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人民 作者:陈钦庄 页数:484 字数:41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基督教简史》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地介绍了基督教创立、演变、发民的曲折历程。全书分10章,分别叙述了基督教的产生、原始基督教;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基督教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基督教与资产阶级革命;东正教会;当代基督新教;当代天主教与罗马教廷;基督教在中国。在书中作者以翔实的资料,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基督教主要派系组织、历史事件、《圣经》及其人物故事、哲学、神学、教义、礼仪、文化等等诸多基督教的基本知识,使本书既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含量,又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书籍目录
序绪论第一章 基督教的产生、原始基督教 第一节 基督教的产生 第二节 原始基督教、12使徒和保罗第二章 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 第一节 君士坦丁以前的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罗马帝国晚萁有的基督教会与异端运动第三章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5-15世纪) 第一节 西欧社会的封建化与基督教化、政权与教权的关系 第二节 天主教会的全盛与衰落(11-15世纪) 第三节 异端运动的天主教会的对策 第四节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文化第四章 基督教与文艺复兴 第一节 人文主义和科学技术对神学垄断的冲击 第二节 “文艺复兴教皇”第五章 宗教改革 第一节 德国宗教改革 第二节 瑞士宗教改革 第三节 英、法宗教改革 第四节 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第六章 基督教和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第七章 东正教会 第一节 东正教简述 第二节 东、西教会分裂 第三节 全世界东正教会各派组织第八章 当代基督新教第九章 当代天主教与马罗教廷 第一节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第二节 梵蒂冈城国 第三节 罗马教廷机构 第四节 第一位波兰籍教皇——约翰·保罗二世 第五节 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第十章 基督教在中国 第一节 基督教传入中国 第二节 “中国礼仪之争”与康熙禁教 第三节 新教的传入与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基督教 第四节 传教士对中西文化的贡献 第五节 东正教的传入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的中国教会后记附录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绪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巴塔克说:“科学已经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领域。如今它正跨进一个最复杂、最难以接近的、并且是最神圣的领域——宗教的领域。”研究宗教史最使人感兴趣,但这种工作也很困难。因为我们现在逐渐明了,宗教史与人类一般文化的开端及其继续发展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英国著名史学家阿克顿说:“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当代美国宗教学家贝格尔认为:“宗教是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宗教思想家蒂里希说:“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美国社会学家约翰斯通说:“纵观历史,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们都参与宗教行为。”而被誉为“当代第一流文化史大师”的克里斯托弗-道森则说:“甚至一种很明显地属于彼岸世界的、似乎是否定人类社会所有价值和标准的宗教,也仍然会对文化产生刺激作用,并在社会变革运动中提供推动力。”这些名家、大师的话,均说明宗教与人类及其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文化人类学奠基者之一泰勒(Tylor 1832—1917),第一个给“文化”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史家艾略特(Eliot 1888—1965)定义道:“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的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该民族的文化见诸于其文学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他还说:“要在各自具有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创造出某种共同文化,其主导力量是宗教。” 《辞海》定义说:“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中国学者胡适则指出:“第一,文明(Civilization)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第二,文化(Culture)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第三,凡一种文明的造成,必有两个因子:一是物质的,包括种种自然界的势力与质料;一是精神的,包括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感情和理想。凡文明都是人的心思智力运用于自然界的质与力的作品,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精神的,也没有一种文明单是物质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