亲危机  摒弃母职的做法并不是制度造成的  中国传统里的母教元素 五四让女人成了社会的大玩偶  重评中国母亲史 “文革”是中国母教的一个典型切片  现代中国已很少家庭教育可言 伪劣产品的本质在于伪劣母亲第三章 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人物  第三只眼睛看天才  我的一点早教体会 中国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早期教育传统☆  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人物 让我们千百倍地把童年重视起来第四章 谁在挥霍孩子们的童年 是先天还是后天 是超常还是正常  是天然还是自然  是晚成还是早成 是先衰还是迟衰 是短寿还是长寿第五章 让灵魂追上成长的脚步 人的成长三棱锥说  智力商数:天才都是神童  意志商数:天才都是斗士 品德商数:天才都是圣徒 气概商数:天才就是天才第六章 我们的教育犯了大错误  道德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人类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要高度重视潜教育:习育和化育  我对情商等的看法第七章 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 母亲是一种更高贵的性别  母亲是孩子的总设计师  母亲比女人也比男人更伟大第八章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早逝现象”的背后是什么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跋 向使命证明自己后记 所有的感谢都会铭记心里

章节摘录

  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1986年底,我在上海交大双学位班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其时尼采热刚刚在大学校园里兴起,他的“超人”学说一时间赢得了无数青年学子们的青睐,我也是这其中的发烧友之一。想到1980年代以来一直不衰的“人性”话题,于是我决定写一篇《人性的批判》,一来可以作为一种学业任务交付,二来也想好好澄清自己的一些迷惑。  顺着这条思路,我的思维就慢慢地集中到了“超人”的体现者“天才”身上了。因为在其时的我看来,“天才”既是人性个性发展中最完善的一部分人——他们的特质与才具是常人所不具有的,他们指示着人类发展的方向;同时又是人性共性发展中所最能显示出其不完善的一部分人——他们的缺点正是某种大众的痼疾,以至于连这些高度自觉的天才也无法挣脱!  因此研究天才不仅具有最大的启发性,同时也具有最大的指导性。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开始了对“天才”的研究,我这些年所做的工作其实都可以看成是这种思想的延续。  确定了目标之后,我开始捕捉一切有关“天才”“超人”“英雄”“圣杰”之类的信息。凡是这方面的书籍、文章我都摘录、复印,于是一本一本地检索这方面的资料,《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本书就是这个时候从图书馆的书架上被翻看到的——由于有“天才”二字,我就顺便借了想看看作者对于“天才”是如何定义及认识的,以作自己写作时的批判和参考之用。  没想到晚上躺在宿舍里—翻,我的人生也随之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是一本极为传神的早期教育著作,作者——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写得完全不像我们的教育书籍那样呆板,他通过一个个父亲、母亲教育自己孩子的具体事例,将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断和可行性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与震撼力。  我的心慢慢地被它抓住了,接着被它绑架了,呼吸不出来,一种从未有过的巨大兴奋被搅动、压抑在心底!  当我一口气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读到最后,竟然看到了“中国”两个字——这是一本日本人编写的欧美人育子的经验集,我始终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看,就像走在异乡的土地上一样——竟然碰到了自己的同胞,那种喜悦是无法表达的,这就是下面斯特娜夫人的那一段话。  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  本来是“他乡遇故知”,现在却成了“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的心一下子跌入了深谷!  