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国际地位报告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幼文  页数:350  字数:478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以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以及中国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为主线,探索了2005年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领域中发生的与中国国际地位密切相关的十多个重大主题。本书研究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要素集聚地位的形成及其意义,分析了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引证了国际学界、商界、政界与媒体对“中国效应”的积极评估,论述了宏观调控与科学发现实践对中国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本书广泛涉及了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模式与差别,中国“走出去”实行跨国并购中遇到的障碍,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东亚区域合作呈现的多层次发展新格局,石油价格高涨形势下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与对策,中美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新发展,中欧建交30周年之际双方务实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进展,中日关系现状的根源与中国的原则主张,中国对联合国改革的态度和构想,中国在中亚地区富邻、睦邻、友邻、安邻的外交政策,中国积极参与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国际合作,以及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态势。本书还通过编写大事记的方式使各个主题的发展脉络和过程更加清晰。    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系统,注重思想性与战略性,可为关注国际问题的读者全面了解2005年中国对外经济政治关系提供帮助,也是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工作者值得参考的重要学术文献。

作者简介

张幼文,男,1951年7月生于上海,经济学博士。1979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所长助理、研究生课教师,1987年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1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被晋升为研究员。现任该所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张外文先后从事外国经济管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著有《当代帝国主义经济》(合作)、《世界经济学原理》(合作)、《比较经济政策》等书,发表有论文百余篇。张幼文与褚葆一教授合作提出并阐述的资本主义发展三阶段论,建立的以国际价值论为基本理论的世界经济学学科体系以及他所从事的经济政策理论研究等,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等奖励。曾先后赴德国、法国和美国作学术访问与研究。

书籍目录

导论  一、中国效应: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  二、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功能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中国国力  四、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第一章 中国效应:综合国力成长吸引全球关注  一、中国魅力与日俱增  二、中国因素备受关注  三、中国经验启迪发展  四、中国效应惠及世界第二章 科学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伴随质量提升  一、2005: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  二、“五中”全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神六”飞天再显华夏经济科技实力  四、对外贸易在摩擦中高速推进  五、利用外资致力于提高质量水平  六、GDP修正:中国跃升世界第六经济大国第三章 “中国来了”:跨国兼并收购引起强烈反响  一、2005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二、国际社会目光中的中国海外并购  三、海外并购战略的障碍  四、成功的经验与未来的思考第四章 化解摩擦:纺织出口大国协调多重利益  一、2005年:激化的纺织品贸易摩擦  二、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权利和义务  三、负责任大国:主动的多边协调与积极的单边调控  四、贸易发展面临的更多挑战第五章 出其不意:汇率制度改革震动国际社会  一、汇率制度改革拉开序幕  二、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  三、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三种升值压力  四、人民币汇率走势和汇率制度改革的展望第六章 东亚合作:支持东盟主导推动务实共赢  一、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合作互为机遇  二、东亚共同体的起点——首届东亚峰会  三、多层次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四、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中国的积极作用第七章 开源节流:全面能源战略谋求瓶颈突破  一、高油价下的国际能源格局与大国能源博弈  二、“中国能源威胁论”的思考与辨析  三、全球化背景下内外结合的中国能源战略第八章 再立潮头:国际权威报告评价中国引擎  一、经济发展成就在全球排名持续提升  二、中国经济为全球增长创造动力  三、中印比较——亚洲两大发展明星的特点与前景  四、把脉中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九章 增信释疑:克服重重困难推进中美关系  一、保守势力卷土重来,中美关系障碍再现  二、加强对话、增信释疑、共同解决存在问题  三、佐立克演讲提出中美关系新定位第十章 互利共赢:全面战略伙伴深化务实关系第十一章 中日关系:坚持政治原则力促民间友好第十二章 立场明确:推动多边主义提高权威效率第十三章 多赢博弈:中亚地区格局体现多边理念第十四章 共同利益:为非传统安全承担大国责任第十五章 共商愿景:两岸政党会谈压缩台独空间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其五,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型过程中更加需要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参与国际体系转型的力量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本质上与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任务和国际体系的目标追求。在二战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曾经是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的主要支持者和成员,对于终结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发挥过历史性的作用。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关系调整,中国在21世纪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和观念。其中包括以市场互利为基础、与经济援助相结合的投资贸易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破除“西方中心论”、保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成为发展的空间和条件;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有形和无形支持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是中国取得世界市场的资源、市场和投资场所的后续空间;是中国在联合国改革。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抵御强权干涉内政等重大问题上的最广大同盟军。因此,无论中国的整体国际地位如何发生变化,坚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理念,都是不可动摇的战略选择。从长远看,国际体系转型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仍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六,美国和西方大国关注中国如何使用不断增长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投放对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事实证明,中国的力量增长是和平因素的增长,是发展因素的增长,是稳定因素的增长,是建设性因素的增长;而绝不是战争因素、衰退因素、动乱因素和破坏性因素的增长。中国力量投放的方向不是针对美国和西方的核心利益部位,更不是建立霸权和势力范围。2000年以来:,中国力量向国际社会投放的方向,第一是中国发展所必需的市场要素;第二是与中国睦邻的亚洲经济社会合作机制;第三是努力制止现实冲突和消除潜在危机;第四是应对各种危害人类生存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第五是加深国际社会相互了解的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中国的力量投放方式是互利的、和平的、对话式的、非军事的。这种全方位的和平力量投放,是历史上和现实的大国崛起案例所没有的。随着中国力量的增长,中国对外力量投放的积极作用将充分显示出来,并对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推荐

《2006中国国际地位报告》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06-中国国际地位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