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人民  作者:王少安  页数:22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从研究大爱精神的思想渊源,理论演进及其与大学文化的相互关系入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系统地揭示出大爱精神的本质内涵及其与大学文化、大学教育的内在关系:从理论上建立起爱,大爱,大爱精神、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大学大爱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大爱文化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以社会主义大爱精神为导向的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大爱精神文化,大爱制度文化、大爱环境文化,大爱行为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与路径。

作者简介

  王少安,l954年9月生于湖北郧西,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十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规划教材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几年来,从事大学文化和高教教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主持教育部,河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多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大爱精神概述  第一节 大爱精神的一般涵义和特征  一、从大爱的“故事”说起  二、大爱的一般涵义和特征  三、大爱精神的一般涵义和特征    第二节 大爱精神的历史特征  一、大爱精神的历史条件性  二、剥削阶级社会的大爱精神及其局限性  三、中国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社会主义大学的大爱精神  一、社会主义大学大爱精神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大学大爱精神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大学大爱精神的文化意义    第二章 大爱精神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大爱精神元素  一、儒家思想中的大爱精神元素  二、墨家思想中的大爱精神元素  三、其他学派思想中的大爱精神元素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解大爱精神的理论基础  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大爱精神的现实理论依据  一、毛泽东思想的人本观  二、邓小平理论的人本观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本观  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  第一节 大学文化概述  一、大学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二、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大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大学文化的灵魂  一、大爱精神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本质与核心  二、大爱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科学精神的前导和基础  三、大爱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    第三节 大爱精神引导大学大爱文化  一、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简要回顾  二、大爱精神是大学大爱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大学文化传统中的大爱精神  第五章 社会主义大学文化传统中的大爱精神  第六章 建设大学大爱精神文化  第七章 建设大学大爱制度文化  第八章 建设大学大爱环境文化  第九章 建设大学大爱行为文化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大爱精神概述  尽管迄今还鲜有专题研究“大爱精神”的文献,尽管界定“大爱精神”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但是大爱精神这个概念却是本书的一个基本的、核心的范畴,概述大爱精神的工作是不能回避的。本章试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大爱精神的基本内涵及一般特征作出尽可能清晰的表述;在确认大爱精神是全部人类生活普遍需要的人道精神的同时,着重分析其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内容和形式,以期把“大爱”、“大爱精神”、“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社会主义大学大爱精神”等概念建立起来。  第一节大爱精神的一般涵义和特征  近几年来,“大爱”一词不仅已经成为教育界,包括高等教育界的常用词语,而且也是社会上,特别是新闻界、文学界、慈善界、宗教界的一个流行、时尚的词语。但是,人们通常“说”它的时候,其实并不经意其内涵是什么,甚至往往只是把它作为El常生活用语来看待。笔者也曾查阅了《辞海》、《社会科学大辞典》等综合性辞书,查看了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方面多种版本的工具书,都没有找到关于“大爱”的解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