由于该书的巨大震撼力,由于我们现实与之对照形成的巨大反差,也由于自己的经验被全部激活起来,从读完这段话时起,我就被完全俘虏了,吞没了。我知道我已经将自己全部交给了这一事业,我知道我不需要再去寻找了。我的心灵已经在这里剃度为僧了,我的生命已经在这里歃血为盟了!从此我的生命为它而歌而舞,而笑而泣,而怒而喜,而醉而痴!它为我的灵魂开光了,它让我的灵魂受洗了!在此之前我还不过是一支放在抽屉角落里躺着的蜡柱,还不过是一瓶倒在床底下落满尘灰的油盏,还不过是一个放在掉了漆色合不上门扇的柜橱上的灯座,它给了我火焰让我成了蜡烛,成了油灯,成了电盏!我的生活从此有了目标,有了光亮,有了色彩,有了宗教!  我感到有一种生命打开我沉重的躯壳,钻进了我的灵魂,我的肉体为它而张开了,而鲜活了,而奔腾了!  我理解了灵魂的不灭,我理解了死亡的超度……  总之,我新生了,我有福了,因为我获得了属于我自己同时也是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精神自我!  一直到现在,我以为我都是以这种崭新的形式而活着。我觉得母亲、孩子、教育是我须臾不可离开的所在。  也正是从这时起,我开始了我的教育探索!  我的生活故事  木村久一的这本书之所以如此强烈地震撼了我,是因为它深深地拨动了我的生活经历,它将我的那些已经沉入人生底层的经验又一次激活,从而让我又一次走回过去的自己。  我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后的1963年,这是中国人口出生率较高的一年,刚刚从大灾之后走出的中国人重新充满了活力。我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第一个孙子与外孙。不仅如此,我出生的这一天正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民间有五月五日午时出生的孩子大吉大贵的说法,虽说我非午时,但毕竟也有两个“五”字。另外还有一点也挺有意思,那就是如果按农历算,我同外祖父是同一天生日,而如果按阳历算,又同母亲同一天生日……  这里对自己的出生多加笔墨,决非其他用意,而是想以此证明我父母在我出生时的喜悦之情!  遗憾的是,在我出生后半年,母亲因为患病需要到外地住院治疗,无奈之中我便像那时很多孩子所曾经历过的那样,被寄养在外祖父家里,而且一养便是十年。  十年后,当我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时,迎接我的再也不是1960年代初的那种喜悦景象了。这时父亲作为“走资派”被打倒,家里的气氛比全国的气氛还沉闷。父母的工资还是同我出生时一样,但这时却要养活包括我在内的三个男孩子,生活水平降至最低。陡然增加了我这样一个费衣费鞋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饭桶”,不仅经济更显紧张,而且原有的家庭秩序也被打乱了。  由于生活习惯相距较大,我无法能够立即入家随俗。更糟糕的是,我在外公外婆的宠爱乃至溺爱下,养成了类似当今独生子女们所特有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仅不能看护下面的弟弟,而且还经常发生争斗,即使是面对父母也难改过去任性的坏习惯。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被父亲“打服”了的那一次:父亲边打我边声辩,声辩的结果是被认为冒犯尊严后的更加残酷的殴打,殴打的结果是更加大声的声辩……  从此之后,我就在心灵深处对抗起这个家,对抗起父母,直至最终成为一个冷眼不语的甘地主义者!家——对我来说决不是暖巢,决不是避风的港湾,而是地狱——一个令我恐惧的地狱!家的外面永远是美丽的,离家越远,这种美丽越是动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敌对不仅没有消除,相反更加激烈。我从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王”沦为家庭的出气筒,告别了我那短暂而美丽的玫瑰色的童年,开始了对于家,对于父母,对于生死的思索。我考大学最强烈的动因不是别的,而是要远远地离开这个家!  我恨透了这个家,恨透了我的父母,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这种发泄的途径,而这本书正好恰逢其时地疏通了我被仇恨和痛苦淤积了的心灵,让我找到了一个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这个社会的窗口,找到了一个理解自己人生理解自己成长的顾问,也找到了一个理解他人理解人类不幸根源的望塔!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今天我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理解这种不幸了。