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

出版时间:1998-1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乔志强,行龙 编  页数:10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是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有关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第四本书,也是一本有关社会史范畴内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专著。  80年代以来,顺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伴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发展的步伐,中国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社会史研究者从探讨社会史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方法,进而深入到对社会构成、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等领域的探讨。

书籍目录

绪论 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第一章 人口增长及其流动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增长一、古代华北的人口消长二、清代前200年人口的猛增三、近百年的人口继续增长第二节 人口的流动一、古代华北人口流动概观二、走关东:向东北的流动三、走西口:向蒙古的流动第三节 人口压力与农村经济一、人口与耕地二、人口压力下的农村经济第二章 婚姻状况及其变迁第一节 婚姻成立的条件一、婚龄二、择偶方式与标准第二节 婚姻的成立一、旧式婚姻及其礼俗二、新式结婚及其礼仪第三节 婚姻关系的解除与再确立一、离婚二、再婚第三章 家庭:规模、结构、关系、功能第一节 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一、家庭规模二、家庭结构诸问题第二节 家庭关系一、家庭关系的范围及其构成二、农村家庭的分家制度第三节 家庭功能一、家庭的经济功能二、家庭的社会政治功能第四章 近代华北农村的宗族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节 华北农村的宗族及其地域特征一、清代的宗族发展及职能二、近代华北地区的宗族三、华北地区宗族的区域特性第二节 华北地区宗族对农村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一、华北地区宗族的社会影响二、华北宗族在社会演变中的变迁第五章 阶级一阶层结构及社会流动第一节 华北农村的阶级一阶层一、清朝前期阶级状况的发展……第六章 市场交换与农村社会变迁第七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第八章 物质生活与社会变迁第九章 近代华北农村的生活消费第十章 社会风俗的变迁第十一章 华北农村的民间信仰变迁第十二章 社会心理及其嬗变第十三章 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第十四章 农村教育的演进及其社会效应第十五章 农村基层政权和组织第十六章 地方自治与社会功能系统的演变第十七章 近代华北的灾荒第十八章 近代华北农村社会问题的演变第十九章 艰难的社会变迁

章节摘录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和一定地域内的“人”开始的,人口不仅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之一,而且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社会首先是由单个的“人”构成的,因而,人口研究是我们研究社会史的起点。  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观察,华北地区的人口变迁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以来,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就是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近代以来,在全国人口发展停滞徘徊,江南地区人口降减的过程中,华北地区的人口仍呈现出继续增长的态势。与人口数量消长相联系的是人口流动与分布的变异。大体而言,古代华北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社会经济日渐发展的江南地区,而近代则主要是向北方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和蒙古地区的迁移。人口增长及其流动蕴含着华北地区社会变迁的丰富内容,而人口压力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已成为学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我们以为,近代以来,华北地区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人口压力,就是在这种人口压力的社会条件下,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增长  一、古代华北的人口消长  华北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大体以长城为北界,秦岭-淮河为南界,包括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及北京、天津四省二市和周边地区。此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辽阔的华北平原,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极为有利,人类活动的历史极为悠久,向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全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华北地区是已知原始社会遗址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北京猿人、丁村人、山顶洞人,是猿人到新智人的典型代表,而“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此类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更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然,原始社会遗址由于保存和发掘发现的限制,并不能准确反映当时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但就此也不能否认华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