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吴道弘 人民出版社 (2008-01出版) 作者:吴道弘 页数:264
前言
岁月不言,往事无声。一个人在一片土地上默默地耕耘五十多年,这是很艰难的。吴道弘同志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进入出版编辑工作领域。他1950年考入上海三联书店,之后辗转来京,就一直在人民出版社工作,直至退休。现在已年逾古稀,还在这个领域埋头苦干。可以说他是在出版方面,从新中国诞生到现在的见证人。他长期从事编辑工作,有如一位老农民,日复一日,历尽风霜雨雪,辛勤劳作,任斗转星移,始终如一。从50年代初期开始,我因在中宣部和国家出版局工作,与他时有接触,特别是70年代下半期以后,与他接触较多,深知他文化底蕴深厚,富有编辑工作经验,与社会各方面的学者和作家有较多联系,为人处世敦厚、笃实。80年代初,我们在一起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和《中国出版百科全书》。这两部大型辞书的编撰,都是开创性的工作,难度较大。《中国出版百科全书》虽然由我担任主编,但主要工作靠戴文葆同志和他在操作。一些具体工作,如组稿、排校、组织专家审阅,都由他负责安排,当时还得力于周文熙和杨寿松两同志的全心协助,使工作顺利展开。这部出版全书计160万字,收有2900词条,内容含量比《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的出版部分大一倍还多。正是由于大百科新闻出版卷条目有限,业内同行才倡议另编撰一部,以弥补前者的不足。但是由于这部《中国出版百科全书》工作量大,既缺少经费,又无专职人员,致使工作一拖再拖,一段时间曾陷入困境。由于出版时间推延,一些条目不得不加以修改和补充,幸好得到在中宣部出版局主聿的高明光和邬书林同志的帮助,本来他们也是此书的主持人和主要撰稿者,但平时因行政事务繁忙,未能经常顾及,此时遇到困难,他们积极推动,书林还仔细审阅条目,并着力进行修改和补充,才最后完成书稿。这部书从开始编撰到出版,经历了整整十年时间,这十年使吴道弘花了不少精力,还伤透了脑筋。道弘新出一本集子,称《浪花集》。这个集子收入他平日写下的散文。他长年埋头于编辑业务,审稿、改稿,忙得不可开交,但长袖善舞,运作自如,还抽空写些文章。他曾是人民出版社的副总编辑,现在又是中国出版协会学术委员会的主任。他对出版与编辑专业多有研究,撰写有不少理论研究性文章,对出版的图书发表评论,并对同业与新人培训班讲课,能者多劳,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同志们对他的辛劳与业绩,予以肯定,他荣获出版界的至高荣誉韬奋出版奖。道弘工作勤快,涉猎广泛,勤于思考,善于著述,他已出版的著作有《书评例话》、《寸心集》,还主编有《编辑工作二十讲》,这都是多少年的心血凝结。正是岁月不言,自有言,往串无声,也有声!道弘的这本《浪花集》,本子不厚,文字不多,但内容反映了他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他出生于那晨烟暮雨的嘉兴南湖之滨,大家都熟知南湖是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上海移到南湖画舫开会的地方。这里的光荣史迹,也许在他心灵上会留下些小印痕。他父亲早年去世,幼年受母亲全心培育。母亲知书达理,他从小得到家庭很好的教育,幼年就学习和背诵古典诗文。家庭环境和教育,对每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少年时所受的熏陶,一生一世都有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千百年启示着国人。道弘《浪花集》中,有些游记,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如关于美国山川的游记中,作者借中国古典诗词加以描绘和衬托,另有一番情趣。也许这就是得益于他自小对古典诗文的修习吧!作者的《浪花集》,记述了他与一些老作家的接触,老作家的言谈,对他的启示;追忆早年老师对他的鞭策,对他成长的影响;编辑工作中的点滴,给他的感受;家庭与生活的苦与乐……。七十多年的人生和五十多年的工作步履,在这本小小的集子中都有反映,虽然只是一点浪花,大海中一小点浪花,但是对读者可能有些回响。读者从中可以体会到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位编辑的成长和感受。社会发展的浪潮,汹涌澎湃,我们瞻望伟大的未来,也可不时回头看看过去。从大海的小小浪花中,在闪耀的阳光下可以看到折射的云霞。2006年9月
内容概要
《浪花集》收录了吴道弘平日写下的散文,内容反映了他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他出生于那晨烟暮雨的嘉兴南湖之滨,大家都熟知南湖是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上海移到南湖画舫开会的地方。这里的光荣史迹,也许在他心灵上会留下些小印痕。他父亲早年去世,幼年受母亲全心培育。母亲知书达理,他从小得到家庭很好的教育,幼年就学习和背诵古典诗文。 吴道弘的这本《浪花集》,本子不厚,文字不多,但内容反映了他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他出生于那烟暮雨的嘉兴南湖之滨,大家都熟知南湖是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上海移到南湖舫开会的地方。这里是光荣史迹,也许在他心灵上会留下些小印痕。他父亲早年去世,幼年受母亲全心培育。
作者简介