我的父母都是非常善良的公民,他们的党龄加起来都已一个世纪了,他们并不是有意要去伤害我这个儿子,只是他们当时无法去正确面对一个已分离了十年的各方面都与他们想象迥然不同的儿子,他们当时面对我的痛苦其实决不亚于我面对他们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其实是双方的,只不过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影响更加深刻些罢了!  随着我对这个问题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理解他们当时做法的必然,越来越理解他们是无辜的,因为我们人类的历史直到今天都还是一个不知如何去做父母的历史,都还是一个不让人去做父母的历史,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了!  尽管我最终理解了我的父母,理解了那个时代,但是我个人的理解并不等于整个社会都已理解,我个人的拯救并不等于整个类似的不幸都已得到拯救,我个人的谅解也并不等于整个历史都已获得谅解!  类似这样的悲剧即使是在今天仍然还在整个社会令人痛心地大量复演、继续、发生,而这就是我今天之所以拼出力量来做这件事的缘由!  亲生后母现象与留守儿童  一些朋友看到我“拼出力量来做这件事”,也许会感到不可理解,认为是不是小题大作了。  我理解这些朋友的想法。这种人生苦痛是不曾经历者所难以想象的,就连马丁·路德的研究者都认为他对其父母的憎恨是过分的,是事后过于丰富的想象,认为他幼年时挨的那点打骂在那个时代根本算不上什么,更何况没有此感受的这些朋友了。  但是我要一千万次地重复:这种苦痛绝非是平常的,也绝非是可以容忍的,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是残酷的,而且还常常是毁灭性的。  我的身边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悲剧。  一对众口称誉的医生夫妇,对寄养返归的儿子再也无法建立亲子感情,于是毒打成了孩子的家庭作业,稍不如意,气都出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孩子受不了这样的虐待,便偷了钱和粮票想逃回爱他的奶奶家,途中被发现送回后,父母不仅没有反思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能够拿出这么大的勇气要回到奶奶身边,相反却认为这还了得,一阵更加残酷的毒打将孩子彻底地“打服”了,也让孩子对这个家彻底地绝望了!  一个原本聪明可爱的孩子在家得不到温暖,只能到社会上去寻找,很自然地同那些野孩子交上了朋友,也很自然地有了小偷小摸的坏行为,下乡做知青时也就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不过也仅此而已,但这一切无疑更加重了父母对他的厌恶感。  知青返城后,他被安排在他父母任厂医的工厂里,除了工资由父母代领外,连家都不让他住,而只能住在离家很近的单身宿舍。到了结婚年龄自然也得不到任何的关心,既没有多少零用钱,也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加之自己的劣迹,谈了几个女朋友都吹了……  事情到此仍很平常,日子仍然像往常一样平淡地过去,可积压在父母与孩子心里的怨恨都在接近极限。  终于有一天,终于因为某一件事情,这种仇恨爆发了,他趁父母不在家时(他始终惧怕他的父亲),发疯似的将家里的所有东两砸了一个稀巴烂,然后喝下农药自杀!在被送到厂医院抢救过来后,其父却用药欲置其于死地……再次被抢救过来后,医院加强了对其父的防范,可怎么能够防范得了在这里任职的其父呢!  同样不胜折磨的其父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他趁护士不在的间隙用手术刀切断了自己孩子的股动脉,据说当时鲜血直溅到了天花板上,连抢救都来不及!  其父在跳楼自杀时被同事紧紧抱住,他一面挣扎一面哭喊道:让我去死吧,我养了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还有什么脸活在世上,我对不起社会,我杀了他是为民除害……  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法制观念,由于他的父母为人非常好,连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再加上他的儿子确有劣迹,最后给他父亲判了几年徒刑缓期执行!  这个事件如果不是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我想我是不会相信的。事实上我读木村久一这本书时最先想起的还不是我自己,而是这个可怜的小哥哥。木村久一的书是一根火苗,这个可怜的小哥哥的身世是一根串在我的人生经历上的烛芯,我的敏感与责任正是在它的燃烧之下才被最终唤起的!  重释夏斐事件  或许有人会说:可能是你少年时的创痛太深,你才如此过分纠缠乃至夸大这类事件对于人生与社会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这并不是个什么太大的问题呀!  现象也许正如这些朋友所感受到的那样,但现象下面所掩盖的本质并不常常与其一致。