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马克思 页数:1190 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等。
书籍目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序言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上)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第二章 利润率 第三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第四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第五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Ⅰ.概论 Ⅱ.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 Ⅲ.动力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 Ⅳ.生产排泄物的利用 Ⅴ.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 第六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 Ⅰ.原料价格的波动及AE?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Ⅱ.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Ⅲ.一般的例证: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 第七章 补充说明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八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第九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十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 第十一章 工资的一般变动对生产价格的影响第十二章 补充说明 Ⅰ.引起生产价格变化的原因 Ⅱ.中等构成的商品的生产价格 Ⅲ.资本家的补偿理由第三篇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第十三章 规律本身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第十五章 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第五篇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第六篇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第七篇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章节摘录
在实际流通过程中,不仅发生着我们在第二册已经考察过的各种转化,而且这些转化还同现实的竞争,同商品高于或低于它的价值的买和卖结合在一起,因此对单个资本家来说,由他本人实现的剩余价值,既取决于对劳动的直接剥削,也取决于互相诈骗的行为。 在流通过程中起作用的,除了劳动时间,还有流通时间,它也限制着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的量。此外,还有另一些来自流通的要素,也会对直接生产过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二者不断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从而不断使它们互相区别的特征分辨不清。以前已经说过,在流通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和一般价值的生产一样,会获得新的规定;资本会经历它的各种转化的循环;最后,它可以说会从它的内部的有机生命,进入外部的生活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互相对立的不是资本和劳动,而一方面是资本和资本,另一方面又是单纯作为买者和卖者的个人;流通时间和劳动时间在它们的进程中会互相交错,好像二者同样地决定着剩余价值;资本和雇佣劳动互相对立的最初形式,会由于一些看来与此无关的关系的干扰而被掩盖起来;剩余价值本身也不是表现为占有劳动时间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商品的成本价格的余额,成本价格因此也就容易表现为商品的固有价值(Valeurintrinseque),结果利润就表现为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商品的内在价值的余额。 诚然,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性质会不断在资本家的意识中出现;在我们考察剩余价值时谈到的资本家对他人劳动时间的贪求等等,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但是,1.直接生产过程本身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要素,它会不断转入流通过程,就像流通过程会不断转入生产过程一样,因此,关于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的源泉,即关于剩余价值的性质,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有了一点隐隐约约的感觉,但至多不过表现为一个和下述看法同样合理的要素,按照这种看法,已实现的余额,好像来源于与生产过程无关而由流通本身产生的运动,也就是属于资本而又与资本对劳动的关系无关的运动。难怪连现代经济学家如拉姆赛、马尔萨斯、西尼耳、托伦斯等人也直接用流通的这些现象来证明:资本在它的单纯物质存在上,与它同劳动的社会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它成为资本)无关,是一个与劳动并列而且与劳动无关的剩余价值的独立源泉。2.在既包括工资,也包括原料价格、机器磨损等等的成本项目下,无酬劳动的榨取,只是表现为成本中某一项支付上的节约,只是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的支付上的减少;就像由于买进的原料比较便宜或由于机器磨损减少而得到节约完全一样。因此,剩余劳动的榨取,就失去了它的独特性质;它同剩余价值的独特关系也被弄得模糊不清了;正如我们在第一册第六篇40已经指出的,劳动力价值表现为工资形式,又大大促进和助长了上述这种情况。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