吴道弘,1929年秋出生于浙江嘉善魏塘镇。自幼喜爱文史,受舅舅书画家胡啖雪指导,学习诗文,研习魏碑。1950年上海诚明丈学院中国文学系肄业,同年2月以后,在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工作,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韬奋出版奖,1995年6月退休。四十多年来一直在编辑出版工作岗位服务,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编辑出版工作者。现为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中国图书评论学会顾问;中国版协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出版史料》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浪花集》序蓝色大海中的浪花:一位老编辑的心声《浪花集》序甲辑 书缘书情嗜好新千年寄语闲谈读书图书质量:一刻也不能放松火红的日子四十个春秋未完成的编辑工作丁景唐六十年耕耘的文化硕果陈原、余获与世界语张慈中与他的书籍装帧设计编辑的知心朋友如歌岁月的诗台北的书店印象汉城书店、书城(外一则)国外书展(两题)尹炯斗和他的随笔创作“选本”出版的思考真情传友谊通讯皆史料《书旅集 》题记写在赠书的扉页上乙辑 居京散拾两株树居京七迁重返汀泗最后的日子尘世间鼾声枕上听雨阵雨秋雨住院小记陈原散文陈原先生常在我心中润物细无声——记至善先生几次谈话晚年宋原放的出版情结可敬的韦老太编辑家的风采——怀念仰晨兄痛悼边春光同志沉重的怀念悼念李庆云学长朱南铣诗词遗作的发现候机的无奈丙辑 旅美见闻白云深处访旧友在加州坐火车优山美地飞向纽约蜂鸟钟声送尽流光寄自旧金山的五封信(2006年3—5月)诗四首(蓝天、满窗的新绿、梦、无题)丁辑 魏塘杂忆母亲的墓志铭母亲的回忆思乡漫-}乙往事我的中学老师西出阳关有故人吴山忆旧访缘缘堂哇日戊辑 晚年吟稿述怀偶成重游庐山宿枯岭重谒富华山胡耀邦同志墓敬呈出版家张石秋先生,诗属打油然言为心声也过江西吉安访白鹭洲书院记海汀初登八达岭长城武当山南岩即景在南岩榔梅祠听道教音乐代虹拟题加拿大哈市著名教堂前留影游大理洱海角直行丙子挂历小诗怀柔南华园牟氏新居1996年11月,与虹同游雁荡山灵峰景区观音洞天台无题南行夜归题赠太阳岛出版之家访王昭君墓并序又见中秋月只有花红似旧时贺人民出版社50周年纪念题友人郇中建《渔舟唱晚(镇江)摄影作品无题有感并记凤凰吟寄儿孙贺朱念慈扇面艺术馆成立奉和吴怀祺教授【附】吴怀祺:《寄道弘先生》敬步辛柳《都城春又绿》韵【附】辛柳:《都城春又绿》后记
章节摘录
嗜好朋友们说我既不会吸烟,又不善饮酒,是个没有嗜好的人。我总是点点头微笑着。但心里不免想着自己还是有嗜好的。上中学时,同学中很有几个爱书的,渐渐地我也不满足学校图书馆里的“中华百科丛书”和“万有文库”了。家里几乎没有藏书,不知哪里来的《三国演义》、《封神演义》以至《玉梨魂》之类,早已偷偷读过;叔叔留下的《中学生))、《东方杂志》曾使我迷恋过。于是向家有藏书的亲戚、邻居或同学去借书读。最早读鲁迅著作是《秋夜》和《阿Q正传》,而茅盾、叶圣陶、巴金、郁达夫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还有王尔德等的翻译小说,《断鸿零雁记》那样的文言小说等,也都借到过。那时尽管没有目标,不加分辨地看书,有时是一知半解的,甚至是囫囵吞枣的,但是,书籍就像一条小船载我驶进了知识的海洋,在我面前打开了古今中外的窗户,使我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仿佛故乡这个不大的江南小城变得广阔多彩了。我说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起,对于书籍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喜爱;可是还清楚地记得,正是书籍使我对编辑、出版工作产生向往和崇敬,终于自己也选择了这一职业。全国图书展览开幕那天,我静静地等候在展馆门口,禁不住想起自己与书籍的这段因缘来。多少年来,每当见到一本新书,特别是一本内容充实,经过精心装帧,又印制得很精美的书,会带来多少安慰与兴奋。自然要联想起作者的辛劳,也会想到书籍总是凝结着编辑出版工作者共同的劳动与心血。如果是一本自己经手的新书,更像耕耘者有了收获一样,会带来喜悦,也会有缺憾或值得总结的教训。无论如何,书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起到传播智慧和真理的作用,这是足以使制造书籍的工作者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的。此刻置身在35000种图书之中,简直就像漫游在书籍的长城、知识的宝库了。它们来自全国三百多家出版社。我读着书展图表中的一些发展数字,仿佛能够听到这几年出版业前进的脚步声。去年在莫斯科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接待过不少热爱、关心我国图书的外国朋友;也读过中国书展在香港展出时受到轰动和赞扬的报道;现在身临这书海人潮、如痴如醉的场面,从活泼的青年、白发的长者以及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人们身上,可以看出他们追求书籍的虔诚和热情。我顿时在满意喜悦之中夹杂着沉重的感情,想到有责任要为他们——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服务对象而把工作做好!现在我们编辑出版者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从书籍里汲取到知识的力量,让书籍伴随人们走向文明和理想的明天。
编辑推荐
《浪花集》记述了作者与一些老作家的接触,老作家的言谈,对他的启示;追忆早年老师对他的鞭策,对他成长的影响;编辑工作中的点滴,给他的感受;家庭与生活的苦与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