事实上相当多数乃至绝大多数的人生悲剧背后都有一个不正常的亲子关系,只不过人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夏斐事件就是如此。  夏斐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他聪明文静,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任中队长和学习委员。从上学开始,他的语文、算术成绩一直在95分以上,名列全班第一。就是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引进内地高难试卷,夏斐的分数虽然下降了,但在班里仍然名列前茅。  夏斐是个好孩子,那么夏母呢?夏母该是个恶毒的坏女人吧?  事实与人们想象的恰恰相反,我以为就是按照一个比较严格的标准,夏母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母亲。  为了夏斐上学,夏母不惜辞去每月180多元收入的临时工,从一个煤矿搬到镇上居住。  为了孩子学习,她这个初中毕业的母亲当起了孩子的老师,小夏斐是在家中由母亲教完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后跳级去读二年级的。就是上学后,夏斐所学的课程也都是由母亲先在家里预习、讲解一遍才去听讲的,对孩子的辅导她从不厌烦也从不马虎。  至于吃穿方面,她更是没怠慢过孩子:小夏斐不爱吃面食,她就一日三餐给他做米饭;小夏斐爱吃水果,虽然很贵,她也总是三斤两斤地买来给孩子一人吃,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她从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活,只希望他学习。  即使是在孩子被毒打身亡后,夏母选择的仍然是以“自杀”这一极端惨烈的方式来表示一个母亲对自己独生儿子万劫不复的歉疚……  但是,这样一个“优秀的母亲”在对待自己这样一个“优秀的独生子”时,却实在表现得太残酷了。例如孩子偶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做错了题、练习本不整洁、考试成绩低了、出去玩一玩等,都会成为她毒打孩子的原因。  1987年10月期中考试,由于题多量大,孩子成绩没有达到夏母规定的标准,夏母把他的腿都打肿了。上不了学,夏母就用自行车接送。夏斐的腿疼得迈不过教室的门坎,只能让同学们搀扶着才能进去;手肿得不能看书,只能用舌头一页页舔着翻……  夏母对孩子的最后一次毒打是1987年12月21日,当时期末考试小夏斐语文成绩是79分,算术是82分,都未达到夏母规定的标准。这次考试引进长沙的试卷,全班38人中,只有13人两门课全部及格,夏斐的成绩在班里还是名列前茅的,但孩子还是从以往的教训中预感到一场“暴风雨”的到来,于是第一次下定决心向母亲撒谎,说语文考了97.5分,算术98分(孩子被逼说谎)。母亲揭穿了谎言,接着是3个半小时的巴掌、拳头、竹棍、木板、木锉的毒打。  ……

编辑推荐

  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发现母亲》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原创著作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现母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建议男人们都看看,母亲真不容易呀。。
  •   真是一本好书呀!从中受到的启发很大,而且在本书中有挖掘出了其他一些好书,正在读!很感动,很受益,发现了自己的严重不足!努力再努力!O(∩_∩)O
  •   此书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   送给客户的,反应很好。感谢!
  •   教育需要理念支持,所以这本《发现母亲》会在读后给人以深深的思索。
  •   一本很值得看的书,值得一看
  •   部分观点比较偏颇
  •   看过原版,以为精华版会更“精华”,但发现内容过于简单,像快餐。作者很多的理念没有得到“精华”的提炼。影响了此书的质量。要系统的理解母亲的“伟大”,还是要好好耐心的去阅读原著。书的印刷质量倒是蛮好的。
  •   适合目前中国一部分的母亲,还可以。作者很用心,
  •   和原版比较可能薄了很多,但同样也缩了很多水,适合普通家长阅读,有点启发就可以了
  •   也是一种理念,感觉有点偏激,可以很好的增强妈妈的责任感
  •   是朋友推荐的,一气看完后,感觉离实际生活太遥远。
  •   速度快,而且是正规出版的书。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而言,感觉一般般。因为我不存在这种现象。80分
  •   很一般的书,不太建议购买
  •   内容理论化,实际早教的内容很少。
  •   哎,太酸了。主要内容就是:母亲很重要,比父亲重要,早教很重要,举了些例子。其实不用看也知道重要,我需要的是具体怎么做!
  •   发现母亲
  •   好专业的大纲
  •   书其实一般。
  •     看完这本书,我理解了身边的很多人与事,从而更加相信,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而我们自己可能还不自知。是的,要让妈妈成为母亲。在我重新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会首先想到,我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并以此为准来修练自己的品行。
  •     在这里,首先引用本书开头的斯特娜夫人的一句话:“中国是最早开设学校的国家。尽管如此,他们的文明落后了。这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妇女教育的必要。过去,中国人认为妇女不应受教育,因此,中国大多数妇女是文盲,也不进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
      引用这段话的目的不在于说现在国民素质低是因为母亲是文盲,相反,现在城市中女子接受的教育和男子几乎一样,男子该学的女子也学,男子能学的,女子也能学。作者在书里面也说了:“现代中国已很少家庭教育可言。”我在大学里选课很偶然的一个机会看到了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这门课,我是在修完了这门课之后找到这本书的,我从这门课的学习里面找到了自己灵魂的支撑,我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仿佛从出生到如今所有的困惑都找到了解释,仿佛生活在漆黑当中的我找到了曙光。
      这本书更深层地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作者分别从母教的兴衰历史,母教的文化,母教的社会意义等各个层面揭示了母教的伟大意义,从早教的意义,方法,误区等等方面去陈述家庭教育中的早教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说到关于作者本身同时也是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孩子小的时候几乎都是寄养在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那里,原因都如出一辙的是父母工作忙等。我也是这样,导致现在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已经不能够通过一天两天的温馨相处来磨合,所以当我看到书里面提到导致这个“悲剧”的真正原因的时候,我发誓,将来有了孩子,绝对不让这个悲剧在我和我的孩子之间发生。
      
      “孩子的大多数问题是母亲造成的,母亲的大多数问题是父亲造成的,父亲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造成的。只有全社会都意识到潜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的教育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多么深刻的一句话!现在社会对母教的不重视导致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了学校,家庭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倘若现在的学校还像古时候那样的学校,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在课堂同时也能共同生活互相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受到老师的影响的话,这样倒不同,但如今,老师更多的只能教到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这时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真正体现。“身教”毕竟比“言传”更具有说服力,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在无形当中影响孩子的所有,包括生活习惯等等。我仍然记得在学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这门课的时候,我的老师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个母亲习惯在切香肠的时候把头尾都切下来喂狗或者不要了,她的女儿后来长大了以后也这么做,女儿的丈夫看到了就问:“为什么这香肠的头尾都不要了?不能吃吗?”女儿说:“我不知道啊,我看我妈也是这么做的。”于是他去问丈母娘,丈母娘说:“我也不知道啊,因为我看我的母亲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也这么做了。”在这个例子当中可以看到,父母的身教影响孩子多么深。
      
      书中提到:孩子的“素质”更多地取决于家庭而不是学校。没有父母亲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孩子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发现母亲》这本书更多的不是告诉你怎么做母亲,而是在提醒所有的社会女性应该重新看待自己的身份,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个女人,但一旦选择了做一个母亲,那么这将是一种特殊而又庄严地选择,只有经过严格训练才有获得这种选择的资格。把这个不仅仅是生产,更重要的是给了一个孩子生命之后而给这个孩子的教育才是更重要的。
      
      《发现母亲》提醒所有在做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又或者想要成为父母的人们,注意自己背负的责任,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注意自己是不是具备教育的能力和技术。
      
      最后用书里面一段话作结尾——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母鸡也会的。”高尔基的这句话常常被我们一些人用来作为自己不进行家庭教育的挡箭牌,殊不知却完全弄错了高尔基的意思。高尔基并没有简单地否定母鸡式的爱,相反肯定了这种爱,认为这种爱不仅仅人类有,连母鸡也会有,这仅仅是他的前半句话,仅仅是立了一个靶子,关键是紧随其后的“重要的是教育孩子,而这却是一桩伟大的事业”,他强调更高一级的教育爱,而这才是母亲所不可能有的。
  •   让母亲从新认识自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